文:學前微主編
圖:培傑教育
崔冬梅是一位專家型園長。這話不是我說的,這是河南學前工委終身理事長王國平校長說的,這也是河南幼教界公認的。崔冬梅是一位學者型園長。一幅細框眼鏡架在高高的鼻梁上,在去英國的幼教考察團中,當地的留學生說,這位阿姨好有氣質,是大學教授嗎?確實,崔冬梅園長身上有著淡淡的書卷氣,也有讀書人特有的執著與鑽研。學醫出身的她,2006年從公立醫院辭職,一頭扎進學前教育領域,開辦了培傑城東路幼兒園,然後是金水區培傑文博幼兒園、惠濟區培傑紅楓林幼兒園、中原區培傑楓之谷幼兒園、經開區培傑幼兒園、培傑兒童學習能力開發訓練中心,轉眼已經十三年過去了。
可是,做了這麼多幼兒園,崔冬梅卻不像一個投資者,她更像一位老農,這些幼兒園都是試驗田,她在這裡灑下希望的種子,觀察著孩子的成長,思想悄悄發芽,智慧滿樹開花。
這些年,崔冬梅一直都在追問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才是理想的幼兒教育?之所以追根溯源,這與崔冬梅學醫出身的背景有關。河南學前工委終身理事長王國平說過這樣一段話,他發現,最好的幼教工作者都是學醫出身的,蒙特梭利是一個,幸福泉的程淮教授是一個,河南培傑的崔冬梅也是一個。確實,崔冬梅早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西南師範大學心理系研究生班,之後在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現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常年從事心理諮詢工作,2001年,創立全省首家兒童學習能力開發研究中心,長期以來致力於兒童心理諮詢、兒童潛能開發訓練、兒童學習能力訓練及多動症、智力障礙、超常兒童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原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等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在醫院裡治療,還是在幼兒階段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更好的幹預?崔冬梅深思之後,選擇了後者,毅然決然走進了學前教育,走入了另一片天地。詩人說,森林裡有兩條路,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一條,對於崔冬梅來說,也是如此。
多年來,崔冬梅從醫學出發,以腦科學為基礎,以心理學為依託,以幼兒教育為終身信仰,她用她的智慧,敏銳的覺察去思考,什麼是真教育?她用腳步去丈量,用實踐去檢驗,什麼才是最適合幼兒的教育?什麼才是最懂孩子的教育!
為了尋找心中的理想教育,她走遍千山萬水,翻閱典籍無數,臺灣、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到理論,她始終在尋找,在探索,在求真,無論是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她的眼中和心中都是兒童,她關注的始終是兒童的發展。
王國平理事長說,崔冬梅有韌勁兒,有思想,會思考,愛鑽研,是教育家型園長的典範。2019年4月,河南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工作委員會的年會上,崔冬梅園長作為河南傑出園長代表,為大家分享了培傑教育十六年來在兒童學習力的發展與實踐,贏得了在座700餘位園長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她說,我的心願是提升500萬家庭孩子的教育質量,讓教育更高效,這是崔冬梅的初心,更是崔冬梅的用心。
準確來說,崔冬梅不是一個擅長交際的人,看起來甚至有點兒內向,但是她身上有一種特別的磁場,讓你不由自主的信服,這是專業的力量,這也是真誠的力量。
舉個例子,崔冬梅受邀去一個幼兒園講課,結束之後,家長說這是她聽過最好的家長課堂;崔冬梅講《婚姻與家庭》,受眾說她去過很多機構培訓學習,這是她聽到最接地氣兒最實用的;崔冬梅講華德福教育,一位園長說她聽過不下五次別人講華德福,這次終於聽懂了!
有的人會感嘆,崔冬梅怎麼也不像一個幼兒園投資人,這麼單純的人怎麼管理團隊,怎麼影響家長,怎麼把事業越做越大?在我看來,崔冬梅的成功,恰恰告訴我們,教育不是生意,教育是人與人的連結,是心與心的碰撞,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你能想到嗎?培傑幼兒園有一位家長,不求任何回報的介紹了27個孩子入園,只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幼兒園就是好,這個園長就是專業。確實,崔冬梅不會跟你講許多大道理,但是一旦講到教育講到孩子講到幼兒園裡的老師們,她一定停不下來,那時候,你仔細去看,她的雙眼裡有光,你會了解,她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她的孩子、她的老師、她的教育事業。
崔冬梅品性至純,為人至真,待人至誠。這是她的為人之道,也是她的教育之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如今,已知天命的崔冬梅,將多年實踐所得,匯總成一套《幼兒園學習力課程》,雖然還只是內部傳閱階段,已經獲得了眾多專家的認可與好評。河南知名幼教專家、學前雲教研創始人、開封市政府督學劉振民老師這麼說,如果把五大領域比喻成五根手指,那麼兒童的學習能力就是手掌,是基礎的基礎,是根的教育的根。
對於這套《幼兒園學習力課程》的面世,已經有無數園長和家長翹首以待,濮陽臺前幼兒園孔梅蘭園長曾經為此專程來到鄭州,走進培傑幼兒園,希望能將學習力課程體系在自己的幼兒園實踐,大家都說,這樣的課程體系,僅僅在培傑內部幼兒園實施,所能影響的孩子和家長太少了,還應該走出去,影響更多的孩子和家長。
正是這樣的渴望與期許,讓崔冬梅暫時放下退居二線的心願,帶領團隊,將《幼兒園學習力課程》彙編整理成冊,這套課程既有紮實的理論根基,又有十幾年的實踐檢驗,更見證著崔冬梅尋找理想教育的一路繁花如錦。
努力就有收穫,付出總有回報。
家長的肯定,同行的認可,化身一個又一個榮譽,2016年,崔冬梅榮獲河南學前工委感動河南幼教人物,2018年,崔冬梅榮獲鄭州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系統十佳傑出人物,2019年,崔冬梅被鄭州市關工委推選為學前部部長。
榮譽的背後,是崔冬梅追尋理想的執著,和對兒童教育不變的初心,在惠濟區培傑紅楓林幼兒園開園的時候,崔冬梅寫過這樣一段話,充滿了詩意,卻也正是她的真實心聲。
「根本在哪裡? 原本是什麼?思想悄悄發芽,智慧滿樹開花。孩子的幼年該是怎樣的經歷?給予何種啟蒙?才能成為未來最好的自己,讓他善良有愛,溫暖有光,讓她健康快樂,獨立自信,去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夢想。」
這就是崔冬梅的教育理想。
這就是崔冬梅的教育人生。
從媒體記者到親子閱讀
從親子閱讀到學前教育
我用了十年的時間
去完成一個又一個轉身
十年的時間裡,我遇到了很多人
準確的說
應該是很多幼教人,很多有趣的幼教人
他們生動,鮮活,真實,向上,熱情
充滿了愛與付出
當我想起他們的時候
一張張鮮活的面孔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不管是幼教大咖,還是學前新秀
他們每個人都深深吸引著我
於是,我慢慢有了這樣一個想法
希望能用自己這一隻笨拙的筆
為大家講述一個個幼教人的故事
-學前微主編 孫敏
點一下右下角「在看」,也是支持
講述幼教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