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萬億元減稅降費帶來了什麼?四個詞說清!

2020-12-17 光明網

  減稅降費著實好,但具體好在哪兒?能給企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動力?

  近日,中國稅務學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評估報告》,通過深入調查分析給出了專業解答。

  《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實施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年累計減稅降費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2.39%;各類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普遍較高,特別是有效降低了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有力拉動了消費、投資、就業增長。

  普惠!

  製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明顯

  《評估報告》指出,通過對覆蓋各個行業、各種類型樣本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減稅降費有獲得感的企業佔比達 97.5%。絕大部分企業從中受益,達到了普遍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目標,具有顯著的普惠性特徵。

  《評估報告》顯示,減稅降費對改善企業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調查的樣本企業中,66%的企業增加了營業收入,79.6%的企業增加了利潤,41.8%的企業將減稅降費紅利主要用於增加研發投入。

  在各類樣本企業中,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製造業企業對減稅降費的獲得感較強,在促進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等方面的效應也好於其他類型企業。其中,製造業及其相關的批發業減稅佔全部減稅額的46.9%;小規模納稅人和小型微利企業認為大規模減稅降費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非常積極影響的比例最高,說明小微企業是減稅降費受益最大的市場主體。

  撬動!

  有效增加消費投資和就業

  《評估報告》指出,通過採集隨機抽樣的企業納稅申報數據,分別對下調增值稅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免徵額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效應進行測算顯示,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拉動當期GDP增長0.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8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8個百分點。

  《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加3308億元,佔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量的10.8%;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加 3026億元,佔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量的10.7%。

  《評估報告》指出,減稅降費帶動就業增加376萬人,有50.2%的企業將減稅降費紅利用於增加就業崗位和提高員工工資。

  其中帶動就業崗位增加最多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達到106萬人;其次是製造業,為93萬人;建築業位列第三,為54萬人。對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就業的帶動均超過10萬人。

  高效!

  多措並舉讓紅利應享盡享

  《評估報告》顯示,各級稅務機關把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作為政治任務,採取實打實、硬碰硬的措施,全力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裡」。

  一是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稅務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宣傳減稅降費政策,納稅人繳費人在辦稅服務廳、稅務網站、納稅諮詢服務平臺、納稅人學堂等都能得到政策諮詢或培訓,確保納稅人繳費人應知盡知。

  二是服務效率不斷提升。稅務部門採取了多種措施方便納稅人繳費人享受減稅降費政策,大力簡化辦稅繳費手續,大部分辦稅繳費事項做到了「最多跑一次」。

  三是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稅務部門特別重視企業在享受政策中遇到的問題,認真為企業解答疑問,並且在辦稅場所設立諮詢服務崗,專門受理解決中小微企業涉稅訴求。

  信心!

  鞏固成效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評估報告》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要在鞏固拓展好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成效的同時,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首先,處理好減稅降費的短期效應與長期效應的關係。《評估報告》指出,要注重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在系統梳理、優化和規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對一些政策效應顯著的臨時性、過渡性措施,儘可能轉化為長期性的制度安排,以更好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其次,著力推進減稅降費與其他宏觀政策協同發力。《評估報告》指出,稅收僅是企業成本的一部分,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增強活力,還必須綜合施策,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改善企業預期,優化營商環境。

  第三,高度重視緩解財政收支矛盾問題。《評估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今年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面臨的財政壓力更大,尤其是基層財政困難的問題更加突出。建議國家在採取提高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等措施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政府支出結構,積極採取各種開源節流的措施,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促進經濟與財政可持續發展。(董碧娟)

[ 責編:張慕琛 ]

相關焦點

  • 2.36萬億元減稅降費,帶來了什麼?四個詞說清!
    減稅降費著實好,但具體好在哪兒?能給企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動力?近日,中國稅務學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評估報告》,通過深入調查分析給出了專業解答。《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實施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年累計減稅降費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2.39%;各類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普遍較高,特別是有效降低了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有力拉動了消費、投資、就業增長。普惠!
  • 我國全年減稅降費將超2萬億元 佔GDP比重超過2%
    實體經濟動力更強  2萬億元!這是年初我國宣布減稅降費措施時提出的規模,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根據今年以來的實施情況,全年減稅降費實際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明顯高於世界其他國家。  此次減稅降費,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12個稅種,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19個費種。「具規模、有重點、成體系。」
  • 「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
    「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為企業減負 為創新加油(大數據觀察)本報記者 王 觀《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8日 第 07 版)「十三五」期間,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接連出臺,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為企業發展減負、為成長創新加油,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實打實。
  • 前8個月新增減稅降費1.88萬億 部分將直達公司3季報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前8個月新增減稅降費1.88萬億元 部分將「直達」上市公司三季報 本報記者 包興安9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這意味著,全年超過2.5萬億元的減稅降費目標,已完成了75%。同時,《證券日報》記者梳理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發現,多家公司表示「減稅降費政策成為業績提振的因素之一」。「今年以來,稅務部門按照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的要求,採取一系列務實有效措施,全力確保政策紅利直達每個市場主體。」
  • 「十四五」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2019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拉動當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個百分點。而今年為了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稅降費規模更大,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
  • 2019年全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 所有行業稅負均不同程度...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張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過去一年,落實減稅降費取得明顯成效。在昨天(6日)拉開帷幕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介紹,2019年全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 對財政可持續的挑戰增加 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2019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拉動當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個百分點。而今年為了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稅降費規模更大,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
  • 減稅降費、經濟增長與市場利率
    減稅降費對GDP增速影響的測算  (一)本次減稅降費的具體構成  減稅降費是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從數據來看,本輪減稅降費規模將是迄今最大。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 「數」說減稅降費:大勢已成,給群眾更多獲得感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劉揚濤)記者日前從財政部了解到,過去5年我國降成本措施持續加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增強市場活力,「減稅降費」已成大勢。自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我國減稅降費力度明顯提升。
  • 超2.5萬億元!2020年減稅降費政策很給力
    2020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同時完成稅費收入預算任務,組織稅收收入13.68萬億元——1月8日,全國稅務工作會議發布信息顯示,2020年組織稅收收入和減稅降費工作均順利推進,有力有效服務了「六穩」「六保」大局,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
  • 2018年全年減稅降費1.3萬億元,哪些人最受惠?
    針對實體經濟、小微企業以及個人所得稅,近年來中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  2013年到2017年,中國實施營改增改革累計減稅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
  • 減稅降費超2萬億 確保製造業稅負明顯降低!十關鍵點
    來看十大關鍵點:1、前8個月全國減稅降費1.5萬多億元,促進了企業減負、居民增收和就業增加,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對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做好「六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據測算,全年減稅降費總額將超過2萬億元。
  • 中國接連減稅降費 企業負擔可減萬億元
    中國接連減稅降費 企業負擔可減萬億元 2017-06-09 16:  當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史耀斌介紹,今年以來,中國國務院第164次、165次、169次、173次常務會議已審議通過多項減稅降費措施。這些措施,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7180億元。  史耀斌表示,6月7日,國務院第175次常務會議又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清理規範涉企政府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自7月1日起施行。
  • 國內思想周報|依法納稅與減稅降費;「一元午餐」的實惠
    「依法納稅」的底線與「減稅降費」的實惠10月3日,稅務部門公布範冰冰案情況,範冰冰被責令按期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8億餘元。此案作為稅務部門近年來處理的個人偷逃稅款金額最大的案件,不乏深刻警示。9月30日,江蘇省稅務局依法已向範冰冰正式下達《稅務處理決定書》和《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其將追繳的稅款、滯納金、罰款在收到上述處理處罰決定後在規定期限內繳清。「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當天發表的《範冰冰「陰陽合同」案:法律面前沒有例外》一文,文中評論說:「更高的收入,意味著更高的納稅額,和更嚴格的守法義務。」
  • 究竟財經眼丨同仁堂陷過期蜂蜜回收風波,2019年減稅降費或破1.5萬億
    12月17日《究竟財經眼》主要內容如下:1、陷過期蜂蜜回收風波,同仁堂及兩家港股兄弟公司齊收跌「回收過期蜂蜜事件」持續發酵,同仁堂今日收盤跌2.33%,在港交所上市的同仁堂系個股也齊收跌。詳細>>2、IPO過會率提升 單月最高達90%自2018年9月以來,IPO過會率明顯提升。據統計,今年以來,證監會共審核175家首發企業,其中107家獲通過,目前整體過會率提升至61.14%(已剔除取消審核企業)。
  • 河北省稅務局1-5月落實新增減稅降費457.5億元
    人民網石家莊6月12日電 來自河北省稅務局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5月,河北省稅務部門共辦理新增減稅降費457.5億元,其中,地方級新增減稅降費342.4億元。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稅務系統全面落實國家實施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確保減稅降費新政落地生根,為企業復工復產添動力、強信心。
  • 財政部:2018年中國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
    中新網1月15日電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15日表示,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激發市場活力、降低企業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全年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國新辦15日上午舉行發布會,請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等人介紹本部門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並答記者問。
  • 稅務總局:建議明年繼續減稅降費,增值稅繼續下調
    付廣軍介紹說,在「十三五」期間,預計減稅降費超過7.5萬億,接近7.6萬億,具體看,減稅超過4.5萬億,降費3萬億。 2016年減稅大約9348億,2017年7655億,2018年9952億,2019年2.3萬億,2020年預計超過2.5萬億。
  • 2021年減稅降費與調節收入分配 跟個稅改革有關嗎?
    當然,必須要指出的是,這篇文章是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有關「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的安排,著眼於「十四五」甚至更長遠的階段。階段性減負政策是否延續?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2.23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461億元,新增降費1.48萬元(其中企業社保費新增降費1.43萬億元)。
  • 前11個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23673億元
    前11個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23673億元 編輯:王佳堯    來源:央視網    2020-12-25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