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汽車除霧按起霧位置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擋風玻璃外側除霧,另一種則是擋風玻璃內側除霧。擋風玻璃起霧不僅影響駕駛員的前方視線,還會使得後視鏡變得模糊不清,從而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那麼,我們該如何針對車的不同起霧情況進行準確的除霧呢?
首先,要先搞清汽車產生「起霧」現象的原理。簡單來說,這種起霧就是由於車內外溫差大而引起的。疫情期間,由於外界因素存在較大的危險,因此,大多數車主為了安全起見,基本不會打開車窗通風換氣,這就有可能使得車內的氣溫高於車外的氣溫,就會導致車內的水蒸氣碰到玻璃,再由於車內外的溫差較大,於是,車內的霧便隨之形成。擋風玻璃外側起霧則是由於車外溫度高而車內開著涼氣空調導致的。
因此,為了消除擋風玻璃內外側起霧,最重要的是消除溫差。但是,拿現在的天氣來說,室外大多溫度較高,不開空調車內又很熱,再加上一般冬天室外溫度都是比較低的,不開暖氣又有些冷。因此,消除溫差這個基本是不太可能。疫情當前,汽車「除霧」還是得以安全為主。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將水蒸氣排出去或是將外面的空氣流動進來,但是疫情當前,如果打開車窗直接通風的話安全隱患還是很大的。因此,要使得在疫情期間做到防「起霧」。還是有很多技巧的。
如果車外的溫度較低,開車的朋友可能會開啟車內循環,覺得把熱氣保留在車內跑不掉,這樣會在車內感覺到很溫暖。一個人在車內情況還好,但是如果四五個人在車內就會形成較多的水蒸氣,所以,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趕緊切換到外循環,並且適時將空調關掉一會兒,在外循環的情況下,等到車內的水蒸氣都散去,便可以重新開啟暖氣。另一個方法則是:將空調的角度進行調整,使其調成對著臉吹的角度,再將風向向上微調,便能做到車內除霧。
若是擋風玻璃外側起霧,一般在夏天的陰雨天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外界空氣的溼度大,但是氣溫卻不低,但此時車內還開著空調,擋風玻璃會變得更涼、更容易起霧。遇到這種情況首先可以用雨刮器刮幾下,如果霧氣不大便有效,但雨刮器如果起不了作用便只好用暖風去吹擋風玻璃。先將空調的溫度調到適宜的較高的溫度,再將出氣口對向暖風玻璃,使暖氣將水蒸氣烘乾,這樣便可更快的消除擋風玻璃外的霧氣了。當然,在除霧之後便可再次調節空調的溫度,使其達到最適宜的溫度。
但是,這些做法都是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才好進行的。例如:疫情期間、雨天等一些惡劣的條件。如果條件較為安全的話,建議還是適時關閉空調,並打開車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