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經常能吃到這樣的玉米、土豆 現在想吃還得親自跑趟農村才行

2020-12-17 百家號

烤玉米、烤土豆、相信大家現在隨時都能吃得到。但是燒玉米、燒土豆那可就未必了能吃的到了,就算在城裡面能吃到,那樣沒有小時候農村裡那種味道。熟悉燒玉米、燒土豆甚至燒紅薯的人都知道,所謂的「燒」其實就是農村人家弄飯時用的柴火灶裡面的火來「燒」。

在柴火灶裡面用柴火燒出來的玉米土豆那可比外面賣的烤玉米烤紅薯、土豆好吃多了。柴火燒出來的的玉米格外的香,吃到嘴裡又糯又香如果燒到位了的話吃起來還外焦裡糯,充分的保留了玉米本身的味道,一口氣吃兩個都還不夠!但現在市面上賣的煮玉米,烤紅薯這些吃也好吃,但是隱隱之中少了點什麼?應該是少了點記憶裡面的味道吧!

用小編的話來形容就是「吃玉米、土豆、紅薯要吃用柴火燒的才有靈魂」。小時候如果餓了想吃了就去田裡扳一個玉米或者去地裡面刨一個土豆,紅薯。等到奶奶弄飯的時候順手就把玉米、土豆扔進柴火灶裡面,然後就在旁邊幫著奶奶往灶裡面添柴火,就這樣奶奶在鍋裡做著飯,小編就惦記著灶裡面的玉米,土豆。等到奶奶的菜做好,灶裡面的玉米、土豆差不多也可以吃了。

但是好的玉米可不是誰都能燒的出來的!別看簡簡單單的燒玉米,難度還是挺大的。因為是柴火灶的原因,導致了灶裡面溫度的不可控因素,如果說你把玉米扔進去就不管了,到要吃的時候拿出來 ,那時候你就只有吃黑漆漆的碳了。但是根據小編小時候多年燒玉米的經驗,找到了一種能把玉米燒出來更好吃的方法!

首先千萬不要在柴火燒的最旺的時候把玉米扔進去,也不能在火熄滅了的時候扔進去。而是在燒完菜,扔最後一把柴火快要燒完的時候扔進去,而且扔的時候不能扔到火裡面,要扔到火的周圍,火燒不到的地方,而且時不時的要翻面,這樣才烤的均勻。在裡面的柴火熄滅後再把烤了一會兒的玉米埋進還尚有餘溫的柴火灰裡面,讓它在裡面捂一會兒。差不多等到吃晚飯,灰裡面的玉米也熟了。剛出來的玉米用手拍去柴火灰灰,拍乾淨後就可以直接吃了,但是得注意燙嘴呀!剛出來的玉米可是非常燙的哦。像其他烤土豆烤紅薯相對來說就簡單很多了,直接扔進柴火堆裡面就行了,或者放在邊上烤也好吃。

不知道吃過這些東西的人多不多?現在還能吃得到嗎?

相關焦點

  • 炕玉米餅,八十年代以前人們經常吃,現在卻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
    炕玉米餅,八十年代以前人們經常吃,現在卻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炕玉米餅,現在的年輕人應該都沒吃過,或沒見過,不知道炕玉米餅的味道,也不知道它的做法。炕玉米餅,在八十年代以前人們幾乎每天吃,現在卻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粗糧美食。
  • 灰菜以前農民朋友還經常吃,現在已經不怎麼吃了
    這句話被農村人民體現得淋漓盡致。過去,農村生活比較困難,因為糧食產量低,而且往往吃不飽,所以田裡的野菜必須搭配著食用。當時,有人參菜、辣子菜、野茼蒿等在人們中很受歡迎,但今天作者想介紹的不是它們,而是另一種植物。它的名字叫灰菜,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野生植物,它的價值是寶貴的,它也受到人們的青睞。不幸的是,它現在經常被農民扔掉。灰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 新鮮玉米吃不完,應該如何保存?教你這樣做,冬天也能吃到新鮮的
    新鮮玉米吃不完,應該如何保存?教你這樣做,冬天也能吃到新鮮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農民伯伯們豐收的季節,臨近中秋,大量的農作物都開始收割了,現在農村這邊的馬路兩邊,遍地都是晾曬的玉米。看上去色澤金黃,像極了秋天的專屬顏色。
  • 李雪琴吃玉米杆太帶感了吧?農村的你肯定吃過這個東西!
    ,種土豆的過程也是手耕手種,還有就是後面的大嬸們掰玉米,當然也是人工掰了,然後玉米就放到背後的背簍裡,真的,聽著大家唱著山歌每一期勞作的樣子,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是不是覺得這一幕很熟悉呢再 接著往上走呢?
  • 玉米不要煮著吃了,這才是最好吃做法,鮮到流口水,三碗還想吃
    雖然才是五月,市場上賣玉米的真是不少,也不知道是哪裡產的,有生的有熟的,品種也很多,現在流行吃的那個黃色的水果玉米,不知道我是不是老了跟不上節奏了,水果玉米我是一點不喜歡,難以下咽,根本不是玉米的味道,就象沒煮熟的玉米一樣,反正真心是不好吃。你愛吃水果玉米嗎?
  • 正宗農村娃的「燒烤」零食,吃過2種以上的才算農村人
    曉得時候在農村也沒有什麼好吃的,總想著辦法來弄一些解饞的東西。那時候就靠著可以取暖的炭火爐來做一些吃的。記得小時候總會吧一些吃的東西放在裡面烤著來吃。這些都是農村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吃的一些「燒烤」零食了吧,吃過3種以上的才算是真正的農村人。烤紅薯現在我們應該也非常的常見吧,因為一到冬天的時候就會有人推這個一個跟桶長得很像的一個東西,那就是賣紅薯的。
  • 它被農村的人們稱為「仙葡萄」,要吃還得先用開水燙過才行!
    大家如果生活在農村時,每天看到最多的就是村民自己種植的農作物,除此之外就是野外的野味了。農村的野味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有路旁的野草、野果還有樹旁的野生菌、河裡的魚、蝦、蟹等,這些都算是野味。而農村的野味分布在野外的各個角落,只有在你細心的情況下才能尋找到它們。
  • 繼薯條之後又一種「高價」土豆的做法,10塊錢一個,想吃還得排隊
    在很多國家,土豆都被當成主食來吃,但在中國,土豆基本上就只是一種蔬菜,大多都是用炒或者燉的方法來吃,最多也就是提煉出它的澱粉,做成土豆澱粉、粉條或粉皮等副食品,不管作為主食還是蔬菜,或者用的哪種吃法,土豆都可以說也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一種食材,而且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
  • 啃玉米吃煮土豆太實在,控制好口水再點開
    另外,這裡雖然經濟不是很發達,但是當地村民這是非常熱情好客的,比如走到半山腰上,有一群正在收玉米杆的老伯伯們提前準備好了玉米杆給他們吃,對的,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都吃過這東西,有的玉米杆沒結出玉米的,它的杆都是甜甜的,就在大家好奇這東西能不能吃,甚至有人堅定地表示這就是甘蔗的時候,只有李雪琴一個人默默地站在一邊,然後就開始啃玉米杆的皮了,這個吃的手法可叫一個專業
  • 東北農村「燒烤」,80、90後的童年零食,比現在的燒烤好吃
    第一個就是這個燒家雀,可能不在農村的人不知道,就是那種麻雀,我們叫家雀,然後抓到了之後直接放在火裡面燒,然後熟透了的時候就直接吃,不用放任何調料,老香了! 第三種就是燒玉米,農村一到秋天的時候,就會收玉米,而在玉米是剛要熟了的時候,就是最好吃的時候,那時候的玉米很嫩,直接裹著玉米的葉子,然後放在火裡面燒,不會特別的黑,然後吃起來還賊香
  • 發芽的大蒜、洋蔥、土豆、生薑、花生能不能吃?答案是這樣
    入伏後,天氣越來越熱了,最近幾天發現家裡有很多發黴的東西,還有很多長芽的東西,看著讓人不舒服,比如幾張幹豆腐皮,前幾天看著還好好的,昨天晚上準備要吃,發現露在外面的一節豆腐皮已經發黴了;這幾天沒注意生薑,昨天發現它竟然長了好長的芽,土豆、紅薯、洋蔥都是這個情況,都在發芽,其實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發生這些情況,我想大家也遇到了。
  • 這粥,小店一碗二元錢排隊買,以前農村天天都吃它,北方人都認識
    玉米碴子小時候都吃夠了啊,沒別的吃的呀。那時候家家戶戶一日三餐就是玉米或者高粱米,玉米面之類。家裡的大鐵鍋每次煮都是半鍋粥。現在吃的是稀罕了,2元錢多錢500克。東北一些飯店和小攤點煮好的碴子粥一碗4元到2元錢價格不等,還都是米湯。還是自家煮方便,煮的也乾淨,買二元錢的碴子,我煮一半的量就夠全家人吃一頓的早餐。
  • 玉米上發黴還能吃?這東西可是美味,現在有錢都難買到
    說到吃菌子,每個出門在外的雲南人都會特別特別的想家。僅在雲南野生菌就高達兩百多種,有毒的、沒毒的都有。其中就有這樣一種和魚子醬、鵝肝並稱世界三大珍饈的松露就藏在雲南深山裡。農村土地年復一年翻動種上莊稼,土壤中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病菌,而進入第二年,雨水增多,玉米地裡溼度增大,病菌開始活躍起來。伴隨著風雨、氣流等外界影響,病菌裡的黑粉菌就被刮到了玉米葉子和玉米穗上,繼而感染整個玉米棒子,這樣就形成了灰白色的玉米灰苞。
  • 玉米土豆西紅柿都是外來菜:能吃到這些要感謝他...
    泰國與印度無辣椒(感覺泰國和印度人民會暴動的)瑞士無巧克力(震驚臉)而且還不止於此吶,如果沒有哥倫布大交換,我國很多的美食也可能沒!有!了!比如,報姐深愛的土豆(又稱馬鈴薯、洋芋等)馬鈴薯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南美洲秘魯南部地區馬鈴薯在16世紀下半葉被西班牙人帶回到歐洲傳播開來。
  • 「刀豆」的外形很像一把刀,農村人經常醃著吃,味道好極了!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愛吃零食,我也不另外,在我童年的時候,那時候在農村沒有那麼零花錢經常去小店買零食吃,但是每到應時的季節可以自己製作一些醃製的小吃,原材料大山附近可以找到,有些也可以自己種植。除此以外,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刀豆還含有尿毒酶、血細胞凝集素、刀豆氨酸等;其嫩莢則含有刀豆赤黴I和Ⅱ等,有治療肝性昏迷和抗癌的作用。看來適當吃一些刀豆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的營養,還能起到食療的作用呢。在中醫理論中,刀豆的功效也很大。
  • 農村一野果子人稱「雞眼藤」,以前進貢給皇帝吃,現在滿山都是
    農村一野果子人稱「雞眼藤」,以前進貢給皇帝吃,現在滿山都是。在農村地方的山野林間咱們都是可以發現到,在眾多的山巒之間,咱們仔細地走進這些地方去尋找一下都是可以發現,在這種地方往往會有好多有意思的山間野貨在等待咱們的發現。
  • 冬天減肥應該吃哪種主食?營養師建議:土豆、玉米、紅薯都是優選
    女性就不想這樣下去,於是心中生出了減肥的想法。可冬天減肥應該吃哪種主食呢?有的人表示:吃主食還不簡單,選擇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麵粉就好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主食確實口感很好,但對於減肥的人群這種主食就是不建議的了。
  • 農村「吃酒席」怪象,為啥農村人現在不願意去吃酒席了?聽聽咋說
    而我們要說的一種現象和風俗習慣有很大關係,農村「吃酒席」,不管是誰家結婚還是生孩子,都會涉及到喝喜酒,為了表示祝賀親戚朋友鄰裡之間都會來道喜,主家也比較開心,因為這種酒席很有講究,如果來的客人比較多,說明這家人地位比較高,為人處世比較好,別人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用我們農村老話說就是來捧場,越熱鬧越顯得隆重,這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到場,可如今農村「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少
  • 粘玉米只會煮著吃,新鮮的粘玉米做成粥香糯可口,孩子一頓喝兩碗
    以前在我的印象中粘玉米只能用來煮著吃,每當春夏季節粘玉米下來的時候總是會經常買上幾個,放在鍋裡煮一煮給孩子當零食吃。而且老公也愛吃,一次可以吃好幾個。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新鮮的粘玉米還可以熬粥,而且吃起來香糯可口,孩子一頓能喝兩碗。
  • 立春了,馬上能吃到香椿芽了,可現在農村流行吃這樹芽,更好吃
    立春了,春天來了,春天的農村有啥好吃的?相信大夥都想那個讓你欲罷不能的香椿芽了吧。的確,以前的農村,總會有那麼幾家人的院子裡種著幾株香椿樹,有些農民還喜歡在自己的小院裡,種上幾株。除了香椿樹,還有像板慄樹什麼的,都喜歡在院子裡種點,原因很簡單,就是想有香椿芽和板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