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熊貓頻道(ipanda)發布了一篇文章,稱國內大熊貓科研機構聯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使用圖像分析的大熊貓個體識別技術研究,兩年來,建成含有 12 萬餘張圖像、上萬個視頻片段的資料庫,在此資料庫基礎上大熊貓專家們還特別推出一款「認臉」APP,可以用於對大熊貓的精確識別。
(圖片來源:iPanda熊貓頻道微博截圖)
由於大熊貓天生一副「黑眼圈」,身體基本也都是黑白毛色,相信不少看到大熊貓的朋友都無法分辨出大熊貓的具體名字,而科研機構長期積累了大熊貓的數據特徵,建立了相關的資料庫,結合當前先進的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方法,實現對大熊貓的精確識別,同時這一功能也可以幫助保護大熊貓種群。
另外普及對大熊貓的識別也有利於民眾更了解大熊貓,保護大熊貓。目前大熊貓「認臉」APP已在開發中,未來將會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