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815全臺灣大規模停電,數百萬臺灣民眾生活受到影響,島內網友對臺當局更是批評聲浪一片。而在斷電前一日,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顯示,蔡英文的聲望已經達到「空前最糟」的地步,創29.8%歷史新低。「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蔡英文聲望短短一年雪崩式下滑40個百分點,嚴重腐蝕掏空蔡英文威信。
據臺媒報導,該項民調結果顯示,只有29.8%的臺灣成年人贊同蔡英文處理臺灣地區重大事件的方式,有50%的人不贊同。目前不認可蔡英文處理問題的人高於認可的人20個百分點。回顧去年520,蔡英文及其副手以689萬多票高票當選,得票率56.1%,支持度69.9%。
蔡英文執政滿百日,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與520剛上任相較,蔡英文聲望下降17.6個百分點,且沒有止跌跡象,遊盈隆直言蔡英文「蜜月期即將結束」。9月蔡英文聲望下跌至44.7%,10月為44%,11月為41.4%,12月則為38%。
2017年1月蔡英文聲望下降超過一半,僅剩33.8%,同時,不贊同她處理大事方式的人大幅上升到54.4%。基金會表示,這顯示蔡英文「權威的危機」在持續加劇中。2月份支持度比1月份離奇上升7.6%,達到41.4%,被形容為「枯木逢春」,但香港中評社評論指出,民調的回升只是一時,未來還是要看政策執行、落實的狀況。
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3月20日發布民調,蔡英文聲望37.6%、不贊同程度42.5%,贊同程度較上月下降3.8%。蔡英文2月聲望枯木逢春,擺脫民意支持度一路下滑的長期困境,頗有一躍而起之勢,奈何後繼乏力,最新民調創自去年520以來的第二低紀錄。4月在蔡英文個人聲望方面,有38.6%的臺灣人民贊同蔡英文領導臺灣的方式,46%則不贊同,整體而言,認為聲望並無起色,持續在低檔徘徊。
5月份有39.4%的臺灣民眾對蔡英文處理臺灣大事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表示贊同,51.8%的人不贊同。於最近一個月相比,贊同的人上升0.8個百分點,但不贊同的人也上升5.8個百分點。6月在蔡英文聲望部分,有49.6%的人不贊同蔡英文領導臺灣的方式,同時有33.1%的臺灣人贊同。8月份蔡英文聲望已跌到29.8%,創歷史新低。
遊盈隆強調,蔡英文聲望短短一年多出現雪崩式下滑40個百分點,嚴重腐蝕掏空蔡英文的威信。這種現象的出現,其來有自,脈絡清晰,坐視不理或力圖振作無效,聲望繼續跌向無盡的深淵是完全可理解的,聲望高低是她實際作為或不作為的總和結果,其理甚明。
抗議民進黨當局強行砍勞工7天假,勞工團體在「立法院」門口展開絕食行動,晚間繞行「立法院」,拒砍7天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一例一休」改革造成「三輸」局面
民進黨上臺後,提出修改「勞基法」,將「周休二日」定義為「一例一休」,並取消「七天法定假日」。「新法」剛一實施就導致臺灣各行業漲價不停,特別是交通、餐飲、老人照顧、垃圾回收等行業。勞工團體質疑是在變相增加勞動工時,而資方也對企業增加成本表示不滿。島內輿論指出,這造成勞工、企業、民眾「三輸」的局面。
年金改革傷及軍公教 抗議聲不斷
年金問題在臺灣有著複雜的歷史背景,蔡英文當選後,祭起年金改革大旗,招致軍公教團體不滿。臺媒報導,警方內部數據顯示,一月份大小陳情抗議就有兩百四十多場;二月份儘管有過年長假,陳抗數目減少,統計下來也有一百七十多場,也就是說,光是一、二月加起來就有四百多場陳情抗議,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還要多。
借轉型正義推動「去蔣化」 激起社會對立
臺「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未來除推動修「法」之外,目前把中正紀念堂商店中所有「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公仔、文具與生活用品等)下架,個人剪影logo不再使用;中正紀念堂每年「二二八」閉館1天等。旺旺中時民調中心2月25日為此進行民調顯示,55.8%民眾不贊成此種作為,57%民眾認為此舉會激化社會對立。臺網友表示,「換一個顏色社會大亂」,「民進黨就會製造話題,轉移話題,逃避執政不力」。
追討國民黨黨產 遭批無法無天
國民黨黨產遭「黨產會」凍結,導致國民黨多次面臨發不出薪水「斷炊」的窘境。對於「黨產會」決議將中投、欣裕臺收歸公有的追討行動,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曾說,「黑箱作業沒有做到這種地步的,橫行霸道也不能這樣」。她批「黨產會」無法無天,無視法律存在,黑箱作業、橫行霸道。事已致此,已不是訴訟、法律能解決,且法律曠日廢時;既然搞成政治事件,只好用政治手段解決,國民黨不排除任何動作、激烈抗爭。國民黨呼籲「黨產會」勿要枉顧事實胡作非為,否則歷史會留下記錄。
撤訴「太陽花學運」人士 被質疑法制遭踐踏
2014年因臺灣「立法院」審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爭議引爆「318太陽花」學運,臺北地檢署依妨害公務多罪起訴學運領袖「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學運主要人物林飛帆、陳為廷等22人。臺北地院審理兩年於2016年3月31日審結,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等22人全部無罪。
旺旺中時民調公司所做「太陽花判無罪調查」顯示,有高達40%的民眾不認同無罪判決,僅28.7%表示認同。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批評,臺灣的法治已被徹底踐踏。臺灣學者嘆簡直是「糟蹋警察」。臺媒及政治人物則紛紛預警,民進黨算是開啟了鬧官有理造反無罪的方便之門,未來攻佔行為將沒完沒了。
「前瞻計劃」成「燒錢計劃」
臺當局提出「前瞻計劃」,利用8年時間投入總經費8000多億新臺幣進行綠色軌道、數位基礎、綠能基礎、水資源基礎、城鄉基礎等建設。國民黨質疑,蔡當局一方面持續說財政困難、要砍軍公教年金,一方面撒錢不手軟,並且集中在綠營執政縣市,為了2018選舉的意圖明顯。蔡當局司馬昭之心,只能說絕對的權力令人絕對的腐化,拿出這種只為花錢而花錢的計劃,只會讓人民把這個當局當成笑話。臺媒評論指出,急就章方式推出令「立委」批為「燒錢計劃」,會把臺灣搞垮。
針對蔡英文聲望創新低,遊盈隆指出,拼經濟無成、兩岸關係緊張、林全表現荒腔走板、「一例一休」政策衝擊、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前瞻計劃、「司法改革」都充滿爭議,可以看到執政團隊的心態,「這是系統性的併發症」。蔡應該少搞一些「會議」,之前開過的像是「年金改革」及「司法改革」等,沒有一個是民眾叫好的。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資深媒體人陳建仲的評論文章指出,顯見民進黨執政1年多來,「內政」、「外交」、兩岸,甚至能源政策都承載了越來越多的民怨,民進黨要搶救政績,非甩掉意識形態包袱不可。資深媒體人王尚智的評論文章指出,與前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不同,蔡英文至今沒有什麼「民間友人」!除了地方樁腳、宮廟人情偶爾去上個香,日常行程裡幾乎完全沒有「民間考察、基層互動」的固定安排。蔡英文以為自己穩穩執政了,再也「不需要臺灣、不需要民眾」!政治人物一旦患上這種上砍下切的「顛倒妄想」,施政扭曲破碎、基層不滿叢生,權力最後就將成「夢幻泡影」。(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