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升學大幕已經拉開,幼升小、小升初的情況可謂一年一變化,讓一屆屆家長焦慮不安,面對政策,無從選擇。 公民同招+民辦學校100%搖號已成定局,所以對於今年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長而言,提前了解政策導向和發展趨勢,因勢利導、科學謀劃才能佔得先機。
其實,國家提素質教育那麼多年,抓的力度不可為不狠,但是實際效果確實差強人意,快樂教育越來越稀缺,小孩的競爭壓力而越來越大,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
其實,撇除極少數極具天賦的「神童」,大部分都是普通孩子和普通家庭,每個孩子身上寄託了太多父母的期望,但是中考、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想要在眾多普通孩子中脫穎而出,只有雞娃一條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彎道超車、厚積薄發,這些耳熟能詳的話都讓家長焦慮不堪。
「早教幼兒園化,幼兒園小學化」「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未來不會XX的孩子會被時代淘汰」超前學、砸錢學、無死角學。成為的「雞娃」標配。於是,這條起跑線越來越超前的跑道,讓整個社會變得空前焦慮。「劇場效應」生動地描述了這一現象:當前排的人已經站起來了,後排的人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到了舞臺。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家庭,都被裹挾其中。
這樣的後果就是讓家長越發的焦慮和疲憊,不但讓家庭財力負擔嚴重,也讓父母為了孩子補習、升學等問題身心疲憊,嚴重降低家庭生活品質,這也是這幾年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但效果不明顯的主因。
決策層早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出臺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意在真正推行素質教育,真正為學生減負,降低家庭的財務壓力、家長的精神壓力。
其實說公平也好,說憑運氣也罷,在洩憤般的吐糟之後,當務之急就是要快人一步,提前做好應對辦法,規避孩子因為沒有升學考試,喪失目標的迷茫感,而最重要的便是要幫助各位家長第一時間掌握相關政策信息,第一時間匯總院校信息,第一時間給出合理的擇校指導和建議。
對於有一梯隊公辦保底的家長,基本會選擇放棄報考民辦,搖號一旦失敗就會被統籌轄區內其他非熱門學校,因為統籌排序會靠後,基本不可能再進一梯隊學校。
建議:安心對口公辦,慎重報考民辦。
對於有二梯隊公辦保底的家長,影響大一些。因為公辦不是最好,本來想繼續衝一衝民辦,但現在如果選擇報考民辦,萬一沒考上,就會被統籌到轄區專門接收統籌生源學校的可能。
建議:如果孩子是超級牛娃,可以繼續報考民辦,但如果只是一般牛娃,建議多考慮,如果搖號失敗被統籌就得不償失了。
對於這部分家長來說最沒有影響甚至是重大利好(這多少也包含了政策的初衷)。因為沒有保底的,不會有第二類家長的糾結,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錯,索性放手一搏,說不定有機會。
建議:如果孩子是超級牛娃,可以繼續安心雞血衝刺一梯隊民辦。如果孩子是一般普娃,建議可以選擇沒那麼熱門的民辦學校,因為師資需和教學內容共享,所以發展潛力巨大,孩子未來的出路也不會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