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一屆小升初,除了民辦搖號外,還有一條天天提及但被搖號熱度蓋過的政策,那就是——公民同招。今天柯柯老師帶新小六的家長們聊一聊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及它對小升初都有哪些影響~
一.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
上一屆中小學升學大戰打響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民辦中小學免試入學。
文件指出,「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教育部出臺初中、小學免試就近入學及民辦學校不得提前選擇生源的政策,其目的是給「擇校熱」降降溫。
眾所周知,在上海等地區,民辦學校由於長期以來具有選拔生源,也就是提前招生的「特權」,各種入學面試考試給家長和學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甚至出現了要「面試家長「的情況,也造成了「民辦熱公辦遇冷「的現象,實行公民同招實際是為學生減輕負擔,給擇校熱降溫。
二、公民同招細則
今年六月,常州教育局舉行了「招生入學政策新聞發布會」公示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的工作意見.
其中關於公民同招的幾點問題,大家都在密切關注:
劃重點:
所有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同步註冊學籍,不得違反規定設置報名條件,不得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不得違規收取任何費用。
公辦學校招生
公辦學校採取戶籍、居住地對口和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等方式入學。先安排戶籍地與合法固定住所一致的適齡兒童按學區就近入學,再在區域內統籌安排戶籍地與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民辦學校招生
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其招生計劃數的,一律實施電腦派位隨機錄取;報名人數未超過其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
民辦一貫制學校可設置本校免試直升招生計劃,免試直升必須尊重學生意願應收盡收。
三、公民同招對學校生源的影響
對民辦生源
往年民辦由於掐尖過於嚴重,對於這個現象,教育部心知肚明,於是出重招整治,公民同招和搖號入學顯然就是針對民辦掐尖招生而制定的,不準民辦提前招生,更不準各種形式的招生考試。
可以這麼說,在這些規定下,民辦的生源必然大受影響。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把頂級的生源一網打盡,優中選優。顯然,教育部認為,民辦學校也會因為生源的參差不齊,再也無法瘋狂超前學習,拼命刷題,升學率必然也會有大幅度下降,逐步走向正常的結果。
但事實上,即使公民同招,即使搖號入學,民辦的生源依然要強於公辦。這是不爭的事實。
對公辦生源
相對而言,公辦學校也必然會招收到相當一部分優質生源,這對提升公辦學校的教學質量,開展素質教育極有幫助。
四、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該如何擇校
好孩子+好學校=錦上添花
好孩子去了好的學校,那就是錦上添花,如虎添翼。但因為今年這種不確定性,如何才能保證好孩子上到好學校呢?
如果孩子成績不錯能力強,家庭經濟也不錯的,不如就放手去衝一下,直接去選擇最好的民辦衝刺。
首先報名了才有機會,如果徹底放棄肯定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假如沒搖上去了公辦(就算最後統籌安排),至少也爭取過了。
好學生+一般學校=仍有發揮空間
一般成績優秀的孩子,除了跟孩子努力,也和家長的付出有關,這類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也都會相對重視。有的會給提前準備好優質的學區,假如說經歷了第一種,最後沒搖上,自己的熱點公辦也未能進入,根據統籌進入了一般的學校,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也是之前說的那句,成績優秀的孩子自己能力也很高,自己努力加上家庭重視,這樣的孩子到哪裡都不會埋沒,並且一般的學校指標生競爭沒有好學校競爭的那麼激烈,相比之下還多了一層保障。
再加上如今常州的公辦對於生源和師資都很關注,只要孩子願意學,老師自然都是重視的,這樣在三年後依舊能取得優秀的成績。
普通孩子+一般學校=也有機會
好孩子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可能都屬於那種不上不下的,不拔尖也不落後,這也是很多家長最頭疼的。
有的人想把孩子送去好學校,以優秀的學習氛圍來影響孩子,其實想法也不錯,只是得看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有時候優秀的學習環境和優秀的同學帶來的不一定是正面影響,假如孩子承壓能力不強對於來說那壓力是更大的。
其實這類孩子雖然成績是不上不下的,但有的孩子只要老師多給與關注跟鼓勵,機會還是很大的,在名校老師不一定能關注到這些孩子,但在一般的學校說不定還有機會脫穎而出。
一般的孩子+好學校=不一定
孩子成績比較一般,學習習慣等各方面也不太強,真沒必要去湊這個熱鬧,畢竟民辦費用也不低,搖上了是去還是不去?
去的話,就像之前說的,老師不一定能關注的到,而且競爭也不小,給予孩子的壓力真的蠻大的。
一直在跟大家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什麼樣的學校適合自己的孩子,相信家長自己心裡都有數,真的沒有必要去跟風去攀比,初中不是終點,這也只是為了未來高中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