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該如何擇校?

2020-08-30 家長通常州升學


說起上一屆小升初,除了民辦搖號外,還有一條天天提及但被搖號熱度蓋過的政策,那就是——公民同招。今天柯柯老師帶新小六的家長們聊一聊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及它對小升初都有哪些影響~


一.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

上一屆中小學升學大戰打響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民辦中小學免試入學。

文件指出,「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教育部出臺初中、小學免試就近入學及民辦學校不得提前選擇生源的政策,其目的是給「擇校熱」降降溫。

眾所周知,在上海等地區,民辦學校由於長期以來具有選拔生源,也就是提前招生的「特權」,各種入學面試考試給家長和學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甚至出現了要「面試家長「的情況,也造成了「民辦熱公辦遇冷「的現象,實行公民同招實際是為學生減輕負擔,給擇校熱降溫。


二、公民同招細則

今年六月,常州教育局舉行了「招生入學政策新聞發布會」公示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的工作意見.
其中關於公民同招的幾點問題,大家都在密切關注:


劃重點:


所有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同步註冊學籍,不得違反規定設置報名條件,不得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不得違規收取任何費用。


公辦學校招生

公辦學校採取戶籍、居住地對口和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等方式入學。先安排戶籍地與合法固定住所一致的適齡兒童按學區就近入學,再在區域內統籌安排戶籍地與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民辦學校招生

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其招生計劃數的,一律實施電腦派位隨機錄取;報名人數未超過其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
民辦一貫制學校可設置本校免試直升招生計劃,免試直升必須尊重學生意願應收盡收。


三、公民同招對學校生源的影響


對民辦生源

往年民辦由於掐尖過於嚴重,對於這個現象,教育部心知肚明,於是出重招整治,公民同招和搖號入學顯然就是針對民辦掐尖招生而制定的,不準民辦提前招生,更不準各種形式的招生考試。

可以這麼說,在這些規定下,民辦的生源必然大受影響。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把頂級的生源一網打盡,優中選優。顯然,教育部認為,民辦學校也會因為生源的參差不齊,再也無法瘋狂超前學習,拼命刷題,升學率必然也會有大幅度下降,逐步走向正常的結果。

但事實上,即使公民同招,即使搖號入學,民辦的生源依然要強於公辦。這是不爭的事實。


對公辦生源

相對而言,公辦學校也必然會招收到相當一部分優質生源,這對提升公辦學校的教學質量,開展素質教育極有幫助。


四、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該如何擇校


好孩子+好學校=錦上添花

好孩子去了好的學校,那就是錦上添花,如虎添翼。但因為今年這種不確定性,如何才能保證好孩子上到好學校呢?

如果孩子成績不錯能力強,家庭經濟也不錯的,不如就放手去衝一下,直接去選擇最好的民辦衝刺。

首先報名了才有機會,如果徹底放棄肯定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假如沒搖上去了公辦(就算最後統籌安排),至少也爭取過了。

好學生+一般學校=仍有發揮空間

一般成績優秀的孩子,除了跟孩子努力,也和家長的付出有關,這類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也都會相對重視。有的會給提前準備好優質的學區,假如說經歷了第一種,最後沒搖上,自己的熱點公辦也未能進入,根據統籌進入了一般的學校,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也是之前說的那句,成績優秀的孩子自己能力也很高,自己努力加上家庭重視,這樣的孩子到哪裡都不會埋沒,並且一般的學校指標生競爭沒有好學校競爭的那麼激烈,相比之下還多了一層保障。

再加上如今常州的公辦對於生源和師資都很關注,只要孩子願意學,老師自然都是重視的,這樣在三年後依舊能取得優秀的成績。

普通孩子+一般學校=也有機會

好孩子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可能都屬於那種不上不下的,不拔尖也不落後,這也是很多家長最頭疼的。

有的人想把孩子送去好學校,以優秀的學習氛圍來影響孩子,其實想法也不錯,只是得看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有時候優秀的學習環境和優秀的同學帶來的不一定是正面影響,假如孩子承壓能力不強對於來說那壓力是更大的。

其實這類孩子雖然成績是不上不下的,但有的孩子只要老師多給與關注跟鼓勵,機會還是很大的,在名校老師不一定能關注到這些孩子,但在一般的學校說不定還有機會脫穎而出。


一般的孩子+好學校=不一定

孩子成績比較一般,學習習慣等各方面也不太強,真沒必要去湊這個熱鬧,畢竟民辦費用也不低,搖上了是去還是不去?

去的話,就像之前說的,老師不一定能關注的到,而且競爭也不小,給予孩子的壓力真的蠻大的。

一直在跟大家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什麼樣的學校適合自己的孩子,相信家長自己心裡都有數,真的沒有必要去跟風去攀比,初中不是終點,這也只是為了未來高中鋪路。


相關焦點

  • 寫給「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們的一封信
    寫給「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們的一封信最近正是幼升小選學校的關鍵時期,很多家長都在忙著給孩子選擇學校,今年是杭州市實施「公民同招」政策的第一年,沒有太多數據參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暫不談「公民同招」的深遠意義。僅談第一年「公民同招」政策下,父母該如何給孩子選小學。
  • 從「多校劃片」到「公民同招」,擇校難題何解
    「擇校熱」正是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集中體現,形成家長「擇校」與政府「反擇校」政策之間的長期博弈。從免試就近入學到就近分學區入學,從單校劃片入學到多校劃片入學,義務教育入學政策不斷變化,不僅要解決入學問題和教育公平問題,還要解決「穩定房價」的社會問題。 由於入學政策的多元價值取向,擇校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
  • 「公民同招」下,民辦學校的出路在哪裡?專家解答
    民辦教育新政下,民辦校摸索前行。是退出還是進取?是否還有新的發展路徑……危機也是契機,如何應對挑戰、實現跨越式發展?本期《教育家》雜誌線上圓桌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民辦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與路徑選擇。專家、校長共同探討電腦派位、「公民同招」政策下,民辦中小學的定位和發展思路。
  • 【教育熱點】吳潁惠:從「多校劃片」到「公民同招」,擇校難題何解?
    擇校政策年年調整,造成老百姓內心不滿,使得擇校問題年年治理、年年出現。上層政策越嚴厲,底層越是暗流湧動,反而削弱了政策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反思近年來入學政策的變化,一個根本的思路是「圍追堵截」——從根本上堵塞各種各樣的入學渠道,而沒有考慮如何從根本上疏解、緩解擇校的內在需求。
  • 江蘇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公民同招,取消升學考試,家長該如何應對?
    引言最近,江蘇省公布了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的入學政策,江蘇省教育廳針對之前的「擇校熱」,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招生不同步的問題,作出了相關的規定,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 全面搖號、公民同招步步緊逼!2021屆家長該如何接招?
    2021年升學大幕已經拉開,幼升小、小升初的情況可謂一年一變化,讓一屆屆家長焦慮不安,面對政策,無從選擇。 公民同招+民辦學校100%搖號已成定局,所以對於今年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長而言,提前了解政策導向和發展趨勢,因勢利導、科學謀劃才能佔得先機。
  • 公民同招:當年公辦學校的生源如何向民辦學校流失,現在就會如何倒流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從2020年開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全面取消特長生招生,取消快慢班和特色班等政策也落地實施,「公民同招」的系列「組合拳」全部到位。這樣一來,徹底消除了低學齡段學生的學業競爭,降低了擇校熱度,有望實現對中小學生學業負擔的「釜底抽薪」。
  • 「公民同招」!官方的政策解讀來了
    就在昨天下午,江蘇省教育廳召開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新聞通氣會,備受關注的「公民同招」定了。幾個政策要點1、什麼叫公民同招 公辦學校、民辦學全面實行公民同招,即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應在規定的時間內
  • 公民同招、民辦100%搖號後,在福州你家的娃該怎麼上學?
    喊了快一年的公民同招、民辦超額100%搖號終於塵埃落定!昨晚(4月21日)福建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全省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提出規範管理政策舉措。《通知》中赫然規定:全面實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
  • 北京「公民同招」如何實施?中小學迎來哪些變化?最新解讀來了
    不過伴隨消息的確定性而來的,還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比如民辦搖號的比例、時間、流程、志願填報方式等等,對於眾多希望通過民辦校實現一定自主選擇意願的家長來說,這些操作環節的細則往往更關鍵。說起「公民同招」,這並非一個新概念。去年全國多地義教入學政策便明確要求「公民同招」。
  • 小升初「公民同招」,將對義務教育產生什麼影響
    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地新政策強調就近、免試、隨機,凸顯教育公平的價值取向。「擇校熱」降溫,一些民校著手改革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表示,「公民同招」將令「擇校熱」進一步降溫。長期以來,一些優質民辦學校因享有招生自主權,與培訓機構利益捆綁違規掐尖,憑藉生源優勢獲得社會追捧,導致「擇校熱」高溫不減,加重學生負擔和社會焦慮,惡化教育生態。
  • 平心說教|「公民同招」政策解讀(一)
    5月18號、5月19號,上海市「公民同招」搖號。「公民同招」搖號,對這個家庭影響是巨大的,這麼多年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原因二:我自己的朋友,在寧波,家庭條件比較好,至少在海曙、鄞州和鎮海有三套房子,孩子也很優秀。「公民同招」文件頒布之後,這個孩子很糾結,家長也很糾結。為什麼呢?因為他只能按照其中之一,即一個學區房昂,來申請自己的心儀的學校。
  • 江蘇2020年將全面實行公民同招,民辦學校或將100%搖號
    江蘇省發布的一條重磅新聞引起熱議,「公民同招」、「100%電腦搖號」……無一不扣住家長和孩子的心弦,以下是這則要聞的重點內容。我們知道,在沒有實行公民同招時,很多民辦學校招生會進行一場書面考試,還要進行面試,提前招生,招收掉一批「尖子生」。
  • 江蘇2020年將全面實行公民同招,民辦學校或將100%搖號
    今天早上7點多,江蘇省發布的一條重磅新聞引起熱議,「公民同招」、「100%電腦搖號」……無一不扣住家長和孩子的心弦,以下是這則要聞的重點內容。我們知道,在沒有實行公民同招時,很多民辦學校招生會進行一場書面考試,還要進行面試,提前招生,招收掉一批「尖子生」。如果這個政策完全落實,那麼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民辦學校的招生格局勢必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政策元年,升學擇校如何選?
    今年是上海實施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政策元年,相信"搖號"這個詞,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各位家長的腦海裡。以前上民辦靠的是實力和努力,但是新政實施後,完全靠運氣!今年民辦搖號錄取比如何?如此,這兩區的家長可以考慮填外區民辦,而徐匯的還可以考慮世外的集團內調劑。3、小部分優質民辦學校未報滿但也有部分往年報名熱門的幾所民辦校竟然意外「爆冷」,比如浦東的萬科學校、黃浦的民辦永昌學校、虹口的上外一實驗、嘉定寶山世外等學校,這些學校都沒有超額,只要報名就可以就讀。
  • 「公民同招」之下,青島私立初中遇冷
    2020年是「公民同招」元年,青島率先落地,這關乎每個孩子擇校的改變正在到來。政策落地,擲地有聲,青島私立學校「擇校熱」明顯降溫。這說明政策的調控,讓部分家長在擇校這件事上變得理性,不再盲目跟風。這一政策的真正意義在於,讓公辦、民辦學校站在同一賽道、同一起跑線上,堵住私立學校前期「掐尖」的亂象,讓優質生源隨機分配,刺激各類學校展開真正的實力比拼,讓教育公平均衡化發展。
  • 「公民同招」背景下,九年一貫制學校有何優勢呢?
    目前,北京、上海、江蘇、杭州等地在2020年已經實現了「公民同招全面搖號」。 很有可能明年「公民同招全民搖號」將在全國落地。 如果報了民辦學校,招生計劃數小於報名數,就要搖號,一旦沒有搖上,你有可能不會回到原來劃定的公辦學校,教育局進行統籌安排,具體哪所是未知數,所以說實行「公民同招全面搖號」之後,給家長在擇校的時候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困難,擇校時家長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慎重的選擇。
  • 「公民同招」實現中小學同時「起跑」——聚焦2020年各地義務教育...
    作為民辦學校「擇校熱」的一劑「退燒藥」,「公民同招」推出後的政策導向作用明顯。5月8日,上海市完成了2020年義務教育入學相關登記報名工作。數據顯示,上海2020年小升初信息確認14.16萬人,其中報名民辦初中的學生有2.52萬人,民辦初中報名人數與招生計劃數之比為1.43∶1,與2019年相比呈現下降趨勢。
  • 公民同招,不得不佛系
    但是在今年嚴格的公民同招政策下 ,一向佛系的 S 爸爸差點經歷了從知名雙語學校到天成小學的巨大落差,也讓他知道了在中產菜小普小牛小的等級之外,還存在著用於為社會託底的專門學校。但總體來說,在公民同招的情況下,家長們的選擇比以往更加謹慎,沒有人會願意放棄穩妥的選擇去拼小概率的名校。新政策下,家長們更佛系了。熱門民辦小學沒有出現之前預料中的誇張搖號比例可以證明這一點。
  • 何謂「公民同招」?民辦學校為啥要「審批地招生」?一篇文章教你了解
    何謂「公民同招」? 何謂「公民同招」?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張舉範解釋稱,「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開展登記報名、入學錄取、註冊學籍等工作。「其實,『公民同招』,並不是新生事物,也不是陝西省獨有的。」張舉範說,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行「公民同招」「電腦隨機錄取」,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要求,全國一盤棋統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