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公民同招」,將對義務教育產生什麼影響

2020-12-17 中國婦女報

圖片來源於網絡。

▲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公布了新的小升初政策,均規定對民辦中學實行就近入學、電腦隨機錄取

▲ 義務教育的招生一視同仁,可以更好地讓學校把注意力從搶奪生源轉向提高辦學質量

▲ 新政策或將促進各家民辦學校在辦學策略上進一步向小學、學前階段延伸,一體化辦學將成為民辦學校的發展策略

□ 新華社記者 鄭天虹 吳振東 蔣芳

近期,多地小升初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實行公辦、民辦中學同步招生,就近入學,對報名人數超計劃的民校採取搖號錄取。

對於此前擁有自主招生權、以提前或「秘考」掐尖的優質民辦中學來說,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麼?對於義務教育又將產生什麼影響?

強調免試就近公平教育,各種「秘考」與面試不再

上海2020年實施公辦民辦中學同步招生,5月6日至8日將進行民辦初中網上報名,超計劃的實行搖號。北京市日前公布義務教育入學方案,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

記者了解到,上海8個區的民辦一貫制學校,小升初直升意願人數未超過本校免試直升計劃數,學生全部予以錄取。另外6個區有13所民辦一貫制學校直升意願人數大於本校免試直升計劃數,將全部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不僅僅是北京、上海,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公布了新的小升初政策,均規定對民辦中學實行就近入學、電腦隨機錄取。其中,對部分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保留了直升機會,對所有報名超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100%搖號。

上海家長徐先生說,以前這段時間,家長們都忙著帶孩子參加各種優質民辦中學的「秘考」、面試、面談。「今年政策變了,民辦學校雖然還是比公辦學校招生早,但只能通過搖號碰運氣。我家附近的公辦初中還不錯,我們就不拼民校了。」

各地的新政策,是落實2019年7月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意見要求,推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教育界人士表示,受政策影響最大的是各地的優質民辦中學。新政策下,這些學校不得以任何考試為依據招生,且原則上也不能跨區招生了,實際意味著不能再公然爭奪優質生源了。

廣東省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原則上面向學校所在區域內招生,無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不得跨區域招生,有寄宿條件且需跨區域招生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學校申請核准。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姚訓琪說,當前,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是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公平擺在優先地位。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地新政策強調就近、免試、隨機,凸顯教育公平的價值取向。

「擇校熱」降溫,一些民校著手改革

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表示,「公民同招」將令「擇校熱」進一步降溫。

長期以來,一些優質民辦學校因享有招生自主權,與培訓機構利益捆綁違規掐尖,憑藉生源優勢獲得社會追捧,導致「擇校熱」高溫不減,加重學生負擔和社會焦慮,惡化教育生態。「這種生態是不健康的,必須改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州中學校長吳穎民說。

由於搖號增加了民辦學校的不確定性,部分原本打算考民辦中學的家長選擇了公辦中學。廣州一位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彭女士說:「為了拼民校,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孩子累,家長也焦慮。這個政策一來,我把培訓班都退了,安心上家門口的學校。」

但還有部分家長希望孩子上優質民校。南京六年級學生家長劉女士說,南京市比較突出的特點,是民辦初中在中考中的表現明顯優於公辦初中,憑孩子實力應該能考上。「但是現在實行搖號了,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說。

記者調查發現,新的就近入學政策令一些家長試圖通過購買學區房進入家門口的優質學校。上海一家房地產中介工作人員小李告訴記者,最近諮詢學區房的客戶明顯增加了,尤其是一些優質公辦學校附近的房子特別受歡迎。

記者調查發現,上海政策發布後,無論公辦、民辦,小學加初中九年一貫制的學校都受到家長青睞。不少家長表示,一貫制學校的教學延續性更有保證,而且不用擔心小升初「再搖一次號」。

生源、管理是公辦學校與部分優質民辦學校突出的差異所在。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盧慧文告訴記者,集團內學校對學生英語要求較高,搖號不可避免會帶來生源差異擴大,部分學生入學後很有可能不適應學校課程,學校正在抓緊籌劃課程改革。

上海世外教育集團總裁徐儉說,生源差異擴大將給教師教學帶來一定挑戰,目前學校已開展教師培訓,強調教師不能「只會教好學生」,要求他們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不同學生的差異化教學。

特色道路和一體化辦學或為民辦學校發展方向

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僅以廣東為例,至2018年底,民辦學校在校生超725萬人,接近全省學生的1/3。

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長湯林春說,招生一視同仁,可以更好地讓學校把注意力從搶奪生源轉向提高辦學質量。

「義務教育階段對公辦、民辦學校要『一碗水端平』,政府應繼續加大對民辦學校的扶持力度,推動良性發展。」廣東實驗中學校長全漢炎說。

上海對民辦學校開出了「一攬子」扶持措施。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介紹,經費支持上,要求各區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落實民辦學校公用經費補助政策,按照不低於上海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補助公用經費;在教師發展上,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師資培訓、教研科研、職稱評定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待遇,支持民辦中小學教師團隊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差異化的特色教育是民辦學校發展方向。南京一所知名民辦中學校長說,優質民辦學校之所以受歡迎,除了生源好,家長們看重的還有學校的教學方式、教學環境。下一步,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通過各種特色班繼續保持教學優勢。

此外,記者發現,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等已經開辦了幼兒園的民辦學校,在今年新政下,把大部分小學入學名額放在了直升一類。業內人士分析,新政策或將促進各家民辦學校在辦學策略上進一步向小學、學前階段延伸,一體化辦學將成為民辦學校的發展策略。

「公民同招」是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一步

□ 羅容海

「公民同招」是教育均衡化的必要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教育是民生工程,教育均衡直接關係人民福祉。近年來,為了推進硬體均衡,國家實施了校舍標準化建設、義務教育薄改項目等;為了推進管理均衡,各地探索推行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為了推進師資均衡,縣管校聘等措施應運而生,鄉村任教經歷在各類評選中也越發重要;為了推進生源均衡,「公民同招」、嚴格電腦派位、完善招考制度等措施不斷加強;為了推進學生成長均衡,免試就近入學、學生減負、五育並舉、防止學前教育小學化、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等措施不斷。

由此可見,教育均衡是一個系統工程,而「公民同招」,正是教育均衡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從2018年的數據看,全國民辦學校數量比重已超三分之一,就讀學生比重約為五分之一,在江浙一帶比重還要更高。生源均衡意味著入口均衡,所以「公民同招」也被譽為起跑線上的教育公平,是教育均衡邁出的重要一步。

「公民同招」是時勢所急、大勢所趨。然而,一部分學生二次選擇的機會沒有了,一部分受制於住房的家長尋求改變的渠道變少了,一部分民辦學校的生源要受影響了,種種不確定性增加了。凡此種種問題,儘管長遠來看都能夠逐漸解決,然而當下每一刻變動都涉及人的成長和家庭的福祉。所以,如何把這件好事儘量辦得更周全,讓配套措施儘可能完善,讓這項惠及民生的好事在迅速落實的同時還能柔軟地落地,這是當前的關鍵。

當然,還要繼續推進教育均衡整體改革,通過各種方法的紮實推進,把教育均衡推向「優質均衡」。特別是加強公辦學校體制機制創新,辦出一系列優質特色學校來,協同加強家庭教育、校外教育和社會教育,實現生源本身的優質均衡。這種協同觀和整體觀,是推進教育均衡任何一個措施時,都必須要有的視野和觀照。也只有這樣,教育均衡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福祉,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融合併進。

相關焦點

  • 多地執行小升初「公民同招」,將對義務教育產生什麼影響?
    對於此前擁有自主招生權、以提前或「秘考」掐尖的優質民辦中學來說,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麼?對於義務教育又將產生什麼影響?強調免試就近公平教育,各種「秘考」與面試不再上海2020年實施公辦民辦中學同步招生,5月6日至8日將進行民辦初中網上報名,超計劃的實行搖號。
  • 「公民同招」實現中小學同時「起跑」——聚焦2020年各地義務教育...
    近日,北京市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多校劃片入學以及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的「公民同招」舉措,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既是我國義務教育不斷改革的縮影,也意味著義務教育階段幼升小和小升初入學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同時也標誌著公辦和民辦學校進入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時代。
  • 「小升初」公民同招惹爭議,你怎麼看?
    今年是青島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第一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對於報名學生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小學按身份證號、初中按學籍號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不得要求家長提供其他任何信息。堅決杜絕掐尖行為。對此,有網友提出,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實行「公民同招」是否剝奪了民辦學校自主招生的權利呢?
  • 「公民同招」啥意思?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解讀來了!
    實行「公民同招」後,不允許公辦民辦學校另行組織招生報名或自行通過網上預約、信息登記等形式提前進行預報名。7.《意見》中「公民同招」是什麼意思?與以往的招生方式有什麼區別?答:「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
  • 圍觀:公民同招,民辦搖號
    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20多個省份實行了新的小升初政策——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根據新政策均規定,對民辦中學要和公辦中學一樣,實行就近入學、電腦隨機錄取,並且對所有報名超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100%搖號。
  • 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時代來臨,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隨著各省2020年招生政策及細則的陸續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的時代正式宣告到來。認同打雞血養娃的家長們這下可能慌了神,民辦搖號已是事實,如果到時沒被搖上,返回普通公辦學校,那麼之前的那些辛苦豈不是白費了?
  • 重磅|四川省教育廳宣布:小升初公民同招,民辦校100%搖號
    搖號從明年起,四川省將嚴格落實中央規定,所有民辦普通中小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實行公民辦同步招生,堅決遏制跨區域掐尖招生、義務教育考試招生、與社會培訓機構掛鈎招生、各類考試證書招生等。幼升小:公民辦小學要堅決落實免試入學有網友問道:公辦幼兒園教的內容有限,很多內容不讓教,不上幼小銜接,上小學就跟不上,但是幼小銜接這一塊基本都是私立機構,對於這一塊有什麼考慮?
  • 北京「公民同招」如何實施?中小學迎來哪些變化?最新解讀來了
    說起「公民同招」,這並非一個新概念。去年全國多地義教入學政策便明確要求「公民同招」。不過,相比去年,今年「公民同招」的涵義和去年已有更深層次、更全範圍的規定。4月23日,北京市教委發布的「今年北京義教入學政策解答21問」,對「公民同招」的具體要求進行解答,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基本要求是什麼?
  • 江蘇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公民同招,取消升學考試,家長該如何應對?
    全面實施公民同招而私立學校在哪個地方登記,就在該屬地進行招生,不能夠跨區域跨市縣進行招生小升初面試之前,很多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都是儘可能的向民辦學校傾斜,另外禁止義務教育階段的升學通過筆試、面試、測評的方式進行招生,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讓義務教育階段更切實地承擔起維護教育公平的重擔。
  •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意見,公民同招
    小升初」最大變化是「公民同招」 民辦初中學校招生主要有兩點變化 《意見》明確:工作的意見》 2020年呼和浩特市「小升初」招生政策最大的變化是「公民同招」。所謂「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
  • 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該如何擇校?
    說起上一屆小升初,除了民辦搖號外,還有一條天天提及但被搖號熱度蓋過的政策,那就是——公民同招。今天柯柯老師帶新小六的家長們聊一聊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及它對小升初都有哪些影響~一.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上一屆中小學升學大戰打響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民辦中小學免試入學。
  • 重慶2020年小升初將公辦民辦同招,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計劃將全部...
    同時,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具體招生範圍、對象等由所在轄區教育部門予以確定,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統一組織電腦隨機搖號。義務教育學籍系統將嚴格按照招生計劃註冊學籍,嚴禁超計劃招生。各區縣教育部門要根據區縣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班額規定、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確保公平和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科學合理制定本地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區劃分方案,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片區劃定後要保持相對穩定。
  • 四大變化,「公民同招」時代已來臨!民辦真要「降溫」了嗎?
    昨天(4月8號),給大家簡單分享了陝西省教育廳發布的《陝西省教育廳關於做好陝西省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管理工作的通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今年的政策都有什麼變化?公辦、民辦學校如何招生?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管理又將會有何影響等問題?
  • 小升初實行「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後,家長為什麼依然如此焦慮?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進入第二年去年開始,大部分地區的」小升初「實行了」公民同招,民辦搖號「的政策。從去年新政執行的程度看,雖然有些地方政策貫徹的不是特別的徹底,還存在著一些小規模的選拔考,但是民辦學校大規模的提前招生和掐尖考已經成為了歷史。
  • 民辦學校:「公民同招」對我們不公平!公辦學校:「掐尖」就公平?
    最近,一直有很多家長在問什麼是「公民同招」,它到底對孩子上學有什麼影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公民同招」,以及它的一些常見問題回答。
  • 「公民同招」!官方的政策解讀來了
    就在昨天下午,江蘇省教育廳召開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新聞通氣會,備受關注的「公民同招」定了。如果民辦沒有錄取,公辦對口又招滿的情況下,孩子將可能面統籌,當然具體的細則還等無錫官方發布。具體操作還要看無錫的政策細則。公民同招的影響和意義是什麼?
  • 「公民」獨立招生!會帶來什麼影響?
    這意味著什麼?民辦不能掐尖,公辦不能託底,該怎麼選?一旦真落實,將對普通人帶來什麼影響?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進一步規範公辦中小學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個文件,只有十三條,不到2000字。其中有十一條明確提及民辦學校。
  • 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這些年,國內的部分家長應該已經趕上了針對全國小升初的改革——「公民同招」: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超出招生計劃的生源需要通過搖號入學。雖然伴隨一些爭議,但這樣的教育改革確實是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一步,也推動扭轉了片面應試教育、唯分數、唯升學的傾向。
  • 「公民同招」啟動,招生負責人提到了一個關鍵點……
    「公民同招」啟動,招生負責人提到了一個關鍵點…… 2019年05月06日 11:01:00 | 來源: 無錫日報
  • 紹興外國語學校:「公民同招」政策發布,2020報考會發生什麼變化
    今年3月,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從2020年義務教育入學階段開始,浙江全面實施公民同招,公辦民辦一視同仁,全民搖號入學。這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新政,對敏感的教育圈來說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