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2020-07-23 說說咱家娃

教育界有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讓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往小了看,這句話說得是每個家庭為了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無不希望縮短孩子距離優質教育資源的距離,從而付出各種投入和努力。

宏觀來看,這主張的是實現受教育權的公平,需要政策的出臺來破除各種入學限制,讓更多孩子擁有更平等的受教育資格。

這些年,國內的部分家長應該已經趕上了針對全國小升初的改革——「公民同招」: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超出招生計劃的生源需要通過搖號入學。

雖然伴隨一些爭議,但這樣的教育改革確實是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一步,也推動扭轉了片面應試教育、唯分數、唯升學的傾向。

畢竟在小升初的壓力下,很多家長們在孩子剛上小學就開始焦慮了,因為教育資源有限,惡性競爭也層出不窮,你推我趕地節奏下沒人能輕易放鬆。

尤其小學的孩子,身心都還處於發育階段,對很多複雜事物都不能形成完整的認知,常常被這種殘酷的競爭壓得喘不過氣來,很容易產生厭學,叛逆,自暴自棄等問題。

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教育大師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裡說過: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

取消了小升初的選拔、改革為全民同招以後,孩子的成績在升學這一階段的決定作用會減小。當成績不再決定一切,對於孩子全面發展的培養其實也是一種新的挑戰。

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同時,在「公民同招」之後,學校對很多孩子尤其是精英階層孩子的成長作用一定程度上會下降,所以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機構的彌補也變得不可或缺。

政府應該也看到了這個現象,於是在19年出臺的義務教育新政中提到要加強家庭教育,這也留給爸爸媽媽們一個需要從長計議的命題。

總的來說,回頭看這次教育改革,至少有2點覺悟值得大家參考:

01 家庭教育需要被更加地重視

教育不只在學校。

不是將孩子扔在「名校」,就可以美曰其名給了她最好的教育。

教育在於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富裕的家庭不一定會出精英,但「貧困」的家庭也可能教出富足的孩子。

聰明而有遠見的家長們,是從來不會懈怠的。「不懈怠」不是指鞭策孩子,而是鞭策自己。

長期的規劃,明確的目標,高質量的陪伴,持續的自我成長,對孩子的指導和影響,都應該是養育過程中一以貫之的方向。前路漫漫,為人父母,唯有互勉。

02 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做好輔助

這次的小升初改革,出現了幾種不同的父母:

1、依然焦慮,孩子小學四五年級就要開始「打基礎」,不管能搖到什麼樣的初中,都要爭做學校的尖子,然後再躍上優質高中、大學;

2、抓緊落實學區房。「全市民辦學校統一公開搖號,但片區內的公辦學校還是有區別的,有了學區房,就有一定優勢了!」

3、放棄逼迫,反正升學不看成績,轉而讓孩子開始自由發展興趣愛好,等上了初中再決定是否專注在學業上。

……

無論是哪種父母,給予孩子引導和鼓勵是必要的,但是否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選擇,相信我們都有過掙扎和糾結。

喜歡學習的孩子當然可以報班學習,但喜歡畫畫的孩子能不能花更多時間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呢?

其實縱觀整個人生歷程,父母的角色,應該是陪伴、輔助孩子成長,而不是左右孩子的成長。

父母要做好這個輔助,除了言傳身教的教導,更現實的層面必然是教育財務資源上的支持。

無論你的孩子想要的是輔導班、興趣班,還是學區房,都不可否認教育費用的支出並不低。

小學1對1課後輔導都是200元左右,按小時計算,年級越高越貴;班課幾千至幾萬不等,即使是線上課程也要100元/小時;

藝術類的興趣班更是燒錢,除了本身不菲的課程費用以外,還得大把地燒錢買器材,幾萬塊錢買鋼琴、小提琴等;如果是騎馬、擊劍等運動類興趣培養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月薪3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這樣算來一點也不誇張。

學區房就更不用說,幾百甚至上千萬的投入,只為了一個學位。

再遠到國外留學、國內考研讀研,都需要父母有一定的財務支撐能力。

有遠見的家長們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給孩子的教育金儲備,為的就是將來不管孩子的選擇是什麼,有底氣去支持他。這個底氣,不僅是精神上的,更是財務上的。

可惜,也有很多父母,要不就完全忽略了教育金儲備這件事,要不是就是用錯了方法,比如:

誤區一:

覺得自己沒多少錢,怎麼樣也比不上富豪,乾脆就不準備教育金儲蓄了。

他們覺得:我們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反正總會念完大學的。

其實我們可以算一筆帳:

只要你在孩子出生後,每個月存4200元,以8%的年化收益率複利滾存,那麼等到孩子上大學的時候,就會有208.9萬元!可以在澳洲留學了。

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即使每個月只存2500,那麼等到孩子18歲時,也會有134.2萬元!足以在新加坡留學四年。

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每個月存2500元,相信還是有不少家庭擠一擠還是可以做到的。

不要小瞧每個月存的那一點點錢,堅持下去,就是在為孩子的教育添磚加瓦。

不管每個月能為孩子存下多少教育金,總比什麼都不準備要強。

誤區二:

只會存錢,不會投資理財。

喜歡存錢是個好習慣,但只會存錢卻不會理財是真的有點虧。

所謂錢生錢,也正是富人越來越富的原因,理財的收益不容小覷。

可以說不會理財,相當於每一天都在浪費錢。

越早開始理財,教育金儲備壓力就會越小。

誤區三:

買了教育金險。

其實教育金險是解決不了教育金問題的。

目前國內的教育金險,都是以分紅險為主,再配以固定的返還。

但只要你仔細計算就會發現,它實際的年化收益率非常低,低到大概和支付寶的餘額寶差不多!

連通貨膨脹都抵抗不了,更別指望它保值升值了。

誤區四:

忽視保障。

很多人理財時都不重視先買好人身保險。

父母一旦倒下了,孩子還談何教育?

沒把多年來辛苦存的一點教育金全拿去治病就不錯了。

這些坑應該不少人都踩過。

所以這次橙子又把老朋友孫明展老師請來了。孫老師是中山大學金融系、統計系的碩士導師,國際金融理財師、北美候選精算師,在保險和理財投資方面都頗有見解。

據他所說,按照國際理財標準,正確的教育金方案規劃應該是這樣的:

1)確定目標,釐清未來需求;

2)了解費用現狀及學費走勢;

3)梳理家庭財務狀況,收入及支出;

4)制定合理的家庭風險保障方案;

5)對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確定合理收益率;

6)根據家庭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7)在家庭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之間調適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在他們的幫助下,相信大家能更好地規劃好孩子的教育金儲蓄方案。

孫明展老師團隊,專門做保險和理財諮詢,不隸屬於任何一個保險和理財公司。之前給大家推薦過幾次他們團隊的服務,體驗過的朋友都說很不錯,專業又中肯。

今天,為大家送出限量的粉絲福利:讓大家免費體驗孫老師團隊提供的價值1600元的教育金規劃服務(含家庭保障規劃)!

這個定製化的服務包括:

孩子教育目標梳理

家庭成員保障責任綜合評估

現有保險產品的性價比分析比較

基於家庭狀況和需求的

綜合教育金規劃和保障規劃構建

這一份教育金規劃是免費的,只有限量200份

只要你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與未來,都可以去免費諮詢一下。

免費教育金規劃服務

限量200份

掃描二維碼

即可免費報名領取

👇

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即使你覺得自己目前的財務資源有限,也不妨礙你提前了解一下,有益而無害。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小升初公民同招,孩子真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本內容由孫明展團隊贊助發布

相關焦點

  • 「公民同招」之下,青島私立初中遇冷
    2020年是「公民同招」元年,青島率先落地,這關乎每個孩子擇校的改變正在到來。青島市內三區的民辦初中歷史性的第一次與區屬公辦初中同一時間填報志願,同一天電腦派位。這意味著,熱點私立學校無法再像以前一樣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報名「佔學位」,生源優勢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顯著,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在招生上回到了同一「起跑線」,結局孰優孰劣得全憑後期的真才實學。政策落地,擲地有聲,青島私立學校「擇校熱」明顯降溫。
  • 小升初實行「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後,家長為什麼依然如此焦慮?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進入第二年去年開始,大部分地區的」小升初「實行了」公民同招,民辦搖號「的政策。從去年新政執行的程度看,雖然有些地方政策貫徹的不是特別的徹底,還存在著一些小規模的選拔考,但是民辦學校大規模的提前招生和掐尖考已經成為了歷史。
  • 「公民同招」之下青島私立初中遇冷,公私學校差距能否就此縮小?
    2020年是「公民同招」元年,青島率先落地,這關乎每個孩子擇校的改變正在到來。青島市內三區的民辦初中歷史性的第一次與區屬公辦初中同一時間填報志願,同一天電腦派位。這意味著,熱點私立學校無法再像以前一樣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報名「佔學位」,生源優勢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顯著,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在招生上回到了同一「起跑線」,結局孰優孰劣得全憑後期的真才實學。政策落地,擲地有聲,青島私立學校「擇校熱」明顯降溫。
  • 小升初「公民同招」,將對義務教育產生什麼影響
    「擇校熱」降溫,一些民校著手改革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表示,「公民同招」將令「擇校熱」進一步降溫。長期以來,一些優質民辦學校因享有招生自主權,與培訓機構利益捆綁違規掐尖,憑藉生源優勢獲得社會追捧,導致「擇校熱」高溫不減,加重學生負擔和社會焦慮,惡化教育生態。「這種生態是不健康的,必須改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州中學校長吳穎民說。
  • 「小升初」公民同招惹爭議,你怎麼看?
    今年是青島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第一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對於報名學生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小學按身份證號、初中按學籍號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不得要求家長提供其他任何信息。堅決杜絕掐尖行為。對此,有網友提出,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實行「公民同招」是否剝奪了民辦學校自主招生的權利呢?
  • 重磅|四川省教育廳宣布:小升初公民同招,民辦校100%搖號
    這也就意味著,成都、綿陽,乃至南充、遂寧等等全川的民辦學校招生,勢必都會按照100%搖號這套標準共同進行,全川的學校招生,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一方面所有公民辦小學要堅決落實免試入學,實行零起點教育,注重教學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家長要樹立科學的育兒觀,不盲從,不跟風,積極配合幼兒園和小學科學做好幼小銜接教育。減負:規範校外培訓社會協同給孩子減負關於管理與服務的問題。
  • 公民同招下,小升初擇校真的只剩下靠運氣了嗎?
    小升初招生已基本落下帷幕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大復盤給2021的家長一個參考~公民同招下真的只能靠運氣嗎?NO! NO!打響了2020小升初的第一槍!2019年12月,南師江寧開啟了小小數學家活動報名;2020年1月,東外開展素養大賽。這些民辦的種種活動,都預示著小升初的提前到來。優秀的孩子會被學校提前鎖定!
  • 重慶小升初實行公民同招,對口入學、民辦搖號,還要上補習班嗎?
    現在正值暑假,相信很多家長都是給孩子安排得滿滿的,特別是小升初的同學,各種輔導班、刷題班、甚至有很多選擇一對一輔導,孩子真正休息的時間並不多,愛學習的孩子可能不會牴觸,但如果對學習不太感 學起 的呢,再遇上一個不負責的老師,可能花了錢也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 公民同招第一年報導稱家長前所未有輕鬆,作為家長你真的輕鬆了嗎
    今年是小升初公民公招第一年,全國各地絕大部分地區都實行了這一政策,只是在具體的實施方式上有一些差異,有的地方採取的依舊是先是民辦招生在是公辦「兜底」,只不過採取的是一旦報名人數超過了招生人數將採取100%招生的方式。
  • 100%搖號、公民同招、取消特長生:是美麗的陷阱還是痛苦的福利?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能進入名校,特意讓孩子去練體育練藝術,目的就是為了能爭取到一個名額,現在這個通道被堵上了,所有人又回到同一起跑線上,很多小升初的家長表示很鬱悶。關鍵詞三:公民同招嚴格執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規定,堅決杜絕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行為。嚴肅同步招生紀律,規範招生宣傳行為,所有學校不得提前組織招生,或通過任何形式的提前摸底、意向登記、預約等方式爭搶生源。
  • 廣州小升初「公民同招」|暗流湧動,誰是最大的贏家?
    這幾天,收到不少關於孩子小升初的諮詢。 廣州的不少家長,仍在焦急地等待7月20日的民辦學校補錄。 今年,是廣州小升初「公民同招」的第一年。這種招生方式的調整,之前被輿論認為是「廣州近10年來變化最大的入學方案,對民辦學校來說,更是顛覆性的改變」。
  • 全面搖號、公民同招步步緊逼!2021屆家長該如何接招?
    2021年升學大幕已經拉開,幼升小、小升初的情況可謂一年一變化,讓一屆屆家長焦慮不安,面對政策,無從選擇。 公民同招+民辦學校100%搖號已成定局,所以對於今年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長而言,提前了解政策導向和發展趨勢,因勢利導、科學謀劃才能佔得先機。
  • 揚州「公民同招」第一年,記者探訪小升初報名第一天
    2020年揚州小升初報名為8月1日-8月7日,今年是我市初中招生實行「公民同招」的第一年,面對政策的變化,揚州的小升初家長怎麼選?記者進行了採訪。小升初有7天的報名時間,家長為啥頂個大太陽來排隊?「在家也睡不著,還不如早點來排隊。」市民張女士感慨地說,公民同招第一年,對公辦學校充滿了期待,「今年中考,公辦學校都很不錯,而且一學期學費只要19.9元。」張女士說,無論在哪個學校讀書,關鍵是看孩子自己。
  • 何謂「公民同招」?民辦學校為啥要「審批地招生」?一篇文章教你了解
    何謂「公民同招」? 何謂「公民同招」?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張舉範解釋稱,「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開展登記報名、入學錄取、註冊學籍等工作。「其實,『公民同招』,並不是新生事物,也不是陝西省獨有的。」張舉範說,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行「公民同招」「電腦隨機錄取」,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要求,全國一盤棋統一執行。
  • 圍觀:公民同招,民辦搖號
    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20多個省份實行了新的小升初政策——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根據新政策均規定,對民辦中學要和公辦中學一樣,實行就近入學、電腦隨機錄取,並且對所有報名超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100%搖號。
  • 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該如何擇校?
    說起上一屆小升初,除了民辦搖號外,還有一條天天提及但被搖號熱度蓋過的政策,那就是——公民同招。今天柯柯老師帶新小六的家長們聊一聊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及它對小升初都有哪些影響~一.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上一屆中小學升學大戰打響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民辦中小學免試入學。
  • 從「多校劃片」到「公民同招」,學區房未來價值幾何?
    無數中國家長心中的「寶地」,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省吃儉用也要買學區房,尤其是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大城市中,買到學區房就是跨步名校的第一步。換句話說,有了「多校劃片」,學區房的價值將大打折扣,在「多校劃片」的影響下,學區房再也無法確保業主的孩子能夠就讀最好的學校了。那麼學區房就真的要涼了嗎?
  • 從「多校劃片」到「公民同招」,擇校難題何解
    如北京市海澱區小升初增加登記入學方式, 學生自願選擇1-3所公辦初中登記入學,然後經由「電腦派位」確定學校。多校劃片雖然淡化了單校劃片的極端性, 卻導致家長從選擇學校轉變為選擇學區, 在無形中擴大了學區房的範圍,房價沒有得到根本遏制, 擇校問題也沒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應該看到,擇校是一個深層的社會問題,反映的是社會心態和價值觀,單純依靠入學政策來解決,顯然力度不夠。
  • 民辦學校:「公民同招」對我們不公平!公辦學校:「掐尖」就公平?
    最近,一直有很多家長在問什麼是「公民同招」,它到底對孩子上學有什麼影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公民同招」,以及它的一些常見問題回答。
  • 公民同招之後小學生是不是就沒必要學奧數了?
    如今小升初改為公民同招了,一些名校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肆無忌憚掐尖了。以我們這裡為例,今年的公民同招給一些過去傳統名校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很多優質生源的父母因為擔心萬一搖號沒有搖上就只能被統籌調撥到很差的公辦學校,所以乾脆直接放棄了那些名校(多為民辦),轉而去報片區內還不錯的公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