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變化,「公民同招」時代已來臨!民辦真要「降溫」了嗎?

2020-09-05 年輕人的教育觀

昨天(4月8號),給大家簡單分享了陝西省教育廳發布的《陝西省教育廳關於做好陝西省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管理工作的通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今年的政策都有什麼變化?公辦、民辦學校如何招生?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管理又將會有何影響等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政策有哪些變化:

(1)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

2019年西安小升初報名時,考生可以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中任選一所進行報名,尚未嚴格實行公民同步報名、同步招生。而2020年,考生只能在民辦和公辦學校中選擇一所學校進行報名,若民辦搖號失敗則回到對口公辦初中就讀,若對口初中生源已滿,則由所在片區教育局統籌安排。

(2)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

什麼是「審批地統一管理」?簡而言之,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鎖區搖號」。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該考生屬於未央區並且想要上民辦學校,那只能在該區的民辦學校中來進行選擇。

很多家長可能會問:如果鎖區搖號,是看戶籍還是學籍呢?

從目前已經公布招生細則的廣州市來看,學生可以選擇戶籍和學籍所在區,選擇一個進行報名。但是陝西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陝西省公布的只是一個指導政策,具體的「鎖區搖號」會不會實施,如何實施,需要再等西安市的細則。

(3、4)民辦全部搖號:

2019年,西安市民辦初中採取搖號+面談的方式進行錄取,而公開招生登記民辦小學則通過面談方式進行招生錄取。

2020年,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含幼升小、小升初),實行100%電腦隨機錄取,不再通過面談、測評等方式招生!沒有被錄取的適齡兒童,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到對應學區公辦學校,若無空餘學位,統籌安排到其它公辦學校。


其次我們來看看公民同招全面實行後,對於西安的家長來說更是把雙刃劍,那麼還有哪些影響呢?

(1)民辦初中報考人數下降,民辦學校生源質量降低

新的政策實施後,因為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很多原本選擇「保底」的家長,可能會放棄 報考民辦學校,轉而選擇更為保險的公辦學校。無保底學校可言,將不會有「衝刺民辦,保底好的公辦學校」這一情況。

民辦學校的根本是生源,公民同招後生源將更加均衡,民辦很難再一枝獨秀。對於優質的民辦學校來說,本身報讀的人數還是會高一招生人數,還是存在擇優的可能,但是由於只有一次選擇機會,選擇更加慎重,很多家長轉而會去選擇二類民辦學校,二類民辦學校或將迎來新的機遇。

(2)優質公辦學校將迎來機遇,房價上漲勢不可擋

毫無疑問,民辦學校對於家長的吸引力將逐漸下降,更多家長轉而選擇對口的公辦學校。長期來看,將有助於公民學校的均衡發展。

民辦熱度降低,選擇公辦學校的人會越來越多。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對口的優質學區房,那麼學區房的暴漲誰也攔不住。

(3)民辦學校生源兩極分化,分流將成為常態

公民同招後報考民辦學校的學生會存在本身就是牛娃,或者戶口所在地本身沒有對口的優質公立初中的情況。而民辦學校招生在不能大範圍的情況下,生源會趨於兩極分化。而民辦這種「強制分流」的趨勢也將成為常態。

除了生源質量差別之外,改善公辦的管理機制、教學模式等問題,刻不容緩。西安的教育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沒有篩選生源,選擇公辦免學費,民辦沒有了整齊的生源還要支付高昂的學費,但硬體上可能會比公辦更好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會選擇民辦嗎?身為幼升小、小升初家長的你,對於新政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公民同招」民辦校降溫
    早報8月3日訊 近日,民辦小學陸續公示了符合要求的報名名單及錄取名單。公民同招首年,大部分民辦學校熱度驟減,報名超過計劃招生數的熱點學校需要通過派位來確定最後錄取名單。在已公示的小學中,青島新世紀小學(市北)剩餘4個學位;青島新世紀小學(嶗山)剩餘26個學位;青島超銀小學(鎮江支路)剩餘46個學位;青島超銀小學(金沙路)剩餘33個學位;青島超銀小學(鎮江路)剩餘46個學位;青島格蘭德小學剩餘62個學位;青島國開實驗小學剩餘37個學位。青島海信學校小學部、嶗山區金家嶺學校今年將通過電腦派位確定錄取名單。
  • 圍觀:公民同招,民辦搖號
    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20多個省份實行了新的小升初政策——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根據新政策均規定,對民辦中學要和公辦中學一樣,實行就近入學、電腦隨機錄取,並且對所有報名超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100%搖號。
  • 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時代來臨,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隨著各省2020年招生政策及細則的陸續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的時代正式宣告到來。認同打雞血養娃的家長們這下可能慌了神,民辦搖號已是事實,如果到時沒被搖上,返回普通公辦學校,那麼之前的那些辛苦豈不是白費了?
  • 公民同招,公辦學校免費,民辦學校還有優勢嗎?
    今年是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的第一年,而最近有一部分學校已經陸續公布了秋季入學的錄取名單。從已經公布錄取名單的地區來看,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確實有效的遏制了擇校熱。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公民同招之後,民辦學校的優勢還能否保持?如果優勢不能夠保持,那麼根本就沒有必要花錢送孩子去民辦學校。畢竟公立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不收取任何學雜費。
  • 盤點:「公民同招」後 杭民辦初中報錄比降至2.62:1
    最近幾天,杭州教育發布推出杭州教育2020年度大事盤點,今天推出的是《「公民同招」全面實施,「民辦熱」明顯降溫》。今年,杭州市全面實行「公民同招」招生新政,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審批地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均實行100%電腦派位錄取,讓民辦「擇校熱」明顯「降溫」。
  • 海信、市南新世紀超額錄取,公民同招第一年民辦小學「不香」了?
    今年,是青島全市實行「公民同招」政策第一年,按照今年我市公民同招有關政策要求:從目前的幼升小民辦學校報名以及錄取情況來看,在「公民同招」政策的實行下,民辦小學熱度大幅降低,除高新區青島中學和嶗山金家嶺報名人數超出計劃招生數外,其他民辦小學基本均未報滿
  • 「公民同招」下,民辦學校的出路在哪裡?專家解答
    民辦教育新政下,民辦校摸索前行。是退出還是進取?是否還有新的發展路徑……危機也是契機,如何應對挑戰、實現跨越式發展?本期《教育家》雜誌線上圓桌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民辦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與路徑選擇。專家、校長共同探討電腦派位、「公民同招」政策下,民辦中小學的定位和發展思路。
  • 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該如何擇校?
    今天柯柯老師帶新小六的家長們聊一聊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及它對小升初都有哪些影響~一.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上一屆中小學升學大戰打響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民辦中小學免試入學。
  • 公民同招第一年,民辦老師崩潰,公辦老師驚呆……
    今年是公民同招的第一年,近日,有一張篇名為「民辦預初,老師在群裡發飆了」的帖子在家長群裡傳開,引起了家長們的激烈討論與廣泛關注。也有為民辦老師抱不平的:生源參差不齊,真的不好教!顧及好學生,差生在夢遊,顧及差生,好學生吃不飽。那些考班級倒數的,就不要去民辦搗亂了!一位民辦老師說:同樣的內容,講五分鐘,大家都懂了,已經習慣了。但是現在學得快的,一節課內容五分鐘就學會,學得慢的,一節課才能理解。老師面對這樣的情況,是要發瘋的。
  • 北京「公民同招」如何實施?中小學迎來哪些變化?最新解讀來了
    北京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近日出爐,傳聞已久的「公民同招」靴子落地。不過伴隨消息的確定性而來的,還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比如民辦搖號的比例、時間、流程、志願填報方式等等,對於眾多希望通過民辦校實現一定自主選擇意願的家長來說,這些操作環節的細則往往更關鍵。說起「公民同招」,這並非一個新概念。去年全國多地義教入學政策便明確要求「公民同招」。
  • 何謂「公民同招」?民辦學校為啥要「審批地招生」?一篇文章教你了解
    何謂「公民同招」? 何謂「公民同招」?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張舉範解釋稱,「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開展登記報名、入學錄取、註冊學籍等工作。「其實,『公民同招』,並不是新生事物,也不是陝西省獨有的。」張舉範說,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行「公民同招」「電腦隨機錄取」,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要求,全國一盤棋統一執行。
  • 小升初「公民同招」,將對義務教育產生什麼影響
    「擇校熱」降溫,一些民校著手改革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表示,「公民同招」將令「擇校熱」進一步降溫。長期以來,一些優質民辦學校因享有招生自主權,與培訓機構利益捆綁違規掐尖,憑藉生源優勢獲得社會追捧,導致「擇校熱」高溫不減,加重學生負擔和社會焦慮,惡化教育生態。「這種生態是不健康的,必須改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州中學校長吳穎民說。
  •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江蘇已官宣!學區房如何買?
    首先,大家要知道,此次教育政策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算得上利好消息,即使家境一般也有機會上所謂的名校。什麼是公民同招 就是民辦、公辦學校只能「擇一」,同步開始招生。如果報考民辦最終沒有錄取的話,報考公辦或將會面臨著統籌風險。
  • 西安的民辦降溫公民同招,效果好嗎?
    民辦應不應該降溫,這是經過前些年一段時間的爭議,基礎教育的九年應怎麼辦?又擺到學生及家長的面前,前些年的問題讓許多人記憶憂新,民辦的初衷是補充,但後面出現了掐尖選苗,530讓許多人忘不了,難以忘記,沒有這種優先權恐怕不會有那麼好的成績,網友對此其實教育是最應該搞「一刀切」的!
  • 公民同招:當年公辦學校的生源如何向民辦學校流失,現在就會如何倒流
    「公民同招」新政改變了學生和家長的預期與選擇最新的「公民同招」政策組合很透明。對家長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必要在為孩子擇校這件事上猶豫不決了。如果選擇民辦學校,公辦學校就只能參加統籌。公民同招」新政能夠立竿見影地改變學生和家長的預期,此前的減負政策卻總是失效呢?
  • 首次「公民同招」,熱點民辦小學「好進」了
    今年是幼升小「公民同招」首年,近日,民辦小學陸續公示了符合要求的報名名單及錄取名單,大部分民辦學校熱度驟減,以前需要提前一年甚至兩年報名的民辦小學,大部分變成只要報名就全部錄取。在已公示的小學中,青島新世紀小學(市北)剩餘4個學位,青島新世紀小學(嶗山)剩餘26個學位,青島超銀小學(鎮江支路)剩餘46個學位,青島超銀小學(金沙路)剩餘33個學位,青島超銀小學(鎮江路)剩餘46個學位,青島格蘭德小學剩餘62個學位,青島國開實驗小學剩餘37個學位。
  • 民辦學校:「公民同招」對我們不公平!公辦學校:「掐尖」就公平?
    最近,一直有很多家長在問什麼是「公民同招」,它到底對孩子上學有什麼影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公民同招」,以及它的一些常見問題回答。
  • 「公民同招」之下,青島私立初中遇冷
    2020年是「公民同招」元年,青島率先落地,這關乎每個孩子擇校的改變正在到來。青島市內三區的民辦初中歷史性的第一次與區屬公辦初中同一時間填報志願,同一天電腦派位。這意味著,熱點私立學校無法再像以前一樣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報名「佔學位」,生源優勢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顯著,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在招生上回到了同一「起跑線」,結局孰優孰劣得全憑後期的真才實學。政策落地,擲地有聲,青島私立學校「擇校熱」明顯降溫。
  • 「公民同招」剝奪了民辦學校自主招生權?市教育局這樣回應
    生物地理學科會考已結束,卻要在初三開設高中銜接班?實行「公民同招」政策,是否剝奪了民辦學校自主招生的權利……9月17日,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尹明琴做客《行風在線》,與網友互動交流,回應教育關切。青島如何把控外教資質?
  • 多地出臺「公民同招」細則 民辦雙語學校亦在調整之列
    從各地方案看,公辦小學及初中的招生規則與去年基本一致,最大的不同在於民辦學校招生,將實行「公民同招」。3月以來,各省市陸續下發關於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除上海外,目前已有廣東、江蘇、浙江、安徽、雲南等多個省份明確實行「公民同招」。而其他省份、地區的招生入學新方案也已經在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