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屌絲心態對自己和社會最大的敗壞在於:看什麼都不順眼,總感覺世界都欠他的,他自己卻不必對社會負任何責任。
作者:童大煥,騰訊大家專欄作者,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大煥城市化戰略研究院院長。
吳曉波的《算算你的「屌絲值」》精確描述了屌絲的經濟生活狀態:
「從家庭財務的角度說,屌絲的標配與他從事的職業其實沒有關係,而在於兩個指標:第一,屌絲只有職務性收入,甚少財產性收入;第二,屌絲的銀行負債率為零。『既無外債也無內債』,是一種『家庭犯罪』。你看古人造這個『債』字,便是『一個人的責任』,在商業社會中,一個敢於負債的人,其實是一個敢於對未來負責的人。如果一個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與職務性收入各佔一半之時,財務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現了,而當前者佔到絕大比例之後,你就會擺脫對職業的依賴,越來越自信,開始考慮如何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
文章最後,吳曉波還給出了屌絲患者的三個標準:「重度屌絲:沒有財產性收入,銀行貸款為零。中度屌絲:財產性收入:職務性收入低於1︰5,銀行負債:個人資產低於1︰5。輕度屌絲:財產性收入︰職務性收入低於2︰5,銀行負債:個人資產低於2︰5。」
當然最後這個比例不要生搬硬套,並不是科學標準,就像不要拿房價收入比和租售比生搬硬套一樣。
屌絲的經濟生活狀態是一種外在表現,決定屌絲命運的最根本因素是屌絲心態。所以關注屌絲心態非常重要。屌絲心態重要表現之一是觀念陳舊落後,不願意按揭貸款,說那是給銀行打工做房奴,把銀行形容為周扒皮:「按揭,就是把你按倒在地,然後揭掉你身上一層皮。」好形象,但其實謬以千裡丟人丟到大西洋。同時又懶惰而不肯學習新知識新經驗,尤其是投資理財經驗。香港財經評論員梁海明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命苦不能怨政府,點背不能怪社會」。「不少讀者抱怨房價太高了,按我說,不能怪社會,只能怪自己懶,怪自己不懂投資。港人為何買得起全球房價最高的房子呢?經驗一,晚婚晚育。二,努力兼職和進修。三,學習投資。四,摳門。」當然我不贊成晚婚晚育,兩個人的力量遠比一個人強;而且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賺錢和事業是沒有止境的,結婚生子卻不可耽擱。
很多人進城已經很多年了,腦子卻停留在古老的鄉村社會,像農民一樣蓋房子全部花自己的錢。但農民其實是沒有辦法,銀行沒有給他們足夠的貸款和按揭條件,只能自己省吃儉用或親戚朋友東拼西借。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多屌絲的思維方式不僅很農民,而且還不如農民。咱們只需算一筆帳,打開貸款計算器,如果一個屌絲家庭兩個人打工,月結餘2000元不算多吧?那麼用這2千元倒推,1969元月供,可以做30年按揭向銀行借款31萬元購買總價44萬元的房子(13萬元首付可以自己攢一部分親友借一部分,我們那邊農村娶媳婦至少都要10萬元彩禮錢啦)。按6千元每平米的全國平均房價預估,可以買73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可以住得很舒適了。
電影《瘋狂的石頭》劇照 資料圖
屌絲心態第二種表現是最好所有的便宜都自己佔,所有的虧都由別人吃。比如很多屌絲盼望房價崩盤,誰要說不會崩盤那誰就是他的仇人就是房地產商走狗既得利益者代言人。一句話,他們是屌絲必欲除之而後快的仇敵。這樣的屌絲能揀著便宜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如我在一則微博中所言:「幾月前就預言政府會救樓市昨天說誰當總理誰救。不救將是樓市崩盤大量失業銀行大量呆壞帳。這時屌絲能低價接盤?做夢!一是屌絲心態決定他們心裡沒底始終接不住,二來部分屌絲早已失業,三是少數接盤者還是有遠見的人(屌絲根本不在其列)。銀行呆壞帳咋辦?印錢充抵,於是迎來新一輪房價大漲而屌絲仍在失業。有房人還是有房人屌絲則更慘。」
屌絲心態第三種表現,也是屌絲心態最深層的心理根源,屌絲心態對自己和社會最大的敗壞在於:看什麼都不順眼,總感覺世界都欠他的,他自己卻不必對社會負任何責任。他們一天到晚都在誇誇其談,都在關注國家大事甚至國際大事,一天到晚都在夢想著建設國家和世界,夢想著別人都變得他所想像的好,卻幾乎從來沒有時間、精力來建設和完善一下自己!不僅眼高手低,而且惟我獨尊。借用郭敬明的話說,「把時間浪費在罵人上,你沒錢活該。」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戰軍微博披露:「2012年全年美國新建住房成交套數39.6萬套,存量住房成交套數49.0萬套,年末住房抵押貸款餘額9.43萬億美元(約合59萬億人民幣)。同年中國新建住房成交套數約985萬套,存量住房成交套數約500萬套,公積金貸款餘額1.66萬億人民幣,商業銀行貸款餘額7.5萬億人民幣。中美房地產住房比較,我們人口是人家的四倍半,我們年度住房成交總套數是人家的十六七倍(未計入農村農民自建新住房),我們住房貸款餘額僅為人家的六分之一都不到。中國老百姓運用金融貸款解決自己住房問題,仍有特別大空間。2012年我國居民住房商業銀行信貸中,91.7%的借款人只有一次房貸記錄,6.8%的借款人有2次,1.5%借款人有三次以上。」
這些數據表明:一、我國國民的屌絲心態總體上強於美國人。二、真正聰明能夠利用銀行槓桿快速成為房產財富擁有人的,還是少數。充分利用銀行槓桿實現財務自由的,更是少數。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騰訊·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