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出生普通耕讀家庭,自幼勤奮好學,雖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但多靠笨辦法苦功夫,天生愚笨。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是怎麼一步步把自己從一枚屌絲打造成晚清的大lP-兩江總督呢?
農村裡,有個人出門,看到在一條很窄的田埂上,一個從南到北和一個從北到南的人頂上了,誰也不讓誰,誰也過不去。
為什麼不讓呢?
因為倆人都挑著很沉的擔子,路太窄了,誰要讓,誰就得從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裡,沾一腳泥。
你作為一個旁觀者,想上去勸,咋勸呢?
你說,這位年紀大,你下去,讓他先過。
他會說,憑啥。
你說,這位身上的擔子重,你下去,讓他先過。
他還會說,憑啥。
你看,這不就是死局了嗎?
那曾國藩的故事裡,這個旁觀者是怎麼做的呢?
他走上前去說,來來來,我下到田裡,你把擔子交給我,我替你挑會兒,你這一側身,不就過去了嗎?
故事的哲理:
領導者就是解決挑戰性難題,面對死局,能一下子讓自己置身事中,轉化為一個做實事的身份,而不是拉一個打壓一個,要讓雙方都對你樹起大拇指。
故事中的旁觀者是一枚具有領導力的屌絲,不是置身事外,指點江山。
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進去,把自己變成解決問題的關鍵變量。
這樣的屌絲才能連接更多的人,從而才能讓自己早點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