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丨閃電漫評

2020-12-15 閃電新聞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殘聯理事長董某某駕車與一輛計程車發生碰撞,交警認定其有酒駕嫌疑。但面對盤查,董某某竟然耍起了「官威」,拒絕接受酒精檢測。最終唐山交警並未理會董某某的無理要求,當場對其進行了強制檢測。董某某耍官威未果的行為著實令人側目,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社會上總有一些「小幹部」職位不高,卻德行淺薄,官威甚大。無獨有偶,此前河北省保定市一名退休紀委幹部李某某酒駕造成事故後並未當場接受酒精檢測,便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極個別黨員幹部以為自己擁有特權,高高在上,處處頤指氣使,大呼小叫指手畫腳,一副小人得志的官僚作風令百姓憤恨不已。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句話在告誡我們: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要配得上自己所處的位置,否則,德行淺薄卻佔據高位,智慧有限卻謀劃大事,力量不足卻肩挑重擔,這樣必然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災禍」。「德不配位」是孔子對執政者選賢任能的警告,也是當下任用幹部時,防止「大官威」的無才無德「小幹部」上位必須要警惕的事情。

「德」對於個人來說是高尚的品質和行為準則,對於黨員幹部來說,講政德、明大德、守公德是必須具備的內在素質,如果黨員幹部人品道德標準很低,還身居高位,就很可能導致紀律規矩意識弱化,三觀扭曲,認為自己擁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權力就應該與眾不同,就應該耍官威、擺架子。這種典型德不配位的「小幹部」很容易做出以權謀私,傷害群眾利益的事情來;另外「德不配位」的「小幹部」嚮往絕對的權力,妄想突破約束逾越藩籬,容易誘發「官本位」思想,搞「一言堂」「家長制」,進而使本單位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說到底這樣的「小幹部」就是德行淺薄,私慾作祟,理想信念缺失,靈魂跟不上職位,最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自己「失位」不說,還讓國家、社會蒙受損失。

避免耍官威的官僚作風需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謹防德不配位。「位」靠什麼來承載?當然是「德行」,避免「德不配位」,黨員幹部需要以德領才,進德修業。要堅定理想信念,常用精神之鈣「強健」自己,要涵養個人品德,加強學習「提升」自己。更要不忘初心使命,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刻在腦中,通過走群眾路線「錘鍊」自己;幹部選用當以德為先、任人唯賢,正所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通過培養任用較高道德水準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必將凝心聚力,吸引更多的賢達志士,最終達到「群賢畢至」,杜絕「德不配位」。

避免耍官威的官僚作風,需通過建立懲戒機制,讓德位相配。權力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不是用來抖威風的。要通過法律建立公平公正、能上能下、有進有出的人才流動機制。鼓勵能者上,庸者下,使德位相配。同時幹部考核要把「德」放在首位,對道德淪喪,侵害群眾利益,只知道抖威風的「無德」「缺德」幹部,要按照黨紀國法嚴懲不貸。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宏觀調控」,指點江山不如躬身入局。一時興起,耍耍威風不能樹立威信。威信要通過黨員幹部在人民賦予的「位置」上率先垂範,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才能建立。筆者想奉勸一下此類人,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多一份謙虛慎言,多一些擔當作為。(文/線彧炟)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

閃電新聞記者 曹晗 報導

相關焦點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經典)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一天一個成語·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成語釋義】德不配位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其中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為《易經》裝上了翅膀,注釋了《十翼》,其中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到底指什麼?
    但無論哪種人生,終極的希望一定是:平安、順利、沒有災殃。對於此問題的闡述、說法,中華典籍與民間諺語非常多,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幾乎所有的論點,都會把德行與命運好歹興衰聯繫在一起。
  • 老祖宗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民間俗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是這樣一句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與他的地位不匹配,那麼就一定會有災禍出現。雖然這句俗語看起來有一點迷信色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這不得不讓人們相信這句俗語的威力。
  • 古人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否有道理?生活中不妨謹記
    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寓意《周易·繫辭下》記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和自己所處的地位不相匹配,必然會導致災難誕生。德行不好的人卻有尊貴的地位,力量太弱小但是卻身居要位,都不利於事情的發展。一個人的德行和他的地位不相匹配,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比如一張桌子只能夠承受20斤的重量,但是強行放置50斤以上的重物,桌子就會難以承受這種重力,最終就會被壓力徹底壓垮。所以對於一個人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許多人通常都只會這樣認為:如果是一個德行不好的人佔據了很高的位置,那麼就很容易會形成禍患。要知道:一個無德之人如果佔據了很高的位置,在這件事的對立面就必然會有一個有德之人佔據很低的位置。也就是說,不光是無德之人佔據了高位就叫是德不配位,如果是一個有德之人處於低位,這也可以說是德不配位。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願意就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常說:財富,地位,智慧,早先的人們把他用一個統稱的詞:物。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引來福報。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有一詞叫:厚德載物。《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是許可馨?
    不過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不是他們。能夠養育出這樣一位恐龍巨嬰,又惹出天怨人怒的麻煩。做為許可馨父母,恐怕正躲在陰暗處瑟瑟發抖,連上吊的心都有了。有人說,許可馨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實在是高看她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那些有高深學問,而且還要有很高的智商,把個人的利益算的比駱駝還大。比國家和他人的利益看的比針眼還小。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深刻)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常浩朗讀音頻中國人的文化觀裡,修身養性是首要之事。人們也便把德行、操守,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聯繫起來。《周易》云:「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值得每個人反思—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說,一個人的身上的德行和位置不匹配,肯定災禍降臨;德行不行卻位置尊貴,智慧不夠卻想圖謀大事,能力不足卻委任重要事務,很少有可以達成的。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到中年,悟透2條道理,可以積德積福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最終導致結果也不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易經》中的這2條「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條,也能大富大貴。人到中年,讀懂《易經》中的這2條「天機」,可以積德積福!《易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你知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真正含義嗎?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家家戶戶似乎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大富大貴,能夠衣食無憂,吃得飽,穿得暖就已經很知足了,過得很自在,很輕鬆,人們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和諧;漸漸的我們長大了,時代飛速發展,讓我們措手不及,不僅不缺衣少食,而且還頓頓大魚大肉,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住上了豪宅,出門有豪車,動不動就是揮金如土,花錢如流水,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我們卻被纏上了新的問題,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看王熙鳳管理榮國府,為什麼註定會失敗
    究其原因,還在於王熙鳳的管理能力有被誇大的地方。她有能力不假。卻不是頂尖管理人才。與賈母和賈探春比,大有不如。其實從王熙鳳管家也能看出來,她有很多問題。第一,王熙鳳管理沒有歸屬感。王熙鳳不過借調到王夫人家,一則管家,二則替賈赦邢夫人伺候賈母。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實力不足就算巧合當上領導,也很快被拉下臺
    子南回答說:我不足以承擔國家重任,請您還是改變主意,您的夫人在堂上,卿、大夫、士在下邊,這樣任命將有辱君命。【解析】子南是衛靈公的幼子,衛靈公因為沒有嫡子,所以跟子南說要立他為繼承人,而子南卻堅決推辭不接受,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就是不肯接受。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 「德不配位」與「厚德載物」
    正念思維「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源自《朱子治家格言》,講的是倫理綱常,道德修養,善惡禍福。大意就是指自己應該守本分,不要過於奢求。引申為即使獲得榮譽和報酬,也要使自己的所得與付出和地位相稱,而不應該不勞而獲,指望天上掉餡餅。這與「厚德載物」是同理同義。
  • 《易經》告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引言:在戰場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告訴了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所追求,人生在世,我們要有自己所渴望的東西,這樣才能激勵著我們不斷的向前,努力的去奮鬥。
  • 周易中的「德不配位」是什麼意思?含義很深刻,讀懂就能避免災殃
    文/畢之周易中的「德不配位」是什麼意思?含義很深刻,讀懂就能避免災殃從古至今,所有的人都認為君主都應該是賢明的人,所以那些治國有道的君王可以流芳千古,而沉迷美色、忠奸不辨的人便會臭名昭著。想必大家都聽過「德不配位」這個詞。這句話是來源於《周易.繫辭下》,喜歡閱讀古籍的朋友們應該會聽過這樣一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什麼叫德不配位?何為厚德載物?身邊事物現象是最好的解釋
    記得老師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兒子又說道:「爸爸,您為眾生勞頓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們這樣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還是個學生,還沒為社會作過任何貢獻,享受這樣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後恐有災殃?」「兒子,爸爸太高興了!」父親激動,摸了摸兒子的頭,「爸爸放心了,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