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2020-12-15 珊珊說知識

有的人之前還好好地,突然身體抱恙就英年早逝……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家裡人就出來車禍……有的人事業一直平平無奇,一升官就出問題……到底是什麼願意?願意就四個字:德不配位……

我們常說:財富,地位,智慧,早先的人們把他用一個統稱的詞:物。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引來福報。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有一詞叫:厚德載物。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身邊的人發財,別人出名,當領導,做教授等等你所認為的有出息,你心裡不平衡,但你有沒有想過人家祖上積的德,你沒有?

易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頭一個疾病,第二個災禍,第三個夭折

錢財,車子,功,名,利,祿,這些都有吉兇。啥叫兇財呢?來路不明的,不仁不義不符合道德的叫做兇財。吉財就很好理解了,吉祥,你自己應該得到的。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智慧的大腦獲得的財富掙得踏實錢叫吉財。

大家可以清點自己的財物,很多來路不明的,攥在手裡的,很可能帶來災禍,疾病。

《易經》是群經之首,被我國稱為:「六經之首,大道之源」,也是受到了老子,孔子這些閒著的推崇。可見這本書蘊含了多少智慧,這本書可以說是掌握了萬物萬事發展規律的智慧之書。

我們普通人也應該掌握這門智慧。

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大家想要想要福報,就要修德,什麼叫修德?就是修正自己的德行,也就是修己。天天修德,修得合乎天道,這是人生最大的目標,也是最大的成就。

如何修德?《易經》中的「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卦」,被稱為九大「修德」之卦,研習通透之後,你對生活或許就有了新的定義,也能更好的生活,理解生活中的苦難。

《序卦傳》說:「履者,禮也。」履就是禮,是人們立身處世的社會準則

知禮而立,是實踐天道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職場中,以禮待人是處世的原則,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懂禮讓,知進退,這才是履卦先要給我嗎帶來的啟示。

生而為人,就要修德,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這就是《易經》教給我們的處世之道,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要修正自己的品德,時刻的審查自己,只要「德品」修好了,修「小德」的小富貴,修「大德」得大富貴,人只要一心向善,一生就是快樂的

大家不要丟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既然能夠流產到現在,就或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功人士都讀《易經》的原因了。馬雲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商人,數十年間《易經》從不離手,始終堅持著「遇事不明問《易經》」的原則。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周期性的規律.通過對易經的分析,按照書中的智慧群求突破口,或許麻煩就不再是麻煩,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人生一世,真該好好學習下《易經》。

有許多人喜歡這些文化,但是覺得是文言文自己又讀不懂,晦澀難懂的文字,著實令很多人望而卻步。

這本《易經》有注釋,從此易經不在晦澀難懂,家裡的達人小孩子都可以閱讀。

少抽一包煙少喝一杯酒,《易經》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是能實際應用到生活、職場上的,讀懂讓你受益終生,哪怕讀懂一點,也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相關焦點

  • 為啥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易經》告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引言:在戰場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告訴了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所追求,人生在世,我們要有自己所渴望的東西,這樣才能激勵著我們不斷的向前,努力的去奮鬥。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  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人就出車禍去世了?  為什麼?  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  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經典)
    文/肥豬滿圈 有一句話很流行,我也常說,這句話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這句話出自《周易》,原文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這是《易經》上的一句話,道理非常之深刻,同時這基本也是人的一生絕對不能犯的3個錯誤。這3個錯誤,犯了哪一個,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到底指什麼?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所追求,或榮華富貴,或恬淡自由,或安於現狀,或奮鬥不止。但無論哪種人生,終極的希望一定是:平安、順利、沒有災殃。對於此問題的闡述、說法,中華典籍與民間諺語非常多,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一天一個成語·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成語釋義】德不配位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其中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為《易經》裝上了翅膀,注釋了《十翼》,其中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老祖宗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民間俗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是這樣一句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與他的地位不匹配,那麼就一定會有災禍出現。雖然這句俗語看起來有一點迷信色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這不得不讓人們相信這句俗語的威力。
  • 古人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否有道理?生活中不妨謹記
    「厚德載物」的意思就是:只有德才兼備才能夠承載萬物,才能夠有資格享受福報。而與之相反的就是「德不配位」,每個人的品德和所享受的社會地位一定要相匹配,相反則違背了自然規律而遭受災難。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寓意《周易·繫辭下》記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和自己所處的地位不相匹配,必然會導致災難誕生。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是許可馨?
    不過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不是他們。能夠養育出這樣一位恐龍巨嬰,又惹出天怨人怒的麻煩。做為許可馨父母,恐怕正躲在陰暗處瑟瑟發抖,連上吊的心都有了。有人說,許可馨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實在是高看她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那些有高深學問,而且還要有很高的智商,把個人的利益算的比駱駝還大。比國家和他人的利益看的比針眼還小。
  •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值得每個人反思—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說,一個人的身上的德行和位置不匹配,肯定災禍降臨;德行不行卻位置尊貴,智慧不夠卻想圖謀大事,能力不足卻委任重要事務,很少有可以達成的。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許多人通常都只會這樣認為:如果是一個德行不好的人佔據了很高的位置,那麼就很容易會形成禍患。要知道:一個無德之人如果佔據了很高的位置,在這件事的對立面就必然會有一個有德之人佔據很低的位置。也就是說,不光是無德之人佔據了高位就叫是德不配位,如果是一個有德之人處於低位,這也可以說是德不配位。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到中年,悟透2條道理,可以積德積福
    縱使是人生苦短,幾十個春秋彈指一揮間,但有些人卻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出非凡的功績,在歷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筆,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進步。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最終導致結果也不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易經》中的這2條「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條,也能大富大貴。人到中年,讀懂《易經》中的這2條「天機」,可以積德積福!
  • 「德不配位」與「厚德載物」
    正念思維「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源自《朱子治家格言》,講的是倫理綱常,道德修養,善惡禍福。大意就是指自己應該守本分,不要過於奢求。引申為即使獲得榮譽和報酬,也要使自己的所得與付出和地位相稱,而不應該不勞而獲,指望天上掉餡餅。這與「厚德載物」是同理同義。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丨閃電漫評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句話在告誡我們: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要配得上自己所處的位置,否則,德行淺薄卻佔據高位,智慧有限卻謀劃大事,力量不足卻肩挑重擔,這樣必然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災禍」。「德不配位」是孔子對執政者選賢任能的警告,也是當下任用幹部時,防止「大官威」的無才無德「小幹部」上位必須要警惕的事情。
  • 什麼叫德不配位?何為厚德載物?身邊事物現象是最好的解釋
    記得老師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兒子又說道:「爸爸,您為眾生勞頓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們這樣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還是個學生,還沒為社會作過任何貢獻,享受這樣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後恐有災殃?」「兒子,爸爸太高興了!」父親激動,摸了摸兒子的頭,「爸爸放心了,長大了!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深刻)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看王熙鳳管理榮國府,為什麼註定會失敗
    究其原因,還在於王熙鳳的管理能力有被誇大的地方。她有能力不假。卻不是頂尖管理人才。與賈母和賈探春比,大有不如。其實從王熙鳳管家也能看出來,她有很多問題。第一,王熙鳳管理沒有歸屬感。王熙鳳不過借調到王夫人家,一則管家,二則替賈赦邢夫人伺候賈母。
  • 你知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真正含義嗎?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徵,為什麼我們越來越發展,越來越有錢,卻感覺越來越不踏實,幸福感越來越低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了一個字「德」。在以前,缺德的人為人所不齒,常常受到人們的唾罵,做父母的也抬不起頭來,而現在缺德似乎成了一個普遍現象,原因很簡單,理由也特別充分:大家都是這麼幹的,為什麼我不可以?
  • 易經忠告:一個人發財前會有3個現象,中一個,好運就要來到
    在《易經》中提到:人發財前,一般會出現3個「徵兆」,中一個,就要恭喜你,好運就要到了。順不驕王陽明曾說:「人生大病,只一傲字。」人常常在獲得小小的成就後容易得意忘形,卻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所以,題目的結果就是被重新打回底層。《周易》「謙卦」有言:「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由此可見,無論是誰,處於什麼樣的社會地位,都要懂得謙虛。
  • 《易經》:人生有三個錯誤不能犯,或許會後悔一輩子,早點知道好
    《易經》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德行淺薄而主導地位高貴,智能低下而心高志大,能力薄弱而身負重任,這樣的人並沒有幾個是不受到禍害的。一德薄而位尊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假如一個人品行低下卻置身於高位,那麼就必定會有災難降生。《資治通鑑》裡有一個經典故事:晉國的君主需要選擇一個兒子做自己的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