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德不配位」是什麼意思?含義很深刻,讀懂就能避免災殃

2020-12-11 歷史子衿

文/畢之

周易中的「德不配位」是什麼意思?含義很深刻,讀懂就能避免災殃

從古至今,所有的人都認為君主都應該是賢明的人,所以那些治國有道的君王可以流芳千古,而沉迷美色、忠奸不辨的人便會臭名昭著。想必大家都聽過「德不配位」這個詞。

這句話是來源於《周易.繫辭下》,喜歡閱讀古籍的朋友們應該會聽過這樣一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它的大意就是如果一個品行以及自身修養不高的人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那麼一定會引來很大的災禍。這也就是從另一個方面勸誡人們要量力而行,不要自不量力的去做那些自己根本完成不了的事情。

那麼這句沉澱了千百年的句子,會在我們現代人身上得到怎樣的體現呢?又是否符合我們自身的實際內容呢?下面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見解,咱們可以相互探討。

德薄而位尊,其必遭禍患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或許家境上會存在一些差異,但是在品行方面是需要我們自己後期提升的。其實人這一生就是一個塑造人格的過程,周圍有很多中年、老年人依舊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這樣的人無論他年紀多大,你都會願意和他來往。

我們就把人放在企業中作比較,大學的時候聽老師說過,她最開始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就當上領導,而另外一些人就算打拼再久也依舊升不了職。

當她某次去到領導家,看到他家中的那些書籍的時候,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那些成功的人只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努力的提升著自己。

如果一個企業的領導是一個沒有修養的人,做事情喜歡拉幫結派,只用那些和自己走得近的人。那麼我相信這個公司一定沒有什麼好的企業文化,而且這樣的公司不久之後一定會因為人心而走向倒閉。

智小而心傲,一生不如意

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領域幹出一番令人羨慕的成績,那麼他自己一定有真才實學。相反那些成天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人想要在自己的工作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其實你只要多觀察一下自己身邊的人,你就會發現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很低調,而那些沒有什麼本事的人才會將自己的一點小成就一直掛在嘴邊。這個社會,你的心氣總得和你的才華相配。

力微而位重,多人受連累

大家肯定都會承認一個人影響不了一個團隊,但是團隊的領導人的決策將會直接對於團隊的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所以這也就是說重要的位置一定要留給一個有能力的人,如果沒有能力勝任,你最好是把時間花在沉澱自己上面。

毫不避諱的說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很多人都是靠關係走下去的,但是我認為你靠關係並不會走得太久,走得太遠。任何一個企業,一個公司都會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你的面子終究是沒有利益有分量。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等到以後自己有機會可以升職,但是因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只好作罷。

相關焦點

  • 一天一個成語·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成語釋義】德不配位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其中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為《易經》裝上了翅膀,注釋了《十翼》,其中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古人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否有道理?生活中不妨謹記
    很多大學的校訓都寫著「厚德載物」,「厚」是指深刻厚重的意思,也有凝重、博大之意;「德」這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包括如何去生活、為人處事和去面對不同的人和事;「載」也就是繼承和發展的意思,也指對某一種思想的傳承;「厚德載物」中的「物」就是我們所說的物質生活,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福報。
  • 老祖宗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如果能夠讀懂俗語中蘊含的人生哲理,相信一定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民間俗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是這樣一句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與他的地位不匹配,那麼就一定會有災禍出現。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到底指什麼?
    但無論哪種人生,終極的希望一定是:平安、順利、沒有災殃。對於此問題的闡述、說法,中華典籍與民間諺語非常多,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幾乎所有的論點,都會把德行與命運好歹興衰聯繫在一起。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經典)
    文/肥豬滿圈 有一句話很流行,我也常說,這句話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這句話出自《周易》,原文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這是《易經》上的一句話,道理非常之深刻,同時這基本也是人的一生絕對不能犯的3個錯誤。這3個錯誤,犯了哪一個,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深刻)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周易提醒:德薄位尊,智小謀大,力小任重
    《周易》中提到:人生成敗,關鍵在12個字,「德薄位尊,智小謀大,力小任重」,真正看懂的人,受益無窮。德薄位尊我們常說的「德不配位」也是一個意思。如果一個人佔據高位,但品行低下,那將是一場災難,這樣的人即便位置再高,也不可能長久。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 什麼叫德不配位?何為厚德載物?身邊事物現象是最好的解釋
    記得老師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兒子又說道:「爸爸,您為眾生勞頓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們這樣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還是個學生,還沒為社會作過任何貢獻,享受這樣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後恐有災殃?」「兒子,爸爸太高興了!」父親激動,摸了摸兒子的頭,「爸爸放心了,長大了!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丨閃電漫評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句話在告誡我們: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要配得上自己所處的位置,否則,德行淺薄卻佔據高位,智慧有限卻謀劃大事,力量不足卻肩挑重擔,這樣必然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災禍」。「德不配位」是孔子對執政者選賢任能的警告,也是當下任用幹部時,防止「大官威」的無才無德「小幹部」上位必須要警惕的事情。
  • 無論身居何位,不可不知的一個詞:「德不配位」,請謹記下半句
    《周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詞的表面意思是人們自身的生活行為與規範如果和自己的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匹配,一定會有招災禍。最近生活中頻頻出現德不配位的新聞:渣男「八爪魚」有幸中招;李國慶夫婦,從情人到仇人,不顧隱私,對簿公堂……楊坤diss《驚雷》引熱議,《驚雷》涉嫌抄襲侵權(果然很「驚雷」);蔣凡因私人原因遭阿里降職,職級從M7(集團高級副總裁)降級到M6(集團副總裁)……數不勝數。我國自古講:德為先,能為上,行為善。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身邊的人發財,別人出名,當領導,做教授等等你所認為的有出息,你心裡不平衡,但你有沒有想過人家祖上積的德,你沒有?易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頭一個疾病,第二個災禍,第三個夭折錢財,車子,功,名,利,祿,這些都有吉兇。啥叫兇財呢?
  • 《周易》寓意深刻的10句話,句句深刻有道理
    《周易》寓意深刻的10句話,句句深刻有道理1. 君子以懲忿窒欲。賞析:這句話出自《周易·損·象》。品德高尚的人能夠抑制憤怒的情緒,能夠克服貪婪的欲望。品德高尚的人性格都是收斂的,他們在不斷的修煉中形成了寧靜淡泊的胸懷,從不傲慢,從不逞威,反觀那些唯利是圖的小人,他們不惜以極端無恥的手段,貪求物質享樂,最終陷入貪慾的泥潭而不能自拔。2. 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賞析:這句話出自《周易·繫辭上》。謙遜就是致力於恭敬,以保全自身應有的地位。
  • 周易提醒:一個人後半生的成敗,多半取決於這12個字,要警惕
    《周易》中提到:人生成敗,關鍵在12個字,「德薄位尊,智小謀大,力小任重」,真正看懂的人,受益無窮。德薄位尊我們常說的「德不配位」也是一個意思。如果一個人佔據高位,但品行低下,那將是一場災難,這樣的人即便位置再高,也不可能長久。
  • 為什麼《周易》是我國最早的軍事作品?師卦,深刻揭露作戰的哲理
    很多人都知道《易經》,認為是一本算卦的書籍,其實並不是,《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孔子和老子都曾經受到《易經》的影響,《易經》中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哲理,而學好哲學可以讓人更好的生活。在《易經》中雖然沒有直接描寫關於領兵作戰的,但是通過一些卦象深刻揭示了領兵作戰的關鍵。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是許可馨?
    圖中的這位徐主任和吳副院長,是許可馨的父母嗎?不過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不是他們。能夠養育出這樣一位恐龍巨嬰,又惹出天怨人怒的麻煩。做為許可馨父母,恐怕正躲在陰暗處瑟瑟發抖,連上吊的心都有了。有人說,許可馨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實在是高看她嘍!
  • 《周易》中的這5句話,讀懂之後人的福氣就會越來越多,好運常伴
    當你讀懂這《周易》中的5句話,你的人生會越來有福氣,好運能夠常常伴隨。一、受人之恩,銘記於心-《易經八律》就是說,受到別人的恩惠,不是說要立即報恩,但是一定要應當銘記在心。二、覺人之詐,不憤於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察覺到別人的狡詐,不要用言語表現你的憤怒。因為越是遇到這種事,我們越是要多動腦,冷靜思考,不要不逞口舌之快。管理好腦子的想法和嘴上的表達,是更高一層的能力。
  • 《左傳》中的那位周太史原來不懂《周易》——從「光」的含義說起
    《周易》一書中,出現了幾個「光」字。這些「光」字,究竟是什麼含義?從這些「光」的含義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原來《周易》從來就不是一本卜筮之書,《左傳》中記載的那位最早用《周易》來卜筮的周太史,根本就是一個不懂《周易》的人杜撰出來的故事!為什麼這麼說?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到中年,悟透2條道理,可以積德積福
    《易經》中的這2條「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條,也能大富大貴。人到中年,讀懂《易經》中的這2條「天機」,可以積德積福!《易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現在的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思維,都想一步登天。因為人生所有的榮華富貴,都需要長久的沉澱和蟄伏才能夠換來,沒有一個長久學習和歷練沉澱的過程,不可能有富貴的狀態。即便是有突如其來的餡餅,或許也只是陷阱,因為德不配位,必有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