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獲得幸福呢――摒棄「不平衡感」的心理

2020-08-27 曉靜情感說

導語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近日,某學校的數學老師王某某在小六畢業典禮上因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發飆怒砸花束、謾罵送花學生並向他吐口水的視頻在網上熱播,隨之,當地教育局做出了撤銷涉事教師教師資格證和該校三位校長被免職等多項處分的決定。

因此,網上對於整個教師職業道德的懷疑甚囂塵上,我認為有些觀點是片面的偏執的,王某某隻是個體,她代表不了整個教師隊伍。她的身敗名裂咎由自取,看似是一種偶然其實是一種必然。由此可以窺見王某某平時的性格及修養,強勢而潑辣,無知無畏,心胸狹窄,生氣時大聲咆哮成常態,這是性格使然,性格不好的人時常會產生壞情緒。

王某某為什麼在師生既即將分別互道珍重的畢業典禮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呢,源於「不平衡」心理的滋生。

原本是這樣的畫面

01、王某某控制不了自己的「不平衡」的心理,因此身敗名裂

先還是來分析下王某某的心理吧。在王某某心中,認為學生只是送花給班主任,沒送花給自己,這是對自己平時付出的全盤否定,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和蔑視,甚至是一種侮辱和挑釁,於是她便怒不可遏地咆哮起來。究其原因,是她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許她自認為資歷能力不比搭檔的班主任差,憑什麼她有而自己沒有,於是就產生了不平衡的心理,即通過發飆的方式來排遣內心的不滿,殊不知,這種不健康的心理不但葬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還把自己搞得臭名昭著,令人唏噓感慨。

換作別的老師,可能會把這事看得雲輕風淡的,絕對不會因這件小事而心存不滿,即便心裡不爽,也應自我反思一番,多從自身找原因,少埋怨他人。

滋生不平衡心理

02、「不平衡」與我們如影隨形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在各個人生階段經常會產生不平衡的心理,它是一種普遍與特殊的矛盾。

①孩童時的「不平衡」心理

小時候,比如家裡有兩個蘋果,你姐姐和哥哥每人分一個,你沒有,這時你心理就會不平衡,甚至給你一個橘子也會覺得不平衡,如果你得到的是一個西瓜,你就會高興,因為你的比他們的大,憑什麼他有我沒有,他們會因此心理不平衡,覺得不公平。

②職場上的「不平衡」心理易使人產生挫敗感和嫉妒感。

步入工作崗位後,自己兢兢業業地工作,勤勤懇懇地做事,老老實實地做人,年復一年,循環往復。眼見到身邊能力與學歷差不多的同事得到提拔升遷,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心中難免有所懊惱,憑什麼他能這樣風光而我這樣落魄。

從心理學角度看,當別人比自己好時,內心生出一絲落寞是正常的,這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的表現,特別是當身邊的朋友比自己成功時,這種挫敗感更強。適當的挫敗感可以產生激勵作用,在面對困難時敦促人前行,但過度的挫敗感則會引爆人性的醜惡,使人產生「嫉恨感」,終將害人害已。

自古以來,嫉妒就像一條毒蛇,毀掉了不少賢才志士。詩人屈原屢遭權貴嫉妒,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不得不投江而死;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把孫臏誆到魏國,去掉孫臏的膝蓋骨,造成孫臏終身殘疾;周瑜嫉恨諸葛亮的才能,屢次加害不成,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鳴,氣急敗壞反而喪掉自己年輕的生命,歷史上這類由嫉妒造成的事例,不勝枚舉。

因此,我們要巧妙克服自己的「不平衡」心理。

諸葛亮

③親密的夫妻之間都可能產生「不平衡」的心理。

不信,請看看下面的段子:

吃完飯,爸爸緩緩說:「女兒今天發朋友圈說她戀愛了。」媽媽有些詫異:「啊!怎麼會這樣?」爸爸說:「談!必須談!」媽媽氣憤地說:「憑什麼屏蔽我不屏蔽你!」

憑什麼屏蔽我不屏蔽你,父母在女兒心中的位置應該是一樣的,哪能厚此薄彼呢?當然,這位只是假生氣而已,並不會嫉妒丈夫,甚至心裡還偷著樂呢,這閨女與他爸爸關係很親!

如果是妯娌、姑嫂之間,那就得小心謹慎啦!長輩的無心之舉都可能招致嫉恨。

哪怕是兄弟姐妹之間,做父母的也是把一碗水端平,否則也影響關係。

幸福的一家人

03、心理不平衡怎麼辦

第一,是要知因果,因果並不局限在某個具體的事件上,比如某個人今天掙了一百塊錢,不見得只是今天努力的結果,有可能是他經年累月養成的好習慣種的因,今天終於得到了結果,也有可能是前生所造善惡諸業決定的結果。同樣,今生的善惡行為,也是為後生福罪在種因。因此,知道因果,就會對現在看到、聽到、感受到的種種現象平和對待,同時更要注意做好當下的自己,為將來的果打好基礎。《瑜伽師地論》講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因一定導致果,沒有得到果時,因不會消失;果一定是由因造成的,要時時內省和懺悔。佛教中有一首著名的《懺悔偈》,是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傳說釋迦成佛前,頭頂螺髻、雙腿盤坐、神情靜穆,正當進入成佛的關鍵時刻,惡魔魔羅為了阻止其成佛對其分別以武力、美色、心障等進行誘惑,阻礙他成佛,然而釋迦牟尼給予平靜的回應。他伸手觸摸大地,呼喚大地見證自己積累的功德和他頓悟成佛的使命。最後魔羅敗走,釋迦成佛。

第二、不要有攀比心理。「優秀文化本質上就是攀比文化,這種攀比來自社會主流價值裡的優秀控。

跟你一起畢業的同學升遷了,你覺得自己混得不如意、懷才不遇;鄰居家的兒子考起了名牌大學,你自己的兒子只上了個普通大學,你覺得希望渺茫、悲觀沮喪。其實同學升不升遷跟你的工作、生活沒有任何關係,鄰居的兒子上什麼學校也跟你沒有任何關係。

可是,你總是忍不住拿別人擁有的東西跟自己比較,越比越覺得自己不優秀、不成功,因此你會變得很焦慮,甚至會產生自己沒有價值的自棄心理。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當與優秀的人比較感到痛苦的時候,不比較是與自己的和解。」

第三、處事要豁達,心胸要寬闊。千萬不要有「不能便宜別人」和「我不好別人也別想好」的想法。

每每吃自助餐,有人會想,能多吃就儘量吃,反正是花了錢的,要不然就賠了,或者讓別人吃了,不能好了商家,也不能便宜了別人。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因此就吃得撐得肚子滾圓腸胃不適,回家連拉幾天肚子,結果得不償失。這就是「不能便宜了別人」的思想在作祟。

又如前段時間,貴州安順的公交司機張某鋼,自己的訴求得不到滿足,就產生了報復社會的心理:我不好,你們誰也別想好,要不好,大家一塊不好。於是就把車開進河裡。這是多麼慘痛的案例呀!這是「我不好別人也別想好」的意念讓人變成了「魔」!令人警醒呀!

其實,我們遇到困難時可以把心態放平和些,學會自我安慰,學習一下阿Q的精神勝利法,千萬不要鑽牛角尖。

享受幸福

結語

總之,不平衡感是人心裡的「霧霾」,一天不將這霧霾掃除,你就無法真正開心。 其實你無論是坐在路邊為別人鼓掌,還是站在臺上聽別人為你鼓掌,都可以過得很開心的,大可不必庸人自擾。

我是 ,一個希望用文字感動與溫暖您的人,謝謝您的閱讀與關注,歡迎留言與評論。

相關焦點

  • 怎樣才能沒有感情的煩惱讓人生幸福美滿
    一、怎樣才能沒有感情的煩惱不要有感情的煩惱,就要要對過去的事進行深刻的反省。但不要因此在感情和感性的層面上傷害自己,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不要讓已經過去的事再困擾自己,心理要想新的事情。新的想法要轉移到新的行動上去。
  • 怎樣才能使心理平衡?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不如意的事情,但是由於經歷不同,也許你在經歷風雨的時候,別人的生活正順風順水,所以,有的人就會出現心理不平衡的狀態,如果不能夠及時調整這種心理,比會影響到個體的身心健康。 那麼怎樣才能調整心理狀態呢?如何才能做心理平衡呢?
  • 提醒所有女人,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
    |提醒所有女人,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什麼樣的女人才是最幸福的?一個女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做到自我獨立,做到不依靠男人而生活,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女人可以依賴男人,但是在依賴男人之前請一定要保持有自我獨立的能力。
  • 寶寶走路早,沒有平衡感怎麼辦?
    現在明顯感覺到平衡感差一點。請問怎麼彌補這個問題?讓他騎那種平衡滑行車有作用嗎?」幾乎所有的父母都盼著寶寶能先進,早點會走路顯得自己養得特好,但是你也要知道,寶寶早走是有代價。那就是會走起來搖搖晃晃的。
  • 造句遊戲的心理投射:被現代心理學摒棄的網紅心理遊戲
    問題是,人們為什麼對這個看起來似乎無聊的造句遊戲如此著迷呢?答案其實也不複雜,因為這是一個心理學稱謂的投射遊戲,人類幾乎本能地對投射遊戲會著迷。怎麼講?「兔子、鑰匙、橋、我」造句遊戲的關鍵是,無論你造出怎樣的句子,其中的幾個要素都反映了你內心深處的某種特質或者偏好。
  • 心理測試 和你交往會有怎樣的幸福,你的「愛情才能」是什麼?
    和你交往會有這樣的幸福!「愛的才能」心理測試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部分。了解自己的優點,有助於展示自己的才能並成長。戀愛也一樣!因此,這次準備了能了解你「愛的才能」的心理測試。和你交往的話,就能從深層心理解讀對方是如何幸福的。看看結果,也能完全了解你的戀愛類型。現在馬上測試下吧。
  • 【廉潔時評】摒棄「補償心理」 踐行為民宗旨
    新時代、新徵程,廣大黨員幹部應當徹底摒棄「補償心理」,少斤斤計較,多擔當奉獻,以「當幹部就是要吃虧」的精氣神幹好每一份工作。 「補償心理」,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指人帶有一定目的付出後希望得到回報的心理活動。經過努力得到補償無可厚非,但一味、片面的追求報酬和補償卻容易使人步入歧途甚至落入法網。
  • 《我的前半生》:女人不依附男人生活,才能獲得自己的幸福
    有了工作,不管羅子君離不離婚,她都會有了自己最起碼的自尊,最重要的,離婚後還能自食其力養活自己,無論怎樣都是划算的。 2:時刻有危機感才能更好抓握幸福 生活不能太安逸,一個人也千萬別對自己的婚姻有著太大的期望值,用心維護婚姻,用心呵護感情,但時刻要有危機意識
  • 幸不幸福是怎麼表現的?怎麼才能獲得幸福?
    幸不幸福是怎麼表現的?怎麼才能獲得幸福?在別人問你,你幸不幸福的時候?你有時候可能會遲疑一下,但是你肯定會回答,你是幸福的!一個人幸不幸福?主要用他的一些行為表現,就可以看出,一個幸福的人,她的行為舉動都是那麼的自然,不需要語言描述,行為舉止就可以就能告訴你,她是非常幸福的。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吃飯或者是喝水,這些細節性的動作都會表現出來,她到底幸不幸福,其實幸福的人在吃飯的時候,肯定是會仔細的品味每一口飯的味道,知道討好自己的味蕾;在喝水的時候也是肯定不會握住杯子,皺緊眉頭。
  • 簡單的幸福,最好的辦法就是摒棄「理所當然」的心態
    有些人當玩笑說著,有些人就拿這種玩笑為自己開脫,明明自己想被各種呵護,甚至當成公主一樣寵愛,還要理直氣壯的索求無度,表現得理所當然,動不動這是你應該做的,那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擺正態度呢?結不了婚真的只是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嗎?並不是,而是對伴侶的要求過高所致,並且總抱著理所當然的心態,你是男人,就應該提供給自己的女人想要的一切。而男人呢?要準備這麼多東西娶個媳婦,難道就沒有一點要求麼?
  •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既能幫助自己了解內在的自我,還可以幫助我們通過分析他人行為了解他人的心理。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對人格特質的要求比較高,並不是學過心理學的人都可以做諮詢師。職易考帶您全面了解心理諮詢師。
  • 靠自己,才能獲得幸福(原創美文)
    那些對自己的人生有所要求的人,追求的可能是十分高遠的目標,但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多,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需要的可能不是什麼偉大的理想,而只是簡簡單單的幸福。但其實幸福的實現也絕不簡單,幸福絕對不止是得到,有多少人,得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所有物質上的東西,卻仍然沒有得到一丁點幸福。
  • 怎樣才能獲得男朋友的安全感
    想要獲得安全感,除了自己帶給自己安全感之外,也要靠別人給你安全感,特別是親密關係。你男朋友對你怎麼樣,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他對待你的態度,你越不愛他,就越習慣忍讓,越不會反應。越是對你很敏感,你的表現越會被無限放大。所以這種敏感其實是因為你很在乎他。想獲得安全感,就必須去和他好好的聊聊,不斷提供價值和愛,或者儘量讓他為你付出,並給他你喜歡的愛和關心。
  • 自戀是阻礙人格健康的心理疾病,怎樣才能夠擺脫自戀心理呢?
    我清晰地回憶起當時的感受,是精疲力盡而又十分震驚,這種震驚的感覺充滿我的身體,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只有獲得好友的信任我才能活下去,因為現在只有她知道我是誰,我究竟怎麼了,我應該如何做。於是,我決定去接受治療。實際上這已經是我走向新生的第二步了。「當我完全放棄後產生了另一個『莫琳』,而她在我面前展現的是未來美好的情景:我有機會遇到一個允許另一個『莫琳』生活下去的治療師來為我治療。
  • 外國人的中文試卷遭國人吐槽,網友:終於獲得平衡感!
    還記得在高中學習英語的日子,每次拿起英語卷子的我都非常的憤怒,出這樣的題,外國人都不會做吧,不過還得勸自己好好做,要不考不上大學啊。英語在我國作為我們學習的主要科目,甚至達到了和漢語同樣重要的地位。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外國人考的中文試卷,一起來找找平衡感吧!一、麵條試題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在做英語試題的時候,我們苦思冥想半天,或許在外國人看來就是一個笑話的題目,當然中文也是,比如下面的這幾道試題。
  • 怎樣才能講一口流利英語呢?
    怎樣才能講一口流利英語呢?我相信一定有人跟你說:多模仿、多練習、多說,你也可以的。但這個答案就像生病的時候讓你多喝熱水一樣,不解決實際的問題。——Victor老師《英語跳板精英班》怎樣才能讓孩子講一口流利英語呢?
  • 心理醫生告訴你,怎樣才能擁有健康人生!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心呢?!我現在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這方面的話題。首先,先說說身體健康。我自己總結了16字方針:順應自然,合理飲食,適度運動,平和心態。一:順應自然: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它不用誰去幹預,就按照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的運轉著。
  • 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諮詢師?1、有國家承認的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或相關心理學資質。2、看收費標準,收費越高的心理諮詢師一般來講經驗越豐富,專業能力越強。(一分錢一分貨,價格不能代表全部,但免費的午餐永遠吃不到米其林大餐。)3、所有你提出的問題一律回答「沒問題」的心理諮詢師,慎重!
  • 訓練寶寶平衡感,鞏固未來智力發展!
    很多媽咪都聽說要讓寶寶訓練平衡,但為什麼要訓練平衡感呢?人體仰賴3大感覺系統維持平衡,分別是視覺、前庭覺和身體的感覺,若這3大感覺發生問題,不但會影響寶寶日後的智力發展,還會影響寶寶的日常生活,怎麼回事呢?快跟小編一起一探究竟!
  • 如何把控設計的平衡感?
    反正玩來玩去就是個數學問題對不對?那麼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實際上那些讓設計師感到崩潰的設計中的平衡感,其實就暗藏在我們的日生活裡,簡單的數學原理裡。只是說,把控設計裡的平衡感,所涉及到的因素會更多更複雜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