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森邊說邊打手勢告訴馮宗朝:「這個藥是治頭疼的。」 |
愛心跨過大洋彼岸,6名老外義工照顧澄邁文儒鎮珠寶嶺村截癱村民馮宗朝
「愛無國境,我永遠感激他們」
6位來自美、英等國的老外義工,在美國提摩太·愛麗絲夫婦的組織下,10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輪流照顧一位素不相識的海南澄邁截癱青年馮宗朝,為截癱青年買藥品、清洗腐爛的褥瘡,並四處籌錢8萬多元為他籌備手術費用,在截癱男青年便秘時,他們甚至用手幫他摳大便。老外義工用他們博大的愛,喚起絕望之中的馮宗朝,使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一份跨過大洋彼岸的濃濃愛心感動著人們。
文/本報記者 良子 實習生 王燕珍 圖/見習記者 徐培培
金髮碧眼老外義工:
OK,他是我的朋友
28日上午10時許,記者走入了金都花園一棟4層的別墅,這是10多名外國義工們的家。記者看到,別墅的一樓,四處散放著一些鍛鍊的器具。在屋子中間,一名金髮碧眼、戴著紅色運動帽的高大外國男子彎著腰,用手指著自己的頭部,再豎起一隻手指,重複比劃著,他正努力和一名坐在輪椅的年輕男子交談,記者注意到,他的手中拿著一個大藥瓶,瓶子上全為英文說明,令記者感到吃驚的是,瓶身上用黑色粗筆寫著中文:「保羅」,還有3個吃藥的時間。
隨行的志願者陳瑋鯉是此次採訪的外文翻譯,他是這群外國義工中一對外國夫妻提摩太·愛麗絲夫婦的學生,他告訴記者,那位外國男子名叫傑森,他是海師的一名外教,同時也是一名外國義工,輪椅上的截癱男子名叫馮宗朝,由於其他外國義工到汶川災區做志願者,目前留有2名外國義工在照顧馮宗朝,傑森就是其中一位。
記者對著金髮碧眼的傑森伸出大拇指,意思誇他有愛心。傑森興奮地指著坐在輪椅上的馮宗朝說:OK,他是我的朋友,幫他是應該的。
「因為這些藥品是他們從外國給我買來的,我看不懂英文,怕我吃錯藥,他們很細心地想出一個辦法:在瓶身上標明我的英文名字和用藥時間及劑量,我真的很感動。」馮宗朝從一旁的櫃裡拉出一個大盒子,裡面裝了大大小小的20多個藥瓶及藥棉,凡是全英文的藥瓶上面都做了中文標註。馮宗朝說,這3年來,因為他的身體虛弱經常會突然感冒發燒,臥病在床有時皮膚會發癢,於是外國義工為他準備了這個大藥盒:裡面有感冒藥、頭痛藥、藥膏等藥品,他的身體才慢慢痊癒的。
當他們蹲在地上
幫我摳大便時我哭了
「你能想像我,當我大便乾燥痛苦得要死時,老外他們兩個人扶著我,還有一個人蹲在地上,用手把大便給摳出來,我自己都聞到剌鼻的味道,可他們一點都不嫌棄,還囑咐我不要用力,以免把肛門搞裂了,我當時眼淚默默地流出。」馮宗朝說這話時眼裡浸著淚水。
馮宗朝是澄邁縣文儒鎮珠寶嶺村村民,家中有2個孩子。2004年12月3日,他受僱砍樹卻意外受傷導致腰椎骨折癱瘓,花光自家積蓄及僱主所支付的賠償金來支付了2萬多元手術費後,受傷未愈的他被迫提前出院。
「我只剩一身的皮包骨了,連瘦小的妻子都可抱起我,當時我就是一個活死人。」回憶痛苦不堪的過去,馮宗朝的臉顯得很沉重,由於缺乏截癱護理知識,他的傷勢惡化,腰部受傷處長出一個水皰,破裂後造成皮膚大面積潰爛,形成褥瘡,傷口血肉模糊、深及骨頭,被病痛折磨的馮宗朝絕望得想自殺。
陳瑋鯉說,2005年底,他的老師:提摩太·愛麗絲夫婦和他們的二兒子「李國豪」與朋友到馮宗朝所在的鄉村遊玩時,偶然了解到馮宗朝的不幸遭遇後決定幫助他。此後的每個周末,他們都會騎摩託車送藥品到馮宗朝家並幫他清洗傷口,還會鼓勵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他們第一次幫我清洗褥瘡時,我把頭埋在枕頭裡大哭了一場,我們無親無故,其實他們完全可以不用親自幫我清洗的。」那時的馮宗朝,身上的3個褥瘡嚴重至流出了黃色的膿水,還散發出陣陣惡臭,而在馮宗朝印象裡,外國義工卻連眉頭都沒皺。在他們的照料下,馮宗朝的褥瘡有所好轉,漸漸走出陰霾,對生活有了信心。
外國朋友為了我受傷
我很自責心裡很不安
在陳瑋鯉的記憶裡,由於從鎮上到馮宗朝的村裡,有長達10多公裡的土路,這條路路況極糟糕,塵土飛揚,而這些外國義工總是冒著危險,騎著摩託車風雨無阻的去馮宗朝家。有一次6名外國義工去探望馮宗朝,半路遇到暴雨,由於雨大路滑,摩託車不小心滑倒到路邊,還差點和東風車相撞,事後有4人受傷。「當時一位叫尼克的受傷很嚴重,褲子被刮破,手腳傷及骨頭鮮血直流。聽到尼克清洗傷口時的悽厲的痛苦叫喊聲,我很自責,我想我死了可以,但是連累別人為我受傷我心裡很不安。」馮宗朝說。
陳瑋鯉告訴記者,2005年5月,為了更好地照顧和幫助馮宗朝,提摩太·愛麗絲夫婦把馮宗朝接到海口自己家裡,供吃供住,並給馮宗朝起了一個英文名字「保羅」,還每月交給馮宗朝的家人300元生活費。「我被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也加入了這群外國義工行列。」陳瑋鯉笑著說。
記者注意到,從馮宗朝下身延伸出一條塑料管直通到輪椅角邊的尿袋,馮宗朝說這是一次性尿袋,都是外國義工為他購買的,由於他行動不便,所以他的柜子裡都會備著許多的尿袋。而床邊的一張綠色齒輪狀的泡沫床墊,是一位來自美國的朋友送給他治療褥瘡的,連他所坐的輪椅也是一位北京的外國義工千裡迢迢託朋友從美國所寄,價值5萬多元。「嗨!」在採訪途中,時不時有幾位年輕人和記者打招呼,陳瑋鯉說,這些人都是來自外國的義工,大家在提摩太、愛麗絲夫婦的影響下,聚在一起並共同幫助馮宗朝。
老外日夜守護
病友把我當英語教授了
「當時,在我病房裡,進進出出都是一些老外,見他們這麼細心照顧我,病區裡的人還以為我是大學裡的英語教授呢,但他們知道我就是一個農民時,照顧我的老外與我素不相識,所有人都感動了。」宗朝激動地說。
記者在馮宗朝於市人民醫院骨科動手術時的2張住院醫藥費帳單上看到,去年11月份,馮宗朝做褥瘡手術時,外國義工幫他支付了9500元醫藥費,今年5月份結算的醫藥費為2萬多元。馮宗朝說,這只是部分醫藥費,據他了解,自己的5次手術,總手術費高於8萬元。
記者了解到,馮宗朝在做了褥瘡手術後,因傷口復原情況不理想,馮宗朝需做近萬元的高壓氧治療,外國義工們又四處籌錢,還要每天到病床前照顧馮宗朝的吃喝拉撒,每人輪流照顧他6小時。有一次,義工馬太要從半夜12時到凌晨6時照顧馮宗朝,因馮宗朝術後動彈不了,每隔1個小時需要人按摩翻身,一夜未睡的馬太第二天上午拖著疲憊的身體,還趕回了學校給學生上課。「雖然辛苦,但是大家從沒想過放棄。」陳瑋鯉說。
馮宗朝說:「在做膀胱結石手術後,他已6天便秘,肚子脹痛很痛苦,整夜整日睡不著在床上打滾。老外們就用手去幫他一點一點的摳出大便,這種事原本可以請護工做的,他們卻親手做了,從這可看出外國義工們是從內心裡真正把我當作自己的親人了,才毫不猶豫地做這麼髒、這麼累的事情,那時我的內心被震動了。」
愛無國境
我永遠感激他們的救命之恩
吃過中飯,傑森推著馮宗朝去散步。「Come on!」隨著傑森一聲大喊,馮宗朝頓時神採飛揚也用英語喊道,只見傑森故意翹起輪椅前輪,馮宗朝嚇得急忙用雙手抱住傑森的雙臂,可看出來兩人雖語言不通,感情卻是相通的。馮宗朝說,為給他解悶,有時七八個外國義工們會推著他,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去萬綠園遊玩。身處溫暖的愛心大集體中,感受著外國友人特殊的愛,馮宗朝也漸漸變得樂觀。
「義工生活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充實和人生的價值,我們付出的是勞動,收穫的是快樂。」傑森的話也得到了在場的外國義工的贊同。
馮宗朝高興地說,在外國朋友的幫助下,他現在生活可以自理,褥瘡經過多次手術也已治癒。「為了給我治病,他們至今還拖欠醫院1萬多元醫藥費,心裡很內疚,我也想為他們做點什麼。我想對恩人最好的報答是自己能獨立。」
為了獨立想找份工作,馮宗朝自己回家辦理了殘疾人證書。但因自己沒文憑,又是殘疾人,他找了很多份工作也沒成功,這些挫折讓他很沮喪,覺得愧對恩人。他說,他目前唯一的願望就是能擁有一輛三輪車去載客,讓他自己也能獨立生活,也能幫助自己的家人。
「我想說,愛無國境,我永遠感激他們的救命之恩。」馮宗朝哽咽的說不下去了。
這次採訪令記者非常遺憾的是,提摩太·愛麗絲夫婦到汶川災區去做志願者,記者未能採訪到。讓我們祝福這對愛心夫婦一路平安。
(責任編輯:張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