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2日零點,一年一度的」消費狂歡節」「雙十一」正式落幕,今年天貓「雙十一」超25萬品牌、500萬商家、8億消費者共同參與,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據公開數據,從11月1日0時到11月11日24時,阿里天貓成交額4982億元、京東商城累計成交2715億元,再加上蘇寧易購、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交易量,今年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的交易總額或逼近萬億元。
而不斷刷新的交易記錄背後,也離不開信用卡、花唄、白條等所提供的消費金融服務。不同於往年,今年「雙十一」消費金融機構的營銷活動顯得低調了許多。
「我們今年不敢做大規模的營銷活動,」某銀行信用卡負責人表示,相較於此前的直播、大規模投放廣告,今年雙十一,金融機構的營銷活動顯得小心翼翼。
畢竟在此之前的「618」活動中,「新任網紅」原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就在其直播間中表示道:「如果說12期免息算是薅羊毛,現在某金融App的24免息相當於直接從毛薅到肉,平均每單可節省300元。」
半年過後,「雙十一」的京東數科雖有通過直播間發放白條免息優惠券,但少了宣傳話術,只作配合商品宣傳用。
巨頭的舉動無時無刻不在吸引業內關注。在往年的雙十一活動中,花唄都會提前加大和銀行和持牌消金的資金合作,開展各種營銷活動,比如花唄曾取消帳號限制,新增了支持「多個帳戶開通花唄」,借唄則推出過「玩遊戲積攢借唄免息天數」活動。而今年這一情況出現了變化,花唄取消了大規模提額活動,取而代之的是打出了「花唄金」「額度快充」和「借唄再分期」等。
「最近和螞蟻的合作要審慎,不要引火燒身,」某持牌消金負責人稱,往年雙十一,他們都會加大和螞蟻的資金合作,今年暫停了新增合作,只維持存量業務。
11月3日晚,螞蟻集團先後公告,將暫緩在上交所科創板、港交所上市。趨嚴的監管環境以及緊張的資金狀況,直接決定了螞蟻的營銷活動。相比於此前的大規模提額,今年螞蟻的營銷活動格外低調。
事實上,剛剛下發的網絡小貸新規裡也有強調:消金機構應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主動適應國家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導向,最大限度降低利率水平,清晰披露貸款利率和收費標準,杜絕暴力催收等行為。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對於招聯金融的通報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關於金融機構營銷活動的新一輪整治,即將開始了。因此在營銷活動的設置上,也多了很多風險的考量。
而普通民眾中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消金產品的額度越高越好,可以利用免息期和分期還款的特有優勢,滿足超前的物質消費。
而與超前消費共存的,就是如今的信用卡逾期問題,已經引起各方的關注。
很多人喜歡大額信用卡,並且希望信用卡銀行能給予提額,可是這樣真的是好事嗎?現實不是如此,信用卡額度越大,越考驗持卡人的自制力,如果信用卡使用不當,很容易陷入到負債的困境中。在負債問題的影響下,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反思用卡方式和習慣,避免出現還款危機。
其實高額度的信用卡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能滿足持卡人日益增長的物質享受,但是另一方面需要承擔的還款壓力和負債風險也因此越來越大。對待金融,對待信用卡等消金產品要有保持敬畏之心,在生活中更是要科學理性使用,量力而為,保持收支平衡。
畢竟貪圖一時之快,將自己推入到負債的深坑,承擔生活有的重擔和苦痛,對我們來說都可能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