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北京市水務局宣布,已完成第一批市級河道便民親水垂釣區域排查工作,共選定推薦適宜垂釣區域22條段,在有條件的區域新建總計約300餘處垂釣點位,主要分布在永定河引水渠、護城河、清河、溫榆河、北運河、運潮減河、潮白河、永定河等沿線。其中包括南護城河大觀園橋至龍潭湖公園東門段的左右岸、永定河引水渠八一湖段右岸等。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區河湖水環境整體改善和好轉,河道生態系統逐步改善,河道中魚類品種增多,市民百姓對河道從「敬而遠之」逐漸轉變為樂於親水近水。2019年,針對媒體關注市民「野釣」現象增多,蔡奇書記、盧彥副市長專題批示,要求「疏導與嚴管相結合」,為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多的在河湖等天然水域垂釣需求,同時保障水源保護區和垂釣人員安全,市級水務部門按照「安全、潔淨、生態、優美、為民」的水務發展目標,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因地制宜,多種措施規範垂釣活動,以實際行動不斷滿足群眾「五性需求」,更好為市民服務。
排查不適宜垂釣區域,保障人員安全
市級水務部門組織相關單位對水域進行排查,梳理出閘區、壩區、匯水區及水深、坡陡等不適宜垂釣區域,樹立警示和宣傳標識,同時加強巡查和日常管理,對不適宜垂釣區域內的相關垂釣人員進行勸導,告知安全風險和隱患,引導前往適宜、安全區域進行垂釣,保障人身安全。
排查公布適宜垂釣區域 方便市民垂釣
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垂釣區域和排查梳理出的不適宜垂釣區域外,因地制宜,組織相關單位排查適宜垂釣區域,並在適當的區域增設便民親水垂釣點。目前,已完成第一批市級河道便民親水垂釣區域排查工作,共選定推薦適宜垂釣區域22條段,在有條件的區域新建總計約300餘處垂釣點位,主要分布在永定河引水渠、護城河、清河、溫榆河、北運河、運潮減河、潮白河、永定河等沿線。
經組織河湖管理單位現場調研,並與河道周邊釣魚人員在擬設置的垂釣平臺形式、區域、水環境保障、人身安全、文明垂釣等方面進行溝通,同時與釣魚協會相關人員座談,研究如何設置垂釣區域,如何人性化服務和管理垂釣人員,形成「釣魚公約」。
在各市級河道中選取親水性較好、河道水質現狀條件較好、釣魚人員較為集中、停車和上下河坡較方便的區域,根據實際設置小型垂釣釣位,釣位形式以鋼框架木製結構和混凝土釣位為主,同時設有遮陽傘插孔,通過固定在河道護坡等合適位置方便市民垂釣。
在集中垂釣區域周邊配備救生繩、救生圈等設施,以保障垂釣人員和其他人員在落水等突發情況時可得到必要的救援和救助;同時設置垃圾桶,方便垂釣人員和遊人丟棄和處置垃圾雜物;並在垂釣區域周邊設置「釣魚公約」,提示垂釣人員垂釣時注意自身和他人安全並愛護公共設施,遇雷雨、大風、冰雹、河道行洪等情況要及時撤離到安全區域,夜間及酒後不進行垂釣,同時要愛護環境,不使用對水體有汙染的魚餌,不隨意丟棄垃圾,不隨地大小便和踩踏草坪綠地 ,並且釣友之間相互尊重、互助友愛,不以魚獲進行賭博活動,同時提示謹慎食用和買賣魚獲等。
約定雙方權利義務,進一步完善垂釣區運行管理機制,採取垂釣者自治與河道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共治共享模式,目的是保障人員安全、河道水環境良好。
據悉,下一步,水務部門將在繼續做好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垂釣和其他河湖區域內的毒魚、炸魚、電魚、設置攔河漁具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和執法工作基礎上,儘快組織完成適宜垂釣區域內垂釣點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布設工作,並在禁止垂釣和不適宜垂釣區域設立警示、宣傳引導標誌標識,結合我市禁止垂釣區域通過媒體進行宣傳,引導市民正確進行垂釣活動。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