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經驗: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皺巴巴的,沒過多久滿月,然後周歲,這期間,寶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長高、長胖,五官也舒展開來,再也不是那個醜醜的皺成一團的模樣了。
不得不說,一歲以內的寶寶,成長速度真的很驚人,喝奶量在某些階段的急速增長也令人擔憂(真的不會撐壞嗎?)與喝奶量相對應的是,寶寶的生長發育也不是勻速的。
很多媽媽不知道,寶寶在剛出生這一年會經歷好多個猛長期 。 家裡老人經常會說:&34;在每個猛長期過後,你可能會發現,一夜之間寶寶的衣服就小了。
01
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猛長期,這是孩子出生後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身長、體重、頭圍、五官都在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生長著,抬頭、翻身、坐、伸手這些行為技能也很快一一掌握。
一般來說,一歲以內的寶寶大約有8個猛長期,一般是第4天開始,7到10天,2到3個星期,4 到6個星期,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 猛長期一般持續2到3天,有時也會持續一周時間。前後會有誤差,每個寶寶的具體時間可能還不太一樣。
02
寶寶進入猛長期,最折磨的其實還是媽媽。很多媽媽會發現,這一時期的寶寶特別難帶,晚上老是夜醒,除了喝奶,就是沒完沒了的哭鬧。這哪裡是猛長期啊,簡直是媽媽的噩夢期!
媽媽除了要不停的餵奶,還得安撫、照顧寶寶,偏偏這個階段的寶寶自己還很暴躁。媽媽剛感覺自己掌握住了寶寶的各種需求信號,就發現寶寶又開始&34;了。
當你發現你家寶寶有以下表現,說明他也正在經歷&34;哦。
1、奶量增加。 寶寶吃奶次數增加,過不了多久就要吃一次。
2、頻繁夜醒。 晚上醒來的次數和夜裡吃奶的次數也在增加,想睡,但又睡不安穩。
3、心情煩躁。 吃奶時一會含著,一會吐開。
03
01
堅持按需餵養
照顧一個煩躁的寶寶是很耗費精力的。當寶寶焦躁不安的時候,媽媽也跟著焦慮起來,各種擔心都來了:是不是奶水不夠?是不是寶寶哪裡不舒服?是不是帶孩子的方法不對?各種自我懷疑。
這個時候,建議媽媽們先拋開這些雜念。只要寶寶吃,咱就餵吧!寶寶飯量增加、奶水不夠的話,媽媽要多喝水,滿足自己身體需求,讓寶寶自己吸,通過吮吸刺激乳腺才能分泌乳汁。母乳是跟著寶寶的需求來供應的!
寶寶在猛長期不睡,真的不是因為沒吃飽!而是因為在猛長期大腦和身體的迅速發育讓寶寶不舒服。(不知道你青春期有沒有過生長痛?例如晚上腿疼等,想像寶寶也在經歷那種感覺,而且他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難受,需要媽媽安慰。)這個怎麼辦呢?媽媽只能陪寶寶一起熬過去。
02
找到適合寶寶的安撫方式
媽媽帶煩躁了,偶爾讓寶爸來帶一帶娃,也許效果更好。或者可以帶寶寶出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放點寶寶喜歡的音樂,或者使用白噪音來安撫他。抱著寶寶,或給ta洗澡、做撫觸。改變哺乳姿勢,例如躺餵、讓寶寶趴在肚子上吃奶等等。多試幾個方式,總能找到寶寶喜歡的。
猛長期總會過去的,寶寶快速發育最辛苦的還是媽媽。媽媽一定要調整好自己心情,不要煩躁、挫敗。保持信心,相信自己堅持過這幾天,寶寶一定會給你一個大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