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橘媽
有一些新手寶媽給我的感覺就是焦慮焦慮不停地在焦慮……
感覺有了寶寶之後,生活中充滿了問題,寶寶的哭鬧讓新手寶媽很困惑,不知道寶寶想要什麼,不知道寶寶到底哭什麼。
有些寶媽會給我留言講述自己的困惑。比如寶寶總是奶睡離不開人,讓她不知所措。再比如有時候寶寶長得飛快,有時候好幾天斤稱不見變化,讓她憂心忡忡……
這都是因為寶媽對寶寶發育規律一點都不了解,才導致自己焦慮煩躁還易怒,總是處在崩潰邊緣。
尤其是寶寶出生後,隔段時間就會進入一次「猛長期」,化身為高需求的黏人「惡魔寶寶」,更是讓寶媽崩潰。
但是崩潰往往來自於沒有準備,一點都不了解才會如此,如果稍作了解,可能焦慮的情緒會少一大半。
01
今天就來說說寶寶這令寶媽焦慮的「猛長期」,好幫寶媽們逃離噩夢。
猛長期出現的時間
寶寶剛出生時小小的,看上去很脆弱,但實際上他們發育的很快的。
頭兩個月的體重幾乎每天可以增加20-30克。到6個月的時候,正常情況下體重就已經是出生時的2倍了,1歲時大約是出生時的3倍,2歲時大約是出生時4倍,3歲時大約是出生時的4.6倍。
你會發現,年齡越小,生長的速度越快,所以寶寶的猛長期也有這樣的規律,年齡越小,出現的頻率越高。
一般呢,會在出生後的這幾個時間節點出現:
第7-10天
第3周,也就是第15天
第3個月
第6個月
通常猛長期會持續2-7天不等。最磨人的也就是1歲內的這4個猛長期,因為寶寶不會說話,所以當處在猛長期的他們有需求,要喝奶的時候,就會用哭鬧來傳達,但是寶媽又不明白,就會覺得很煩躁。
1歲後,寶爸依舊會在特定的時期經歷猛長期,只不過沒有1歲前那麼磨人。
02
猛長期的表現(又稱「寶寶怎麼惹你煩」)
●喝奶頻率突然變高
美國兒科學會發現寶寶處在猛長期時,寶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喝奶的頻率突然變高。
對於母乳寶寶來說,恨不得一直掛在媽媽身上,而奶粉寶寶就是每次喝完你衝泡好的奶粉之後仍然意猶未盡。
因為寶寶在生長,需要營養,所以也就容易感覺到餓。因此猛長期的最常見表現就是喝奶頻率突然變高。
●情緒比平時要煩躁易哭
煩躁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跟奶的需求有關,另一方面是生長讓寶寶感覺不是。
因為對奶的需求變高,所以總是需要醒來吃奶,睡不好也容易導致寶寶煩躁。同時,總是要吃奶,寶媽如果不及時給寶寶餵奶,寶寶就會因為餓肚子而煩躁。
有不少寶媽會納悶兒,覺得寶寶明明才吃完沒多久,不應該又餓呀,所以會遲疑,因此沒有及時給寶寶餵奶,所以寶寶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哭泣。
●開始變得黏人
一放下就哭,總想要在媽媽的懷抱裡待著,這也跟生長帶來的不適有關。而媽媽的懷抱最能給寶寶安全感,讓寶寶感到舒適、放鬆。
●飽餐後睡得更香
通常是在吃飽之後,可以睡得很香。因為大部分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的,因此寶寶睡眠會比較香。
但這並不代表寶寶睡得多,因為吃奶也多,所以可能夜醒次數會多,不過通常只要餵飽,寶寶就能睡得很香。
正在經歷猛長期的寶寶做個比喻的話,就像樹袋熊,被寶寶猛漲期折磨的寶媽就像一棵桉樹,寶寶恨不得吃在樹上睡在樹上。因此寶媽會比較辛苦一些。
03
寶寶猛長期,寶媽應該怎麼做?
把握時機多餵奶,奶水會更多
把握這個時期,也是增加泌乳量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期。因為奶量多少有一部分原因跟寶寶吸吮多少有關。
寶寶吸得多,奶水分泌的就越多。猛長期的寶寶剛好需求量高,所以要把握住,別輕易添加奶粉,因為寶寶吮吸的過程中還會持續產奶,對自己要有信心,給寶寶多哺乳很重要。
保持平常心
猛長期的寶寶是很磨人,但是通過這篇文章,我想可以幫寶媽認清楚寶寶這樣子的原因,這樣可以給寶媽們做好心理準備,好減少疑惑和焦慮。
心情保持是一方面,還要保證自己的睡眠時間。儘量跟寶寶同步,寶寶睡覺寶媽也要見縫插針的休息,同時要注意補充營養哦。
讓寶寶睡好
寶寶吃奶需求量大,但同樣也需要更多的睡眠,所以,寶寶醒著的時候就觀察,只要寶寶出現揉眼睛、打哈欠的動作立刻哄睡。因為小寶寶不具備自主入睡的能力,必須要哄睡,否則錯過時機,寶寶會很煩躁,更難入睡。
以上就是我關於寶寶猛長期的介紹和寶媽應該如何應對的建議。
育兒路上是有很多困惑,尤其是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所以,關注我,幫你解決更多育兒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