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到2020,從一城到數十城,從固有的模式到創變的突破,從不變的初心到服務的美好,翻開塵封的記憶,二十年的輝煌歷程跳動著火熱的靈魂,在時光的印記裡閃閃發光。
鎏金歲月中,把那濃濃的情和客戶的微笑,映刻在我們的腦海裡,麗島物業人的艱辛和汗水,客戶的支持和信賴,也銘刻在二十年的豐碑之上。
1999年,在新千年之交,由紅桃K集團執行控股的南寶物業(武漢)有限公司更名為聯合置業(武漢)有限公司,以全新面貌開啟了她的新世紀之旅,而南湖之畔的麗島花園成為聯合置業人敲響新世紀的鐘聲。
誕生之初,麗島花園就抱著打造武漢的第一個高端住宅小區的目標,帶著創業初期的無畏,在昔日偏離武漢市中心的南湖漁場打造出了聞名全國的花園樣本小區。
以麗島花園為始,聯合置業相繼開展了物業管理、室內裝飾、建築部品等相關業務,在業務線專業化的思路下,2000年7月,武漢麗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最初僅為集團內項目提供物業管理支撐。在百花齊放的新世紀,麗島物業「執拗」地追求高品質、高質量服務,讓麗島花園一度成為江城最美十大社區之一。
▲2001年麗島花園物業服務中心周訓場景
2002年,基於客戶認可度及市場美譽度,麗島物業陸續接管了東湖林語、拜贊庭、湖北省公安廳、湖北省青少年宮、洪山區政府機關大樓等項目。這些外部項目的成功拓展也確定了麗島物業市場化發展的方向,明確了拓展中高檔住宅物業市場為主、爭取大廈物業市場為輔的指導思想。
2003年,當項目從一個變成多個,標準化管理勢在必行: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這些體系文件應運而生,麗島物業亦順利通過IS09001:2000國際質量認證,並位列「全國優秀物業管理公司」20強。
2005年5月,麗島物業成為湖北省第一批獲得國家壹級物業管理資質的公司,並被長江日報頭版頭條報導。在彼時的武漢市物業管理行業,麗島物業憑藉過硬的服務已成為武漢市物業管理市場上一塊響亮的招牌。很多物業公司慕名前來諮詢,麗島物業順勢而為成立顧問服務小組,為其他物業企業提供顧問服務。武漢宜家湯臣、東湖壹號、夢湖水岸、南湖沁康園、瀾花語岸、鄂州長江天下、谷城盛世陽光城等項目,還有十堰、荊州、宜昌這些地級市都留下了麗島物業顧問服務的印記。
比創業更難的是創新,在住宅領域的篳路藍縷更堅定了麗島人銳意進取的創新激情。2005年起,國家加大了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行業面臨著新一輪的整合。降溫不斷刺激著房地產這根敏感的弦。走出困局,不一定是守得雲開見月明,而是靠自己撥雲見日。
2006年,母公司聯合置業收購華中軟體園,拿下「藍域」地產品牌,開始布局產業園區,後更名為武漢光谷聯合集團。
2007年,光谷軟體園破土而出,麗島物業亦踏上了產業園區物業管理的早班車。在與園區企業客戶高頻接觸的過程中,麗島物業進一步了解企業主對物業管理的需求。
▲光谷軟體園
2010年,光谷金融港隨之而來。隨著更多的科技企業、銀行、金融後臺企業入駐兩大園區,麗島物業相繼接管了武漢銀聯商務數據中心、交通銀行武漢數據中心、泰康保險集團武漢後援基地等園區內項目。在此時局下,麗島物業也將眼光投射到了更遠的將來,試圖改變住宅項目一頭重結構,實現住宅和非住宅領域雙業務版圖。為此,公司特成立武昌事業部、漢口事業部和光谷事業部,將當時項目按照分管格局分別納入三個事業部運營,抓服務、抓品質、抓管理、抓發展。
2011年,光谷聯合在漢項目發展迅速,光谷生物城、高科醫療器械園和未來科技城66.8平方公裡的起步區改建項目已經初具影響力,憑藉光谷聯合的平臺稟賦優勢,麗島物業產業園區版圖迅速在東湖高新區鋪開,從展廳物業服務開始,每一次政府接待,每一次客戶考察,麗島物業客服團隊優雅的氣質、專業的講解都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光谷生物城展廳客服為客戶講解
此外,光谷聯合開始接到很多外地政府單位的邀約,逐漸走出湖北拓展新的項目:合肥金融港、青島軟體園、瀋陽光谷聯合科技城……麗島物業亦走出武漢,邁向全國,實現了營業額的迅速增長。2013年、2015年麗島物業營業額相繼破1億、破2億。
2015年年底,麗島物業開始發揮物業管理專業優勢,實行集約化管理,根據物業服務類型成立住宅事業部、園區事業部、O2O事業部,將管理權限下移,打造專業化的物業管理團隊。
2015年-2018年是中電光谷的轉型變革時期,在信息化、數位化的的浪潮中,麗島物業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開創綜合運營新紀元。
2016年,麗島物業積極投入網際網路+建設,推出i麗島1.0版本,一年後推出i麗島APP2.0及EMS1.0版本,2017年i麗島迭代至3.0,EMS2.0升級完成,2018年EMS進入3.0時代,2019年i麗島APP商城上線,園區通1.0發布,態勢平臺上線、IOT平臺上線,2020年i麗島H5商城(社區拼團)上線。
▲智慧物業運營中心
與此同時,麗島物業依託穩健發展的物業管理基礎服務業務,分別成立了專業化公司來運營基礎業務,以此構建全產業鏈服務能力。並再次調整組織架構,形成以「發展中心、財務中心、運營中心、產品中心、行政人事中心」為職能分工的五大中心;將項目管理劃分為「三大片區、16個區域」,管理重心下沉,實現扁平化組織管理。
通過四年的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基於中電光谷「一平臺,兩方法論」,麗島物業逐步由專業的物業管理者轉變為智慧化運營平臺。而綜合運營能力建設成為新時期指導麗島物業發展戰略的重點。
綜合運營是建立在「數字管理系統」基礎之上的一體化業務組織方式,物業服務是綜合運營的十五大能力中的重要一環,從依靠基礎服務來服務業主,到適應園區業務來服務企業進行業務轉型,許多運營活動落到執行層需要物業來承擔,實現線上到線下服務的落地。
目前,任何提供單一服務的公司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客戶更需要的是具有整合運營能力的服務商,從專業化走向綜合化是新時代實現新發展的必要路徑,2019年,麗島物業邁入新增長期,開始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創新綜合運營模式,開闢全新的「數位化轉型」道路。
過去二十年,是中國企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但近年來,經濟的下行、資本的謹慎令中國的企業經營者們體會到了壓力,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心懷夢想的創業者也遭受了重創。
武漢作為疫情的風暴中心,既要擔起防疫抗疫的重任,又要維持企業穩定的經營,這種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麗島物業是武漢本土企業,在漢項目80餘個,疫情期間在一線崗位員工有2600人,為5萬多戶家庭提供居家隔離服務,為武漢市一醫院醫護人員送餐每天達1萬多份,為2000多家企業守衛平安並助力復產復工。這當中更是湧現很多「逆行者」,參加洪山方艙醫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馬滄湖校區)、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方艙醫院和醫療隔離點的防疫工作,他們有責任、勇擔當,是當之無愧的「物業英雄」。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我們不僅加強了組織領導,強化了責任擔當,也再一次發揚了奮鬥精神,可以自信地說我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與抗疫工作的麗島物業人
在選擇與變革的當口,我們開始總結和思考:麗島物業是如何穩健地走到現在的?未來該如何繼續將這個企業辦好呢?是否是麗島人常存的發展意識、品質意識、培訓意識、文化意識、創新精神起到了關鍵作用呢?
常存發展意識,擴大市場份額。2001年,麗島物業開始承接部分外部項目,部分項目需要經過規範的招投標流程,當時公司管理層只能「趕鴨子上架」,從0開始,鑽研招投標的相關事宜。隨著招投標工作量的變大,當時管理層決定成立發展部,委派專人專門處理這項工作。
現任黃石分公司總經理的李江華在2004年曾是發展部的一員,當年跑市場、拓項目的日子仍然讓他記憶猶新。印象最深刻一次,一次重要項目的開標前一天,他的老婆在老家正生產。當時的他正忙著做標書最後的修正、封包,接到家裡電話時,他很想長一雙翅膀飛回家。但是,標書還沒有處理完,「回去吧,有我們呢。」,旁邊的同事勸他,「不能走」,他的腦海裡只有這三個字。最終他在和同事的密切配合中,完成了開標前的準備工作。「那幾年,沒日沒夜睡辦公室做標書,和客戶磨破嘴皮子只為談成某個條款,人雖然很累,但是看著公司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麗島品牌愈發深入人心,我們便知道,發展是值得投入的一件事。」
2016年,公司首次嘗試投標武漢地鐵項目,結果因為報價與市場懸殊太大而與中標無緣。第二年,地鐵項目再次發起招標公告,發展中心團隊愈挫愈勇,吸取上一年度經驗教訓,並分組前往地鐵各個站點實地調研,了解每個站點特徵以及站點內保潔全天作業模式。因為前期充分的準備,在2017年一次性中了武漢地鐵車站、車輛段、橋隧中心3個不同的標的,總合同額達到1個億。正是一批又一批的市場人埋首案前與時間賽跑,麗島物業才得以開疆拓土走出去,積極穩妥擴市場。
強化品質意識,提升服務質量。麗島物業早前採取了很多重要措施以強化品質管理:制定服務模本、建立品質檢查制度、召開品質例會、策劃品質專項活動。尤其在品質檢查過程中,明查和暗訪兼用。這中間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曾有品質專員在故意不穿工作服,尾隨其它業主進入小區大門的過程中被保安人員攔下,表示「外來人員不得進入小區」,品質專員笑著表明同事的身份後,一個勁地誇獎當事保安:「門崗管控就得這樣處理,這次給你們項目打高分!」也有靈活的保安,在發現品質專員到達小區後,會迅速在對講中「通報」,惹得項目眾人神經緊張,就怕項目品質得分落後。公司堅定地認為,管理鬆懈就是管理者的失職,單純追求經營收益是管理者目光短視的體現,所以在不虧本的前提下保證業主滿意度,在業主滿意的前提下儘量提高收益,讓我們的服務品質經得住考驗。
落實培訓意識,精進員工技能。早在成立之初,麗島物業便明確了新員工「不培訓不上崗」、老員工「全員培訓提高」的工作指導思想。公司堅持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方式,多次聘請各方面的專家對公司員工進行了培訓指導,並組織骨幹員工前往北上廣深地區考察學習。2017年,為進一步完善公司培訓基地,麗島物業成立麗島學院,讓員工的培訓和學習有了更為專業、規範的載體。為了全面提升項目主任管理水平以及專業知識,在麗島學院成立之初開展了一次項目主任集中訓練營,總經理辦公會每一位領導均擔任了各自專長的課程老師,現場授課。時任公司總經理的楊樺女士在集訓營開班時,帶領全體項目主任以宣示的姿態,一起溫習企業理念文化,充滿儀式感的場景代表著麗島精神在一代代管理者之間的傳承。
▲項目主任重溫企業文化
傳承文化意識,迭代麗島精神。對於麗島人而言,文化的力量遠比物質的力量更持久、長遠。正是我們把物業管理中平凡的工作日復一日做到極致,將心級服務帶到客戶心裡,物業管理行業才逐漸受人尊敬,麗島物業才得以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這些信念早已成為推動麗島物業發展的無窮動力。
永葆創新精神,續寫時代新篇。作為應對未來挑戰的需要,我們還特別將「創新、創業」作為麗島物業重要的價值觀。創新精神的培育,需要培植合適的土壤。在企業文化中如果充斥著得過且過、固步自封,一切創新都無從談起。我們在困難的時候要有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在順境中更要有不停步、不懈怠,保持進取的活力。特別是隨著我們市場和業務的不斷開拓,要萬裡之國不辭其遠,窮鄉僻壤不辭其苦,永遠保持一份創業激情,這是我們所有創新的源頭活水。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麗島物業前方的徵途上,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能夠阻擋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麗島精神還需要繼續傳承,要有一批又一批執著於創新創業的麗島人前赴後繼,不斷地登上歷史舞臺,讓麗島物業永葆青春的活力。
責編 / 吳 陳
視覺 / 張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