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伏天」的到來,長沙氣溫日漸攀升。常聽人說:「熱死人!」熱,真的能死人嗎?別說還真有可能。
王先生是汽車配件烤漆車間的工人,近日,他和往常一樣按時到單位上班,因車間內溫度較高,加之通風不良,下午兩點,他突然覺得頭暈、肢體無力,不久就四肢抽搐昏倒在地,同事立即把他送往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急診科救治。入院體溫高達40℃,脈搏114次/分、呼吸34次/分、血壓171/95mmHg,意識模糊,皮膚乾熱,全身抽搐。接診醫生仔細觀察,詢問病史,馬上初步診斷為熱射病。
急診科立即啟動應急反應系統,醫護人員迅速展開吸氧、開通靜脈通路、冰鹽水輸注、全身大動脈冰敷等多項降溫措施。隨著各項化驗檢查結果回報,提示熱射病合併心律失常、肝腎功能不全、酸鹼平衡失調、乳酸酸中毒等多項併發症,科主任蘭嵐當機立斷,立即將王先生轉至急診重症監護室(EICU)進一步監護和治療。
熱射病救治關鍵是儘早將體溫降至正常以減輕對臟器的損害。在EICU,王先生仍持續抽搐。為防止腦損害,醫生立即予以鎮靜止驚,氣管插管及保護性機械通氣治療,大量補液糾正細胞內脫水,繼續冰鹽水輸注,冰毯降溫,冰鹽水灌腸,冰鹽水膀胱衝洗,同時啟動持續血液淨化(CRRT)糾正酸中毒,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經過一系列救治措施,王先生入院後1小時內體溫降至36.5℃。
為保護腎功能,預防出現橫紋肌溶解等併發症,護士每小時監測尿液顏色、尿量,定期複查腎功能,同時持續24小時CRRT治療。入院第二天,王先生躁動明顯減輕。
入院第三天,王先生神志恢復正常,複查肝腎功能無異常。醫生充分評估後,予以脫機、拔除氣管插管,王先生能正常交流、進食。目前,他正進行康復治療,病情基本好轉即將出院。
蘭嵐介紹,根據臨床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度中暑。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輕症中暑除上述症狀外,體溫往往在38°C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躺解衣,降溫,補充水和鹽分,可於數小時內恢復。熱射病為最嚴重的中暑,可引起核心溫度升高,進而影響全身各器官組織的功能。患者出現局部肌肉痙攣,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等現象,如得不到及時妥善的救治,死亡率可高達50%以上。
蘭嵐提醒,隨著盛夏的來臨,進入中暑、溺水等夏日病的高發季。大家千萬不要對中暑麻痺大意,一旦出現輕度中暑症狀,要及時處理和治療,防止進展為重症中暑,特別要重點關注老、幼、病、弱等高危人群。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精神疾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的人群更易發生中暑,一旦發生應立即處理,及時就診。
通訊員常丹 記者梅玫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