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67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往往會非常重視,這是孩子離開家第一次過集體生活,父母會不自覺的擔心也會焦慮。
而入園後,有的家長們會發現孩子比自己想像的堅強獨立,反而是父母送孩子入園後,會不適應甚至傷心的流淚。
對於開學第一天,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特點,有網友分享了一日本幼兒園開學的「盛況」,讓很多中國家長紛紛大呼「無情」,並且發出來自靈魂的拷問:「孩子真的能這樣教育嗎?」
到底是什麼讓中國家長紛紛大呼「日本幼兒園無情」?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的看一下,日本的「無情」幼兒園究竟無情在哪裡。
日本幼兒園,無情」在哪裡?
01、家長「無情」
按照中國的一慣傳統,如果是孩子上學,尤其是開學第一天,恨不得是全家老小出動。
大包小包的替孩子拎著,一同把孩子送入學校,直到親眼看到孩子坐進教室為止,甚至在幼兒園門口眺望久久不願離開,依依不捨之情讓人看了都感傷。
日本卻不一樣,哪怕是開學第一天,也沒見哪個日本小孩是由家長進行接送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全都背在孩子小小的肩膀上,一個人乘車,一個人去學校,哪怕有個孩子身旁跟著家長,行李也全都是自己在提,家長絲毫沒有要幫助的意思。
如此看來,怪不得家長會感嘆:「真是無情啊!」
02、老師「無情」
不僅家長無情,就連老師也是看起來十分的無情。
中國幼兒園的老師更像是孩子的「保姆」,不僅要管孩子的學習,甚至還會操心孩子的生活問題,有時就連孩子上廁所都要跟著,下了課也要時時盯著孩子,生怕孩子出現什麼問題。
可日本的老師卻不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師看著學生自己完成。
孩子們背著書包到了學校之後,自覺的上下課,自覺的學習和玩耍,哪怕是一些年齡特別小的孩子,有些事情根本就無法獨立完成,老師也是在旁邊看著指導一下,不會伸手去幫忙,儘量的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
03、吃飯「無情」!
除了老師和家長無情,日本的幼兒園也體現出很多無情的地方,典型的就是吃飯無情。中國孩子在幼兒園進行吃飯,別說刷碗,就連盛飯都是老師幫忙,絲毫不用孩子插手,孩子要做的就是張嘴吃飯,保持安靜就可以了。
對於有些問題的學生,老師甚至會直接把飯菜餵到孩子嘴裡,就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好。
可日本幼兒園卻不一樣,自己帶著自己的吃飯用具,自己盛飯,自己吃飯,吃完飯後自己收拾自己桌子上的垃圾,收拾自己的碗筷。
如此一來,不僅大大減輕了學校工作人員的負擔,而且還鍛鍊了孩子的獨立能力,雖說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但也不得不說,這種做法看起來是有些無情了,尤其是對於幼兒園的小孩子來講。
日本幼兒園的「無情」,不僅僅只表現在以上幾點,其實是體現在很多方面的,與我國的幼兒園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中國家長在大呼無情的同時,也不得不說,這樣的教育方法的確有它的好處,值得讓人學習,尤其是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這種教育方法,確有幾大好處
1、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更好的面對未來
老師和家長看似無情,其實內心還是愛孩子關心孩子的,為了讓孩子獨立,家長不得不學會放手,只有孩子自己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才能學會成長,內心才能強大。
2、讓孩子更加懂得感恩,提高孩子的情商和能力
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不會吃飯不會上廁所,其實孩子比大人想像的勇敢堅強,適應能力也會很棒的。只有自己獨立面對,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面對問題該如何自己解決,和老師朋友們該如何說話,這些也能培養孩子的情商。
無情的背後,是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只有孩子自己動手才知道做每件事情的難度,而自己處理問題又能鍛鍊孩子的手腦協調及情商的培養,對孩子是很有幫助的。
3、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世界是孩子的,孩子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有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才能適應世界並且開發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恰恰是他們這種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鍛鍊孩子,讓孩子飛向更遠的未來,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希望家長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該放手時要學會放手,心該硬就要硬,無情其實也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家長要信任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優秀成才。
本文編輯:媽媽緣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