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老人用現金支付被鄙視?當人人都出門不帶錢,世界會怎樣?
最近網絡上有這樣一則新聞,一位50後的老年人去超市購物,買完東西付錢的時候因為掏的都是零錢,遭到了收銀員的不滿,並且嘲諷道:還不會使用手機支付呢?以後都是無現金時代了,像您這樣早晚會被社會淘汰的。排在後面的那些手裡握著一把零錢的老人聽了這話也都面面相覷。幾句話說的雖然不無道理,但是老人聽了心裡卻很不是滋味。仿佛自己是被時代拋棄、遭年輕人嫌棄了一樣。
現在幾乎所有商家都在使用行動支付收款,甚至路邊賣烤紅薯的都會在火爐子上面貼上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寶收款碼。雖然現在行動支付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幾乎很多年輕人出門都不帶現金了。但是這樣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嗎?當錢變為一個個手機上的數字,是不是花起錢來就更加沒有任何感覺了?嗖的一下錢就沒了,甚至都沒有經過自己的手,也沒有見過錢是個什麼樣子。好處雖然顯而易見,那就是再也不用擔心收到假錢了,但弊端也是有的。
之前有這樣一個現象,在辦理房產證的地方因為收費只收現金很多人只能去旁邊的銀行取錢,而那些銀行卡都沒帶的人只能找別人用手機裡的錢套現,而帶現金的人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們這些年輕人都不帶現金那現在我幫你換錢不應該給我點兒手續費嗎?旁邊的人一臉尷尬。過去人常說出門多帶錢,現在人只要手機有錢,手機有電就哪兒都敢去。
可這樣就真的安全嗎?假如手機被別人撿到或者偷了,又很不幸的密碼被破解了,本來以為很安全的錢是不是就瞬間暴露在壞人的眼前了?而還有一少部分人現在不願意使用行動支付也正是有這種擔憂。同時也有些人就是喜歡錢裝在錢包裡的感覺,那一張張紅色的鈔票特別能給人安全感,一張張數一遍有時候還能給人帶來心裡的滿足感。如果人人都不帶現金,那麼錢可能真的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了,因為錢就像古代的貝殼一樣是一種貨物交易的介質,如果每個人都不需要它了,那它自然也沒必要存在了。不過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你怎麼看?現在的你身上有多少現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