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一號線昨日實現洞通。
站內的電梯已經安裝完畢。
12月29日上午,隨著盾構機在大東門站內破土而出,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全線洞通。記者從現場獲悉,預計在明年5月,1號線將完成軌道鋪設,實現軌通。而春節前,勝利路下穿壽春路和新長江路橋將放行東邊半幅路面的兩條車道,車輛可從勝利路直達南北一號高架。
幕後
鑽地龍穿越南淝河耗時近半月
軌道交通1號線項目辦有關人士介紹,此次1號線最後貫通的土建4標「太湖路站~大東門站」盾構區間,雙線全長近6.3公裡。該區間工程因地處鬧市區,又緊鄰南淝河,工程施工環境複雜,作業難度高,施工風險大。
作為「鑽地龍」的盾構機在施工中沿線先後側穿南北一號高架橋樁,下穿明渠橋、南淝河、南一環下穿隧道等多條河流、通道,遇到各種複雜地層及繁多的地面建構築物和地面管線。
為此,各方堅持超前探測、提前注漿加固、加強地面監測,有效控制地面空洞沉降、盾構機扭動、接收洞門湧水湧沙等重大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穿南淝河的過程中,有時候一天僅能推進1.5~2米。盾構機從抵達南淝河的南端,到29日正式穿通北岸,穿到了北端,僅有幾十米的長度,前後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揭秘
隧道支撐全靠數萬片「金剛罩」
地鐵隧道挖掘施工靠盾構機完成,當盾構機掘進一定距離後必須進行支護,以確保隧道和盾構機的安全,假如不能及時支護就可能出現塌陷等危險。這時候,就少不了「金剛罩」來起保護和支撐作用。
地下隧道內,管片一環一環連接而成。這些管片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只不過外觀、精度上要求更高。一環由6片管片錯縫拼裝,拼好後的環,外徑6米,內徑5.4米,寬1.5米,厚度0.3米。
雖然名字叫「片」,可分量卻不輕。每個管片重約3.5噸,要靠專門的吊車來吊進吊出。目前,在建的1號線雙向隧道除了幾個試驗段區間靠人工挖掘隧道,不需要管片之外,粗略測算,全線總計需要管片10萬片左右。
節點
明年5月全線軌道鋪設完成
1號線全線隧道洞通,只是意味著土建部門的施工全部完成,但其他各項施工還在進行當中,完成還有待時日。另外,地鐵站主體完工,只是從一堆材料變成了「毛坯房」,還需要經過精心裝修。今年5月中旬,作為試點樣板站,葛大店站率先開始裝修。
據介紹,1號線各大車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機電安裝,目前工程已經完成了85%。而弱電安裝也已完成了60%。另外,隧道上方的接觸網等也要陸續布設。
「全線的各項施工總的工程量已經完成了70%。」1號線項目辦相關人士表示,根據施工計劃,1號線全線軌道鋪設預計在明年的5月份全部完成。
試車
最快明年4月列車進隧道開跑
該人士透露,從上個月首列地鐵列車從南京運到濱湖車輛段之後,到目前一共有4列車都運到了段內。目前,這些列車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各項調試工作。調試之後,一個重頭戲就是進隧道內進行試跑。
「試跑不會等全線軌道鋪完才開始,但大體會分三個階段進行。」該人士介紹,按照計劃,明年4月份,首列車將進入隧道軌道正線內進行試跑。最終,1號線所有的26列車都要在正線上試跑。
根據建設的時序和現場情況,最先試跑的線路區間為,大連路站以南到徽州大道站;太湖路站~大連路站區間計劃在明年5月系統聯調;全線聯調計劃在明年7月。
放行
明年春節前勝利路可直達南北高架
配合1號線北段的建設,合肥市在2012年同步啟動了勝利路暢通工程。如今,勝利路(臨泉路~壽春路)路面部分早已通車,但配套建設的勝利路下穿壽春路和新長江路橋卻遲遲沒有放行。
據悉,大東門站是軌道交通1號線和2號線的交叉換乘站,因為2號線下穿南淝河還沒有進行施工,為此必須預留相應的出口方便後續施工,大東門也無法就此全部放行。
不過,好消息是,為了方便春節期間市民出行,軌道公司計劃在春節之前,放行壽春路下穿橋到長江路區間的東半幅路面(橋面),屆時這段區間共有2條機動車道雙向通車。
這也意味著,春節前從合肥火車站開車可經新長江路橋上南北一號高架,直達高鐵南站或者濱湖。而西半幅路面放行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