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全球首款基於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錶MOTO ACTV發布
2014年3月18日 摩託羅拉又一款智能佩戴設備MOTO 360發布
時隔兩年五個月,現在的穿戴智能設備已經從之前的「默默無聞」走向了「大紅大紫」。眾多廠商紛紛進入該領域,而我們看到市場中的手錶、手環產品也是層出不窮,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用上了這類產品。
MOTO 360穿越式評測
不過即便如此,MOTO 360的發布還是讓很多人眼前一亮。除了它奪目的造型設計外,基於穿戴設備的Android Wear系統也將在這款產品上率先採用。摩託羅拉的技術和產品設計方面在業內首屈一指,谷歌的Android系統得到了全世界用戶的認可,兩者之間的結合讓我們對MOTO 360充滿了期待。
MOTO 360到底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雖然產品還未上市,但筆者已經按耐不住,今天我們就結合現有已經掌握的資料,發揮充分的想像,穿越時間,對MOTO 360進行一個從硬體到軟體的穿越式評測。
擁有頂級設計的MOTO 360
我們首先來聊聊MOTO 360的外觀設計。
和市面上的很多智能手錶不同,MOTO 360採用了圓形的錶盤設計,從視覺上來看更接近於普通的手錶樣式。摩託羅拉消費體驗設計主管Jim Wicks也認可了這點,和市面上的方形錶盤產品相比,圓形錶盤設計佩戴體驗上也更加出色。
MOTO 360(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摩託羅拉消費體驗設計主管Jim Wicks(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宣傳視頻)
圓形錶盤說起來簡單,其實在圓形屏幕在製作工藝上還是有不小難度的。不過這個問題在摩託羅拉面前難題早已經攻克。大家還記得摩託羅拉Aura嗎?這款2008年發布的奢華手機在屏幕設計上汲取了腕錶的靈感。1.55英寸圓形屏幕擁有1600萬色,300dpi,屏幕直徑像素點達到了480,這樣的顯示表現即便在現在來看也不落下風。有了Aura的積累,我們可以預見MOTO 360屏幕能夠帶給我們的驚豔表現。
Aura屏幕顯示效果
Aura屏幕實際顯示效果
據悉,MOTO 360將採用一塊OLED屏幕配合藍寶石玻璃的保護層,OLED屏幕功耗低,可以讓MOTO 360像真實手錶一樣始終顯示時間,而藍寶石玻璃可以對表面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這樣的設計曾經在摩託羅拉Aura上有非常成功的表現,而採用OLED屏幕配合金屬邊框的設計的MOTO 360也將繼續傳承這種高貴完美的血統。
摩託羅拉Aura待機時屏幕時鐘顯示
MOTO 360直徑46毫米,雖然我們不知道其厚度,但和從其宣傳視頻來看,厚度應該在15毫米以內。雖然15毫米的厚度在手錶中並不算輕薄,但考慮到智能手錶的電池部分,不得已做出這樣的設計,厚度與續航之間的矛盾在手錶上也很難解決。也許你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那我們通過下面的圖標來對比一下:
MOTO 360 | 勞力士潛航者 | 歐米茄海馬系列 | 浪琴康卡斯系列 | 天梭庫圖系列 | |
直徑 | 46mm | 40mm | 41.5mm | 39mm | 39mm |
厚度 | 14-15mm | 12.8mm | 16.8mm | 12mm | 10.8mm |
從對比來看,雖然MOTO 360在幾款手錶的對比中顯得比較大,但由於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所以厚度上的犧牲也是無奈之舉。不過從宣傳視頻一位女士佩戴的的細節來看,MOTO 360的佩戴體驗並沒有那麼誇張,基本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MOTO 360厚度及佩戴體驗(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宣傳視頻)
為了給用戶帶來像佩戴真實手錶一樣的體驗,MOTO 360提供了金屬錶帶和皮質錶帶兩種選擇,未來不排除推出像Moto Maker類似的錶帶定製服務。
在按鍵和接口設計上,目前我們除了在屏幕右側的一個按鍵外,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其他的按鍵。這意味著MOTO 360或許將採用無線方式傳輸數據,以及採用無線的方式充電。當然也有可能像三星Gear一樣擁有一個專門充電和傳輸數據的底座。
金屬錶帶版MOTO 360(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皮質錶帶版MOTO 360(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至此,我們對MOTO 360的外觀解析告一段落,在應用和操控體驗方面,MOTO 360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搭載Android Wear的標杆體驗
說過了外觀,我們接下來來看看MOTO 360到底有怎樣的驚喜在其中。
雖然很多穿戴式智能設備都是基於Android系統開發,但市場產品的體驗和表現參差不齊。手機上的系統直接搬到手錶的小屏幕上顯然是無法獲得完美體驗的。對此,谷歌也幾乎在MOTO 360發布的同時推出了專門針對穿戴式智能設備推出的Android Wear平臺,MOTO 360或將是該平臺的首款終端。
Android Wear SDK包內圖標界面(圖片來自於CSDN)
Android wear採用了滑動式操作,通過上下切換可以在不同的功能項中進行切換,而左右滑動可以在一個功能項下進行該項目內的其他功能操作,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動畫來搶先感受一下。
比如我們在通話界面通過向左滑動可以進行撥號、簡訊、打開的操作;點擊推送來的Facebook信息向左滑動可以打開查看;一屏顯示不了的內容可以通過上下滑動查看。
來電界面下向左滑動切換功能(圖片來自於Phonearena)
Facebook推送消息向左滑動查看詳情(圖片來自於Phonearena)
郵件更多內容可上下滑動查看(圖片來自於Phonearena)
通過上下滑動,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功能項中進行切換。
上下滑動在簡訊、來電、截圖功能間切換(圖片來自於Phonearena)
同時,卡片式的風格也被加入到系統中,對於Android用戶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谷歌卡片式風格(圖片來自於Phonearena)
Android Wear針對穿戴式智能設備特點,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滑動式的操控體驗,和當前以按鈕為主的系統體驗有很大的提升。配合MOTO 360出眾的屏幕顯示,考慮購買穿戴式智能設備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
MOTO 360應用體驗大揭秘
上面介紹過了系統,MOTO 360有哪些應用?應用體驗如何呢?我們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這方面的內容。
作為谷歌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終端,谷歌的應用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MOTO 360中,我們將可以獲得Gmail郵件服務、Google Map地圖導航服務、Google Now語音服務、Hangouts社交應用等應用體驗。而在MOTO X上的頗具亮點的語音控制功能也會順利成章地搬到MOTO 360上來成為其一大賣點。和手機上的語音操控相比,在智能手錶上的語音操控將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Google map導航服務(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谷歌Hangouts消息提醒(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語音控制(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Google Now提供的語音搜索項(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由於Android Wear SDK已經開放,所以我們還可以在MOTO 360上獲得第三方應用的體驗。而MOTO 360也將建立一個專屬的應用商店,用戶對感興趣的優秀應用或錶盤可以進行付費購買。※
天氣時鐘(圖片來自於myvichar)
整合Google Now的天氣時鐘(圖片來自於myvichar)
火車實時查看APP(圖片來自於myvichar)
汽車中控及查找APP(圖片來自於myvichar)
購買感興趣的錶盤(圖片來自於myvichar)
MOTO 360版勞力士立刻上手(圖片來自於myvichar)
MOTO 360上也Flappy Bird(圖片來自於myvichar)
眾多的應用將讓MOTO 360成為玩法最豐富的智能穿戴設備,而一個基於穿戴智能設備的生態系統也將形成。
※應用圖片來自於myvichar設計概念圖
硬體配置及其他特色
上面介紹了很多,大家可能對MOTO 360的硬體配置比較關心。其實從MOTO X我們可以看出,摩託羅拉並不會跟風追求超強硬體配置,所有的硬體配置都是為了能夠提供完美的使用體驗。所以雖然硬體配置我們還不確定,但對於操控體驗上大家應該有足夠的信心,摩託羅拉應該不會讓MOTO 360的用戶失望。
MOTO 360(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在其他特色功能方面,MOTO 360採用了藍寶石玻璃鏡面,機身表面採用P2i塗層,雖然不能夠浸泡在水中,但基本的水濺還是能夠防護的,這點用戶不用擔心。
至於如何充電,MOTO 360將提供無線充電底座和有線充電底座,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並沒有對MOTO 360進行全面的續航測試,不過基本使用3-5天還是完全能夠保證的。
總結:
以上我們從外觀設計、應用體驗的方面為大家介紹了摩託羅拉MOTO 360的功能特色。作為穿越式評測,有些方面存在著筆者的個人主觀色彩,但我們力求在產品發布前為大家全面地展示MOTO 360能夠帶給我們的革命性體驗。MOTO 360與Android Wear的推出,也將讓眾多智能穿戴式設備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MOTO 360值得期待(圖片來自於MOTO 360官網)
MOTO 360將會在今年夏天上市,而很有可能會在6月谷歌I/O大會上正式發布這款產品,屆時其售價也將公布。通過上面的介紹,你是否對這款產品動心了呢?你能承受多少的價格呢?
時隔兩年五個月,現在的穿戴智能設備已經從之前的「默默無聞」走向了「大紅大紫」。眾多廠商紛紛進入該領域,而我們看到市場中的手錶、手環產品也是層出不窮,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用上了這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