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千峰隨雨暗,一逕入雲斜。

2020-12-14 騰訊網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題盧處士山居

溫庭筠〔唐代〕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逕入雲斜。

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譯文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後遠遠地認準方向向盧岵山居走去。

沿途看到古樹的老根纏連著石頭,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衝走水面上的浮土、樹葉,露出泉底的沙子來,顯得水明沙淨。

山裡峰巒座座,由於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雲深處。

時間已到傍晚,還不見盧處士,晚鴉也已飛往自己巢裡棲息,漫山遍野的蕎麥花在夕陽下更顯得一片潔白。

注釋

盧處士:盧岵(hù)。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後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山居:山中的住所。

樵客:出門採薪的人。遙識:一作「遙指」。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急:湍急。露沙:露出沙石。

徑:小路。

飛鴉集:一作「鳥飛散」。

滿山:一作「滿庭」。蕎麥: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赤質柔。葉互生,呈心臟形,有長柄。花色白或淡紅。果瘦三角形,有稜。子實磨成粉可制麵食。通常亦稱其子實為蕎麥。

鑑賞

這首詩沒有直接寫盧岵,也沒有直接寫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襯人。

首聯兩句是說先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後遠遠地認準方向走去。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稱砍柴的人為樵子、樵夫,而稱之為「樵客」,意味著這個砍柴者並不是俗人,這對於詩的氣氛也起著一定的渲染作用。

頷聯兩句寫一路所見,是近景。古樹老根纏石,仿佛它天生是連著石頭長起來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樹葉衝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來,更顯得水明沙淨。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幽僻山徑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與此相應,作者用的是律詩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對拗,在音節上也加強了高古、清幽的氣氛。

頸聯兩句寫入望的遠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一逕入雲斜」和「千峰隨雨暗」相對照,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雲深處。這兩句改用協調的音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變化,一方面也是和寫遠景的闊大相適應的。

尾聯兩句又改用拗句的音節,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的。而寫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為了寫人,為了襯託古樸高潔的「處士」形象。

「蕎麥」是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裡,小白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才顯出滿山的蕎麥花一片潔白。蕎麥花既和描寫處士的山居風光相適應,同時,也說明處士的生活雖然孤高,也並非和人世完全隔絕;藉此又點明了作者造訪的季節是春天。

全詩的層次非常清楚,景物寫得雖多而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過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高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這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冷門詩詞科普之溫庭筠: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溫庭筠一生有400多首詩詞傳世,其中不乏如「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等千古名句,今天我們來欣賞他幾首比較冷門的詩詞。1、俠客行唐代:溫庭筠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
  • 【詩詞鑑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在古人的詩句中,從來不缺少冬天景色的詩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江神子-冬景 宋-蘇軾 一任野鷗隨。 少年遊-冬景 清-商景蘭
  • 詠物詩詞鑑賞
    鑑賞詠物詩詞的主要有如下幾條:1.要了解詠物詩詞在創作時要採用「不即不離」的吟詠方法。那麼,什麼叫做「不即不離」呢?
  • 【詩詞鑑賞】十首冬天菊花的詩詞,在冰天雪地裡依然是那樣美麗!
    黃菊一何好,持觴惟爾從。 名應稱晚秀,色豈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論月孟冬。 寒徑餘香滿,疏簾倒影高。 詩狂仍落帽,酒債擬償袍。 第品增新譜,餐英按古騷。
  • 【詩詞鑑賞】古詩詞鄉村的冬天,是一首動聽的詩!
    雨後課兒耕種了,茅簷晴曝一冬閒。 冬晴閒步東村由故塘還舍作 宋-陸遊 故園三徑可婆娑,遇興遵塗負杖歌。 霜重天寒山色淡,草枯野曠獵徒多。 解刀尚可謀黃犢,揮帖無由致白鵝。
  • 詩詞鑑賞《江雪》
    詩詞鑑賞《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景色給描繪了出來,當時的景色比較偏僻可以看得出來四人當時的心情比較寂寞安靜的景色,讀完這首詩不僅讓我們感覺到,作者的孤獨、冷清江雪這首詩一共用了20個字,就描繪出了冬天的景象下著漫天大雪一個老人在江上坐在一葉小舟中,一個人非常孤獨的在江中心釣魚,想給我們展現出下雪天是天地間自然景象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簡直太漂亮了,也可以看出在湖中釣魚的老頭比較清高,不喜歡群居生活性格很孤傲,當時的柳宗元比較不喜歡一天天走下坡路的社會和
  • 詩詞鑑賞遠離塵世的寂寞讀柳宗元《江雪》
    今天鑑賞他的代表作之一《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因此詩詞中難免有過於孤僻,清冷,不帶人間煙火的避世情懷。這首詩,二十個字,卻營造出一副幽靜,寒冷。一塵不染,萬籟無聲的悠遠畫境。這似乎是作者理想的虛幻境界。畫面其實及其簡單,就是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者,在江邊冒著大雪釣魚。但作者卻刻意用宏大的背景來襯託,這中意境的對比,反差。
  • 中高考之詩詞鑑賞應試寶典
    詩詞鑑賞通常會有一條主線,把握住這條主線,鑑賞詩詞也就水到渠成了。讀詩詞 明感情——找意象 構畫面——品畫面 感氛圍——理背景 悟情感。也就是:讀、找、品、悟讀:我們知道詩詞都是詩人為表達自身情感而作,沒有無病呻吟的。
  • 張巍丨古典詩詞鑑賞的步驟與方法
    作者: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巍古典詩詞是中學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高校非中文專業學生大學語文課程及中文專業學生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中也佔有重要位置。古典詩詞教學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進行詩詞鑑賞。
  • [詩詞鑑賞]古代詩詞分類鑑賞方法|詩歌分類鑑賞匯總|強烈建議收藏
    不同類別的詩詞在表情達意的方法和節奏韻韻律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各有特點,其鑑賞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詩歌鑑賞過程中,弄清楚詩歌不同類別,不但助於提高鑑賞的效果,而且有助於提高鑑賞的審美能力。就分類來說,中國古代詩歌,按表達方式來分,可分為敘事詩與抒情詩。按形式來分,可分為古風、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與民歌。如果按內容和表達的情感來分,其類別就極為複雜多樣的。
  • 【詩詞鑑賞】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詠雲詩-其二 南北朝-吳均 一從醉抱山頭石,未得從龍萬裡飛。 永遇樂-詠雲 清-李符
  • 關於冬至節的詩詞並鑑賞2016
    >關於冬至節的詩詞並鑑賞20162016-11-24 09:02: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地位便不亞於新年,古代名人就寫了不少關於冬至的古詩,當今現代,仍有一些文學愛好者寫關於冬至的詩詞,現在我們來鑑賞一下,感受一下文化韻味的薰陶。
  • 寫景對聯:大江東去千峰秀,邀對下聯
    一、野渡出聯:大江東去千峰秀,邀對下聯。二、出聯釋義:「大江東去千峰秀」屬於寫景抒情對聯,主要描寫長江東去的宏偉氣象及兩岸千峰競秀的美麗景色。出聯大氣磅礴,意境優美,畫面感很強。大江即長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全詞懷古抒情,但卻並不沉鬱蒼涼。寫景狀物,筆力雄健,意象闊大,頗具豪放氣勢。特別是對人生沉浮的感慨,悲壯而不悲觀,很大氣,很灑脫。他告訴人們: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野渡因此出聯,歡迎大家踴躍賜對!
  • 詩詞常識——詩韻常用字、詩詞鑑賞的方法和詩歌與書法
    那麼,我們抓住了作者就等於從整體感受上抓住了作品,不同的作者,創作風格有的清新飄逸,有的沉鬱頓挫,有的氣勢奔放,有的凝練舒捲,各有不同,把握好這一點對於我們鑑賞詩詞會有很大的幫助。「背景」是大語境,是理解詩詞意義的重要依據,鑑賞要把詩詞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這是一種重要的意識。通過背景去讀詩解義實在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 梔子花的優美詩詞鑑賞
    梔子花的優美詩詞鑑賞(原創)枯木「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 ,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 」。唐朝詩人王建繼承了蕭綱的詩詞風格,以「宮詞」著稱,關於梔子的詩詞清新明快,爽朗上口。《雨過山村》唐 王建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