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成績已經公布,廣大考生及家長在查分、填報志願時,謹防落入以下3類詐騙圈套:
利用虛假查分網址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群發簡訊等方式,向高考考生及其父母發送虛假查分網址,誘騙對方點擊連結,輸入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碼,並綁定銀行卡帳號等,從而獲取考生信息,之後進行詐騙;或者在連結裡設置木馬連結,誘騙對方點擊連結跳轉木馬程序,從而讀取、攔截手機簡訊、銀行卡信息等。
警方提示:高考查分請認準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查分網址,不要隨意點擊帶有「查分、錄取」等關鍵詞的陌生簡訊連結,謹防受騙。
利用虛假錄取通知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簡訊、郵件等方式,向高考考生及家長發送偽造的錄取信息,讓考生提前將住宿費、學雜費等打入指定帳號。
警方提示: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查詢錄取信息,不要相信「三無」錄取簡訊、郵件。
利用虛假助學金、高考補助等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一些高考考生家中經濟困難的情況,冒充高校工作人員、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謊稱可幫助新生提前申請報考大學的助學金、高考困難補助等,但是必須先交報名費,並聲稱可以全額返還。
警方提示:當接到自稱高校、教育部門人員的電話,稱可以發放補助、助學金時,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聯繫求證,切勿輕信並提前交報名費。
「老掉牙」騙局仍有「市場」
此外,因為疫情,很多人居家,觸網時間增多。有些人看到QQ群、朋友圈裡發布的掙錢信息,禁不住誘惑參與其中,上當受騙後才幡然醒悟。
冒充客服詐騙
許女士稱:自己在家裡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產品的客服人員,稱許女士網購的某產品無法發貨,給許女士3倍的賠償,讓許女士添加對方微信協商退款事項。許女士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失敗後,在對方的指導下開通了支付寶借唄。
對方讓許女士借款18900元到自己的銀行卡內,稱這是他們商家開通的借唄,讓許女士留285元賠償款,其餘轉給對方。許女士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購買了8張1000元的購物卡轉給對方。後對方要求許女士再轉帳11000元,許女士查看支付寶發現被騙,遂報警。
詐騙手法:騙子冒充客服人員,以產品質量存在問題退款、無法發貨等進行3倍賠償來吸引受害人,取得受害人信任後,發送虛假連結,或者引誘受害人從其他APP貸款,然後將錢轉到其指定的帳戶。
兼職刷單被騙
郭女士稱,自己接到電話,詢問其是否需要刷單賺錢,想著在家還能賺錢,郭女士便一口答應。隨後,對方讓郭女士加了QQ號和QQ群,對方在QQ群裡向郭女士介紹刷單操作方法,讓其點擊某購物連結,並告知其不要付款,將連結打開截圖發給對方。很快,對方發給郭女士一個付款二維碼,郭女士付款後,對方給其返利50元。嘗到甜頭的郭女士連續刷單12筆,累計向對方付款63750元,獲得返利3758元。
最後,郭女士表示不想再刷單,對方稱必須繼續轉帳才能退還本金,郭女士意識到被騙立即報警。
詐騙手法:騙子利用招聘網站、兼職QQ、微信群、簡訊、郵箱等發布虛假兼職信息,先以小額刷單返佣金為誘餌,然後以完成刷單量、刷大額度單、系統網絡故障等各種藉口,要求受害人多次轉帳,答應給受害人24小時、48小時退款,然後銷聲匿跡。
網絡貸款詐騙
陳女士稱:自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平安口袋」貸款的廣告,因需要資金周轉,於是點擊打開,填寫個人信息,籤訂電子合同,之後添加了客服微信。對方要求陳女士向其銀行卡轉帳2萬元作為資金驗證。陳女士說自己沒有錢,對方稱已籤訂電子合同,違約金是5萬元,要求陳女士向對方銀行卡存入1萬元。之後,陳女士收到平安銀行網際網路帳戶開通信息,將收到的某銀行的驗證碼發給了對方,隨後收到扣款1萬元信息。對方又以驗證資金、流水不足以及交納手續費為由,讓陳女士轉帳4萬元。陳女士轉帳後,對方遲遲未放款,陳女士發現被騙後報警。
詐騙手法:騙子會在各大網站、QQ微信群、視頻連結等發布貸款消息,引誘急需資金的受害人。騙子在放款前以保證金、手續費、解凍費、流水不足為由,誘惑受害人轉帳,從而誘惑受害人上當。
來源:牡丹江網警巡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