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法院召開通報會發布旅遊糾紛典型案例

2020-12-20 正義網

  正義網北京7月3日電(記者 於瀟)7月2日,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對外發布旅遊糾紛典型案例,並開出了「風險提示單」,提示旅行者建立風險防範意識,保留好相關票據以便維權。

  趙女士與某旅行社籤訂了《出境旅遊合同》,並預先支付費用15 000元,後來趙女士因故無法成行,打算解除合同,自願承擔合理損失,要求旅行社退還剩餘費用,旅行社卻稱只退30%的費用。趙女士將旅行社起訴到北京市西城區法院。

  該院審理認為,旅行社提供的格式條款明顯加重了旅遊者方的責任,有失公平,不予採納,最終判令旅行社扣除必要費用後,將70%的團費退還給了趙女士。

  這是該院民事審判一庭安毅昆庭長在新聞通報會上向公眾介紹的一起旅遊糾紛典型案例。

  西城區法院副院長、新聞發言人李豔紅介紹到,受法定節假日及學生寒暑假的影響,每年第三季度涉旅遊類糾紛案件的受理量會顯著增多,能佔到全年該類案件的70%左右。西城區法院選擇在7月初召開新聞通報會,通過對近年來旅遊合同糾紛這一類案件的梳理和分析,公布旅遊者維權典型案例,及時向社會進行通報並發出法官提示,幫助要出門旅行的群眾建立風險防範意識。

  近年來,旅遊合同糾紛案件呈現出新型旅遊產品引發糾紛呈上升趨勢;涉高風險旅遊項目起訴賠償日益增多;旅遊安全事故確定責任方爭議頻發;格式合同霸王條款侵權頻發等主要特點。

  從西城區法院本次公布的典型案例看來,不少旅客在潛水、騎馬、高原行等涉高風險旅遊項目中突生意外,人身權利遭遇損失,而旅行社也因沒有盡到足夠的風險提示及救助義務而承擔賠償責任。還有一些旅行社在所提供的合同中存在一些損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卻不起眼的條款,有時甚至會以「溫馨提示」、「補充協議」等形式出現,合同籤訂後一旦發生問題,旅行社就拿出這些條文,企圖讓旅遊者吃「啞巴虧」,旅遊糾紛隨之產生。

  針對相關案件中反映出的問題,安毅昆庭長向旅行者和旅行社開出了「風險提示單」。他建議旅行者要儘量選擇一些口碑好的大旅行社,審查旅行社營業執照及資質;審查旅遊合同中的旅行社名稱、落款公章與營業執照上的公司名稱是否一致;還可以登陸工商局網站查詢相關詳細註冊信息。在籤訂合同時,不僅要警惕低價誘惑陷阱,拒絕接受霸王條款,還要明確旅程詳細安排,看清押金退還條件,審查對方承諾是否逐一落實進合同。

  對於維權,安毅昆庭長建議旅行者除了保存好旅遊合同、收費票據外,還要保存其他必要票據,如醫療單據、事故處理記錄以及影像資料等。「一旦出現爭議,拿好相關證據,幫助還原事實,有利於旅行者依法維權。」 安毅昆說。

相關焦點

  • 房山法院通報涉暴雨天氣引發糾紛典型案例情況
    2020年9月23日上午,房山法院召開涉暴雨天氣引發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該院2017至2019年度因暴雨天氣不利影響引發案件的審理情況 據房山法院介紹,2019年,房山法院共受理涉暴雨天氣引發的各類糾紛112件。其中,以物業公司等公共管理義務人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倉庫被淹等財產損害賠償糾紛47件;車輛涉水事故糾紛31件;因暴雨天氣導致施工進程放緩引起的合同糾紛7件,人員傷亡賠償糾紛3件,因暴雨天氣導致房屋漏水或雨水倒灌引發的家庭綜合險糾紛6件,因暴雨天氣引發的鄰裡滴水糾紛等其他相關糾紛18件。
  • 法院通報涉離婚後財產糾紛典型案例
    4月9日上午,北京房山法院召開了涉離婚後財產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該院涉離婚後財產糾紛案件審理情況,並發布了相關典型案例,以引導、幫助離婚人士尤其是離婚女性樹立牢固的法律意識,切實提高其維權能力,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據房山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沈波介紹,在專業化審判模式下,離婚後財產糾紛成為少年家事審判庭的特色案由之一。
  • 甘肅法院第三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發布
    甘肅法院第三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現場。蔡文正 攝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2月1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亞明 蔡文正)今天上午,省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甘肅法院第三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7件。這是省法院繼4月份、6月份發布第一批、第二批甘肅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後再次發布相關典型案例。
  • 延慶法院召開「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新聞通報會
    8月4日上午,延慶法院採取「線上+線下」方式召開「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線上新聞通報會,通報近年來該院審理的婚姻家庭類案件情況。通報會上,該院分析了當前婚姻家庭糾紛增多的主要原因,通報了此類案件的特點,主要包括訴訟離婚當事人往往對立情緒大,普遍存在財產證據多、過錯證據收集難,財產、子女探視等執行困難等。
  • 公司類糾紛案件典型案例14則(法院版)
    「專業審判規範公司治理 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北京一中院公司類糾紛案件審判白皮書(2010-2019)》,總結梳理了十年間公司類糾紛案件的十大審理特點、十大審理難點、十大司法應對機制、十四個公司類糾紛案件典型案例,並為公司參與各方提供了實用有效的風險防範提示與建議。
  • 川渝自貿區法院聯合發布《市場主體投資風險典型案例》《貨物買賣合同糾紛訴訟指引》
    ,統一兩地自貿區司法裁判尺度,10月30日,四川、重慶兩地自貿區法院通過雲連線模式召開新聞通氣會,向社會聯合發布《市場主體投資風險典型案例》《貨物買賣合同糾紛訴訟指引》兩個指引性文件,人民網、新華網、重慶日報、四川日報等數十家媒體記者應邀參加。
  • 北京發布多元調解「十大典型案例」 近七成民事糾紛快速化解
    1月13日,北京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北京法院2020年「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情況,並發布2020年多元調解「十大典型案例」。發布會上還通報了北京法院2020年度多元調解「十大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湧現出一批運用在線調解方式做到疫情防控與糾紛化解兩不誤、健全訴調對接機制推動形成多元聯動解紛合力、加強調解協議司法保障鞏固多元調解成果與效力的典型案例,既有疫情期間通過在線調解方式高效化解當事人糾紛的案件,也有藉助行業調解力量紓緩民營企業經營困難、助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案例,既有利用法院外訴調對接工作站妥善化解多起勞動爭議糾紛的案件,也有運用在線司法確認方式一次性化解涉外商事糾紛的案例,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展現了北京法院發揮訴調對接機制源頭化解
  • 明天丨門頭溝法院通報涉暑期山區出遊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通報會預告門頭溝區是首都著名的天然生態屏障,堪稱青山綠水,百裡畫廊。每年暑假,到門頭溝走古道、訪古村、遊古寺、探谷峽正逐漸成為廣大市民休閒的優選。然而,還有個別市民因攀爬野山、危險垂釣、隨意採摘等「任性」行為引發安全事故和矛盾糾紛。暑期山區出遊應該安裝哪些「安全導航」?
  • 豐都法院案例入選重慶法院服務「六穩」「六保」典型執行案例
    豐都法院案例入選重慶法院服務「六穩」「六保」典型執行案例 2020-12-23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通報 | 朝陽法院發布《文化娛樂產業典型合同案件審判白皮書》
    8月20日上午,北京朝陽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發布《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文化娛樂產業典型合同案件審判白皮書(2017-2019年度)》。朝陽法院依託朝陽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就近年來多發的文化娛樂產業典型合同案件開展調研,選取演藝經紀、演出、網絡直播三類典型合同案件進行深入研判,在分析案件特點及成因的基礎上,總結問題、提出建議,助力文化娛樂產業健康發展。
  • 北京法院掃黑除惡一審判決271人 通報6個典型案例
    &nbsp&nbsp&nbsp&nbsp掃黑除惡在行動&nbsp&nbsp&nbsp&nbsp北京法院掃黑除惡一審判決271人&nbsp&nbsp&nbsp&nbsp依法判處追繳、罰沒、退賠財產1.27
  • 海安法院發布道交事故糾紛十大典型案例,「胎兒」扶養費案上榜
    中國江蘇網9月25日南通訊(通訊員 儲慧文 記者 李志華)「同一事故涉多個受害人,交強險應該如何分配、事故發生時的胎兒能否視為受害人的被扶養人、事故車輛未投保交強險應當如何賠償……」9月25日,海安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導交事故糾紛十大典型案例。
  • 北京法院發布十大破產典型案例
    相關連結北京破產法庭集中管轄全市破產案件 打造破產審判專業隊伍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 10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向社會發布《關於調整公司強制清算案件及企業破產案件管轄的通知》及「十大破產典型案例」,積極探索構建首都市場化、法制化、常態化破產審判工作體系,為破產法頂層設計提供基層樣本
  • 濮陽縣法院召開涉企案件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
    9月23日上午,濮陽縣人民法院召開涉企案件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會上,濮陽縣法院黨組成員、審管辦主任孫伯韜通報了2020年以來濮陽縣法院涉企案件收結情況,並深入剖析了涉企案件特點。會上共發布了3起典型涉企案例,分別涉及到審判、執行和刑事犯罪。媒體記者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供稿:民一庭 王建勳)
  • 防城港法院一案例入選廣西法院金融審判十大典型案例<總1676期>
    防城港法院一案例入選廣西法院金融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17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院案例選:侵權糾紛典型案例5則
    案例索引:北京二中院(2010)二中民終字第8432號「範某與某航空公司人格權案」,見《範後軍訴廈門航空有限公司、中國旅行社中旅大廈售票處人格權案——民航承運人基於安全事由拒載的合法性》(蔡峰),載《人民法院案例選》(201302/84:156)。
  • 北京西城區法院探索涉家暴案件分別庭審,避免二次傷害
    新京報訊(記者 左燕燕)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正在探索涉家庭暴力案件分別庭審,避免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這是新京報記者從西城區法院今天(11月28日)發布的《家事審判改革工作白皮書》中了解到的。2016年6月,西城區法院被最高法確定為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法院。近三年來,西城區法院審理的家庭暴力案件中,人身安全保護令籤發率不斷提高,從2016年的7%上升至2019年的42.4%。西城區法院發布會現場。
  • 北京海澱法院發布典型案例 強化中小學生安全防範意識
    3月25日上午,北京海澱法院召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暨2018年度海澱法院少年法庭典型案例冊」新聞發布會(央廣網發 海澱法院供圖)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壞人臉上有標籤嗎?」
  • 典型案例傳遞法治理念 豐臺法院「月說新案」助力社會治理
    據了解,近年來豐臺法院服務保障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審判執行工作,特別在民商事審判領域培育了一批貼近群眾生活實際、符合社會價值導向的典型案例,基於此豐臺法院創設「月說新案」新聞發布系列活動,每月選取一例典型案例對外發布
  • 北京西城法院發布典型案例:課外輔導莫忽視孩子安全
    央廣網北京5月26日消息(記者孫瑩)暑期將至,目前各類輔導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機構的硬體設施、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在校外輔導機構中發生人身傷害事件,各方如何承擔責任經常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