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示範預防跌倒踩踏事故的動作。在人群擁擠時,採用這個動作不容易摔倒。
本報專訪省應急救護專家,特別編制逃生自救安全手冊
動車追尾、汽車自燃、擁擠踩踏、高樓火災、雷擊導致死傷……種種突發意外事件令我們膽戰心驚。
然而,危急時刻,一秒鐘的選擇,就可以決定您的安危;一秒鐘的動作,就可以決定您的生死!
生死關頭,您知道如何科學、有效地逃生嗎?該如何自救、自護,撐起自己生命的保護傘呢?
針對火車事故、車禍、踩踏、火災、雷擊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常見突發意外事件,根據其不同特點,8月2日,本報記者專訪了省紅十字會備災救護培訓中心主任高凡、省應急救護培訓師王魁,請他們詳細支招兒,教給大家極具可操作性的逃生、自救辦法。
1 火車相撞、追尾、脫軌了
敲碎車窗玻璃,須敲四個角,可用高跟鞋或鑰匙尖代替安全錘
【突發事件回放】
2011年7月23日20時34分,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追尾。D301列車1至4位脫線,D3115列車15、16位脫線,事故發生地點在浙江溫州雙嶼下岙路段。截至28日晚上10時,40人遇難,191人受傷,其中重症11人。
王魁說,在感覺到火車發生事故這短短的幾秒鐘,您做了什麼樣的準備顯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要調整成比較安全的坐姿。如果您遠離車門,甚至可以趴下,抓住牢固的物體,以防被拋出車廂。同時,低下頭,下巴緊貼胸前,以防頸部受傷。
如果在車廂的過道上,要讓自己倒在地上,背部貼地,腳朝火車頭的方向,雙手抱在腦後,腳頂住任何堅實的東西,膝蓋彎曲。
如果您在衛生間裡,還有時間反應,不要管屁股擦了沒擦,褲子提起沒有,也不要管手幹了沒有,趕快採取行動立即坐在地上,背對著車頭的方向,膝蓋彎曲,手放在腦後抱著,盡力支撐住身體。
車體經過劇烈顛簸、碰撞後,如果不再動了,說明車已經停下,這時您要趕快活動一下自己的四肢,如果活動自如,要迅速想辦法逃離車廂。一般來說,前幾節車廂出軌、相撞、翻車的可能性大,而後幾節車廂的危險性則小得多。車廂連接處是最危險的地方,故不宜停留。
車停下來後,不要貿然在原地停留觀察,因為車廂起火的情況很可能發生。這時應該將車窗邊上的安全錘拿出,打破窗戶爬出去或採取各種方式打碎玻璃逃離車廂。
怎麼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砸碎玻璃呢?如果找不到安全錘,用什麼東西代替可以砸碎玻璃?王魁說,用錘尖敲擊車窗四個角的任意一角近窗框位置,尤其是上方邊緣最中間的地方。鋼化玻璃中間最厚,因此砸中間是沒有用的!
具體操作方法是:手持安全錘,以90度方向錘敲玻璃,如果是帶膠層的玻璃,一般情況下不會一次性砸破,在砸碎第一層玻璃後,再向下拉一下,將夾膠膜拉破才行。
如果手邊沒有安全錘,在緊急情況下,女士高跟鞋的鞋跟、鑰匙尖等尖銳、堅固的物品都可以代替。
事故發生後,火車的車廂內會變得黑暗,您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或者其他可發光物體照明,切記不要在黑暗中隨意走動。
萬一砸不開車窗,可以尋找車體是否有斷裂處,確定斷裂處穩定的情況下從斷裂處逃生。在出車體的時候應該注意下面的高度,如果過高一定不要急於逃命跳車,可用隨身攜帶的衣服等帶狀物滑下車體。
另外,假如在火車上遇到火災,先嘗試將現有明火撲滅,如果火勢太大,可用水或飲料將手帕、餐巾紙、衣物等用品浸溼,堵住口鼻、遮住裸露皮膚。注意,逃生時必須順列車運行方向撤離,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列車在運行中火勢是向後部車廂蔓延的。
2 汽車自燃了
別拿著滅火器亂噴,滅火時應在上風,對準火焰根部噴
【突發事件回放】
7月22日凌晨4時左右,京珠高速從北向南948公裡處,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大客車發生燃燒,客車共35座。當地有關部門搶救出6人,其中一人重傷。該客車是一輛從山東威海到湖南長沙的雙層臥鋪客車。車上遇難者遺體已經無法辨別,只有通過DNA驗證才能確定遺體的身份和準確人數。
如果您駕駛的汽車突然起火了,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呢?
王魁說,汽車司機第一個動作就是要立即熄火、切斷電源、關閉點火開關。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離開著火汽車。一旦車門無法打開,可從前後擋風玻璃或車窗處逃生。
離開著火車輛後,迅速使用滅火器或其他滅火器材撲滅火焰,火勢較大時,應呼救火警電話(119)及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22)。
那麼,如何有效滅火呢?首先,為預防自燃,車上最好備上滅火器。購買滅火器要去正規商店,以保證滅火器的質量。儘量將車停在陰涼處,要保證發動機充分散熱,勿將車子放置在陽光下暴曬。
同時,停車後,一定要檢查汽車底盤,確認車下無易燃物。切記不要將易燃品如氣體打火機、空氣清新劑、香水、摩絲等放在車內容易被太陽光線照射的部位,如儀錶盤上;更不要將汽油、柴油等危險油品放在車內。
其次,滅火時應在上風,對準火焰根部噴。就是說,用滅火器給油箱和燃燒的部分降溫滅火。最好在發現汽車有異味冒煙時,立即滅火,否則等見到明火後再去救,就無效了。
3 擁擠人群中防踩踏
十指交叉相扣,勾住後脖頸,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
【突發事件回放】
1991年,太原市迎澤公園辦大型燈展,夜晚,園內一七孔橋上突發踩踏事件,死傷百餘;2009年12月7日21時30分,在湖南省湘鄉市育才中學發生一起踩踏事故。下晚自習的初中學生在下樓過程中擁擠踩踏,造成8名學生當場死亡,26名學生受傷。
在公共場所內,一旦發生意外事件,人們在緊張、著急的情況下,就會大喊大叫,互相擁擠。你推我搡間,就會有人摔倒,進而導致踩踏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在擁擠的人群中,怎樣能減少摔倒的機率?一旦摔倒,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姿勢,減輕傷害?
王魁說,在公共場所,逃生時如遇到擁擠人群,要儘快選擇到人群邊緣。為減少摔倒的機率,大家可以做以下這個動作:十指交叉相扣,勾住後腦和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這個動作,使得人體重心抬高,後面有人推,不容易倒地。如果不是太擁擠,大家可以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胸前,這樣可以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順暢。
如果不慎倒地,千萬不能仰面朝天,這樣,內臟容易被踩傷。正確的防護姿勢是:抱頭,雙膝儘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側躺在地,這樣,即使被踩,也是踩到了屁股等部位,不會傷害重要臟器。
4 遇到火災了
衝出火場時,用溼布捂住口鼻,溼被單披身上
【突發事件回放】
2008年12月12日15時,我省運城市兩家休閒足療店發生火災。火災發生後不久,火勢就從二樓蔓延到一樓及上面的三、四、五樓。這場火災造成至少7人死亡10人受傷。
在商場等公共場所或家中遇到突發火災,怎麼辦?王魁說,大家要養成好的安全習慣,在進入公共場所之前,一定先要觀察、並記清那裡的逃生通道所在位置,如此,萬一發生火災,你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逃離。
火災發生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迅速撥打119報警,且不要著急掛掉電話,要等對方確認地點、起火原因、火勢大小、姓名、電話等再掛,否則會耽誤救援時間。
王魁說,火災中死亡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窒息而死的。因此,在火災中逃生,要先用溼布捂口鼻,弄溼外衣或用溼被單披在身上,衝出火場;匍匐前進,儘量沿著牆根走,在打開門逃生前要先檢查門外火情。
如果您是在家裡,而門又無法打開時,要想辦法把門弄溼,並用溼布條堵住門縫,最佳的躲避場所是衛生間。切記,不要輕易跳樓,處在較低層次的樓內,可用被單等結繩逃生。
5 防雷擊
一躲,二遠離金屬物,三不打電話
【突發事件回放】
2011年7月2日18時左右,運城市絳縣安峪鎮馮村,村民王海水正在村口路邊的一棵大楊樹下用鐵鍬給自家地裡疏排雨水,一聲響雷過後,這棵楊樹樹幹下部的樹皮燒焦開裂,王海水不幸被擊中,被村民發現時已經死亡。
應該如何防雷擊呢?王魁說,如果電閃雷鳴之時,您正好在家裡,要及時關好門窗,把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並拔掉電源插頭,同時,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打雷時,最好不要打電話,更不要在雷電交加時洗澡。
如果您在室外,要立即尋找裝有避雷針、鋼架或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等處所躲避,但是要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裝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可以蹲下,兩腳併攏,雙手抱膝,並把戴在身上的一切金屬物拿下,儘量降低身體的重心,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如能立即披上不透水的雨衣,防雷效果更好。電線、旗杆的周圍和乾草堆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都不能停留,要遠離鐵軌、長金屬欄杆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
同時,在空曠場地不要打傘,要關閉手機,不宜把金屬工具扛在肩上,切勿站立於山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多人一起在野外時,應相互拉開幾米距離,不要擠在一塊。
(下轉5版)
(上接4版)
發生意外事件後,在等待救援人員到來的時間,受傷的您可以自己做一些簡單的處理,防止傷情惡化。
可是,在事件現場不會有處理傷口的專業工具,發生骨折,出血等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高凡主任說,那就只好「就地取材」了,比如襯衫、圍巾、絲襪、領帶、鞋帶等可以當繃帶,小梳子、報紙、雜誌等可以給骨折的傷者當夾板用。
在突發意外事件中,出血、骨折、異物刺入是最常見的傷,高凡教了大家幾種簡單處理方法,並由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進行了示範,您可以學一學。骨折
手指骨折,可以將受傷的手指與相鄰的未受傷的手指併攏,用儘量寬的布條將兩根手指綑紮在一起。如果找不到較寬的布條,也可用鞋帶、領帶等其他較寬的物品代替。若兩根手指之間有空隙,可以用軟一點的東西,如手絹等將空隙填充,然後固定、綑紮。
前臂骨折,將手臂彎曲,前臂與上臂之間角度稍小於90度。將襯衣下擺翻起,包住前臂,利用襯衣的紐扣將前臂吊起固定(圖①)。
上臂骨折,若右上臂骨折,將右手搭在左肩上,然後用繃帶或者圍巾、衣物等將右臂與身體綁緊,固定骨折部位(圖②)。
出血
在事故中出血了,應該如何包紮止血呢?儘量找一塊乾淨的毛巾或手絹,或者把衣服撕成條,摺疊起來壓在傷口上,然後用繃帶將傷口包紮起來,沒有繃帶的話可以用女士的圍巾、絲襪等代替,按壓大約10-15分鐘即可(圖③)。如果沒有表,您心裡可以默念一個字來計算,即1001,念一次是1秒鐘。
假如看到別人傷口出血很嚴重,需相互救助,您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手直接壓在傷者的傷口上止血,因為在碰撞中自己也會有傷口,如果直接接觸,可能會造成交叉感染,或者造成傳染病的傳播。
異物刺入體內
如果有異物插入體內,千萬不可直接拔出,否則會使身體大出血,造成危險。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物品,如毛巾、領帶等作固定物,捲起來放在異物的兩側,然後用帶子將固定物連同異物所刺入部位纏繞綁緊,不可直接把固定物與異物綁在一起,以防止異物刺入更深或者拔出。
搬運脊椎受傷者
如果事故現場有人發生脊椎損傷,一般要等專業救護人員搬動,如遇緊急情況,需要搬運,要這樣做:將報紙、雜誌、書籍等用毛巾裹好,然後圍在傷者脖子的側面,形成一個頸圈,用帶子綁緊,做成頸託,託住脖子。然後採取四人平抬的方式搬運,四人平抬時要注意,三人站在傷者一側託住身體,一人則在頭部保護。
連結·逃生自救小貼士
逃生自救黃金時間發生意外事件後4-6分鐘。
外出旅行別忘準備急救包物品:創可貼、酒精片、三角巾、繃帶、止血帶、頸託、無菌紗布、冰袋、保溫毯、手電筒、哨子、手套、呼吸面罩、剪刀、鑷子、急救手冊等。
藥品:雲南白藥噴霧劑、風油精、藿香正氣水、黃連素片、氟哌酸、開瑞坦、眼藥水、硝酸甘油片、健胃消食片、暈車藥、正骨紅花油、感康等。
逃生自救順口溜
突發事故要冷靜
秩序逃生最關鍵
人員之間互鼓勵
堅持生存活下去
施救切記做保護
安撫傷員搶時間
先重後輕分緩急
止血包紮再固定
搬運傷員莫隨意
黃金時間要緊記
4、5版採寫:本報記者 李莉 楊帆 實習生 常婧 賈蔚然
攝影:本報記者 劉江
(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