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食物中毒事件再升級,致死原因並非黃麴黴素,而是米酵菌酸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羅思文 羅醫生健康說

本文編輯:Daisy

自10月5日起黑龍江雞西一家聚餐發生食物中毒以來,導致8人已經死亡,1人還盡力搶救中。

據報導,中毒事件發生初期,警方就已經立案,經排查已經排除是他人投毒。

在通過對殘留食物的初步檢測,發現食物中有大量的黃麴黴素,由於黃麴黴素是高致癌物,也是黴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類健康危害也是很顯而易見的一類黴菌毒素。

而且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也和大家普及了黃麴黴素的危害。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早在1993年黃麴黴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定位為1類致癌物,也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因此在這次黑龍江食物中毒事件中,在食物中檢測出這麼大量的黃麴黴素,初步就被認定罪魁禍首就是黃麴黴素。

誰曾想,這次是黃麴黴素被背鍋了。

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最新消息,由於食物中毒事件中導致人員死亡,屬於嚴重的公共事件。

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在米麵中檢測出了高濃度的米酵菌酸,而且在患者的胃液中也檢測到了米酵菌酸,因此否定了之前的疑似黃麴黴素引起中毒致死的說法。

再次初步認定是因為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的米酵菌酸引起中毒致死。

對於黃麴黴素也許很多人都會了解,但是對於米酵菌酸也許很多人就是在這次事件中才聽說,更多的是對米酵菌酸的陌生。

米酵菌酸是什麼

其實關於米酵菌酸中毒,早在今年的7月份廣東也有發生過。

廣東揭陽的河粉中毒事件導致1人死亡,當時也是引起了很高度的關注,時隔3個月。

又再次發生這樣的中毒事件可想米酵菌酸的毒性有多強。

米酵菌酸的毒性

耐高溫

米酵菌酸毒素是由椰毒假單胞桿菌產生的一種能夠損害人體肝、腦、腎等器官的細菌。

米酵菌素和黃麴黴素一樣具有很高的耐熱性能,一般的烹飪對於它們來說根本無法破壞它們的毒性。

黃麴黴素可以耐高溫達280度,米酵菌酸則是100度。

椰毒假單胞桿菌在天氣炎熱、潮溼的條件下很容易繁殖並汙染食物,導致中毒。

致死率高,而且沒有特效解藥

人在吃了被汙染的食物2~24小時後就會出現中毒的表現,如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

如果嚴重的會出現肝脾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甚至休克,最後死亡。

中毒後的死亡率也是極高的。

圖片來自網絡

生活中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的食物

經過發酵的玉米面製品、變質的銀耳以及變質的澱粉製品等,如常見的糯米麵湯圓、小米、高粱米麵製品、馬鈴薯粉條、紅薯澱粉、玉米澱粉等等。

據報導和統計,我國近些年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大多數是和傳統地方特色食品有關。

由於天氣炎熱、潮溼導致食物儲存不當被汙染,不管是北方的酸湯子、臭碴子,還是南方的糯米炮製的吊漿粑、河粉等。

在製作時都需要長時間發酵或浸泡而成,只要在這過程中保管不當很容易被汙染,最後引起中毒。

如何預防

在製作發酵食物時,要注意保管好食材,勤換水、注意衛生。

如發現在製作過程中或者製作完成後食物發出特殊異味的最好不要再吃這類食物。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製作這些食物吃了。

更不要為了節省而使用已經變質發黴的原料製作這些食物。

發黴變質的木耳或銀耳不要吃,如在泡製銀耳過程中出現銀耳不成形、發黏、有異味的情況下也不要吃。

如發現中毒症狀或高度懷疑自己中毒要立即進行催吐,並且及時就醫。

圖片來自網絡

總結

不管是黃麴黴素,還是假毒單胞桿菌的米酵菌酸也好,都是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的毒物。

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提高,食品安全也成為了我們所有人都關心的話題。

也許有很多人都在感慨我們都一直吃都沒事,你們這些寫科普的是在小題大做。

但是由於醫學研究越來越全面,在眾多嚴重疾病中發現某些原因導致疾病發生的概率。

當然不能說絕對但是某些原因對導致疾病發生的概率是極高的,重視就能有更大機率的防患於未然。

-主編-

外科醫生,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科協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會員,在多個新媒體平臺發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認證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雲計劃獲獎者」、「健康真相官」,騰訊新聞知識官。單條健康科普微博閱讀868萬,全網作品閱讀量超3億次。

原標題:《黑龍江食物中毒事件再升級,致死原因並非黃麴黴素,而是米酵菌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雞西中毒事件,是黃麴黴素惹的禍嗎?科普來了!
    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疑似食物中毒,引發網民關注。 有媒體報導稱,經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
  • 雞西食物中毒事件已致8死,禍首已確定,不是黃麴黴素?!
    微博截圖 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最新消息,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
  • 並非黃麴黴毒素!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升至8人!
    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致死事件原因 並非黃麴黴毒素!實則米酵菌酸引發! 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最新信息,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雞西家庭聚餐中毒致死原因非黃麴黴毒素 實則米酵菌酸引發
    雞西家庭聚餐中毒致死原因非黃麴黴毒素 實則米酵菌酸引發 原標題: 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最新信息,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國家衛健委|黃麴黴毒素|米酵菌酸|食物中毒|酸湯子|單胞菌|食品...
    近日一起因酸湯子導致9人全部中毒死亡的事件受廣泛關注。經醫院化驗檢測,酸湯子中的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隨後一些經驗豐富的食品安全專家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中毒可能是由其他原因所引起,因為黃麴黴毒素含量高時食物會有明顯的苦味、黴味,黃麴黴毒素急性中毒需要很嚴重的黴變,自製食物即便超標一般也難以達到致死的劑量。
  • 「真兇」不是黃麴黴素!而是……
    12日晚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此前當地曾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然而經檢測「真兇」並不是黃麴黴素!而是米酵菌酸在玉米面中檢出了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米酵菌酸耐熱性極強,損害肝、腎、心、腦等器官據介紹,酵米麵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的簡稱。
  • 黑龍江酸湯子食物中毒事件的真兇
    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一家庭9人聚餐吃酸湯子食物中毒,現已致8人死亡,其初判黃麴黴毒素的中毒致死原因現已發生反轉。10月12日晚,黑龍江衛健委在官方微信發布預防食物中毒文章時,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 黃麴黴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我們日常飲食要注意什麼?
    流行僅限於農村中以玉米為主食的部族,原因是該年玉米收穫時正值降雨,使玉米發生黴變,黃麴黴毒素含量高達每千克6.25-15.6毫克。 在我國,近年來因黃麴黴素中毒的人體病例不多見,常見的是哺乳動物出現黃麴黴素中毒的案例。
  • 「罪魁禍首」不是黃麴黴毒素!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最新調查→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10月5日,黑龍江雞西一家庭成員聚餐,9人食用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後出現食物中毒。記者從家屬處獲悉,在牡丹江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李女士11日晚上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
  • 「罪魁禍首」不是黃麴黴毒素!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最新調查
    10月5日,黑龍江雞西一家庭成員聚餐,9人食用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後出現食物中毒。記者從家屬處獲悉,在牡丹江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李女士11日晚上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目前,9人中只剩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療的李紅豔女士還在搶救中。
  • 網友慧眼識真兇 酸湯子致死迷案告破
    」黃麴黴素背鍋人們很疑惑:黃麴黴素是強致癌物,但造成這麼高死亡率的急性中毒就很少見了吧?事實上,這則消息出來後,就有多位網友和醫藥健康界專家陸續表示質疑,認為黃麴黴素可能是背鍋俠,真正致死的罪魁禍首極有可能是米酵菌酸。
  • 不是黃麴黴素而是它!100℃的開水也燙不死
    都市快報訊 近日,我們報導了黑龍江雞西市一家9口聚餐吃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7人死亡的人間悲劇(11日晚又有1人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當地初步檢測認為是黃麴黴素中毒導致。
  • 腫瘤專家:黃麴黴素與肝癌密切相關
    經過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發黴食物裡含有的黃麴黴素與肝癌的關係極其密切。研究顯示,全球4.6%~28.2%的肝癌發生歸因於黃麴黴毒素。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黃麴黴素是肝癌形成過程中主要的風險之一。黃麴黴毒素還會與B肝病毒感染產生協同作用,增加患肝癌風險。它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界定的一級致癌物。特別對於我國沿海、南方地區的居民來說,一旦受潮導致廚房儲存的米麵發黴,一定要丟棄,不再食用。
  • 食物中毒事件頻發,誰是真正元兇?揪出生活中的「隱形殺手」
    案例分析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了食物中毒事件,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2020年5月19日,廣東省東莞一女子食用了隔日黑木耳後出現噁心、乾嘔等症狀,被送入重症ICU治療,終因多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
  • 「酸湯子」中毒事件引關注 背鍋的黃麴黴素到底是啥
    「酸湯子」事件引發網絡恐慌,「背鍋」的這種毒到底有多可怕?  關於黃麴黴素的知識點都在這兒  本報記者 馬愛平  10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發布消息稱,10月5日黑龍江省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現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汙染的酸湯子。
  •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食物中毒原因反轉!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食物中毒原因反轉!初步定性為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並非之前疑似物質黃麴黴素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最新信息,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罪魁禍首竟不是黃麴黴素,而是它!
    重磅 · 新聞近日,一則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因食用自製「酸湯子」引發食物中毒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在排除人為投毒的情況下,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但隨著事件的深入調查,官方最新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今年以來,關於米酵菌酸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雖然政府監管部門一直在加強科普宣傳,但或是因為無知,或是因為僥倖,總有人被放倒,導致悲劇再次上演。希望看到此信息的粉絲們,能在朋友圈或各大群裡轉一轉,讓更多人了解米酵菌酸,防止悲劇再次發生。或許你的一次轉發,就可挽救一個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