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到,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啥意思?今冬是暖是冷?

2020-12-22 農村人事

農曆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曆法,而二十四節氣又是農曆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時期,智慧的先人,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年中時候、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我們知道,古代以農為本,而農業種植又跟氣候息息相關。而古代有沒有科學的天氣預報,古人就不斷總結經驗、規律,用二十四節氣來大致預測未來的天氣走向,從而為農業活動提供準繩。然後古人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俗語、諺語,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

現在時間臨近大雪節氣。大雪節氣是一年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關於大雪,也有很多俗語,筆者就曾聽說過這樣一句「大雪不凍倒春寒」,這是啥意思呢?

大雪不凍倒春寒,這句俗語意思不難理解,說的是大雪節氣前後,如果沒有結冰上凍,那麼明年開春就可能會出現倒春寒。我們知道,大雪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深冬,氣溫正常來說比較低,北方已經出現了結冰、上凍的情況。這是正常的年份,這樣的話,第二年開春的氣候也會比較正常,一般不會出現倒春寒。

而如果大雪節氣前後氣溫仍然較高,那麼就說明其後出現了反常,冬季冷空氣偏弱,這樣的話,第二年開春出現倒春寒的機率就會比較高。所以說「大雪不凍倒春寒」。

現在大雪節氣將至,冬季還很漫長,最冷的時候還沒有到來。有不少人都關心,今年冬季氣溫到底怎麼樣?是偏冷還是偏暖呢?其實到了現在,基本已經有了答案。

前段時間,關於今年冬季是「60年一遇最冷寒冬」的說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不久,氣象專家就闢謠說,這種說法並無依據,是不準確的。不過,今年冬季跟往年平均相比,氣溫大概率要偏冷一些。

氣象專家說,已經確定的是,今年冬季肯定不是暖冬。這是因為,今年出現了「拉尼娜」現象。所謂「拉尼娜」現象,指的是地球上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不少人都聽過,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時,我們國家冬季氣候就會偏暖。而拉尼娜現象則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出現拉尼娜現象時,氣候就會偏冷。

專家表示, 2000年以來,一共發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每次出現拉尼娜現象,我們國家冬季氣溫就會比往年偏低。平均來看,當出現拉尼娜現象時,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到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

因此,今年冬季暖冬是沒指望了,但也不會出現所謂的「60年最冷」,只不過比往年平均稍冷一些。農村人要做好準備,一方面要取暖,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比如果樹、大棚等也要有所準備。

相關焦點

  • 大雪節氣馬上要到了,「大雪大凍,倒春寒」啥意思?冬季偏冷嗎
    導讀:大雪節氣馬上要到了,「大雪大凍,倒春寒」啥意思?冬季偏冷嗎?農民們可以根據大雪節氣的天氣變化來判斷冬季冷暖以及來年的雨水情況。其中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說的是「大雪大凍,倒春寒」。「大雪大凍,倒春寒」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大雪將至,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
    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寒」,其實都是關於氣候變化的,那麼接下來咱們就說說這句話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大雪不凍倒春寒」我們都知道過了大雪這個節氣,而且大雪這天下雪的機率也很大,到了大雪之後,天氣就越來越冷了,天氣一冷就會出現冰凍的現象。如果在大雪節氣來臨的時候,其溫度仍然讓人感受不到寒冷的話,也就意味著是暖冬的出現,這裡所說的「倒春寒」的意思就是指的「暖冬」。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
    導讀: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在明天的0時10分,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大雪的到來,並非是會下起鵝毛大雪,而是預示著天氣的溫度將會更低。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隨著節氣的不斷更迭,在小雪節氣期間,大地會逐漸的開始封凍,野外除了一些越冬的莊稼之外,其他的植物紛紛失去了生機,而到了大雪節氣期間,那些原本流動的河水,也會在寒冷的低溫下,逐漸開始封凍,流動的河水都已經開始結冰,也預示著寒冷的冬季正式地拉開了帷幕。那麼這句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指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大雪,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倒數第四個,這就意味著今年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不過很多人都覺得今年的冬天比以往都要冷很多,而且讓人有點受不了,那這樣的冷氣候,對明年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給我們留下了一些俗語讓我們來預判明年的氣候,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民間有諺語「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說法,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呵護。下面小編帶來: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2020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 「今日大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今年大雪冷嗎?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小滿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氣溫顯著下降,下雨或下雪增多。
  •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你那裡現在上凍了嗎
    但是從我們這裡的天氣來看,現在每天的平均氣溫還在7-8℃,最低氣溫也還沒到零下,根本還沒達到上凍的程度。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現在不冷,明年春季就會冷嗎?這樣一來,對農業生產又有什麼影響。
  • 大雪節氣到來,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啥意思?明年立春冷嗎
    在我們農村,老人們常說「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是什麼意思?很多時候大雪節氣氣候變化對於未來的天氣有不少的影響。因此我們農村勞動人民通過日常勞作和對於氣候的觀察而總結而出這樣的俗語。人們認為在大雪節氣期間如果天氣比較晴朗,晴空霹靂,萬裡無雲。
  • 今日大雪,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老話有道理麼?
    今天的半夜12時10分的時候,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很多人說到了大雪節氣是不是就會天降大雪,萬物皆成冰,其實這個大雪只是一個氣候特徵,而不是自然現象,在咱們實際的生活中,真正下雪量大的時候是在春季的時候,而大雪節氣最大的特徵只是降溫,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特殊地區的降雪量會增大
  • 今冬何時「數九」,大寒節氣在哪一天,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今冬何時「數九」,大寒節氣在哪一天,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轉眼間2018年已經步入了尾聲,今年冬天由於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冬氣溫較往常有些偏暖,馬上大雪節氣來臨,可是在我們家鄉的農村,今冬還未出現冰凍,這也讓村民很擔心!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3個節氣。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也會逐漸增多,也就是說,從大雪節氣後,我們就將進入到寒冷的仲冬時節。
  •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明年天氣冷不冷?看看大雪的表現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諺語流傳區域比較多,大概意思是說,如果大雪節氣時,當地的土地還未封凍,到了第二年驚蟄節氣的時候,土地也不會解凍,通俗來說,如果大雪節氣時,當地的溫度比較高,天氣比較溫暖,第二年驚蟄期間溫度會較低,驚蟄的時間在3月初,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春暖花開的開始,萬物復甦,如果土地還未化凍
  • 初中作文素材:關於大雪節氣的諺語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幹支歷亥月的結束以及子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的12月7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 大雪將至,農村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後天就到了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和降水變化的節氣,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也會增多。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今日大雪,「大雪一日晴,脫襖過寒冬」今冬會是暖冬嗎?為什麼
    導讀:今日大雪,「大雪一日晴,脫襖過寒冬」今冬會是暖冬嗎?為什麼?今天已經是12月7號了,但是今年的大雪節氣已經早早來臨了,因為今年的大雪節氣的入關時間是在7號凌晨9分到來,現在已經入大雪八九個小時了。
  • 大雪到,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導讀:大雪到,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大雪」節氣的科普大雪節氣到了,你們哪裡下雪了嗎?每年的公曆12月6-8日就要迎來大雪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就交大雪節氣,而今年是12月7日迎來了大雪節氣。有些人認為,到了大雪節氣就會下雪,而且還是大雪。而現在之所以沒有下雪,那是因為如今的氣候和過去不一樣了。
  • 明天大雪!農村俗語「大雪沒有雪,騾馬不停歇」,這話啥意思呢?
    ,像村裡的一些老人對於一些節氣也是比較了解,聊天的內容也多是以節氣為主,就比如這句「大雪沒有雪,騾馬不停歇」俗語,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大雪沒有雪,騾馬不停歇,也是一句很經典的俗語,也是反映了節氣的天氣變化,畢竟在以前的時候,農民耕作多是以節氣的天氣變化總結出一些經驗,這些經驗也是為了防止農民在耕作方面走進一些誤區,像在以前的時候,農民種地靠天吃飯,也沒有天氣預報來作為參考,只能是根據以前老人在某個節氣到來時,總結出來的經驗作為參考。
  • 大雪節氣到來,為什麼叫大雪?又是怎樣劃分的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北京時間12月7日零時九分將迎來「大雪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節氣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古人把這個節氣命名為「大雪」也是因為天氣寒冷,水汽遇到寒冷會下雨或下雪。「大雪」名稱只是個比喻表示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並不表示這個節氣期間會下很大的雪。雪是潔白無瑕,它是水的化身,「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漫天飛舞的雪花落在屋頂上,落在樹枝上,落在田野裡,一會兒,大地白茫茫一片,被雪花裝飾的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
  • 大雪節氣將至,村裡老人說:「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
    每年當太陽黃經到達255°時,在今年的12月7號,農曆10月23日,就進入今年的大雪節氣。而關於這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比如:「大雪堆河塘,來年豐收忙。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
  • 俗語「大雪不下雪,糧食堅如鐵 」,到底啥意思?
    奶奶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經常給我講一些農村俗語 ,記得奶奶每年冬天,都要和我重複這樣一句俗語 ,大雪不下雪,糧食堅如鐵 ,奶奶很重視那些農村俗語 ,把那些俗語視若珍寶 ,經常給我講那些俗語 ,如數家珍一般 。現在進入大雪節氣幾天了,我又想起了奶奶,不知她在鄉下的老家裡 ,是不是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