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首家中英雙語學校開放日 華人家長擇校很慎重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英國版報導,一直以來,在海外生活的華人家長們為了避免孩子變成名副其實的「香蕉人」,大都會選擇送孩子到周末中文學校上課,或者在假期送孩子回國接受短期文化薰陶。近日,全英首家中英雙語全日制小學「馬可波羅學校」(The Marco Polo Acedemy)的出現,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作為英國主流學校的新丁,馬可波羅學校將如何用中英雙語教學的課程設置來吸引第一批學生?又能否滿足家長們的擇校標準?在馬可波羅學校首次開放日中,記者採訪多位學校創辦人、雙語教學和中文教育專家以及對中英雙語教學感興趣的家長們,了解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12月11日晚,在北倫敦巴奈特(Barnet)區Hyde 教堂,馬可波羅學校的開放日活動迎來了該地區的眾多家長和孩子,而現場專門設置的中國文化書法和手工藝展臺也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在英國的主流全日制學校中,有來自不同國家的雙語主流學校,如英法雙語、英德雙語、英西雙語主流學校等,但一直缺少中英雙語的全日制學校。馬可波羅學校的招生信息,給正在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家長們提供了新的目標。

  馬可波羅學校是英國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雙語全日制小學,該校是由英國教育部直接撥款的「自主學校項目」(Free School Programme)成員之一,將於2014年9月正式開學。目前,學校面向全英4至11歲的青少年招生,每年招生52人。首批招生面向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間出生的幼兒班學生。

  同英國其他主流學校一樣,馬可波羅學校也採用「就近入學」原則,只有居住在巴奈特地區的學生才可入讀。

  學校創辦人之一蔡美華對本報記者表示,申請「公辦自主學校項目」並不容易,從籌備到獲得批准,用了近一年半的時間。能夠在英國打造唯一結合中國學習思想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學校,讓她充滿使命感。身為孩子的媽媽,蔡美華深切體會到文化背景在語言學習中重要性,所以「馬克波羅要教給學生的不僅是兩種語言,更是兩種文化的結合」。

  學校籌備組成員之一崔順姬老師向記者介紹了馬可波羅學校的「沉浸式教學」特色。她表示,在馬可波羅學校,用中文和英文的授課內容將各佔一半。同其他的中文學校或者主流學校的中文課不同,馬可波羅學校的中文不再當成一門外語來教授。

  「學生學習中文跟中國的孩子們上語文課程一樣,課堂上不會出現任何的英語元素,完全沉浸在中文的世界裡學習;而用英文授課的科目也一樣,不會出現任何的中文元素。」崔順姬說。

  在該校的課程設置中,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語文等課都用中文來直接授課,而數學、科學和英文課會用英文授課。

  另外,崔順姬表示,學校老師會遵循「一個老師一種語言」的原則,就是一位授課老師,在學校只允許用一種語言和學生交流。「這樣孩子很小的時候後,就能鍛鍊語言的靈活性,看到一個老師只講一種話,會形成語言的思維習慣。」

  另外,她還強調,為了給學生在英語的環境中提供中國的文化氛圍,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會加入中國傳統的珠算心算、中國音樂、中國舞蹈等,還會把中國勤奮好學的理念發揚光大。

  青睞者:中西結合最吸引想讓孩子認識「根」

  Sophia Wu是當天參加開放日的家長之一,通過前期的了解和開放日的諮詢,她已經給即將在明年入學的女兒申請了馬克波羅學校。

  Sophia本身是中國人,而她的丈夫是拉丁美洲人,他們的女兒從小就生活在西班牙語、中文和英文的「三語」環境中。

  她說:「我自己有過在中國和英國分別接受教育的經歷,一直覺得東方教育太逼迫,對小孩的壓力太大,西方的又太輕鬆,所以想給小孩找一個平衡的教育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有自己的想像空間,同時,又有東方的學習的嚴謹。這個學校有可能就是我很期待的那種平衡的教育模式。」

  對於選學校的標準,Sophia表示,學校的聲譽和口碑很重要,這也是她之前對毫無歷史的馬可波羅學校唯一顧慮的地方。

  「但是通過今天的開放日活動,已經有了答案,我心裡終於一塊石頭落地了。他們講得很具體,英文怎麼教、中文怎麼教、數學怎麼教都很清楚,而且學校在教育方式和方向上都很明確清晰。」Sophia說。

  記者在現場也見到一位華裔媽媽Anna。Anna自小在英國出生,從小父母沒有讓她上過中文課,由於擔心無法在主流學校融入,在家裡也從來不講中文。

  Anna說:「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想讓他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孩子偶爾會問我,為什麼他跟別的孩子長得不一樣,我都告訴他。『因為你有一半的根在中國。』」

  觀望者:不願孩子做「小白鼠」擔心偏離主流

  陳先生的孩子已經在主流學校上學,當天他也和妻子來到開放日為兒子諮詢。他表示已經找了很久合適的中文學校,但對於馬可波羅學校還在猶豫中:「學校剛成立,對學校的教育資質和教學方式都沒有參考,不知道是否跟主流學校有太大的區別。」

  陳先生的顧慮也是很多其他家長的顧慮,因為作為全日制學校,馬可波羅的學生將來要和其他主流學校的學生一起參加GCSE(英國中考)和A-level(英國高考)考試。

  陳先生說:「雖然加入中國元素很吸引人,但是我不希望孩子各科的學習成績會有偏差,我更重視的是教學質量,畢竟我們生活在英國。所以我還在考慮,也許到時候會轉學來試一學期看看效果。」

  是兩個孩子媽媽的胡女士也很關注馬可波羅學校的情況,但由於不住在巴奈特,如果想要入讀,就得先搬家到這個地區。她表示:「如果教學質量好,搬家也可以,但是新學校沒有經驗,我不希望孩子成為第一批『小白鼠』。」

  另外,胡女士還認為,華人家庭給孩子選擇學校不應該把語言放在第一考慮因素。「語言平時在家裡就有學習氛圍,關鍵是學校的教學方法和態度,能不能重視孩子的個人想法和性格發展。」

  專家:兩種文化均衡是關鍵需及早接受評估

  曾任英國第一家英法雙語學校Wix Primary School校長的Marc Wolstencroft有豐富的雙語辦學經驗,馬克波羅學校籌備階段向他做過很多諮詢。Wix學校是英國雙語學校極其成功的案例,它的教育模式被英國很多其他小語種雙語學校當做參考。

  Marc對本報記者表示,在英文為主的學習背景下,開辦雙語學校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能保持兩種文化之間的均衡,這對一所新學校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而馬可波羅雙語學校要面臨的是創造一個全新的中英教學體系,以及均衡的文化教育體系。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宋連誼教授也曾在馬可波羅學校的開辦過程中給創辦人提供諮詢。

  他表示,作為英國中英雙語教育的先河,馬可波羅學校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儘管英國已經有很多其他語種的雙語學校,但都無法照搬到中英雙語學校上,因為中、英兩種文化相差很遠,平衡點比較難找。」

  Marc建議馬可波羅學校要在籌備階段要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以及教育理念,這樣才能讓父母們了解孩子將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接受教育,對學校有信心。另外,學校還要讓家長有足夠的參與權,因為「成功的教育總是需要良好的合作的」。

  宋連誼則建議,學校在創辦初期最好有外界人的參與評估,了解教學的優點和缺點,提高公眾印象。

  關注學校開放日家長擇校要慎重

  「自主學校項目」(Free School Programme)是英國教育部於2011年起開始認證的一種公立學校,辦學資金由政府提供,但是學校有自主辦學的權利,也就是學校的教學體系和教材以及師資都有足夠的自主權。同時,家長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參與程度會更高。自主學校的學生將來要和英國其他主流學校的學生一起接受英國國家中考(GCSE)和高考(A-Level)。

  自2011年英國首批自主學校創辦以來,已經有174家此類學校成立,得到了英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雖然獨立自主的優勢讓這些學校能夠根據自身的要求做出對學生發展更好的教育決策,但是該項目也受到不小的爭議。

  根據英國教育標準機構Ofsted出臺的最新數據顯示,來自自主學校學生的平均成績低於英國所有學生的平均成績。16%的自主學校學生取得優秀成績,而英國全國的優秀成績學生的比例是20%。而其中一所全英第一批開辦的自主學校,也因無法達到Ofsted的評估標準而面臨被關閉的可能。

  有關業內專家表示,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要慎重考慮,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合適的選擇。專家建議,家長要至少提前一年開始準備擇校,時時關注感興趣學校的動向,不要錯過學校的開放日,多跟學校的老師和校長接觸,了解學校的風氣和環境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另外,很多學校都允許家長同時申請多所學校,家長要多關注幾所,以免太局限而錯過申請。

相關焦點

  • 5月29日最後一次康橋雙語學校開放日報名——來自2位家長的擇校實錄!
    2017年幼兒園、普通階段學校等招生報名工作即將進入尾聲,「擇校難,擇雙語學校更難」已成為不少家庭擇校心聲。幼兒園2-6歲階段是人生中非常寶貴的一個階段,是孩子腦力發展、身心發展、性格塑造等關鍵時期,一直以來備受中外教育專家重視。
  • 2017上海最新國際、雙語學校開放日&國際學校展資訊!
    隨著更多國際、雙語學校開放日的推出,菁kids上海更新了所有信息,推出此條內容,方便家長們進行查閱!
  • 英國首家教會中英雙語幼兒園成立
    中新社倫敦6月7日電 (記者 張平)坐落在倫敦市布洛姆利區的佩茨伍德中英雙語幼兒園7日成立,這是英國第一家由教會開辦的中英雙語幼兒園。該幼兒園由英國浸信會聯盟成員——布洛姆利區南鎮街浸信會教會,聯合英國著名中文學校——瑞雅中文學校合作開辦。
  • 中考新政引導理性擇校,上海部分民辦初中開放日到場人數下降
    上海平和雙語學校在校園開放日當天迎來了約500位家長。據悉,從今年年初開始,學校將「學分制」引入初中課堂,有別於傳統的學生成長手冊評價體系,學校將綜合評價學生表現。有家長表示,過去很少有渠道能了解一所學校的環境氛圍和辦學特色,而校園開放日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百聞不如一見」的機會。
  • 中文教學走向英國基層小區 雙語幼兒園成中英交流側影
    中國僑網6月13日電 據歐洲《星島日報》報導,英國首都倫敦東南遠郊的佩茨伍德最近出現一所英中雙語教學幼兒園。媒體分析,這顯示在英國中文教學的影響已超越華人小區和市中心地段,開始走向英國的基層小區。  報導稱,國際間對中文的需求不斷增長,在一定層面促進了海外華人小區和中華文化與所在地的融合。  倫敦布隆萊區的巴洛牧師是佩茨伍德中英雙語幼兒園的主要合作者。
  • 學中文有前途保障 英國開歐洲首家中英雙語小學
    海外網11月16日電 半天英文、半天中文授課,中文教室裡老師不許說英語,部分教材源自中國……位於英國倫敦市區的韋德小學今年9月剛開學,就以「浸入式」漢語教學特色引起英國媒體和家長廣泛關注。帶著幾分好奇,記者近日探訪了這所開歐洲中英雙語教育之先河的全日制小學。
  • 英國首家中英雙語小學:沉浸式漢語教學,「上海模式」教數學
    英國首家中英雙語小學:沉浸式漢語教學,「上海模式」教數學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英媒稱,位於倫敦的肯辛頓韋德小學是英國第一家中英雙語小學,它用沉浸式漢語教學模式吸引那些「虎媽虎爸」們。
  • 倫敦郊區出現中英雙語幼兒園,英媒:中文教學走向英基層社區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廣播公司8日報導稱,一所中英雙語教學幼兒園近日在倫敦東南部郊區佩茨伍德開辦,顯示出在英國,中文教學的影響力已超越華人社區和市中心地段,開始走向基層社區層面。報導稱,佩茨伍德中英雙語幼兒園的宗旨就是讓兒童從小打下中英文基礎,最大程度開發孩子的認知能力。該幼兒園的許智校長和她的團隊曾觀摩過許多國家的教學模式,從中汲取經驗並結合英國特點,設計採用目前流行的沉浸式雙語教育。
  • 廣佛深20+所國際學校開放日來襲!抓住2020年的尾巴,為孩子...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很多國際學校都在籌備著今年最後一場開放日活動,也有一些國際學校已經放出了2021年首場開放日時間。  為了幫助家長輕鬆擇校,阿擇老師特此整理了廣佛深20+所國際學校開放日&春季插班信息~快來抓住2020年的尾巴,為孩子選擇一所好學校吧!
  • 歐洲首家「雙語學校」一年15萬,入學名額被哄搶
    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到雙語學校,從小熟悉英語和西方文化,為孩子將來在全球化舞臺上的競爭打下良好基礎。在今年9月以前,中國人司空見慣的中英雙語學校,在整個歐洲並不存在。所以,當倫敦肯辛頓區的韋德雙語小學在9月底迎來第一批學生時,整個英國都轟動了!
  • 倫敦郊區出現中英雙語幼兒園,英媒:漢語學習得到更多重視
    英國廣播公司8日報導稱,一所中英雙語教學幼兒園近日在倫敦東南部郊區佩茨伍德開辦,顯示出在英國,中文教學的影響力已超越華人社區和市中心地段,開始走向基層社區層面。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報導稱,佩茨伍德中英雙語幼兒園的宗旨就是讓兒童從小打下中英文基礎,最大程度開發孩子的認知能力。該幼兒園的許智校長和她的團隊曾觀摩過許多國家的教學模式,從中汲取經驗並結合英國特點,設計採用目前流行的沉浸式雙語教育。
  • 倫敦掀起「漢語熱」:遠郊出現中英雙語幼兒園
    資料圖(圖源:BBC)海外網6月10日電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國際社會對中文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最近,遠在英國倫敦,一家中英雙語幼兒園成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近日,一所英中雙語教學幼兒園在倫敦東南遠郊的佩茨伍德(Petts Wood)開辦,並選擇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當天舉行成立發布會,讓參與者有機會現場體驗「包粽子」。報導認為,這顯示中文教學在英國的影響已超越華人社區和市中心地段,開始走向英國的基層社區層面。
  • 8.8開放日|擇校,是選出路,而不是退路
    為了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各學部信息,英迪特提供寶貴的學校探訪和體驗機會!英迪國際學校校園開放日來啦!!8月8日本周六上午9:00歡迎諮詢搶報!英迪國際高中&藝術高中英迪國際高中前身是鄭州中澳學校,具有20年歷史的老牌國際學校,為國內外名校培養輸送了上萬名優秀畢業生。
  • 英國開辦歐洲首家中英雙語小學,有家長說孩子在那裡上學有「前途保障」
    帶著幾分好奇,記者近日探訪了這所開歐洲中英雙語教育之先河的全日制小學。韋德小學首批招收了15名3歲到4歲的學生,其中半數學生中文零基礎,只有三個孩子來自中國家庭,其餘孩子的父母來自美國、西班牙、新加坡、俄羅斯、義大利……「歐洲人要學好漢語,應該從小開始。如今,英國許多中小學開設了中文課堂,每周上幾節中文課,但那遠遠不夠。」
  • 家長抓緊!涵蓋小學到高中,這所好學校開放日終於來了!附報名入口!
    又到一年擇校季很多家長是又慌又亂又迷茫一路查資料、探校、填表格……參加各種說明會、開放日、體驗課……
  • 歐洲首家中英雙語小學:學費1年15萬 教室只說中文
    (原標題:學費一年15萬,教室內只準說中文,歐洲第一家中英雙語小學火了!)
  • 德國誕生首家中德雙語教學公立幼兒園
    據中新網10月3日報導,當地時間10月3日上午,由德國杜塞道夫市政府青少年局出資、杜塞道夫職工福利協會運營、杜塞漢園中文學校協辦的杜塞道夫首家「中德文雙語教學公立幼兒園」在該市漢園中文學校舉行籤約儀式。杜塞道夫市市長蓋澤爾、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事馮海陽等有關方面代表出席。
  • 上外雙語國際高中家長開放日
    上外雙語國際高中 誠摯地邀請您參加 2019學年首場校園開放日暨招生說明會。 校園開放日
  • 美國華人開辦中英文雙語學校獲北卡教育廳批准
    中國僑網6月1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歷經4年多的申請,由美國華人開辦的中英文雙語學校CE Academy獲得北卡教育廳批准,即將於2020年8月開始招生,這是三角地區第一所雙語特許學校。談起辦校動機,該校董事長儲賀莉表示自她移民赴美後,一直熱衷中文教學,曾擔任中文學校校長、教務長、老師,深覺單靠一周兩小時,不足以使學生中文嫻熟,常常「心中一團火」地想著該如何讓中文教育更加臻進。
  • 國內頂級教育專家做客濟南黃河雙語實驗學校-與近千名家長共話教育 為中考擇校支招
    7月26日,濟南市天橋區黃河雙語實驗學校舉辦中小學教育專家論壇。原河北衡水中學校長,知名教育專家張文茂,中國教育界領軍人物、「高考戰神」王金戰等國內頂級教育專家圍繞中考擇校、育人管理等話題,為前來參會的近千名家長帶來精彩講座。26日,大雨襲城,但雨水沒有阻擋家長們到黃河雙語實驗學校參加教育專家論壇的腳步。論壇分為兩場,上午小學、初中部家長論壇和下午準高一新生家長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