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包括華育中學、上寶中學、世界外國語中學在內的30多所民辦初中迎來了上海中考新政公布後的首個校園開放日活動。下周末,立達中學等民辦初中還將陸續舉辦校園開放日。
雖然民辦初中的校園開放日時間較短,但記者昨日在現場了解到,各校均精心準備了課程及社團體驗、校園宣傳片展示等豐富多元的活動,力求全方位呈現校園氛圍、辦學特色和育人理念。相較往年數據,今年一些民辦初中校園開放日的到場人數有所下降。有業內人士表示,這說明中考新政引導學生、家長科學理性擇校的作用已經顯現。
體驗真實的校園環境和氛圍
「文來是個好地方,不僅在於食堂,更在於校園的每一寸、每一角……」伴隨著侯尤雯、李芸芸、錢子昂三位詩詞小「網紅」的輕聲介紹,一部全長25分鐘的宣傳片成為4000多名參加文來初中校園開放日的學生、家長了解學校的重要參考。看完影片,大家又在學生志願者的帶領下,參觀了教學樓、操場、食堂等校園公共空間。
上海平和雙語學校在校園開放日當天迎來了約500位家長。據悉,從今年年初開始,學校將「學分制」引入初中課堂,有別於傳統的學生成長手冊評價體系,學校將綜合評價學生表現。有家長表示,過去很少有渠道能了解一所學校的環境氛圍和辦學特色,而校園開放日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百聞不如一見」的機會。
據悉,民辦立達初中也將在下周六舉辦校園開放日,這也是該校多年來第一次舉辦校園開放日。據了解,校園開放日當天,校長盛雅萍將與學生和家長面對面交流。「當天我們準備了四場開放日活動,總計2400個名額。」
中考新政引導理性擇校,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隨著中考新政發布,不少家長對待擇校更加慎重,這從今年一些民辦初中校園開放日的到場人數有所下降的情況中可窺一二。比如,本周末舉辦校園開放日的進才外國語中學今年的預約人數為2000多人,與去年3000多人相比略有下降。
文來初中校長柏彬坦言,校園開放日當天實際到場的學生、家長約4000人,這個數字跟去年比起來「少了很多」,說明中招改革政策引導科學理性擇校的作用已經顯現。「不少來參加開放日的家長表示只是想到文來看看,公辦學校依然是主要選項。」在他看來,人們擇校趨於理性對民辦學校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他建議家長更多選擇家門口的好學校,不要盲目去民辦學校,適合併有助孩子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學校才是屬於自己的好學校。
上海平和雙語學校初中部主任李春雷表示,中考新政發布後,家長擇校觀的轉變對學校反而更有利。由於學校採用內部直升與外來生源共招的形式,內部直升120人,外部招生60人。「每年平均有500名學生報名面談,生源輻射整個上海市,我們完全不用擔心招不到學生。」上海平和雙語學校講究學生全方面、全學科均衡發展,與中考改革的理念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