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有一篇獲得23000+高贊的帖子,是關於南外保送制度的。作為一名南外的家長,孩子經歷了小升初、中考、出國申請整個階段,對文中的一些觀點並不認同。
保送制度不是南外的特例,是所有外國語類學校的「專利」,這個鍋不應該由南外來背。另外,據我所知,即便是外語類保送,也是層層選拔、層層考試、優中選優的,越來越透明,不存在「暗箱」。
帖子全文
▼
作者:Jackie.Meowww
來源:知乎
南京外國語學校,大家都知道吧,就是京東老闆夫人的母校,基本上是每一個南京適齡學童家長一生的夢想。
為什麼呢?是因為南外教學質量特別好麼?是因為南外的老師特別優秀麼?是因為大家都默認一個潛規則,上了南外,基本上一隻腳就踏進了985的大門,除非自己作死,不然至少可以保送一個211。
江蘇高考競爭慘烈,高考政策三年一大變,一年一小變,不確定性極大,選修一個c,可以讓總分清北的選手上二本,加之周邊縣中夾擊,崇尚素質教育的南京,高考成績已經蟬聯很多年江蘇高考墊底位置了,而在南外,壓力減半,保送一個985,即使是語言人文類,也是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各位在奶茶妹妹的通稿裡也見識過南外是如何如何的難考,裡面的學生是如何如何的優秀,但其實南外初中部的組成部分是這樣的,一般一屆12個班,一半通過考試進入南外,一半各種關係戶+官富二代+南京本地社會名流,譬如孟非之女,張近東之子,落馬市委書記楊衛澤之女。
南外大約在2004年左右宣布小升初採取搖號考試製,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個報名
考試的都有資格參加考試,還要通過樂透的方式進行篩選,南外一屆報名人數大約在人 3500-3700左右,搖號率為80%,也就是說大約有700個孩子是報名但沒資格考試,心疼這些沒搖上的孩子一秒。
我猶記得那年南外宣布搖號,家長紛紛表示不滿,南外校長攜教育局官員出面解釋:我們也是為了給孩子們減負啊,南京的孩子為了考南外,小學五六年級就如此幸苦,我們實在於心不忍。我們通過縮減考試名額,相應的也增加了錄取概率啊。我們真的都是用心良苦啊。
現在看,真的太tm扯了是不是?學生和家長會因為那20%搖不上號的概率就此躺倒不幹麼?該上課上課,該複習複習,讀書壓力不僅沒減輕,反而增加很多心理壓力。
ok, 現在剩下3000多人考試,那麼錄取多少呢?380人左右。那麼南外初中部一屆實際上有多少人呢?12個班,每個班50人左右,一般600-700人左右。也就是說至少有250-350多人是通過非考試途徑進入南外的。
一邊喊名額太少,讓孩子們為了考南外背負太多學業壓力真是對不住啊,一邊保留大量閒置名額虛位以待,一邊縮減考試人數,一邊大開後門。這一招真的是很漂亮不是麼?
很多人可能覺得很奇怪,不就是小升初麼?實力不夠中考也會被淘汰啊。
nonono,南外中考分為內部和外部,內部就是對初中部自己人的考察,外部就是對南京其他中學應屆考生。
根據南外自己給的數據,南外的中考採用中考成績+內部英語加試的方法,淘汰率幾近50%,也就是說600多號人的初中部,只有360多人能留在本部高中。看上去很慘烈是不是?別高興太早了。
那麼南外對外的中考選拔多少人呢?40人。是的你沒看錯,全南京市只招40人。潛臺詞基本就是:我就是做做樣子,你們也別太當真了。
等等,然後非常靈異的事情發生了,南外高中本部每屆的高一還是將近480左右的人。360+40=480?那多出五六七八十人從哪裡冒出來的,請自行發揮想像。
很多當年被搖號坑了的南京學生不服氣啊,強烈要求南外開放統一中考,不就是中考+英語加試麼,遊戲規則你隨便定,加試克林貢語都行,反正大家直接公平公正的pk一下就行。我只能說,小傻瓜,你們真是太可愛,真放開了,那樣南外還剩幾個人能留下啊,直接改名叫樹人南外分校好了。
時間轉眼來到了高考,就順便以奶茶妹妹那屆為例好了。
在全江蘇僅有的376個保送名額中,南外佔了205個,只一所中學,保送名額佔全省一半還多。而除了南外,其他所有中學的保送理由,都是競賽獲獎。
在南外的保送理由中,有一個極其頻繁出現的保送理由叫:外國語中學優秀畢業生,希望大家可以認真學習熟悉一下這個名詞。
當然,在公開的網絡上,我們是搜不到外國語中學優秀畢業生這個稱號的具體授予標準的。在南外205個保送生中,保送理由為外國語中學優秀畢業生的佔了189個,只有16個人,是通過競賽這種硬成績保送的。
當然,大家肯定會說,外國語學校,沒有乾貨很正常,說不定人家真的語言能力很好呢。
然而事實是,就我們熟悉的奶茶妹妹而言,其實並非如外界所傳言的那樣,是靠健美操保送的。她本來應該保送的專業是英語,至於後來不知道被誰舉報了還是自願轉到人文基地班,就不得而知了。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會說,這有什麼,可能奶茶妹妹就是在南外英語很突出呢。然而大家似乎想起了不久前上熱搜的一條新聞:
原來大四六級540分的水平,就已經是南外學生裡的英語翹楚,實力足以保送清華英語專業,不知道是南外英語水平下降的太快,還是清華的錄取標準為奶茶的美貌而折腰。
既然成績似乎也就那樣,那麼我們姑且相信奶茶妹妹是憑綜合素質折服清華招生辦的,而清華江蘇招生組組長也如是說。
但是不好意思,這麼多年,網友們從全國錦標賽扒到各大野雞健美操賽事,似乎都沒有一個叫章澤天的冠軍。
可謂是謎一樣的全國冠軍,謎一般堅韌不拔的毅力,謎一樣追求卓越的精神呢。
或者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前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女兒楊爾汝就讀南外期間的清華保送之路。請同學們集中注意力,跟我一起劃重點。
現在你們明白為什麼你們保送不了清華了吧,都是因為你沒有積極參加校運動會啊!!!
你說你們天天像老黃牛一樣,做那麼多黃岡密卷,啟東真題,王后雄全解,手都寫斷了有什麼用?朋友們,21世紀,是綜合素質的世紀,清華需要的是像楊爾汝這樣360度無死角全方位立體複合型人才啊。
聽我一句勸吧高三的朋友們,放下筆和考卷吧,去唱一唱卡拉OK練練嗓子,多跑跑800米和立定跳遠,你要相信,是金子,清華一定會看到的,不要做一個應試教育制度下的犧牲品。
以上是一些名人的保送事跡了,有心的話,去搜一搜南外每年各種各樣的保送新聞,什麼健美操唱歌讀書手工熱愛看報紙熱心公益服務奧運保送985,無數你聽都沒聽說過的航模健美操之類的全國競賽一等獎etc.
南外應該可以算是中國權貴精英教育的一個縮影, 極少量的五十個左右運氣與實力並存的普通家庭學霸因此改變命運,通過競賽,高考自主招生其他途徑,完全靠自己保送清北牛逼專業或拿全獎出國。
這些人,屬於南外的門面擔當,作為掩護,主要用於南外某些頂著南外頭銜,恨不得日天日地日地球的水貨,以後吹牛逼的時候把人家拉過來以證明自己同學如此牛逼,自己肯定也很優秀,以及堵住眾人對南外學生應試能力的質疑,反正每屆最後剩二三十人高考,裡面大部分也是這類人,平均一下,貼出來自然是好看極了。
某些狂妄水貨們頓時覺得自己的數理化也跟著牛逼哄哄起來:你看,誰敢說們南外理科不好?我們南外理科成績夠牛逼吧,我們不高考是不想給你們增加負擔,真要高考還不秒殺你們。
一半的人家境良好,選擇放棄數理化,全力進攻英語的戰略思想,自費出國讀本科,剩下一半裡,一部分有錢有權但不想出國的,多為想要走仕途的,通過某種運作,取得一個所謂優秀學生的稱號,保送清北復交浙南的英語人文社科專業。
一部分成績中上的普通家庭孩子,勤勤懇懇,保送一個985的英語專業,成績再差一點還沒背景的,只有小語種了,什麼德語俄語土耳其語菲律賓語,當然,人家至少有一個名校光環,倘若能疏通關係轉個系,人生依然是一片光明。
所以,活在當下的中國社會,應該深刻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出身平凡,天資又不是top級別的,那麼讓你考試的東西,你未必能考得上,但不讓你考試的,你一定上不了。
任何打著給孩子減負和素質教育旗號的所謂教育改革,我不是針對南外,是說在座所有學校,即便初衷是好的,最後都會淪為讓權貴精英們更方便更高效更合理的走後門的工具。
當明面上還存在考試的時候,尚且如此。如果中考真的被合法取消了,誰會上南京外國語學校呢?
你認同該作者的觀點嗎?
我們選取了幾個南外學子的跟評:
作為一個南外人,可以告訴你,南外人的優秀根本不是你能想像的。 是誰在哈佛耶魯牛津劍橋代言中國?不是北京四中,不是深圳中學,是南外。
在我小升初的時候,我覺得南外是唯一一個公平選拔的學校。南外搖號是為了考試,其他學校根本就是搖號分配了,去好學校的可能性微乎其,玄外、樹人優錄都是看奧數。
對於我這種既沒有學區房、也不去上課外班考競賽的人來說,稍微好一點的學校基本是摸都摸不著邊的。南外給了像我一樣不擅長數學,但是擅長語言的人一條生路。
我就是無錢無權,被南外改變命運的典型例子。我一輩子都會感謝我的母校慷慨提供的資源以及公平競爭的機會。
關於南外保送制度
你有什麼想說的?
歡迎文章底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