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專業的95後青年沈巨,畢業後進入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分公司後,成為一名專業的數控操作工,在公司已解決吊臂頭尾部的加工工藝問題等多項技術難題。資料圖。)
星辰在線7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湯佛)位於長沙市雨花區的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1973年,隸屬於空軍裝備部,是全軍唯一一所國民教育性質的普通高校。2020年,在疫情大考之下,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依舊接近95%。近年來,該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達到98%,其中在國企和軍隊就業的畢業生超過50%。
高就業率的背後是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高質量育人體系。
勞動育人,學生崇尚勞動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堅持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率先在湖南省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構建了包括勞育課程、「課程勞育」、第二課堂等在內的「三位一體」課程勞育教育體系,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課堂上,勞動教育課是一門公共必修課程,進入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要完成規定勞動任務,才能獲得勞動教育課學分,學分不達標,不僅直接綜合素質測評成績,還影響評先評優、推優入黨。在課堂外,結合高職學生專業特點,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有勞動教育社團、專業興趣小組,通過舉辦勞動技能節或勞動技能競賽,採取研學旅行、頂崗實習、支農助教、愛心助殘、義務維修、精準扶貧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志願服務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學工學農,農業生產、工業製造、社會服務等環節豐富勞動體驗、增長勞動技能、磨鍊勞動意志。
有勞動意志的學生不管是在技能學習上還是工作上都有非凡表現。在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飛機發動機拆裝調試與維修」比賽中,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老師王志敏指導的學生在全國29所院校中,脫穎而出,以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勇奪大賽一等獎,成為湖南省代表隊此賽項一等獎首次獲得者。
「集訓時,每天早上七點不到就來到實訓場所訓練,夜裡至少11點才能結束,有一次拆裝渦槳-5發動機,為訓練大家步驟協調,訓練到了凌晨1點多,但這些學生從不言苦說累。」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王志敏老師說。
27年來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一直堅持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生產性、公益性、教學性勞動,一批學生又一批學生培養出「吃苦耐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優良品德。
大師育人,學生崇尚技能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在練習。資料圖。)
學生學得好,關鍵靠「師傅」。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有這樣一條「規矩」,專業教師五年一輪到企業頂崗培訓半年到一年,新進教師上崗前到企業實習鍛鍊一到二年。在這樣的「規矩」下,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培養了一群「特殊」教師,他們既是教學能手又是技術能手,他們既上得了講臺、能教一堂好課又下得了車間、能幹一手好活。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老師黃登紅在空軍5721廠任交流學習期間,憑著自己紮實的理論素養和在企業實戰鍛鍊的過硬技術,以不到2000元的成本修好了廠家報價近20萬元的數控加工中心,而這臺機器在他修復之前連原廠家也沒有合適的維修方案。
在第一個5年學習時間裡,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交出了一份令人的「答卷」。5年來,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培養了雙師素質教師265人,其中初級雙師179人、中級雙師59人、高級技能大師9人,全國技術能手7人,省級技術能手11人。
走出去還要引進來。在把自身教師培養為技師的同時,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還積極引進大師當教授、能工當講師,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聘請了30名廠長、董事長、總經理擔任客座教授,聘請技術專家、技能大師,組建9個大師工作室,聘請200餘名企業技術骨幹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
手上本領引得學生「羨慕」,嘴上本領自然「聲入人心」。
教師有本領,學生自然能學到紮實的技能。以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航空機械製造學院為例,近3年來,學生在全國和湖南省各項專業技能比賽中獲國賽一等獎13人次,國賽二等獎10人次,湖南省一等獎44人次、省級二等獎29人次。在行業內,專業技能比賽成績是衡量一個學校學生技能的重要方式,湖南2020年出臺規定,「高職專科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獲得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能大賽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和全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一等獎的,具有「專升本」推薦免試資格」。
實踐育人,學生崇尚製造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飛機維修實訓中心。資料圖。)
據《中國人才》報導,我國高技能人才佔技能勞動者比例為27.3%,而在製造業強國,這一比例一般會在40%以上。
技能學習,知識入腦更要動手。為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打出了「校企合作」的組合拳。
把工廠搬進學校裡。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校通過積極引企入校,共建基於6S的實踐教學星級現場的方式,實現教學情境與生產情況高度吻合,目前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已共建校內實踐教學現場123個。
學生手上有了實操練習,思想上更樹立了生產意識。每年,從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走出的數千名學子,絕大多數選擇了留在航空製造等生產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