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環境相對其他階段來說自由太多,學習完全靠自覺,你即使不去上課老師也有可能不會管你。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沒有幾個人是在上學時不逃課的,畢竟很多人認為在大學裡逃課對自己沒有什麼影響。但其實很多大學都對無故曠課有嚴格的規定,如果曠課太多就有可能不給予畢業或者直接勸退。有一所高校就因為幾十個學生曠課太多而直接勸退,不給他們任何辯解的機會。有很多人覺得學校應該再給那被退學的學生一次機會,也有的認為規定就是這樣不能改變。多名大學生因曠課太多遭勸退?而教育部這樣回應!
教育表示如果學校規定是這樣,那麼這件事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這是一個好信號。如果學生在大學時過得太過散漫,那麼他們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就不會太多,並且佔用了學校資源,如果學生連校規校紀都不清楚的話,那麼他們在某種意義上說就不是去上學的。雖然有人覺得學校直接勸退不合乎情理,但是個別學生在這件事上仍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即使是學校發了勸退通知,他們還毫不在意,認為自己沒有錯誤。這也是他們自己的悲哀,想當然地把大學當作一個娛樂之地,而不是把它當作一個學習的地方,總覺得大學是「嚴進寬出」。
教育部之前就發布過一些關於大學生畢業要求的通知,不僅堅決取消高校的「清考制度」,而且還要「消滅本科水課」,科學「増負」,讓本科生具有更專業的水平和能力。很多大學生在學校散漫的原因就是太過放鬆的學習環境,即使考試沒有及格也能夠順利畢業,而這就給很多學生造成了不努力學習也能夠和努力學習的同學一樣結果的假象。其實知道這些事情就不難想像,教育部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大學生在大學裡能夠真正學到知識,讓他們認識到只要你還是一個學生,就要做好學生應該做的事情。畢業後才能有更大的能力去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為社會作出貢獻。
曠課太多而遭到學校勸退,這些學生的遭遇不僅與自身的自律性差有關,還與學校的管理與老師的管理有關。雖然現在很多高校的教授都在校,但有些人卻並沒有給學生上課,因此教育部發文希望各高校教授能夠真正做到為本科生授課,對於教授不為本科生授課的行為,教育部嚴厲叫停。高校各個老師能夠擔負起自己的職責,能夠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才能夠做到一個老師真正的職責。讓高校老師強起來,認真起來,讓真正有水平的課講述給學生,讓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提高學校學生學習質量。
讓大學生科學「増負」是對他們的學習情況的一種調整,為的是讓那種平時不學習考前兩個星期努力複習的學生減少。因為平時不認真考前努力複習所學到的知識對很多大學生來說只是暫時記憶,一周之後所有的知識都會化為泡沫。因此適當増負是當代大學生一種最好的選擇,讓教育達到真正的效果。
有大學生曠課太多遭學校勸退的,也有高校實行上課嚴查制的,學生違反校規懲罰是對的,學校也應當出臺嚴格的管理制度。學校、老師、學生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夠真正發揮教育的作用。多名大學生因曠課太多遭勸退?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