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都像雷電 3 接口,怎麼用起來就不一樣?

2020-12-25 IT之家

買了輕薄筆記本的同學,很可能會遇到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原來常見的U盤不能用了。

老哥,這U盤怎麼插嘛…

為了輕薄設計,筆記本開始將越來越多的接口搬出機身。特別是主打消費的輕薄筆記本,曾經的HDMI、DisplayPort、USB Type-A、RJ45通通消失,更別提VGA這種需要兼容到老式投影機的模擬信號口。

你可以這麼理解,曾經被塞進筆記本內,種類繁多的接口,其實都被搬出了機身外。如果你想強迫自己配齊一套接口擴展,估計原本被減輕的筆記本重量,可能又都回來了。

玩笑歸玩笑,幹掉各種奇形怪狀的接口,一直是業內的夢想。直至像這樣的Type-C口出現的時候,人們才看到了大一統的希望。即便如此,Type-C也只是一種接口的型號,它可能是雷電3,也可能是USB 3.1,也可能是個DisplayPort。嗯,是不是很頭疼?

分不清的雷電

讓我們先來弄清楚雷電接口到底是什麼。早些年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開發了一套硬體接口標準,並運用在當時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上,以實現設備擴展和高速傳輸的功能。

因此在2011年前後的MacBook Pro上,你會發現,明明是MacBook Pro上同一個位置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卻擁有不同的標識和擴展性能,有沒有發現與現在的雷電3遇到的尷尬場景是一樣的。

在2015年底,英特爾聯合幾大主板商、OEM筆記本製造商正式發布了雷電3(Thunderbolt 3)接口和兼容配件,技嘉和微星成為首家發布兼容產品的廠商,同時戴爾率先將雷電3接口塞進了XPS系列和外星人Alienware系列產品中。而標準也換成了USB Type-C樣式,英特爾希望以此為契機,跳出小眾市場埠的尷尬,將雷電3推向更廣闊的空間。

順帶一提,開始支持雷電3的蘋果電腦包括iMac Pro、iMac 2017、Mac mini 2018、MacBook Pro 2016和MacBook Air 2018。

有沒有發現當年熱議只有一個接口的MacBook 12英寸不在雷電3產品支持的序列內?是的,MacBook 12英寸並不支持雷電3,它使用的是USB Type-C標準,並且支持的USB-PD快速充電協議也並非USB-IF組織提供的通用標準。

雷電3好處多到爆表。雖然它可以與USB Type-C共享同一個接口,但通過對有源線纜的支持,能夠讓0.5米以上的線纜仍然獲得最快的傳輸速率。它的帶寬達到40Gbps,也就是最高能5GB/s的速度傳輸內容,當前消費級,支持NVMe協議的高端固態硬碟讀寫速度也無非是在3GB/s上下徘徊。

同時,雷電3還支持最多4條PCIe 3.0通道,8通道DisplayPort 1.2和10Gbps的USB 3.1協議。更重要的是,雷電3在雷電2的基礎上,再將功耗降低到了一半,能同時驅動2個60Hz 4K顯示器,或者1個120Hz 4K顯示器,或者是1個蘋果60Hz 5K顯示器。

由於雷電3接口本身還兼容USB的充電協議,允許埠雙向充電最高達100瓦功率,這也使得在雷電3發布不久之後的高端顯示器陣營中,能夠做到一根線纜實現給筆記本擴展屏幕、充電功能。而諸如XPS系列這樣的高端筆記本,關機狀態下給手機充當充電寶也輕而易舉。

坑不斷,理還亂

照理說,雷電3各方面表現都相當搶眼,應該會受到廣大用戶歡迎。但事實並非如此,原因就在於為了兼顧接口兼容性,在相同命名、接口下,仍然存在多個標準。

最簡單的例子,雖然說雷電3支持USB Type-C接口,但不意味著USB Type-C一定就是雷電3,它可能是個20Gbps的USB 3.2 Gen 2×2,也可能是個5Gbps的USB 3.2 Gen 1×1,還可能僅僅是個充電口,什麼數據都不傳輸。跨度很大,往往也容易讓人造成期待上的落差。例如,猜猜下面這個USB Type-C是否支持雷電3?

答案:不是

重點是,就連雷電3控制器本身,也提供了三種可能,羅列如下:

1、雙埠晶片(Double Port,DP):提供PCIe 3.0 x4鏈路的2個雷電3埠,型號為DSL6540,JHL6540,JHL7540

2、單埠晶片(Single Port,SP):提供PCIe 3.0 x4鏈路的1個雷電3埠,型號為DSL6340,JHL6340,JHL7340

3、低功耗埠晶片(Low Power,LP):提供PCIe 3.0 x2鏈路的1個雷電3埠,型號為JHL6240

重點就在低功耗埠晶片上,一些OEM、板卡廠商出於功耗、成本、應用場景甚至噱頭考慮,僅僅採用PCIe 3.0 x2鏈路的低功耗埠晶片,傳輸速度、性能都會大打折扣。

其中最讓玩家們詬病的是,原本PCIe 3.0×4鏈路已經限制了外置顯卡塢顯卡性能的發揮,如果不小心選擇到了僅有PCIe 3.0×2鏈路的雷電3接口,無疑雪上加霜。所以在討論給筆記本外接獨立顯卡塢的時候,玩家們討論的第一條便是筆記本上的雷電3接口是否滿血。

但不要以為討論完接口就完事了,雷電3數據線本身也有不同。正如文章前面所言,雷電3線纜本身就是有源線纜,類似蘋果Lightning那般會在插頭部分內置匹配晶片,以確保雷電3速率達到理論值。

事實上內置晶片的雷電3線纜通常都不會太便宜,一根線纜定價通常在三位數,最便宜也基本要80元價位左右浮動。在外觀上,支持雷電3的線纜也比普通的充電線纜在接口上長出一截,但因為沒有規範要求要有統一標識,缺乏經驗的普通消費者基本無法區分。

左邊僅為USB Type-C充電線,右側黑色為雷電3數據線,兩者長度有差別

基本上,市面上隨機贈送的USB Type-C to USB Type-C,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對公USB-C線纜不具備支持雷電3性能,他們興許可以支持高功率的充電方式,但數據傳輸性能幾乎沒有,亦或者停留在USB 2.0時代。

是的,你購買的150元上下的USB-PD充電器配備的USB-C to USB-C線纜,是不可能具備雷電3線纜真正性能的。如果用來連接電腦傳輸數據,你會發現傳輸速度只能在兩位數徘徊。因此在選購雷電3線纜的時候,建議網購時在搜索欄輸入「雷電3」作為關鍵詞保底,輸入「USB-C」、「USB Type-C」並不能保證你可以獲得雷電3數據線纜。定價在60元以下的數據線就更不用想了,它們基本只能確保具備一定的充電效果。

同樣,在100元左右徘徊的USB Type-C拓展塢,也未必支持雷電3性能,它們可能只能在10Gbps的USB 3.0協議上運行,支持100W以下的USB-PD充電,想讓擴展塢上每一個接口都有機會全速運行,這樣的設備通常都不太便宜。例如戴爾DA300定價達到399元,電商也會明確在標題上標出雷電3字樣。

最後你會發現,如果想要達到雷電3的高標準,筆記本接口、數據線、擴展塢定價都不會太便宜,一根雷電3數據線纜正常定價已經與蘋果官方販售的數據線相當。與雷電1、雷電2一樣,較為高昂的成本成為阻礙雷電3推廣的緣由之一。但也從側面證明了蘋果產品貴不一定是品牌價值溢出,反倒是因為原本高昂的成本就擺在那兒。

還是那句老話,當Windows PC付出的成本與蘋果電腦的成本相同甚至更高以後,Windows PC同樣是能擁有與蘋果電腦相當,甚至更優秀的體驗的。蘋果電腦本身就是一款性價比頗為突出的產品。

大一統時代很快就來

問題來了,既然雷電3派系這麼複雜,以後該如何購買?不要著急,為了推廣雷電3接口,英特爾的行動從未停止。早在2017年5月24日,英特爾便宣布雷電3在2018年針對OEM、晶片製造商推行免專利費標準,以推動雷電3是協議退關。而後來,USB-IF也確認,由於雷電3的專利費標準,他們將會在USB 4協議中融入雷電3協議,保留對所有雷電3設備的兼容性。

USB-IF透露的信息其實包含了2點。其一是USB Type-C將會成為USB 4協議中最廣泛被採用的接口,將適配現在絕大部分USB Type-C和雷電3產品。其二是雷電3在未來USB 4協議中合二為一,未來標準將會消滅現在令人腦闊疼線纜、設備選購的尷尬。

與此同時,英特爾第十代酷睿也給雷電3推廣完成了決定性的一步,未來所有第十代酷睿都會原生內置雷電3協議,最高支持4個雷電3口擴展,這比現在大部分高端筆記本最高也僅外掛2個雷電3接口要多一倍。

順帶一提,MacBook Pro現在是4個雷電3接口,知道MacBook Pro高價格都用在哪裡了吧?嘻嘻。

在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大規模普及的同時,雷電3這個被推行了多年的高速傳輸協議終於能以白菜價的形式出現在任意筆記本、臺式機上,同時隨著雷電3線纜需求增加,僅能充電和低速傳輸的USB-C to USB-C線纜也應該會逐步退出市場。但仍然能遇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買家與賣家之間關於雷電3數據線纜之間選擇的鬥智鬥勇仍會持續。

如果你不能確定是否購買了所需要的高速率數據線,在購買的時候記住這兩個關鍵詞,分別是「雷電3」、「40Gbps」,只有內置相應晶片,能達到高速標準的線纜,商家才敢直接將這兩個關鍵詞擺出,剩下的花式宣傳,對於傳輸速度而言毫無意義。

相關焦點

  • 看起來都像雷電3接口 怎麼用起來就不一樣咧?
    你可以這麼理解,曾經被塞進筆記本內,種類繁多的接口,其實都被搬出了機身外。如果你想強迫自己配齊一套接口擴展,估計原本被減輕的筆記本重量,可能又都回來了。 玩笑歸玩笑,幹掉各種奇形怪狀的接口,一直是業內的夢想。直至像這樣的Type-C口出現的時候,人們才看到了大一統的希望。
  • 你知道什麼是雷電3接口嗎?雷電3接口跟type-c接口的區別?
    我們經常聽見雷電3接口、lighting接口和type-c接口,其實對於不懂的人而已,我們買手機一般很少了解接口的名稱,只知道蘋果接口跟別的接口不一樣,或者哪款手機的接口可以通用,今天歐騰小編給大家簡單的說說兩種接口的區別。
  • 雷電OR閃電接口?iPhone5數據線怎麼選
    雷電OR閃電接口?iPhone5數據線怎麼選    雷電和閃電在中文僅一字之差,但是在英文裡頭,卻是兩個拼寫不同的英文單詞,雷電的英文名為「Thunder」;閃電的英文名為 「Lightning」。    最重要的是,USB3.0接口開始普及,不符合蘋果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的習慣。用我們的話去理解,蘋果iPhone手機還帶著USB接口就是個「俗」字。至少在部分消費者眼中,USB3.0接口配不上蘋果的高貴身份。
  • 極速科普:雷電3接口什麼意思?
    很多剛剛接觸筆記本的朋友也許不知道,筆記本上有一個接口既可以傳數據,又可以外接顯示器,甚至還可以給筆記本充電,它就是雷電3接口,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目前有很多筆記本都配備了雷電3接口,比如MacBook Air/Pro、新款華為MateBook X Pro、ThinkPad X1 Carbon 2018、LG gram系列等等。
  • 雷電3和Type-C接口一樣嗎?差別很大!
    說起雷電3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因為它太出名了,名頭很大,有人甚至認為它可以替代所有接口,因為它是世界最快!即便如此,當你見到它時你真的能認出來嗎?因為它長得跟Type-C接口幾乎一模一樣! 當然和Type-C接口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雷電3的接口多了一個閃電標誌!
  • 雷靂3接口是什麼?越來越多的雷電接口有什麼用
    最近的CES2018 展會很多廠商都帶來了黑科技展示,其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廠商在筆記本電腦或者外設使用了雷電 3 接口,那麼這個雷電 3 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雷電接口英文翻譯為Thunderbolt,是由英特爾發表的一種連接器標準,主要用於電腦和其他設備之間的通用總線,簡單來說就是連接途經。
  • 雷電3接口為何遲遲未普及 三分鐘帶你了解雷電接口的前世今生
    自從蘋果在2016款MacBook Pro上將原有的雷電2接口以及USB全部改為Type- C形式的雷電3接口(蘋果稱其為雷靂3);蘋果副總、市場總監Phil Schiller就此表示,這是大量調研後的結果,雷電3就是未來,今後蘋果PC也將不會再用其他接口,雷電3一統蘋果江湖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 Intel發布雷電4接口,相比之前的雷電3,雷電4都改進了什麼?
    3個版本的迭代,雷電1、雷電2為MINI-DP接口,雷電3更換為更具優勢的Type-C接口,該接口整合了PCIExpress、DisplayPort等技術,雷電1的傳輸速度為10Gbps、雷電2的傳輸速度為20Gbps、雷電3的傳輸速度為40Gbps。
  • 「創作開運禮」4000元的輕薄筆記本,有必要上雷電3接口嗎?
    「雷電3」type-c接口這個概念,一夜之間就徹底火了,開始被廣大普通消費者熟知。比如神舟X55系列、宏基新蜂鳥3、聯想yoga S740,都在商品描述中加入了「雷電3」這個賣點吸引顧客。許多人其實並不了解「雷電3」是什麼,今天就來簡單講講。雷電3接口往往和Type-C接口掛鈎,但是並不是所有的Type-C接口都支持雷電3。
  • 所有雷電接口電腦5分鐘內即可破解,漏洞無法軟體修復
    它就在高端電腦上都配備的Thunderbolt接口上,我們一般俗稱「雷電」,蘋果官方叫做「雷靂」。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安全研究員Ruytenberg發現,所有帶雷電接口的電腦都有這個漏洞,而且是個硬體級漏洞,只要幾百美元的設備就能攻破該漏洞。
  • 蘋果雷電不給力 數據接口類型原理解析
    3平價市場最受歡迎的數字接口DVI    作為平價液晶市場最受歡迎的數字接口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幾乎在高中低檔各價位顯示器上都有配備。總而言之,對於廠商來說,這是一個看起來便宜用起來貴的接口標準。成本壓力下,廠商在主打性價比市場的新品研發中就自動過濾掉了對HDMI的選用。5目前最先進同時開放免費的DP    最後的主流接口是號稱目前業內最頂級的DP(DisplayPort)接口,現在常見的是DisplayPort和蘋果開發的miniDP。
  • 雷電接口勁敵?AMD Lightning Bolt技術簡析
    各種外設接口中,USB是目前公認的數量最多、最通用的標準,新一代的USB 3.0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走進普羅大眾,而Intel大力推動的Thunderbolt雷電技術在蘋果公司一年獨佔權到期之後也開始在PC平臺大力推廣,微星Z77-GD80、技嘉新一代的Z77X-UP4 TH/UP5TH以及華碩的Z77都有支持雷電接口。
  • 為什麼蘋果、華為筆記本都採用雷電3接口?它比Type-C強在哪裡?
    眾所周知,蘋果自2016款MacBook Pro開始,便一錘子將所有筆記本產品的接口統一改為雷電3接口,蘋果稱其為雷靂3。蘋果新上市的Macbook Pro 16則用上了四個雷電3接口。同年,新款華為MateBook X Pro首次配備該接口,而對於聯想、惠普、戴爾等筆記本電腦老品牌來說,雷電3早已是旗艦產品的主流接口。
  • 代替你電腦的所有接口,世界最快的雷電3了解一下
    除了新一代的2016款MacBook Pro外,戴爾XPS、聯想ThinkPad、雷蛇等筆記本電腦也用上了雷電3接口,並且還很多不錯的雷電3拓展塢也隨之跟進。Type-C是一種數據傳輸線的硬體接口形式,屬於物理外形,發布於2014年。接口外觀非常薄,長度只有8.3mm,厚2.6mm,接口兩面相同,不分正反,無論是外觀還是使用體驗都非常的不錯。就是現在很多安卓手機充電口那個。
  • thunderbolt接口是什麼_thunderbolt接口有什麼用_thunderbolt怎麼用
    最新消息顯示,Intel對外宣布今後將在CPU上集成雷電3的主控(並未透露在哪一代CPU中集成,可能會是酷睿8代),也就是說主板上不在需要額外的晶片即可支持該功能,降低成本的同時,他們還表示免費的技術授權。
  • 雷電3接口的輕薄本盤點推薦
    雷電(Thunderbolt)是一種擴展接口,最初由英特爾研發,目的是作為PC與其他設備之間的連接總線。雷電接口目前已經迭代了三個版本,最新的接口是雷電3。雷電3接口一般都會在旁邊標註一個閃電的標誌  總的來說,一個雷電3接口就可以搞定傳輸數據、外接顯示器、雙向充電等功能,非常方便。
  • 雙模式雷電移動硬碟:雷電/USB接口隨便插
    雷電接口是當今最快的PC外部接口,非常適合移動存儲設備使用,但雷電移動固態硬碟的用戶並不多。除了價格昂貴之外,使用上的不便也阻礙了它的普及。在現實中雷電接口高冷、不接地氣,作為隨身攜帶的移動固態硬碟,難免會遇到沒有雷電接口的電腦,這時候口袋裡的高速雷電固態硬碟連在USB Type-C接口上就成了無法被識別的磚頭。於是有國內廠商推出了USB/雷電雙接口的移動固態硬碟,無論到哪兒都不會尷尬。
  • 暑期電腦購買指南:輕薄本一定要有雷電3接口嗎?
    暑期電腦購買指南:輕薄本一定要有雷電3接口嗎?雷電3的問題    雖然雷電3本身十分強大,但問題也同樣存在。這也是很多新技術普及不開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較為高昂的價格。京東上銷量靠前的雷電3數據線價格都接近甚至超過了300元,幾乎是普通視頻線和USB數據線的十倍甚至幾十倍價格。
  • 筆記本接口大揭秘:HDMI、DP、雷電…
    準確來說,USB 3.0 是一種傳輸標準,而不是具體的接口形狀,我們日常見到的接口一般都是 Type-A。通常來說,筆記本的 USB 3.0 接口會把顏色印成藍色,當然現在一些超極本處於美觀考慮也會用其他的顏色。
  • 筆記本接口大揭秘:HDMI、DP、雷電
    準確來說,USB 3.0是一種傳輸標準,而不是具體的接口形狀,我們日常見到的接口一般都是Type-A。通常來說,筆記本的USB 3.0接口會把顏色印成藍色,當然現在一些超極本處於美觀考慮也會用其他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