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雷電3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因為它太出名了,名頭很大,有人甚至認為它可以替代所有接口,因為它是世界最快!即便如此,當你見到它時你真的能認出來嗎?因為它長得跟Type-C接口幾乎一模一樣!
當然和Type-C接口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雷電3的接口多了一個閃電標誌!但實際能力上那差別可就大了,為什麼呢?我們一探究竟!
首先來說說雷電3的來歷
雷電接口(英文名:Thunderbolt),最開始由Intel開發研製。之前還有雷電1和雷電2,但是雷電1和雷電2使用的接口形態是Mini DisplayPort口,即Mini DP口,而且雷電1和雷電2兩代雷電接口很早就都應用在了蘋果的Mac系列電腦上。說到這裡,就要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雷電接口其實指的是一種協議,而雷電1和雷電2使用的MiniDP口以及現在的雷電3使用的Type-C接口才是其接口標準類型。雷電3使用Type-C接口類型也是因為現在Type-C的主流大一統趨勢,這才有了今天雷電3和Type-C的交匯融合!雷電3的傳輸速度支持雙向最高40Gbps。
另外也和大家說下經常聽到的USB 2.0、USB3.0、USB3.1。它們都指的是傳輸協議。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是USB 3.1,其傳輸速度最大可達10Gbps,和雷電3差距高達4倍!
再說說Type-C接口吧,Type-C接口只是USB接口的一種類型,其與原來常用的USB接口(之前寫的文章有提到)相比,Type-C接口不區分正反面,插拔更加方便,尺寸小巧、使用更靈活,現在筆記本電腦、新品手機、平板電腦等都使用了Type-C接口。至於數據傳輸速度,USB 3.1協議的Type-C可以達到10Gbps,但USB 3.0就只能達到5Gbps。現在市面上還有很多Type-C數據線只支持USB 2.0的傳輸速度,實際傳輸速度只有40MB/S。同時Type-C接口還可承載100W的電力傳輸以及視頻傳輸功能。
雷電3是在USB 3.1 Type-C的產品標準上推出的數據傳輸標準,所以雷電3均為Type-C接口,而USB 3.1規範標準除了Type-C之外還有別的形態接口,如USB-A接口。所以雷電3與USB 3.1的關係是雷電3均能支持USB 3.1,但USB 3.1並不一定能支持雷電3。
梳理兩者之間的關係:
1.先有Type-C,才有了雷電3。
2.Type-C屬於接口的物理形態,雷電3則是指接口所支持的虛擬層面的協議規範。
3.USB Type-C不一定是雷電3,雷電3就一定是Type-C接口,雷電3是USB Type-C的最頂級呈現。
4.雷電3能夠實現USB Type C的絕大多數功能,並且傳輸速率更高,可實現的操作更豐富。
雷電3能幹嘛?
Type-C接口外接USB設備,如連接大屏顯示器、投影儀等,而雷電3除此之外還能擴展網線口(RJ-45口),在視頻傳輸上不僅可以用於任意視頻接口的直連,而且畫面會更清晰穩定。
支持雷電3的數據線,轉DP口時,理論上可實現4K@120Hz的高刷新率,轉HDMI2.0時可實現4K@60Hz刷新率。而普通USB Type C,轉DP口和轉HDMI都只能實現4K@30Hz刷新率,也就是只能看片,無法做電腦屏幕擴展使用。
雷電3還有其它強大的專屬功能,如帶動高速SSD移動硬碟(通常寫入速度在700MB/s以上,讀取速度過1500MB/s);多屏超清畫面擴展,滿足高端的商業、金融用戶和極客玩家,追求多屏擴展、解析度高、滑鼠操控無拖沓感的需求;外接顯卡,採用集成顯卡的輕薄類筆記本玩不了大型3D遊戲,但利用雷電3接口外接強勁的顯卡,輕薄本也能輕鬆吃雞。
2019年3月初英特爾開放了雷電3協議規範,廠商們可以免費打造兼容雷電標準的設備,雷電3接口不再是頂級PC的專屬,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筆記本擁有這個性能強大的接口。
看到這裡,雷電3和Type-C接口你能分清了嗎?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