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除了家庭一無所有,沒技術沒文憑,到底該怎麼辦?

2020-12-20 時事新論

35歲,除了家庭一無所有,沒技術沒文憑,到底該怎麼辦?

如今很多人都迷茫,特別是在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以後,若沒有固定收入的人,註定會陷入一個怪圈。

那麼如果此事的你35歲,沒有文憑也沒有任何技術,這時候的你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網絡

接下來先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1,人常說,知識改變命運。35歲除了有個家庭,沒文憑也沒啥技術,就認為自己一無所有。你這是缺乏自信、懶惰的表現。首先要改變認為自己一無所有、低人一等的心態和觀念,不改變自己的心態、觀念,做什麼都無法改變你的命運。

一個人想改變人生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就是思想,自己想改變目前的人生狀況,不滿足現狀,覺得現狀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和自己想的不一樣,自己不能這樣平平淡淡的一輩子活著,想改變,有了這個思想想法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圖片來源網絡

2,我個人觀點,35歲了,你的物質基礎還沒有,這個歲數確實有些尷尬,現在最好還是振作起來,重新規劃自已的人生。

你的窮,只能給父母添麻煩,給社會添負擔,建議不妨反思自已到底問題出在那裡,學一門生存技能吧!

35歲己到而立之年,如果有孩子,孩子肯定會一天天長大,負擔也會加重。如果你到了這個年紀還跟親朋好友要錢過生活,他會怎麼看你?

所以趕快學一門技能吧!不要在懶惰,如果四肢健全,哪怕到工地上搬磚,在大街上掃馬路都比你現在處境好。歸根結底就是太懶了。

圖片來源網絡

3,人生從何時開始學習都不晚。改變命運暫且不說,先說改變現狀的生活吧。

沒技術沒文憑,如果願意的話,那就去考文憑,現在函授的學歷很多。不考文憑的話就去學一門技能,烘焙,花藝,設計這些門檻要求都不是很高。如果不學習直接工作,那就做銷售啊,建材家具市場招人的很多的。

人生不是只是想想才能改變的,主要是行動起來,邊做變解決困難。如果只有開始,沒有堅持,沒有學習,那路是走不遠的。

讀者朋友們,對此你有什麼其更好的看法嗎?

相關焦點

  • 人到半坡一無所有,沒技術沒學歷又想賺錢,還有機會翻身嗎?
    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三十幾歲沒技術,沒特長,原來從事的行業也不想幹了,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該怎麼辦?聽起來確實是很沉重的問題的。前幾天在一個微信好友群裡分享了一篇關於中年危機的一篇好文章,有個朋友只有25歲,看到回我一句「不要看這種負面的文章,會影響別人心情的」。
  • 年僅35歲,我就對妻子沒了興趣,不知道這樣的婚姻該怎麼維持下去
    導語今天為大家探討的是,三位男人才35歲,就對夫妻生活沒了興趣,對老婆也不感興趣了,他們很鬱悶,不知道這樣婚姻能維持多久?一起來看看這三個男人的經歷。陳先生/35歲我35歲,我的家庭也不算很富裕,我26歲那年我老婆結婚了,如今也有了車和房,當時都是父母出錢給我買的,然後每個月就由我們來供房,我記得剛結婚那幾年,我每個月都要還車貸房貸,還要努力賺錢養家,每天都為錢煩惱,所以我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工作上,因為我想多賺一些錢趁早把車貸還房貸還清,然後還要把借回來的錢也還清了。
  • 一個45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沒技術沒文憑,現在能做些什麼工作?
    那麼,一個45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沒技術沒文憑,現在能做一些什麼工作呢?我這裡推薦幾個供參考。物流押貨員一個45歲的人,可以考慮做押貨員。物流長途押貨員和長途跟單員工資高,原因在於長期在車上及路上工作,人比較累,日常生活很不方便,一般人不願意長期在路上顛簸生活。
  • 孩子一沒目標二沒追求三沒打算,到底該怎麼辦?
    來上瀕進行家庭教育諮詢的父母們,最高頻的問題除了「拖拉磨蹭」、「不愛學習」以外,「沒有目標」恐怕名列榜首。大部分的父母都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孩子似乎對自己以後要幹什麼沒什麼打算,平時也沒啥興趣愛好,除了上學寫作業就是打遊戲和睡覺。對於這種沒目標沒追求的孩子,我該怎麼辦呢?
  • 「馬上35歲了,我該怎麼辦?」
    「馬上35歲了,我該怎麼辦?」「馬上就要35歲了,可公司非管理層基本沒有35歲以上的人,我會不會被公司找藉口裁掉呢?」第三類最深謀遠慮,一入職場就開始做職業規劃,不斷學習,擁抱變化,逐步從純技術崗向管理崗轉型。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焦慮,35歲+也不是別無選擇。
  • 40歲的男人一無所有,該何去何從?
    古語有云,「男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說的就是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典型代表,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能達到這個層次;不過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從來不曾放棄努力;有人曾說,40歲的男人一無所有
  • 男人三十歲還一無所有,有些道理你必須得明白!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1,王磊最近過得有些頹廢,已經30歲的他仿佛對未來失去了希望,他總說自己是一個特別失敗的人,要房子沒房子,要車子沒車子,要家庭沒家庭,他不知道他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王磊不是不想找對象,而是以他的條件想要脫單,本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今的他非常痛苦,要事業沒事業,要家庭沒家庭,一無所有的他遊蕩在這偌大的城市裡面,他不知道自己的信念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到底在哪裡。
  • 醫院沒補貼,導師沒科研,是退學還是混文憑?
    每個工作日傍晚丁香熱議準時更新聚焦醫療熱議話題 追蹤行業最新動態今日熱議:醫院沒補貼,導師沒科研,是退學還是混文憑?來看看同行們怎麼說↓↓↓(點擊上方圖片參與討論)今日話題:患者家屬在急診胸悶,拒絕診療,醫護該管嗎?
  • 一位35歲女人含淚哭訴:當了10年的情人,最後卻一無所有,很後悔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一位女人就是因為受到了金錢的誘惑,做了別人十年的情人,最後落得一個一無所有的下場。傾訴人:鄭女士、35歲在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年,我去了一家金融公司上班,那個時候才25歲,也是剛畢業,工作上也沒有什麼經驗,只能從最低層做起。
  • 有人說女性年齡超過35歲就不好找工作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但是還有很多的中年女性,每天頻繁地在家庭和公司之間奔波,努力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卻無可奈何地陷入35歲找工作難,45歲工作沒人要的尷尬境地。對未來適當焦慮是值得肯定的,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才能像一個鬥士,打好面前的翻身仗。那麼,如何處理女性35歲後的就業問題呢?
  • 男人三十歲了還一無所有,甚至還負債,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已經是三十歲的男人了,還一無所有,也就是說是沒錢,沒房子,沒車,沒老婆,甚至還負有債,這樣的人生還來得及嗎?今後的路該怎麼樣走呢?人生豐富多彩 是的,已經三十歲了,確實應該有所作為了,而不應該是一無所有,還負債。
  • 「碩士研究生求職被拒」:過了35歲,再靚的文憑也可能是個渣?
    對很多職場人士來說,35歲是分水嶺,35歲之前拼精力和學識,35歲之後,更多的是拼人脈和資源。但無論是自己所擁有的精力、學識,還是從別人身上獲得的人脈和資源,都很難被完全掌控,很多人即便努力了,也無法達到一定的高度。
  • 沒學歷,沒技術除了進廠,還有哪些出路?
    今年國慶,我回老家見剛結婚的初中好友,在我恭賀新婚後,她沉默了良久,說了這句話:結婚後變得很焦慮,沒學歷沒技術不好找工作,以後有娃了會更難,真的發愁啊。 我驚訝地抬頭看著她,她又接著說:你中考考上了市一中,我沒考上就打工去了,當時以為是很小的事,原來中考是一個分水嶺。
  • 如果一個人沒本事沒技術沒朋友,還內向孤僻,腦子又笨,該怎麼辦
    沒人理解,被同伴嘲笑,讓他變得孤僻難懂。再加上他本身患有自閉症,大概連老天都嫌棄他吧。然而,有一個人沒有放棄他。他就是一家醫院的院長,叫Aaron Glassman,他是個好人,在墨菲16歲時就開始指導他,像兒子一樣對待他,並發現墨菲在醫學方面有驚人的天賦,於是幫助他學醫,在他學有所成之後,又力排眾議,把他招入自己醫院當個外科醫生。
  • 致30歲一無所有的男人:掩耳盜鈴適得其反,著手改變才是出路
    如果他沒有遭遇天災人禍,家庭變故,創業失敗,那就是不正常。先別否認,大家先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淪落至此?如果曾經遭遇過天災人禍,一無所有到也正常,畢竟承受過生活的苦難。如果有過家庭變故或者創業失敗的經歷,到了30歲還一無所有也很正常,畢竟他們的人生也有一部苦難史。
  • 女人超過35歲離婚,就沒人要了?錯,是超過35歲還沒本事,就……
    雖然人們稱那些過了35歲的剩女們叫「齊天大剩」,普遍認為過了35歲離婚的女人,很難找到對象,但是,那些有本事、財產雄厚的女人,找到對象還是不難的。找不到的,是青春逝去之後什麼都沒有的人。林志玲有能力,有錢,45歲結婚,下嫁給小7歲的日本歌手黑澤良平。
  • 數學家35歲不成名就沒機會了?
    數學家35歲不成名就沒機會了?     人們常說,年輕數學家要抓緊時間,因為過了35歲,很可能就沒機會發光發熱了。    他們和其他數學家一起在數學領域發光發熱,讓我們得出意外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結論——他們都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就獲得了高度評價:全部在35歲以下。    這讓人不禁產生了與數學本身無關的擔心。人們常說,年輕研究員要抓緊時間,因為過了35歲,很可能就沒機會了。    美國哈維·穆德學院31歲的助理教授蘇先生認為,這種說法給他帶來了壓力。
  • 35歲還一無所有時,記住老輩人常說的「人窮不省三種錢」,很管用
    現如今日子看起來是越來越紅火,但很多80後卻說壓力是越來越大,買房的愁房貸,沒房的愁結婚,愁彩禮,沒有幾個80後過得很輕鬆。甚至有不少80後是一無所有,身上沒有半毛錢。而人越是沒錢,做事越沒底氣,也越不敢花錢,到最後仍舊是一無所獲。
  • 一個35歲女人含淚傾訴:當了10年情人,最後一無所有
    今天聽聽這個35歲女人的傾訴。林女士:35歲。我25歲時本可以進一家好的公司,靠自己奮鬥,擁有一個好的未來,但我嫌那樣太辛苦太累了,很多女孩子辛苦奮鬥了10年8年,最終連在大城市買一個廁所都買不起,我不喜歡那樣的人生,我還是想走捷徑。
  • 馬雲35歲以前沒體會過成功,李玫瑾:「輸得起」的孩子更容易贏
    文丨禾禾媽媽馬雲:「我在35歲以前,都沒體會過什麼叫成功,好像做什麼事情都不成功,做這個不靈,做那個也不靈,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點盲目的自信,也不灰心喪氣,總是覺得說不定下一個成功的人就是我呢。」其實很多人都和「35歲以前的馬雲」一樣,生活中總是會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但是同樣是面對失敗,很多人處理失敗的態度卻不如「35歲以前的馬雲」,這些人覺得失敗後天都塌下來了,從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極端。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人們面對挫折,截然不同的兩種處理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