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星b可能根本不適合生存,三體人趕緊脫水吧!

2021-01-09 三體迷

去年八月底,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了一個重大發現——觀測數據表明在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周圍存在一顆處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並將其命名為比鄰星b。

對於三體迷來說,比鄰星b有著特殊的意義。距離我們大約4.2光年的比鄰星是構成三星系統半人馬座α星的一員。而有趣的是,半人馬座α星正是《三體》中的三體星系,所以比鄰星b自然就成了現實版的三體世界。

據研究人員分析,比鄰星b的大小約為地球的1.3倍,很可能是一顆巖質行星。由於比鄰星是一顆暗淡的紅矮星,因此儘管比鄰星b距離母星很近——約692萬千米,但仍得以處在宜居帶中。另外,與《三體》中不同,比鄰星b幾乎不會受到另外兩顆恆星的影響,從而無需像三體世界那樣遭受恆紀元和亂紀元的無序交替。三體人,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終於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了,浸泡!浸泡!

不過,別高興得太早,讓我們先弄明白宜居帶的含義。位於宜居帶中的類地行星就真的宜居嗎?其實不然。

宜居帶指的是一顆恆星周圍溫度適宜,允許液態水存在的區域。關於生命,目前有且僅有地球一個樣本,而這個樣本告訴我們水是生命之源。於是,科學家創造了宜居帶的概念,用以篩選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

顯然,宜居帶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系外行星存在生命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火星用現身說法告訴我們,要支撐起生命的生存,僅僅處於宜居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配套。比如,行星上到底存不存在水以及有無適宜的大氣、磁場等。

現在,NASA的一項新研究給三體人帶來了利空消息。這項發布在《天體物理學》上的研究表明,在比鄰星b的軌道上,類似地球的大氣是難以維持的。

NASA的研究人員基於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的觀測計算出比鄰星的平均輻射,然後進行了一項計算機模擬——將地球置於比鄰星b所在的軌道,以研究比鄰星強烈的輻射和頻繁的耀斑對行星大氣的影響。

他們發現,在比鄰星的宜居帶中,行星遭受的極端紫外輻射要比地球受到太陽的強數百倍,使得大氣被剝離的速度高達地球在太陽系中所經受的10000倍。研究人員表示,在大氣流失率如此之高的情況下,比鄰星b的宜居性備受挑戰。

所以,三體人,你們還是先脫水吧!

相關焦點

  • 人類有望像三體人一樣脫水生存,水熊蟲體內物質讓劉慈欣預言成真
    不過,現在看來,這件事非但不會過於離譜,而且還有可能成真。或者說,這個構思可能本來就來自於現實生活。有些生物,早已經開發出了這樣的生存技能,比如水熊蟲。「與天地同壽」的生物毫無疑問,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之一。
  •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這三個恆星並不像太陽一樣做著穩定的星球運動,而是做著混亂的三體運動,毫無規律可言。三體人所在的三體行星就是在三個恆星的運動範圍內,因而三體行星的紀元非常不穩定,經常在亂紀元與恆紀元中交替,三體文明一次次誕生,又一次次毀滅,可以說三體人飽受煎熬、苦不堪言。
  • 三體人真的來電了?澳望遠鏡疑收到比鄰星神秘信號,是福是禍?
    來自《衛報》的報導稱,科學家們在檢查位於帕克斯射電望遠鏡(位於澳大利亞)的存檔數據的時候,從中發現了一個982兆赫的神秘窄頻無線電信號,而該信號來自於和地球距離最近的恆星系——比鄰星。目前科學家們正對其進行要求,尚未公開相關數據。這意味著什麼呢?
  • 簡單介紹一下三體人的生存方式以及為什麼要入侵地球
    三體人是一種地外種群,簡單的來說就是外星人。他們生活在距地球大概4光年遠的半人馬星座α星。三體第一部中有一個三體遊戲,這個遊戲就是模擬的三體人的生存狀態,他們和地球人的生存方式有所不同,由於他們生存的環境特別惡劣,因為他們的頭頂有三個太陽,並且他們所生存的行星毫無規律可言。
  • 【科普校園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們的鄰居——比鄰星
    半人馬座α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南門二,是全天第三亮的恆星,14世紀,鄭和下西洋時,就曾用它來導航。 比鄰星的「孩子」——比鄰星b歐洲中部時間2016年8月24日晚,歐洲南方天文臺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在比鄰星周圍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內的行星,稱之為「比鄰星b」。「位於宜居帶內」意味著什麼呢?
  • 來自比鄰星的「通話申請」!疑似外星人對人類信號的回覆!
    而比鄰星距離地球的距離相當近,根據信號的強度和頻率來講,極有可能是智慧生命刻意發射的。所以,科學家們推測,比鄰星或許存在著智慧生命。比鄰星有可能存在生命嗎?事實上,也許從比鄰星接收到無線信號並不是偶然,因為根據科學家觀測到的數據,比鄰星還真有可能存在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
  • 和地球一樣大小的比鄰B星,也許會有生命
    比鄰星b與其所屬的南門二三星系統想像圖這顆行星叫作「比鄰B」星,因為根據命名規則,首次發現圍繞著某顆星叫作「比鄰星」,恆星運轉的行星應該叫作「比鄰B」星(如果/當另一顆行星被發現的時候,它被叫做「比鄰C」星, 再下一顆叫作「比鄰D」星,以此類推)這只是佔個位置,期待之後有人可以想出更好的名字,比如克利普頓或者齊娜。
  • 三體人恐怖的亂紀元現象在宇宙中真實存在嗎?
    南門二C星通俗名為比鄰星,是目前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約4.22光年,是這個三合星系統中很小的恆星,這是一顆紅矮星,質量約太陽的1/8。這顆星距離主雙星稍遠,約15000天文單位,它圍繞著這個雙星系統旋轉,轉一圈約需50萬年。探測發現,這個三星系統的B星和C星都有行星相伴,即南門二Bb和比鄰星b。
  • 科學家證實比鄰星B存在,質量為1.17個地球,一年只有11.2天!
    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雜誌的一項新研究稱,在距離太陽僅4.2光年的地方,確實存在一顆「超級地球」比鄰星B(Proxima b)。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是半人馬座α三合星的第3顆星,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個的恆星,距離僅為4.23光年。
  • 1965年,三體人發現地球為啥不攻擊?劉慈欣:這正是黑暗森林法則
    以地球人邁入21世紀的天文監測水平來比較,人類發明了哈勃太空望遠鏡,並用於探測比鄰星方向,不過該功能只限於簡單的察看恆星跟凌日星的擺幅,以及發現恆星內是否有大型行星。而哈勃望遠鏡的圖像系統只能顯示很微卑的暗色像素,無法準確監測該星體是巖態行星還是氣態行星。
  • 《三體》電影上映,三體人與地球人的差別在哪?看到這個算明白了
    食物因為需要耐受突如其來的嚴寒,酷熱等惡劣環境等自然災害,三體星物種的種類很少,尤其是動物的種類,三體人的食物主要是一種叫」窩菜「的植物,這種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是走親訪友的必備良品。口味只能小清新了,像什麼火鍋麻辣燙紅燒肉之類的是沒有的。
  • 比鄰星向地球發出神秘無線電信號,科學家:可能是外星生命發出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信號可能來自於距離地球4.22光年的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科學家把這串信號稱之為BLC-1。就在距離太陽系不到5光年的地方,有三顆恆星在相互繞轉。其中一顆恆星的名字,就叫做「比鄰星」,這顆恆星是除了太陽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距離地球僅4.22光年。
  • 地表最強生物,身懷三體人脫水絕技!它們已入侵月球
    更重要的是,這份薄鎳片上還被添加了人類毛囊和血液樣本,以及數千隻脫水後的水熊蟲。對於水熊蟲,你應該或多或少有所耳聞。這類小型動物的體型通常不超過1毫米,但卻有著無比驚人的生命力——150℃高溫烤不死它、-272℃嚴寒凍不死它、超大劑量輻射照不死它、暴露在太空真空中也嫩不死它......總之,論耐操度,水熊蟲稱第二,地球上沒有動物敢稱第一。即便是打不死的小強,也只能默默裝死。
  • 水凝膠編程後實現複雜三維運動;比鄰星b可能「非常宜居」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通過模擬得出結論稱,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上可能擁有廣闊的海洋,這增加了其支持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 轟動世界: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附近發現另一個地球!
    這個被長期尋求的世界,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每11天圍繞著中心冷紅的母星運行一周,而且它有一個適宜液態水存在於表面的溫度。這個巖石僅比地球重一點,它是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而且它可能也是離我們最近的太陽系外的住所。描述這個裡程碑式發現的一篇論文將在2016年8月25日發表於《自然》(Nature)雜誌。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 星 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讓人振奮的是,2016 年 8 月,歐洲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他們不僅在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行星,而且這顆行星恰好就在比鄰星宜居帶內,他們給這顆行星取名為比鄰星 b。離得近,加上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這簡直天賜的新家園。不過,事情真的會如此簡單 ? 在研究公布的當天,NASA 就對此進行了詳盡的探討,提出了幾個問題。
  • 比鄰星動漫大語文
    這種輸出可能是一個情景片段、也可能是一種假象猜測,還有可能是直接的想法的表述。藉此將歷史、文學、寫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文常文言為寫作閱讀提供豐厚底蘊的大背景目標。怎樣將作文內容寫具體怎樣將文章語言變生動從作文根本問題出發,解決不具體、不生動、無重點等常見問題1、不讓作文變成流水帳怎樣寫好人物動作怎樣寫好人物外貌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α星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在太陽系,以地球為標準,這個宜居帶在距太陽1.5億公裡的位置,而在比鄰星,這個距離將大大縮短至700萬公裡。讓人振奮的是,2016年8月,歐洲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他們不僅在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行星,而且這顆行星恰好就在比鄰星宜居帶內,他們給這顆行星取名為比鄰星b。離得近,加上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這簡直天賜的新家園。不過,事情真的會如此簡單?
  • 劉慈欣:方向錯了,他們可能不需要氧氣
    但是這個問題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看來,卻存在著另一種可能。劉慈欣是我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去年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就是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而要說到他最著名的一部科幻小說,那還要數《三體》,這部小說中就出現了一個外星文明——三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