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日,我們在英國講述中國故事|2017級傳媒實驗班舉辦斯特靈大學...

2020-12-22 南大新傳

採寫 | 付思涵 姜新雅 王明睿 陳琪

視頻 | 陳琪 王明睿

圖片 | 2017級傳媒實驗班

指導老師 | 袁光鋒

排版 | 敬蕭菲

National Day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七十年的華彩化作震天的禮炮與恢弘的軍隊,讓每一位中國人激動振奮。在地球的另一端,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7級傳媒實驗班以另一種方式為祖國慶生——「中國周」文化活動在英國斯特靈大學拉開序幕,中國民樂、茶道、書法、剪紙等中國傳統文化同樣大放光彩。

這是傳媒實驗班在海外訪學中首次舉辦「中國周」活動。對17級傳媒實驗班的同學們來說,「中國周」不僅是出於對國家的熱愛,也包含著為中國文化的跨文化傳播貢獻力量的決心。傳媒實驗班同學們心懷美好的期待——作為跨文化傳播的青年使者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文化的魅力與智慧,促進中英深度交流,為「講好中國故事」添磚加瓦。

與君初相識

當地時間下午兩點,斯特靈大學「中國周」系列活動在校園地標建築Pathfoot Building正式開幕。此時的大廳四周懸掛著遒勁書法、淡雅古畫,儼然化身一方水墨空間。

開幕式上,斯特靈大學副校長Malcolm MacLeod教授首先登臺致辭。他真誠地希望南大新傳的同學經過三個月的學習能夠有所收穫,同時也希望此次中國周能夠將中國悠久的文化帶入蘇格蘭。最後,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表達祝賀。

交換項目負責人Damyan Kachulski老師隨後發言,特別感謝了傳媒實驗班同學贈予的禮物——印著「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的手帕。這句詩對於Damyan有著特殊的含義:去年此時,他帶領著16級傳媒實驗班在斯特靈進行交換學習,17級學生們與斯特靈雖是初次相見,卻同樣宛如親切的故友。

Malcolm MacLeod發表致辭

Damyan Kachulski展示手帕

令人驚喜的是,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張紅軍從萬裡之遙的南京發來了祝福視頻。他相信這次活動可以促進兩校師生的交流和合作,也會促進中英兩國文化的交流,並為斯特靈大學和祖國送上了祝福。「天涯共此時」,院長發來的祝福溫暖了每一位傳媒實驗班學子的心。

隨後,斯特靈大學中國學生聯誼會以快閃的形式帶來了一曲《國家》。飄揚的五星紅旗與婉轉的旋律相互輝映「國是榮譽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在英的遊子們借用歌聲唱出了對祖國的思念和感恩。

歌聲落下,傳媒實驗班的五個小組依次登場,帶來「From Jiangsu」主題視頻。這五部從主題確定、腳本撰寫到拍攝剪輯,都由傳媒實驗班同學利用暑期時間自主完成,並附有英文配音和字幕。

《南京初印象》描繪了南京的驚鴻一面,而《金陵寶鴨香》則細數南京美食鴨饌;《早安南京》和《南京大蘿蔔》分別講述了南京的清晨風物和不夜之景,《金陵舊夢》著眼鄉愁、尋根與今昔對比。五幅展現南京城市文化的畫卷被娓娓道來,一座古樸與時尚交融、活潑與厚重並存的城市漸漸呈現在觀眾面前。

觀看視頻,南京的煙雨樓臺如在眼前,烤鴨的香氣仿佛撲鼻而來,令人回味無窮……還未回過神來,中國周的第二部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接力已正式開始。

天涯若比鄰

一首《梁祝》翩然響起,二胡與小提琴弦音和鳴,現場的掌聲此起彼伏。這是傳媒實驗班範文君和吳梓溢帶來的樂器演奏。將二胡與小提琴合奏是範文君的主意。和世界流行的小提琴不同,二胡更多地作為一種中國的民族樂器而存在。她希望通過二者的合奏,展現出二胡的包容性魅力,同時也以小見大,通過樂器的融合體現中西方文化的結合。

範文君記得,開幕式前排練,她的二胡演奏還吸引了一位路過女士的好奇。文君向她介紹了二胡的起源,也教授了她二胡的握弓方式。那一刻,她切身感受到了介紹民樂以及中國周的意義。

與此同時,同學還在會場兩側設立了剪紙、花鈿、謎語、中式點心等中國特色展臺。開幕式後,許多斯特靈師生參與其中,親自體驗民藝、了解中國傳統,現場一片熱鬧。

「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梅妝」就是花鈿,是中國古代女子所鍾愛的妝容。蘇格蘭女孩Diana一眼就被展臺上的各式花鈿吸引,她挑選了自己喜歡的花樣,並讓傳媒實驗班同學畫在自己的額頭上。為了讓外國同學更好地理解,負責花鈿妝的王詩涵和儲瑞秋在電腦上展示範冰冰的花鈿妝,接著,又從範冰冰講到她所扮演的武則天,從宮鬥劇講到古代封建制度。

感興趣的Diana在嘗試花鈿妝後,還和傳媒實驗班同學一起合影留念,並社交軟體上互相關注,建立了一段跨國友誼。活動結束後,詩涵回想說,正是因為有了互動,有了接觸和感受,這次的跨文化傳播才顯得格外吸引人。

在美麗的花鈿妝之外,另一個展臺上的中國色彩也吸引了諸多參觀者的目光。深藍色絨布上擺放著大紅的雙喜、鵝黃的團花和水綠色的天鵝,這是傳媒實驗班同學設立的剪紙展臺。剪紙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每逢年節喜事,單薄的紙張總能在勞動人民的巧手下千變萬化,被賦予生動的形象和美好的寓意。現在,這項植根中華文化土壤的傳統藝術被帶到了大洋彼岸。

為了讓斯特靈師生更好地理解剪紙背後的文化含義,剪紙組特意在每個圖案下用小標籤闡明它們的內涵,並且提供現場教學以增加趣味性。例如,紅雙喜下,就寫著一句「for your lover」(為你的愛人)。一位女士被它吸引,並且在同學們的指導下順利剪出了一張紅雙喜。在被科普它通常被掛在中國新婚夫婦的臥室後,她興高採烈地表示,回家後也要把自己親手剪的字掛在床頭。

與熱鬧的民藝展臺不同,書法展臺在簡潔的黑白輪廓裡勾勒古典中國。對中國人來說,漢字不僅僅是傳遞信息的工具,其書寫更成為了一門藝術。秀美遒勁的中國字讓駐足臺前的外國友人頗感新奇。在傳媒實驗班同學的幫助下,Damyan收穫了用毛筆寫就的中國名字「戴米安」,還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裡 「福到了」的寓意。

這邊墨香四溢,那邊茶香縈繞——身著青花旗袍的華人老師Grace Wang,從家裡帶來了收藏的各式茗茶,正在進行茶藝表演。來往於Costa Coffee(英國本土咖啡品牌)的英國學生,也品嘗到了正宗的中國味。

秋收萬顆子

在中國周的活動裡,中西文化的交流在飲食、手工、化妝、視頻等具體的互動形式裡得到了實現。

來自斯特靈大學經濟學院的Ali對中式糖果和餅乾印象深刻。他最喜歡的食品是大白兔奶糖和椰子薄餅。同時,他表示五個關於南京的視頻讓他想要親眼去看看南京,「真想有天能親口嘗到有名的南京鴨子」。

教授就業能力培養課程(Employability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的Elaine Watson老師也觀看了視頻。她表示,大多數蘇格蘭人對中國的印象都主要來自於本地媒體報導,而這些報導並不能讓她真正地了解中國。來自同學們的視頻讓她對中國、對南京有了更多的了解。她最驚訝的片段是《早安南京》裡上班早高峰的南京地鐵,因為地廣人稀的蘇格蘭從未有過如此人流密集的場合。

對中國留學生來說,中國周讓身處異國他鄉的他們再次感受到了來自祖國的氣息。斯特靈大學大二就讀的歐陽說,他從中國周裡感受到了國慶的氛圍,而各種傳統文化的展示,則增添了中國留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重拾起部分遺忘的記憶與文化。

對傳媒實驗班的同學而言,在中國周傳播中華文化,也是一次加深自身文化體會的過程。文君回憶起了一個細節:在中國周結束後,她幫忙收下掛在牆壁上的畫。這次不經意的近距離接觸,讓她得以感受到古典畫的細膩筆觸,更加發覺中華文化的美麗。「我感受到我們民族對美的追求,一直沒有斷過,一直在積累。」

在斯特靈大學任職的華人老師Grace Wang說,這是斯特靈大學第一次舉辦以弘揚中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活動。在她看來,中國周最大的亮點在於中國傳統文化與年輕學生們相結合,體現了一種有活力的文化傳承。「這些平實又鮮活的生活片段,能夠讓觀眾更好地理解中國人,中國的文化,中國現今的思維與生活方式。」

與Grace Wang不同,Damyan既是中國周的組織者,同時也是跨文化傳播的經歷者。在中國周活動裡,他也第一次如此之近地接觸了中國文化。

Damyan展示他的剪紙作品

「我很喜歡學習那些包含著中國精神,並且在中國文化裡扮演著如此重要角色的中國藝術,特別是書法。」Damyan表示,斯特靈校園中有很多的中國學生,但通常不會有人想到去了解他們所帶來的東西。「通過我們學生的展示,一定能夠讓所有訪客去思考中國在校園中的位置」,以及「它(斯特靈大學)與中國之間的聯繫」。

身處新時代的17級傳媒實驗班,是幸運的傳播者。2017級傳媒實驗班是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第三屆傳媒實驗班,為實現「為新聞傳播領域培養後備領軍人才」的目標,學院制定了專門的培養計劃,此次海外訪學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這次中國周,讓傳媒實驗班學子在學習國際新聞傳播的前沿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更廣闊的國際平臺上書寫弘揚中國文化的篇章,傳播中國精神和中國智慧。

相信中國周活動可以成為海外學子進行跨文化傳播實踐的良好開端,也相信每位身在海外仍心繫中華的學子都可以成為優秀的跨文化傳播者,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的風採。

相關焦點

  • 天涯若比鄰|來自英國斯特靈的問候
    2016級和2017級傳媒實驗班的同學們在微信群收到了一份來自英國的驚喜——斯特靈大學的Damyan Kachulski與Grace Wang兩位老師考慮到中國的疫情,特別為同學們錄製了一則加油視頻。斯特靈大學(University of Stirling)是2016級、2017級傳媒實驗班學子展開海外訪學的目的地,兩個班級曾經在那裡度過了三個月的新聞訪學之旅。
  • 2017級傳媒實驗班訪學系列報導|Let Your Colour Shine——予你...
    文字 | 張一可 王詩涵 儲瑞秋 吳梓溢圖片 | 17級傳媒實驗班及網絡指導老師 | 袁光鋒排版 | 龍禹圻2019年9月,傳承著16級實驗班的訪學計劃,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17級傳媒實驗班全體同學踏上了蘇格蘭斯特靈這方土地
  • 2016級傳媒實驗班英國訪學系列報導(一)| Be the difference——看...
    斯特靈大學建校的歷史只51年,是全英最年輕的大學之一。相較劍橋、牛津這樣的百年老校,它更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渴望著改變,也渴望改變它的學生們。2018年9月9日中午12時,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傳媒實驗班全體同學抵達了位於英國北部蘇格蘭的斯特靈大學,開始了新的訪學之旅。
  • 2017級傳媒實驗班訪學系列報導|我在英國學新聞
    採訪 | 範文君 應寒亭 劉若雨 何若琪文字 | 範文君視頻 | 何若琪排版 | 敬蕭菲當異鄉生活的新鮮感退去,「中國周」活動也落下帷幕,我們在斯特靈大學的學習逐漸步入正軌。在傳媒業形態日新月異的今天,斯特靈大學致力於給予新聞學子怎樣的培養?同南大相比,它在同樣的困境面前做出了哪些相同的努力?又有哪些不同的嘗試?帶著許多好奇和疑問,我們走近斯特靈的新聞本科培養體系,試圖尋找這所年輕大學給出的答案。
  • 社科院大學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創新領導力管理學博士學校背景
    經教育部批准,2020年起社科院大學(研究生院)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作舉辦「創新與領導力博士學位教育項目」,學員畢業後可獲得英國斯特靈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書。同時頒發英國特許管理公會8級認證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博士研修證書。
  • 英國斯特靈大學國際事務主管訪問我校
    近日,英國斯特靈大學外事部國際事務主管王曉梅女士,中英教育機構總經理張林保先生訪問我校。
  • 2017級傳媒實驗班英國訪學系列報導|在英國,人們怎麼過黑色星期五?
    黑五當天,服飾品牌GAP的折扣清單相對於周女士和Diana,斯特靈大學的本地學生Haneen和來自傳媒實驗班的短期交換生小Y為黑五列出了更為詳盡的購物計劃。Haneen習慣於提前為事情做打算,在這次黑五的前一周,她就制定了一張預算表。
  • 社科院英國斯特靈創新領導力管理學博士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辦創新與領導力管理學博士,為大家解決這個難題。 其實,參加合作辦學在職博士項目學習,不一定就要出國,在國內就能完成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習,而且在國內這樣的項目很多,在職人員可以在院校的辦學地點等地進行學習,不用飛到國外上課。
  • 社科院英國斯特靈創新領導力管理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辦創新與領導力管理學博士,為大家解決這個難題。 其實,參加合作辦學在職博士項目學習,不一定就要出國,在國內就能完成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習,而且在國內這樣的項目很多,在職人員可以在院校的辦學地點等地進行學習,不用飛到國外上課。
  • 社科院大學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辦可認證管理學博士有哪些優勢?
    中國社科院大學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作辦學創新與領導力方向管理學博士,可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中國教育部批准,中英聯合,世界一流師資,目前面向國內招生,該合辦可認證管理學博士有哪些優勢呢?
  • 中國傳媒大學2017簡章
    電視學院招生諮詢電話:010-65783304學院網站:http://tvs.cuc.edu.cn/作為新中國設立最早的新聞教育機構之一,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是國內創建最早的廣播電視人才培養和科研機構;創建了中國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人才培養和科研模式,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人才的搖籃;擁有國內最先進的教學和科研實驗條件以及一批在傳媒教育領域知名的專家學者
  • 為什麼位於蘇格蘭的斯特靈大學在眾多高校中脫穎而出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秀美壯麗的自然風景,充滿著故事的歷史古蹟,以及與眾不同的當地文化。對於留學生來說,許多一流的大學都位於蘇格蘭,斯特靈大學很榮幸能躋身其中。這裡有著悠久的教育底蘊和傳統,而當地的各種新型產業和多元文化也可以讓學生們多角度收益。此外,蘇格蘭人民熱情好客,直爽幽默,真的可以稱之為人傑地靈。
  • 英國傳媒專業大學排名院校是哪些?
    準備去英國留學傳媒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提前對該專業的大學排名情況有詳細認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留學申請的準備。英國傳媒專業大學排名介紹。近年來,英國留學傳媒專業一直是留學熱點,很多學生選擇去英國留學傳媒專業,但是首先要對其排名情況有一定了解。下面是選校帝為大家整理的英國傳媒專業大學排名介紹。
  • 斯特靈大學宣講暨嶺南譯學前沿講座開講
    4月23日下午,由我院舉辦的斯特靈大學宣講會暨嶺南譯學前沿講座第157講在六教B206順利進行。本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
  • 英國斯特靈大學這次穩了,公布了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的開學時間
    根據英國斯特靈大學最新的消息,為了給未來的國際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考慮到不可控的環境因素影響,斯特靈大學就新學年的學術課程作了最新的安排,下面由金矢留學為同學們匯總一下。關於斯特靈大學授課模式2020年9月和10月開學的課程將在第一學期採用線上和線下混合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即在線學習與面對面教學相結合。面對面教學將適用於小組任務、研討會和1對1輔導,並且所有的面對面教學都會遵守英國政府提出的社交距離要求。
  • 2020英國完全大學指南教育學科排名,斯特靈再次挺進前三
    而英國的教育專業,教學體系完善,文化底蘊深厚,學歷認可度高,自然備受追捧。2019年5月1日,英國三大權威排名之一的《完全大學指南》榜單公布全英131所大學排名,同時公布70多個細分學科排名。在其中的包括教育學科排名中。,表現最為矚目的非斯特靈大學莫屬,相比去年,攀升五個名次,時隔七年,再次躋身前三。
  • 湖南農業大學2020級會計學專業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創新實驗班...
    湖南農業大學2020級會計學專業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創新實驗班招生簡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職業就業標準逐步趨向國際化,國家迫切需要大量通曉國際規則、熟練掌握全球財會前沿知識與技能的國際化高端財會人才。在未來5-10年,我國將需要50-100萬名國際化高級財會人才。
  • 中國傳媒大學:2017藝術類新增兩專業
    5月26日,中國傳媒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蔣久強做客央廣網《高招時間》,為廣大考生學子介紹中國傳媒大學2017年招生信息。  中國傳媒大學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已正式進入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 口述歷史國際周「中國故事會」在京舉辦 非虛構品牌「有故事的人...
    "崔永元和他的朋友們·中國故事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內地和港澳臺地區多位口述歷史專家、學者資深實踐者,相關媒體、文化人士、在校師生等1500餘人出席了本次活動。晚會上,崔永元的朋友王斌、著名編劇蘆葦、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梁鴻、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等,出席並和講述了他們自己或者採訪到的生命故事。其間,鳳凰網非虛構寫作品牌"有故事的人"出席並進行開場致辭,戰略合作夥伴鳳凰網歷史頻道對本次活動進行全程直播和圖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