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一個在唐朝當官的日本人嗎?

2020-12-13 牛奶糖植物蛋白質

大家好,我是貓眼,今天我給大家說一個外國人。為什麼咱們喜歡講歷史的人要講一講外國人呢?因為這個外國人在中國歷史上是留下了名姓的,他叫晁衡。有人要問了外國人怎麼叫晁衡?怎麼聽怎麼就是中國人,他還真就是外國人,哪國人呢?日本人,這個名字並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叫做阿倍仲麻呂,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

大家知道盛唐時期中國在亞洲這一片兒那是老大,它的文化傳播到很多小的國家,日本特別喜歡學習中國文化,前前後後在這200年間派出了好多留學生,阿倍仲麻呂就是跟著這些留學生一起來到的中國,這些留學生有個名字叫做遣唐使。當時這唐朝一琢磨,我泱泱大國你們這些遣唐使來了,我得讓你們領受一番唐朝的恩典,於是凡是來留學的管吃管住,不光這,還給錢花,你在我這兒上學,按月還能發補助,這待遇相當優厚。等學習期滿以後他們要回家,不要緊天朝還給路費,可是阿倍仲麻呂畢業以後就不想急著回家,他對唐朝的文化太感興趣了,於是留下為官,留下的待遇更好,而且阿倍仲麻呂學的也很不錯,對唐朝的文化掌握的很好,做官一點問題沒有。

唐玄宗封他做官,有這麼一天唐玄宗說:「阿倍愛卿你這個名字我叫著實在是太彆扭了,要不我乾脆給你賜一個漢名吧,就叫晁衡吧。」哎呦這可了不得呀,按說外國人到了哪個國家都會給自己起一個當地的名字,我們學英語也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外國人到了中國也給起一個自己的中文名,可是晁衡這個中文名不一樣,那是皇帝欽賜的。晁衡在這一待就是幾十年,這中間和大師李白,王維交情都不錯,在一起喝個酒寫個詩,可是他畢竟還是日本人,長期在外這種思鄉之情讓他難以忍受,後來他就向皇帝上書想回家去看看。

皇上說:「哎呀你在這兒做官做得好好的,回家這不就全放棄了嗎,這樣吧我多賜給你一點東西讓這些畢業的遣唐使幫你把這些財物都帶回去孝敬你的父母,這不是一來顯示你的孝心,二來你父母臉上也好看,他知道你在這邊當官,也就放心了,他們自己可以用這些錢來維持生活,這不是一舉兩得嗎?」皇帝這樣說晁衡沒辦法,於是就又在這做官,可是又過了一些年,他實在是忍耐不住,正好有一位著名的和尚鑑真大師,他打算東渡一直就沒有成功,後來邀請鑑真大師的那位日本和尚都已經圓寂了,鑑真還沒去成日本,正趕上晁衡又特別想家,皇帝就讓晁衡陪著鑑真大師一起組成一個大船隊,帶上畢業的一些遣唐使趕往日本。

可是事與願違他們這支船隊偏偏在海上就遇到了大風浪,晁衡的這條船被打翻了,後來到了一個海島上,可是海島上有很多土著人,這些土著人特別兇殘,晁衡他們100多人都被當地的土著人給殺掉了,晁衡倖免於難,當時就剩下他們十幾個人了,可是長安這邊不知道情況,都以為他們遇到大風浪,晁衡死在海裡,李白聽說這件事兒放聲大哭,當時還揮筆寫下了一首紀念晁衡的詩。大概兩年以後晁衡沒辦法又返回了中國,接著就回到了唐朝做官,李白他們聽說趕緊的紛紛從各地跑來祝賀,經歷了這麼一回晁衡再也不想回家了,畢竟困難太大危險重重,再加上自己這年齡也大了,後來晁衡就一直在唐朝這兒為官,這就是阿倍仲麻呂一個在唐朝當官的日本人。

相關焦點

  •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你知道有哪幾個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這些外國人經由陸上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或經商,或留學,或從軍,有的甚至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當上了中國的官。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在唐朝這些有名的外國人。
  • 有人說日本人當官越當越窮,這是真的嗎?
    日本當官越當越窮?我不知道這種觀點是怎麼得來的,很多人之所以有這樣的印象,可能是跟日本的一個首相有關吧。日本有一名首相叫村山富市,他是日本第81任首相,於1994年當選為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但是在村山富市退休之後,他的晚年卻比較悽涼,經常騎著一個破自行車出門,沒有保姆,沒有專車。
  • 一個唐朝的僧侶,名聲遠傳日本,甚至是嬉皮士運動的祖師爺
    在唐朝,有一個這樣特殊的人物,他本是唐朝的僧侶,卻意外的成為了讓唐朝之後的朝代都競相了解的存在,他的詩作更是遠銷海外,還一度在日本風風火火的流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生活在唐朝的人,卻成為了美國嬉皮士運動的祖師爺,你說說,這奇怪不奇怪?這個人叫做寒山子,他在歷史上沒有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所以在現在,人們一直都只知道他的號。
  • 唐朝人眼中的日本:一個崇尚文化、虛心學習又略顯狡猾的小國
    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居,中國人在很久以前就出現了對日本國的記載。《三國志》說在東方大海之中有一群倭人,他們建立起了許多小國家。這些倭人尚處於野蠻狀態,在漢朝時有三十多個小國的倭人來華夏進貢方物。之後倭人間互相徵戰,最終擁立了一個共同的女王,形成統一的國家。經常遣使遠渡重洋來與魏國通好,這說明漢朝人已經知道日本的存在了。但是中國人對日本的了解雖然很早,卻始終不深。
  • 舉人考試前找人算卦,和尚:你不用考試就能當官,5天後果然應驗
    說到唐朝,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國運昌隆、民風開放,確實,但這是盛唐時期的一派繁榮萬象,到了中晚唐時期,國家氣數已是大不如前,自從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元氣大損,但是晚唐時期,還是有明君在位的,只不過生不逢時,但也竭盡所能為唐朝續命,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有關晚唐天子李嗣源的一個故事,說來實在有趣
  • 恩威並施控制8國,唐朝的外交有多厲害?
    唐朝的地域極盛時期達到1600萬平方公裡,當時大唐的外交有多厲害?看看整個唐朝時期對周邊8國的控制力!收編東突厥到隋朝初年,分為東突厥、西突厥,其中東突厥特別強大。可是東突厥降眾有好幾十萬人,這要怎麼處理?魏徵上奏皇帝:突厥狼種,不可以仁義教,不可以刑法威。最終唐太宗採用意見,讓突厥的可汗、貴族都在長安居住,以德服人,把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收編!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白丁是啥,你知道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話唐·劉禹錫《陋室銘》,意思是意為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交往的沒有目不識丁、知識淺薄的人。形容陋室不陋,來訪者高風亮節。
  • 日本人居然考中了唐朝科舉進士?大詩人王維:老外有我厲害嗎?
    雖然從日本到大唐路途遙遠,還要面臨海上的各種艱難險阻,但日本人向唐朝派遣使者的熱情不減。開元四年(公元716年),阿倍仲麻呂隨遣唐使團來到了大唐,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安排下,他進入國子監就讀。由於對大唐文化的熱愛,他改名為晁衡,在大唐交廣好友,與詩人王維、李白、儲光羲等都有過親密交往。在國子監就讀期間,阿倍仲麻呂研讀了禮記、周禮、禮儀、詩經、左傳等經典典籍。
  • 唐朝三件進口物品,卻幫中國賺了許多世界的錢,你知道是哪幾件嗎
    文/花傾思唐朝三件進口物品,卻幫中國賺了許多世界的錢,你知道是哪幾件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古人也是非常的有智慧,而現在也有很多建都是古代人民留下的智慧結晶,比如著名的北京故宮以及長城而我們都知道唐朝在整個古代時期都是非常鼎盛的,唐朝時期的開放程度也是非常高的,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曾經在唐朝的時候派了很多遣唐使來學習我們唐朝時期的文化和技術,還有很多國家也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加強了與唐朝中原地區的來往與交流。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唐朝這三件進口貨品,曾經在中國大賺了一筆不菲的金錢,卻幫中國賺了很多世界的錢,你知道是哪幾件物品嗎?
  • 唐朝究竟有多強?一座碑文上的九個字,唯唐朝人敢說!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王朝極為強悍,一是漢朝,一是唐朝。漢朝陳湯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成為強漢的宣言!那麼,唐朝有什麼「裝叉」的宣言呢?客觀的說,唐朝的強盛,至今還留有餘韻。先不說在日本的很多遺蹟,但說「唐人街」,就非常了不起。
  • 最好不要讓「好好人」當官
    設想一下,如果打破玻璃的不是那位民工,而是鐵道部門的某位局長,列車長會讓他賠嗎?也許列車長解釋說,民工乘車是因私;局長乘車是因公。既然因公是一種特權,損壞東西可以不賠,你說誰不願去因公呢?所以貧窮地區人們想當官,多半是看透了當官與國有經濟的特殊關係。人要生存,每天都得吃飯,民以食為天嘛!別看吃飯是平常小事,可當不當官,吃法也大有不同。
  • 這三所學校,大學畢業就當官,你知道嗎?
    其實這種挑學校的方法並不是很正確,因為許多學校的名氣是靠多年的累積,一年又一年,到了現在實力也不見得有多強。而有的學校就"財不外露",也就是行為低調,但實力不可小覷。比如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院,這三所學校的學生畢業後就能當官!
  • 中國最容易當官的大學專業排名,考上政法大學直接可以當官嗎?
    網絡的發達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國家幹部的作用,也讓很多同學希望自己今後能成為一名政府官員。而對於家長來說,家中有一名做政府官員的子女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那麼,考上政法大學就直接可以當官嗎?讀什麼大學才能當公務員也成為了很多同學和家長最想知道的事兒。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解讀如何才能成為國家幹部。
  • 日本人發明的4個漢字,你知道什麼意思嗎?猜出兩個以上算你厲害
    其中日本就是一個受影響最深的國家,我們在看到一些日文的時候,往往會發現許多中國文字的身影。自唐朝以來,中國文化對日本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隨著兩國文化的密切交流,這種影響也越來越大。其中日本的文字就是深受中國影響,因此看到一些日語的時候,有時候總感覺很熟悉,卻有說不出什麼意思。不過日本人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也自己發明了一些漢字,叫做和製漢字。
  • 日本奈良博物館,珍藏無數藝術珍品,讓人「夢回唐朝」
    奈良,初名平城京,是日本七代天皇建都之地,七世紀初建造時,仿照了唐朝長安城的規劃。當時日本多次派「遣唐使」來長安學習中國文化、藝術和各種技術。來華的日本僧人,除佛教教義外,還把不少的佛教美術帶回日本。公元754年,鑑真東渡之後,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又帶去不少佛教美術和民間藝人。奈良逐漸成為日本佛教傳播和佛教藝術品集結的中心。
  • 範進中舉高興的發瘋,成為眾人笑料,但你知道當官後的他多牛嗎?
    範進中舉高興的發瘋,成為眾人笑料,但你知道當官後的他多牛嗎?文/勿忘初心上高中的時候我們學了很多篇文言文,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篇文言文叫作《範進中舉》。範進中舉高興的發瘋,成為眾人笑料,但你知道當官後的他多牛嗎?對於範進多年來一直堅持考試的行為也很多人不理解,其實小編覺得這並沒有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範進想做官並沒有錯。由於範進這些年來,只專注於讀書,從來不從事體力勞動,所以他的生活貧困潦倒,經常被自己的嶽父辱罵,但是範進總是選擇隱忍,從這裡看出範進在性格上比較隱忍。
  • 唐朝有一類官職,大多由女人們任命,求官之人絡繹不絕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通過科舉考試,中了進士之後,取得了當官的資格,再由朝廷任命。別的方法如推舉、軍功的都不是主流。然而在唐中宗的時候,一個女人卻打破了這一點,她就是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被廢黜,遷往房陵的路途中,由韋皇后生出來的。當時倉皇而走,連襁褓都沒有準備,中宗脫下自己的衣服將其包裹起來,並取名叫做李裹兒。
  • 農村的孩子真的適合當官嗎?我表姐的親身經歷告訴你
    農村的父母,尤其是一些年齡偏大的父母,都喜歡讓孩子考上公務員,當官,走上仕途。第一:當官是鐵飯碗。第二:社會地位高。要是自己家裡能出一個當官的,那真是,光宗耀祖,祖墳上冒青煙的事了!但是,農村的孩子,真的適合當官嗎?我的一個遠房表姐家是農村的,上面有五個姐姐,父母都是老實八交的農民,一輩子在土裡刨食。
  • 你知道嗎?日本也有一個中國,曾經還和中華民國爭過「商標權」
    「中國」一詞在中國古代最初的意思是指河南一帶,後來漸漸的擴展為中原之地即為中國,當時日本仿照中國唐朝的行政區劃,將日本全國分為五畿七道共六十八國,除了按人口多少分為「大國」、「上國」、「中國」和「下國」四等級外,還依照驛站和與京畿的遠近,分類為「近國」、「中國」和「遠國」。
  • 唐朝與日本的一場戰爭,日本九百年不敢進犯,害怕滅國被迫遷都
    中國的歷史自古就與日本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尤其是明朝時期開始,日本便不斷騷擾沿海地區,但最後都被打得屁滾尿流,直到清末時期,日本這個潛藏良久的國家終於上演了蛇吞大象的故事,不僅將強大的清王朝北洋艦隊一舉殲滅,更是打開了蹂躪中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