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詩裡隱藏著興佛滅佛的故事

2021-02-08 老街味道詩詞

前言

有人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跟當時的當權者又有多大的關係?

這兩句是晚唐詩人杜牧《江南春》裡的詩句,作者在描繪江南美麗春色的同時,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一、真樓臺還是假樓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指眼前景,煙雨之中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不少寺廟裡的樓臺。《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中把杜牧刻畫景物的本事大大誇耀了一番,認為詩人用文字表達出了畫家難以企及的高度:

二十八字中寫出江南春景,真有吳道子於大同殿畫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畫不能到此耳。

清朝的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批評了楊慎的一段話:

升庵謂「千」應作「十」。蓋「千裡」已聽不著、看不見矣,餘謂即作「十裡」,亦未必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裡。千裡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名曰《江南春》,詩家善立題者也。

無論是千裡還是十裡,何文煥和楊慎都強調了詩人眼前景色的真實性。從杜牧的另一首作品《念昔遊三首其一》看,那時候應該還是有不少寺廟的: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不過,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見。很多人認為杜牧這首詩隱喻著興衰之感。黃生在《唐詩摘鈔》中說杜牧筆下不是寫真實景物,那些曾經的樓臺都早已經不復存在,只是詩人沒有直說,而用」煙雨中「曲筆道出:

曰「煙雨中」,則非真有樓臺矣,感南朝遺蹟之湮滅而語,特不直說。

當年南朝建了那麼多的寺廟,如今江山依舊,樓臺已成遺蹟,詩人在煙雨之中遙望似有似無,空留一番感慨和遺憾。不過杜牧雖然說「南朝」四百八十寺,但是就像白居易用「漢皇重色思傾國」來諷刺唐玄宗一樣,杜牧說的寺廟未必僅是前朝的寺廟,要知道唐朝那些年崇尚佛教,已經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不過,下面還是先從南朝說起。


二、南朝捨身出家的的和尚皇帝

歷史上不少皇帝有怪癖,例如後唐莊宗李存勖喜歡演戲,明熹宗喜歡當木匠,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喜歡開店鋪做買賣。而推翻蕭寶卷的這個梁武帝,卻是歷史上著名的和尚皇帝,他不但大肆建廟,甚至四次"捨身"到同泰寺出家。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梁武帝時期的盛況,據說當年:

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

看來杜牧說的四百八十寺還少說了,不過詩家語的數字不必當真,無非是形容「多」的意思。

杜牧對梁武帝這種行為持批判態度,他在《杭州新造南亭子記》說:

梁武帝明智勇武,創為梁國者,捨身為僧奴,至國滅餓死不聞悟。況下輩,固惑之。

詩人說你梁武帝蕭衍那麼明智勇武的一個人,創立了梁國,卻因為篤信佛教捨身做佛的奴隸,竟然搞得國家滅亡,而自己被囚禁活活餓死也不醒悟。何況地位卑下的普通老百姓,他們本來就知識水平不高,豈不是更加糊塗了嗎。

老街以前的文章多次提到過梁武帝蕭衍,他是」竟陵八友「之一,永明體詩人中的代表人物。在學術上,梁武帝也曾撰有《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著作,可惜陷入佛學研究後竟然走火入魔了。


三、三武滅佛

有信奉的就有反對的。"三武滅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北魏 、北周還是南北朝劃江而治的時候,影響不到南方。

註: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就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的」佛狸「。

不過唐朝統一天下以後,再滅佛就影響到全國了。唐武宗李炎認為廢佛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懲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濟人利眾 《武宗本紀》,

會昌五年三月,唐武宗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莊園,又令勘檢所有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為徹底滅佛作好準備。同年四月,僧尼不論有牒或無牒,皆令還俗;一切寺廟全部摧毀;所有廢寺的銅像、鐘磬悉交鹽鐵使銷熔鑄錢,鐵交本州鑄為農具。八月,下詔宣布滅佛結果:

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

由此可見,當時(845年)的全國的寺廟多達」四千六百餘所「,不知道江南有多少寺廟被拆除了。


四、杜牧的態度

對於杜牧來說,首先他反對梁武帝的行為,但是在杜牧的不少詩中似乎又對於佛教頗有好感,例如《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中寫道:

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

會昌四年至會昌六年杜牧任池州刺史,在唐武宗的毀佛運動中他是親身經歷者。後來他在唐宣宗大中年間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記》,詳細記載了武宗禁毀佛教事。

文宗皇帝嘗語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農人,今加兵、佛,一農人乃為五人所食,其間吾民尤困於佛。".武宗皇帝始即位,獨奮怒曰:"窮吾天下,佛也。"始去其山臺野邑四萬所。冠其徒幾至十萬人。

後至會昌五年,天下寺至於屋基,耕而刓之。

佛教徒佔用了大量的社會資源,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口都影響到了唐朝廷的統治基礎,因此唐文宗時就發現」吾民尤困於佛「。從《杭州新造南亭子記》一文表達出來的內容來看,作為要齊家治國的讀書人,杜牧應該是支持這一措施的:

今不取其寺材立亭勝地,以彰聖人之功,使文士歌詩之,後必有指吾而罵者。乃作南亭。「

不過,唐武宗在第二年就去世了,繼位的唐宣宗反其道而行之,於是轟轟烈烈的毀佛運動終於停了下來。


五、順便說一下拗體與救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比較有名的拗體與救拗的例子。上句五連仄,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平仄仄【仄仄】仄。上句應該是中平仄仄【平平】仄,結果第五、六字都變成了仄聲:八十(古代是仄聲字)。

這種救拗的方式屬於大拗,必須救拗,否則就不是近體詩了。對句第五字以平聲救拗,多少樓臺【煙】雨中,中仄平平【平】仄平。


結束語

從杜牧的《江南春》和《杭州新造南亭子記》可以看出,杜牧對於南朝梁武帝持有批評態度。詩中提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文章中也寫道蕭衍」至國滅餓死不聞悟「。說明杜牧詩中一定有興亡之感,隱含著對晚唐國運的擔憂。

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包含著對於佛教盛衰的嗟嘆。

無論梁武帝這個人,還是梁朝一個朝代,或者佛教一個宗教,如果沒有大智慧,都躲避不了興盛和衰亡的自然規律。

@老街味道

李清照《如夢令》中「昨夜雨疏風驟」為什麼不是「風疏雨驟」?

學習填詞先從看懂詞譜開始 為什麼相同詞牌會有不同的詞譜呢?

王安石因這首詞被蘇軾稱為野狐精 李清照卻說王安石填詞是個笑話


相關焦點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裡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到底何意?古代文人們有爭議
    猶記得筆者首次聽到「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樓臺煙雨中,記得當初你儂我儂,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那種驚豔,當時還在想寫這歌詞的人太牛了,這裡面的一些歌詞比我當時知道的為數不多的古詩詞還經典,這也太有才了吧。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將江南的美景盡收眼底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詩人來到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花紅柳綠,一派春天繁華的景象,並且這景象綿延數千裡,讓詩人流連忘返,應接不暇。忽然小雨下起,樓臺掩映在雨中,忽隱忽現,寺廟出沒在雨裡,朦朧迷離。這樣的畫面和色調,使得這幅「江南春」景圖變得豐富多彩。南朝是一個佛教盛行的朝代,但是正是杜牧的小詩讓南朝的寺廟聞名於古今。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京「大報恩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即使很多人不知道大報恩寺,但是對這兩句古詩應該並不陌生,多年前覺得這兩句寺不但描述了當年佛教文化得昌盛,更有些對命運得感嘆,句子頗有些浪漫。殊不知這四百八十寺之首就是「大報恩寺」。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3、南朝:東晉後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這裡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千裡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菸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佛教在南朝尤其是梁時臻於全盛,佛教成為國教,建康成為全國與北魏洛陽齊名的另一佛教中心。南京在中土佛教的地位,一言以蔽之,就是南中國的「釋源」寶地。在中國出現的大小乘佛教各派中,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禪宗、律宗等無不與南京有關,南京堪稱中土佛教的諸宗之源、梵音初響之所。
  • 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
    在這首詩中,杜牧不僅描繪出了江南的迷人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特有的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就宛如一幅絢麗動人的畫卷。使人讀後不禁讚嘆,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首先,在詩的一開頭,杜牧就令人眼前一亮。絕大多數的「江南」詩詞,它所描繪的景色,都局限在某一處。如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等。而杜牧的「千裡鶯啼綠映紅」,卻將視角放在了江南大地上,這是很少見的。即千裡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
  • 南朝四百八十寺是真的嗎?盤點南京各式各樣的寺廟
    我國與佛教有關的寺廟有很多,杜牧在《江南春》中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那麼曾作為南朝古都的南京,真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廟嗎?烏衣巷南京確實有許多寺廟,除了南朝時期修建,還有其他朝代,但數量最集中的還要數南朝時期,清朝的劉世琦早在《南朝寺考·序》中進行感慨:「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餘寺。」
  •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祈福許願求姻緣都很靈驗,就在南京市區內
    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有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叫《江南春》,其中有兩句千古絕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因為當時的皇帝崇尚佛教,就在當時的京城,現在的南京城裡大建寺院,在如今的南京市區內,有一座千年古剎,它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同樣也是很多南京人經常去的一座寺院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 金陵遊記 感恩篇
    感恩篇 穿越千年,在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裡為小營員們舉行感恩成長禮。在公園的教室中,逐漸傳出了我們朗讀的讀書聲「子曰:夫孝,德之本也……」講解員阿姨很認真地給我們講述著關於「知恩、感恩、報恩」的深刻含義。雖然只是幾層含義,但全場保持著肅靜,很莊重。在講解員的介紹中,我如同身臨其境,感受到古代的大報恩寺琉璃塔的壯觀。我感覺這不僅僅是建築的外表,還包含關於「孝」的深層內涵。
  • 南京這座寺院,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求籤拜佛的居然多為美女
    在這座山上,早在南朝宋大明年間,建平王劉宏就自己的府第改為寺廟,稱為棲元寺,後被齊朝改稱為建元寺。南朝梁武帝篤信佛教,在雞鳴埭附近建立同泰寺,他四次捨身同泰寺,每次都被朝廷用重金贖回。由於梁武帝的痴迷,南朝大建寺廟,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稱。侯景之亂後,同泰寺遭到焚毀。到了元朝,有人在雞籠山上建了一座普濟禪師廟。
  • 畫意攝影,怎麼還原「鶯啼綠映紅」和「樓臺煙雨中」意境?6個思路
    "鶯啼綠映紅"和「樓臺煙雨中」來著是詩人杜牧所寫的山水詩《江南》,這是一首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如下;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千裡鶯啼綠映紅」,遼闊的江南,春天是一幅鶯啼燕舞,綠樹映紅花的畫面。
  • 綿綿情懷煙雨中 《魔獸世界》十大最美雨景
    正如杜牧《江南春》所描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美麗的雨景中,蘊藏著多少詩情畫意?  仔細想想,魔獸世界中常見的雨景可真心不少呢。艾澤拉斯很多張地圖都會下雨,細細的雨點輕輕地落到地上,打溼玩家的衣服,也叫玩家置身於另一個世界,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在此,我們就來盤點下魔獸世界最美的十大雨景地圖吧!
  • 千裡鶯啼,酒旗迎風:《江南春》繁華美景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擔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不僅繪聲繪色地描畫了江南的風光美景,還道出了繁華美景背後隱藏的擔憂。詩人擔憂的是什麼呢?這一句中不僅寫了聲音,還有眼睛看到的,即「綠映紅」,這裡從視覺的角度來寫江南春景中最獨特的一個特點,那就是色彩斑斕。你看,紅和綠互相爭奇鬥豔,或者說互相照應,互相映襯。那麼,江南的斑斕色彩中僅僅有「綠」和「紅」兩種嗎?
  • 每天一首詩—解讀《江南春》中杜牧的感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詩人丘遲:以江南美景召喚友人回故鄉 杜牧是唐朝人,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有一個文人叫丘遲,他寫過一封《與陳伯之書》,寫過一個叫陳伯之的朋友,這個朋友有他的苦衷,他曾經從南朝背叛逃到北朝,但是他是南朝人,也就是江南人,丘遲想勸這個朋友,讓他回到江南。在他寫的那首詩裡,有一段景色的描寫,也是非常的優美「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是千裡鶯啼綠映紅 還是十裡鶯啼綠映紅 楊慎評杜牧詩有道理嗎?
    楊慎評價杜牧的《江南春》就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故事,不過,他的評價卻並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為什麼呢?一、杜牧絕句《江南春》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他是中晚唐時期的詩人,經歷了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四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