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千裡鶯啼綠映紅 還是十裡鶯啼綠映紅 楊慎評杜牧詩有道理嗎?

2020-12-14 老街味道

前言

古詩中常有印刷或抄寫有誤的現象,所以我們今天閱讀古詩常常出現好幾個版本,例如李白的靜夜思就有明代版本、宋代版本的區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代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版本

因此後人們在評價前人作品時,也常常報以懷疑的態度來審視。楊慎評價杜牧的《江南春》就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故事,不過,他的評價卻並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為什麼呢?

一、杜牧絕句《江南春》

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他是中晚唐時期的詩人,經歷了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四個時期。

杜牧26歲進士及第,仕宦生涯比起劉禹錫柳宗元這些前輩來說還算順利,但是也沒有太多施展的機會。甘露寺之變時,他在揚州任職,躲過了這場風波。但是和李商隱一樣,不可避免地處於牛李黨爭之中。在唐武宗滅佛時期,他正在江南任職,支持並參與了唐武宗的滅佛行動。

杜牧的這首《江南春》寫的是江南的春色,並且通過描寫煙雨中的南朝寺廟,使得此詩具有一定的歷史感,是否與興亡的寓意,就見仁見智了,正所謂:作者未必有,讀者未必沒有。

楊慎在這段文字中評論了杜牧的兩首詩,他認為《江南春》原本是「十裡鶯啼綠映紅」,後來誤作「千裡」。並且問道:千裡鶯啼誰能看見、千裡紅綠誰能看見呢?如果是十裡地話,那麼這些景色都在眼底了。

詩人說道,千裡江南一片春光,黃鶯啼處紅綠相映,山水之間處處村郭飄揚著酒旗。從南朝開始修建了眾多的寺廟,遠遠望去,這些樓臺亭閣靜靜地矗立在煙雨之中。

如果確實是眼中所見的寺廟,那麼這個時候還沒有到唐武宗滅佛的時期。假如在滅佛時或者滅佛以後,那麼「多少樓臺煙雨中」就是虛寫,是對於興亡榮枯的一種感慨。

但是楊慎對於杜牧的這首詩提出了一點疑問,跟南朝的寺廟沒有關係。

二、楊慎 千裡鶯啼本應該是十裡鶯啼

讀過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的朋友對楊慎這個人應該印象非常深刻,楊慎是當時的學霸,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其父親是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

嘉靖三年(1524年),楊慎因"大禮議"挨了一頓大板子,貶出京城,終老於雲南永昌衛。嘉靖年間的禮儀之爭,在《明朝那些事》中寫得一場精彩。這幫不怕死的文人一根筋要和皇帝對著幹,楊慎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平時,我們很少接觸到這個人的資料,不過他的一首詞卻幾乎家喻戶曉,就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來自於楊慎《廿一史彈詞》的《說秦漢》,清初時,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將其移置於《三國演義》卷首。

楊慎經、史、詩、文、詞曲、音韻、金石、書畫無所不通,據說平生著作有四百餘種,《升庵詩話》又名《樂府詩話》,時期重要的詩論作品。 在這本書中,楊慎提到了杜牧的《江南春》:

唐詩絕句,今本多誤字,試舉一二,如杜牧之《江南春》雲「十裡鶯啼綠映紅」,今本誤作「千裡」,若依俗本,「千裡鶯啼」,誰人聽得?「千裡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裡,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又《寄揚州韓綽判官》雲「秋盡江南草未凋」,俗本作「草木凋」。秋盡而草木凋,自是常事,不必說也,況江南地暖,草本不凋乎。此詩杜牧在淮南而寄揚州人者,蓋厭淮南之搖落,而羨江南之繁華,若作草木凋,則與「青山明月」、「玉人吹簫」不是一套事矣。餘戲謂此二詩絕妙,「十裡鶯啼」,俗人添一撇壞了,「草未凋」,俗人減一畫壞了,甚矣,士俗不可醫也。《升庵詩話·卷八·唐詩絕句誤字》

楊慎在這段文字中評論了杜牧的兩首詩,他認為《江南春》原本是「十裡鶯啼綠映紅」,後來誤作「千裡」。並且問道:千裡鶯啼誰能看見、千裡紅綠誰能看見呢?如果是十裡的話,那麼這些景色都在眼底了。

楊慎還說到《寄揚州韓綽判官》應該是「草未凋」而不是「草木凋」,十裡鶯啼的」十「被俗人加了一撇成了」千「裡鶯啼,「草未凋」的」未「被減了一橫成了「草木凋」。

「草未凋」還是「草木凋」我們不是理會,但是「千裡鶯啼」和「十裡鶯啼」的說法卻被不少後人批評。

三、千裡鶯啼還是十裡鶯啼?

楊慎言之鑿鑿,認為千裡鶯啼是十裡鶯啼之誤,是後人抄寫抄花了眼搞錯了。但是有不少人不這樣認為:

明胡震亨《唐音戊籤》:楊用修欲改「千裡」為「十裡」。詩在意象耳,「千裡」畢竟勝「十裡」也。

胡震亨(1569-1645 )比楊慎(1488-1559日)晚生了近100年,他認為」詩在意象耳「,所以千裡遠比十裡好。

清朝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也對楊慎進行了批評:

「千裡鶯啼綠映紅」云云,此杜牧《江南春》詩也。升庵謂「千」應作「十」。蓋「千裡」已聽不著、看不見矣,何所云「鶯啼綠映紅」耶?餘謂即作「十裡」,亦未必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裡。千裡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名曰《江南春》,詩家善立題者也。《歷代詩話考索》

何文煥說的更加詳細了,詩人不僅僅寫的是眼前的景物,而是指整個的江南春色,因此杜牧用」千裡鶯啼「是有道理的。而且作者起的題目是《江南春》,題目與內容非常吻合,因此說杜牧善於」立題「。

近代學者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中評價:

按楊慎之說,拘泥可笑,何文煥駁之楚也。但謂為詩家善立題,則亦淺之夫視詩人矣。蓋古詩人非如後世作者先立一題,然後就題成詩,多是詩成而後立題。此詩乃杜牧遊江南時,感於景物之繁麗,追想南朝盛日,遂有此作。「千裡」之詞,亦概括言之耳,必欲以聽得著、看得見求之,豈不可笑!

千裡是概括的意思,楊慎一定要用」聽得著、看得見「來要求詩人作詩,太可笑了。另外,古人作詩本沒有題目,多是先寫好詩在起題目,何文煥誇讚杜牧」善立題「也是誤解。

四、詩家語與執著

周振甫先生在《詩詞例話》中有一章《忌執著》,專門拿楊慎評價杜牧作為例子。周先生贊同何文煥、劉永濟關於"千裡鶯啼"與」十裡鶯啼「的分析。

周先生認為楊慎過於」執著「,如果用今天的網絡評論區中常見的一個詞就是」抬槓「。周先生還舉了一個例子,詩經中的《河廣》云: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說黃河寬,一根蘆葦我就能度過去,誰說宋國遠,我翹起腳就能望到。這和千裡鶯啼類似,千裡望不見,一葦當然也渡不過。

周振甫提到,杜牧的另一首詩《赤壁》也曾經被許顗《許彥周詩話》批評:

杜牧之作《赤壁》詩云:『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為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臺上也。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只恐被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

周先生說,這些詩家語和實際的地理、歷史不同。何文煥也解釋道,詩人之辭」微而婉,不可論言直遂也」。

結束語

上文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詩家語的問題,作詩不是測繪畫地圖、也不是作考據作史論。如果李白的」白髮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也要較真的話,李白豈不是成了謊話大王了嗎?

詩家語不可當作論文來看,論文是消極修辭講究準確,作詩多是積極修辭注重情感。當然作詩也一定要遵循最基本的歷史常識,不要搞出關公戰秦瓊的錯誤。

@老街味道

隔與不隔 1 人間詞話為何說池塘生春草不隔 而謝家池上「隔」?

錦瑟解讀之二 從錢鍾書詮釋李商隱《錦瑟》學習唐人作詩的秘密

假如要評選唐宋間10佳古詩詞 您覺得哪些古詩詞最應該上榜?蘇東坡次韻詠楊花勝過章質夫原唱嗎?有人不這樣認為

相關焦點

  • 「千裡鶯啼綠映紅」原詩究竟是「千裡」還是「十裡」?
    本文作者:納蘭春蠶唐·杜牧《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明代楊慎《升庵詩話》卷八曾說:「唐詩絕句,今本多誤字,試舉一二。如杜牧之《江南春》雲『十裡鶯啼綠映紅』,今本誤作『千裡』,若依俗本,『千裡鶯啼』,誰人聽得?『千裡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裡』,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千裡鶯啼綠映紅」原詩究竟是「千裡」還是「十裡」?
  • 「千裡鶯啼綠映紅」年年入選課本,大文豪指出第一個字就用錯了
    此詩名叫《江南春絕句》,是一首年年入選課本的作品,但卻有大文豪指出詩開篇「千裡鶯啼綠映紅」第一個字「千」就用錯了,這是怎麼回事? 讓我們先讀一讀這首詩:《江南春絕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大學者楊慎質疑:千裡鶯啼誰人聽得
    ◎周嘯天(詩人、四川大學教授)  江南春  (唐)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
  • 杜牧作《江南春》,楊慎批評說千裡鶯啼誰聽得見,卻慘遭後輩打臉
    杜牧在湖州僅僅待了一年,但這一年間卻寫了不少經典詩篇,其中就有《江南春》。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朝沒有多少詩評家,詩評家大多集中在明清兩個朝代,明代的大家楊慎就曾對杜牧的這首詩做出過評價,或者說是批評,說千裡鶯啼誰看得見,應該改為十裡。從寫實的角度出發,楊慎沒有說錯,千裡鶯啼確實沒有人能夠聽得見,但詩歌向來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如果改為十裡就缺乏詩意了。
  • 畫意攝影,怎麼還原「鶯啼綠映紅」和「樓臺煙雨中」意境?6個思路
    "鶯啼綠映紅"和「樓臺煙雨中」來著是詩人杜牧所寫的山水詩《江南》,這是一首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如下;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千裡鶯啼綠映紅」,遼闊的江南,春天是一幅鶯啼燕舞,綠樹映紅花的畫面。
  •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走出家門,感受春天的氣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 「武垣儒林社」社課同題 |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武垣儒林社」三十九社【東道】王德強【出典】以 「千裡鶯啼綠映紅【綠】惜分飛·暮春(分得綠字)文/須指墨數點梨花如雪簇,鶯語頻穿疏木。【映】七律·春海棠 (分得映字)穠愁豔慕粉妝輕,淑影馨香嫋嫋娉。點檢風流風透心,相逢花浸花痴病。紅箋可可落詩篇,清夢浮浮行酒令。
  •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感受杜牧眼中的江南
    江南春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七絕。在整首詩的開頭,便用「千裡」作為開頭,表現出詩人沒有局限江南的角落,而是在鋪展整個江南。在空間上擴大了詩歌的審美,為後面描寫做出鋪墊。雖然詩的首句只有簡短的十四個字,卻表現出江南的美景:遼闊的江南,鶯語鳥啼,一片綠樹紅花,村莊坐落在水邊,依山的城廓,還有迎風招展的酒旗。表現出了江南的春意盎然的景象。
  • 古詩中的南國《江南春,鶯啼綠映》煙雨滿華亭,詩詞加油站31
    【詩曰】《江南春,鶯啼綠映》古詩中的南國,煙雨滿華亭,詩詞加油站31文/大俠範兒【引詩】江南春早催燕返,層層綠波北向傳;萬縷南風紅點綠,多少詩情伴酒酣。【江南春】唐 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友基墨客M-Brush軟體寫意國畫教程《千裡鶯啼綠映紅》
    上一篇是《寄情山水》,這次我給大家帶來的是第二篇《千裡鶯啼綠映紅》。我將為大家提供三篇教程,分別是從不同的重點講述如何使用M-Brush進行數字中國畫的創作。在《千裡鶯啼綠映紅》中我將會以中國畫的「著色」為主要內容,對數字中國畫的創作進行講解,教程的主要步驟是:一、創作構思;二、中國畫的色彩元素;三、M-Brush彩色筆刷使用技巧;四、創作步驟;五、創作體會。
  • 千裡鶯啼,酒旗迎風:《江南春》繁華美景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擔憂
    想到這裡,杜牧詠史懷古,寫下了這首《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先看詩的第一句「千裡鶯啼綠映紅」,千裡江南,鶯鶯燕燕,花紅柳綠。「千裡」,形容路途遙遠或面積廣闊。這是一個泛指,古人往往用「千裡」「萬裡」這些詞來指面積之大,是誇張的寫法,「千裡」就是寫整個江南之地的遼闊。
  • 張永樂 II 《千裡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千裡鶯啼綠映紅
  • 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
    使人讀後不禁讚嘆,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首先,在詩的一開頭,杜牧就令人眼前一亮。而杜牧的「千裡鶯啼綠映紅」,卻將視角放在了江南大地上,這是很少見的。即千裡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在藝術手法上,首句運用的是映襯的手法。即通過「紅花」與「綠葉」的搭配,映襯出江南大地萬紫千紅的景象。再加上「鶯啼」,是聽覺的描寫,又表現出江南大地鶯歌燕舞的熱鬧場面。至此,千裡江南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便在小小的篇幅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 杜牧:鶯啼千裡聞,牧童亦識君,大唐第一風流大才子非他莫屬
    杜牧:鶯啼千裡聞,牧童亦識君前幾天過清明節,想想總應該寫點相關的內容,在吟詠清明的詩詞中,最有名的當屬杜牧的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了,好,就寫他吧。不知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是杜牧、杜枚不分,不論是雜誌還是網絡,無論是書籍論文還是報刊圖片,這唐朝詩人杜牧總被很多人寫成杜枚,我是不知道歷史上是否有個叫杜枚的名人,但反正一看,那些寫作杜枚的,實際上也都是指的是杜牧,是典型的錯別字哈,可能大家也習以為常,反正能懂。汗!
  • 千裡鶯啼綠映紅——成都奧迪Q5曼巴綠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施工案例是一輛奧迪Q5的曼巴綠改色膜施工案例!這位客戶是我們之前奧迪A3貼了AMG 山灰改色膜的客戶介紹來的(詳情見《正氣才隨灰律變——成都奧迪A3 AMG山灰改色膜》),這位客戶在我們的店裡貼完改色膜以後,給他的老闆也推薦了我們店,這不,他們老闆也來我們店裡,在我們的推薦下,最終選定了網紅色——曼巴綠作為自己愛車的新顏色!
  • 啼鶯舞燕 一起欣賞古典詩詞裡的「春風十裡」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從詩中可以看到,在黃四娘家的院落裡,似錦的春花一片又一片,遮掩住了小路;繁多的春花洋溢著芳香,密密層層壓彎了枝條;各色的蝴蝶繞著春花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樹上的黃鶯也趕來湊熱鬧,歡快的鳴叫聲是那樣圓潤柔美。院落、春花、小路、枝條、蝴蝶、黃鶯,加上花的芳香和鳥的鳴叫聲,讀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