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網課?看完《模仿遊戲》圖靈的一生,讓你愛上數學!

2020-12-27 迪大電影小說推薦

哈嘍,我是你們出場自帶bgm的迪大,作為一個數學系學生,每天都不想學數學,但看完下面這個電影,會有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哭著拿起數學課本。

《模仿遊戲》,由男神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演繹了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一生。

在二戰期間,盟軍召集了許多優秀的數學家破譯德國的「英格瑪」系統,獲得敵方的軍事秘密,從而扭轉現在局勢。

政府召集許多優秀數學家進行破譯,因為是純手工計算,有無數種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密碼每天都會更新,根本不可能計算出來。

圖靈想到一種專門計算的機器,最開始他的同事們看他每天沉迷自己的研究,對目前的破譯似乎毫無貢獻,對他很不滿。

但後期,在新成員瓊·克拉克的鼓勵下,他嘗試和同事們建立好關係,他們的團隊共同努力研究計算機。

在歷經挫折,投入很多金錢時間和人力的條件下,依然沒有成功,圖靈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持自己的設計,最終發明出了第一臺計算機。

因為密碼被破解,戰爭提前兩年結束,挽救了千萬人的生命,一切結束後,數據資料都被銷毀,他們這些人隱姓埋名,回歸平常生活,誰也不知道他們曾經的付出與成就。

而在研究途中,有人堅決反對圖靈,並拿他的私生活作為攻擊方式。

這一切都是因為在圖靈讀書時,班上的同學欺負他,甚至在木質地板上撬開一個坑,把圖靈埋進去,再把木板用釘子訂上。

在圖靈絕望時,是一個叫克裡斯託的同學偷偷地救出他,他們很快成為了朋友。

我特別喜歡電影中穿插的回憶學生時代的片段。在一棵樹下,他倆靜靜的看著自己的書,圖靈問克裡斯託在看什麼書,他說這是關於密碼學的書,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信息,但沒有密鑰,誰也看不懂。

圖靈沉默了一會兒,反問加密後的語言和普通語言有什麼區別,他說出自己的困惑,人們為什麼總是話裡有話,別有深意。

克裡斯託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把書遞給他,說圖靈很適合這本書,圖靈小心翼翼接過書,打開它,從此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

告別時,克裡斯託對他說晚安,圖靈看著他的背影,小聲地回了一聲晚安,微微一笑,走回自己的寢室。走路時他的手指在不安地扭動,也許是欣喜,也許是長期的孤僻養成的小動作。

但從這時起,克裡斯託將成為圖靈生命中最特殊的一個人。

圖靈學會了加密語言,他們上課偷偷用加密過的語言傳紙條。

圖靈滿懷欣喜,希望放假後能再次見到最好的朋友。

可他被叫到校長辦公室,被告知克裡斯託因病去世,他不動聲色,想表示自己不在意,可那顫動的鼻翼,抖動的嘴唇,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能維持現在的鎮定。

圖靈本來想娶瓊·克拉克證明自己感情生活和正常人無異,但因為別人的威脅,為了避免她坐牢,他像瓊坦白了自己的秘密,並且取消訂婚。

最後,為了繼續研究計算機,圖靈身為健康人,被迫進行激素治療。

電影快結束時一個片段,瓊·克拉克來看望圖靈,那雙原來製作最偉大的機器,書寫傳奇的手,如今顫顫巍巍,連一支筆都拿不穩。

他在強制治療一年後去世。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數學研究,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

可生不逢時,在那個年代,因為人們錯誤的偏見,讓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屈辱的死去。

看完這部電影,迪大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立刻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數學,爭取有所貢獻。

越寫越激動的迪大把這部電影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也可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可以發自內心愛上數學!

而這部電影即使只能讓對你數學新鮮一陣,那不妨經常看類似的電影或文章,非功利性的了解數學,至少不要討厭數學。

誰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有時候,正是那些人們認為的無用之人,成就了無人所成之事。

我們就這樣,數學甩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見。即使再困難,在上網課少了老師的監督期間,仍然保持自律,完成數學學習吧!

加油!你我共勉,喜歡我的分享就點個關注吧!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模仿遊戲》全解碼 揭秘你看不見的阿蘭·圖靈 –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頒獎季的熱門英國電影《模仿遊戲》上映之後,收穫的不僅是高票房與讚譽聲,也有些抨擊其篡改歷史的聲音未曾散去。  很多人認為,《模仿遊戲》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對阿蘭·圖靈的還原並不夠真實。年輕時,圖靈性格古怪,特別害羞,會有意避免與別人的目光接觸。不過圖靈並非片中那樣處處受人嫌棄,相反來到布萊切利公園之後,他的天才、他的坦率直言都在同事之間備受尊重。從某種程度來說,布萊切利公園裡的圖靈,是個頗有魅力的技術宅。圖靈導師的妻子琳恩·埃爾文曾這樣描述他:「一旦他真誠的看著你,友善的交談起來,你就再也難把目光從他的身上移開。從他的眼神裡你能讀出到那種直率、善解人意以及得體的禮貌。」
  • 影視賞析 | 卸去「人工智慧之父」,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圖靈」——《模仿遊戲》
    《模擬遊戲》過多線性敘事的方式,把圖靈的一生分為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下一個階段的伏筆,最後三條線會和構成了一個智慧,複雜又悲劇的圖靈。最後是電影的結局,結局應該是整部片子的高潮,圖靈說不想自己孤孤單單一個人的時候,確實戳人淚點,同時也道出了這幾年他的執著到底是什麼,可惜前面兩部分沒有鋪墊好所以這個美麗的結尾也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 《模仿遊戲》曝創意海報 燒腦劇情考驗數學功底
    「超級大腦」影片考驗觀眾數學能力  《模仿遊戲》的故事講述了世界大戰期間,二十出頭的「超級大腦」數學天才——阿蘭-圖靈在戰時軍隊情報中心進行密碼破譯工作,在巨大壓力和阻礙下成功發明了一種可以解密情報的機器,這使得盟軍能夠獲取至關重要的軍情,戰爭也因此提早兩年結束,1400萬條性命得到拯救。
  • 《模仿遊戲》,世間苦難如往昔,望不負圖靈之心
    《模仿遊戲》,影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艾倫·圖靈傳》,上映後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豆瓣評分8.7。古語有云:人生自古多曲折,心內雪亮,身外雪亮,舊情一縷獨難忘。少年圖靈1912年6月23日生於英國倫敦。圖靈少年時就表現出獨特的直覺創造能力和對數學的愛好。1926年,14歲的圖靈考入倫敦有名的謝伯恩公學去學習,受到良好的中等教育.他在中學期間表現出對自然科學的極大興趣和敏銳的數學頭腦。
  • 只要最後是你就好——《模仿遊戲》
    圖靈因為智慧,因不合群,或者是因軟弱,成為了人們運用世俗知識的對象,校園暴力、集體排擠、全體嘲笑足以傷害一個孩子稚嫩的心靈,萬劫不復。可克裡斯多夫拉住了他,人潮中緊緊拉住了他,在圖靈的世界裡光芒萬丈。這便是那段不合世俗的愛情的開端吧,奠定圖靈同性戀的開端。在如今思想開放的年代,同性戀依舊不被眾人所接受,但少去了刑罰的束縛至少使其少了些許的殘酷。
  • 《模仿遊戲》,遊戲可以模仿,但生活不行
    01《模仿遊戲》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很優秀的傳記片。其實一般程式設計師做久了確實會出現一些機器思維模式,以為機器語言是無法變通的,儘量不產生歧義(真的歧義了就報錯了),而人的語言可以表達出很多種意思,你可以用很多種角度去理解,人的想法有時候連自己都弄不清楚,這就是人。
  • 孩子不想上網課,怎麼辦呢?
    後來她對她爸爸說,媽媽越說我,我越不想彈。從那以後,我就知道不能和孩子生氣了。有一次我問她,你覺得你在你們班算優秀嗎?她說不算。我問她為什麼呢?她說因為她考的分數不高。既然孩子都知道,我就別再因為學習這事數落她,傷她自尊了。學習這件事,說到底,還得靠她自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有學習的動力。作為家長,我能做的只能是幫她愛上學習。盤點了一下孩子喜歡做的事,希望能從中幫她愛上學習。
  • 影評之《模仿遊戲》
    不過本文倒不是給大家科普人工智慧,而是來談談《模仿遊戲》這部被我錯過多年的好電影。《模仿遊戲》講的是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的艾倫圖靈的故事,電影是藝術自然較真實故事有些出入,暫不探討他的真實性,僅就電影而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 講述電影《模仿遊戲》:男子用一生研究破譯密碼機器,最後卻自殺
    大家好,我是文文,今天給大家講述一部戰爭影片《模仿遊戲》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屬於人物傳記類型電影,它講述的正是這位發明者的一生。圖靈從小就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因此常常會受到別人的欺負,而圖靈在受到欺負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像其他孩子那樣恐懼和服從,而是默默地承受著。
  • 《模仿遊戲》豆瓣9.0評分:戰爭英雄的隕落,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模仿遊戲》中的男主阿蘭·圖靈就是不被人知曉的戰爭英雄,他精心研製的通用機破獲了在二戰期間安全係數最高的「英格瑪」。正是他的天賦幫助了同盟國戰勝了納粹堂稱霸世界的幻想,隨著戰爭結束圖靈並沒有得到世人的銘記和感激。反而被判猥褻罪並且限制了他的自由以及精神上的摧殘。最後這位天才因無力抗爭一系列不公平的外界因素,自殺在自己房屋之中。
  • 暑期檔口碑當道 《模仿遊戲》成功逆襲
    原標題:暑期檔口碑當道 《模仿遊戲》成功逆襲 本尼演技折服眾人 片尾字幕讓人淚崩   回顧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演繹過的角色,福爾摩斯、霍金、梵谷、「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計算機之父圖靈等,本尼成為了駕馭高智商角色的天才代言人
  • 艾倫·圖靈:機器智能與人類思維邊界的孤獨守望者
    艾倫.圖靈被稱為英格蘭之子,「英國的大腦」。英國首先邱吉爾評價圖靈在二戰中作出了人類最高貢獻。我最喜歡的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所主演的《模仿遊戲》講述的就是他在二戰時所作出的貢獻,憑此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 模仿遊戲好不好看 人與機器的區別
    模仿遊戲好不好看 人與機器的區別時間:2016-06-02 02:12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在《模仿遊戲》的最後二十分鐘,在審訊室裡,面對著探長的圖靈說出了本劇的題眼:人和機器的區別是什麼?二者最本質的區別是,人是有不同想法的,機器則不是。
  • 「數學遊戲」讓孩子從此愛上數學
    大家都知道:不愛學數學的孩子大多是認為數學是枯燥無味的,其實不然,要想讓孩子愛上數學,低段的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從做數學遊戲開始。所謂「好的數學遊戲」,既是一種娛樂又是一種激發和鍛鍊學生心智的方法。學生通過把玩各種新穎有趣的「好的數學遊戲」,不僅增長知識,帶來探究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逗引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在科學的礦藏中開掘,在神奇的大自然中索尋,從而不知不覺接受人類智慧的陶冶。「好的數學遊戲」有如下特點,我們把它歸納為「五味俱全」:一是趣味性。
  • 讓人熱淚盈眶的英國傳記電影,《模仿遊戲》充滿了人性和溫情
    《模仿遊戲》是一部向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致敬的影片,同時本尼迪克特影帝級的忘我演出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了這個遺世而獨立的才華,為了他所遭受的不人道的待遇。故事開篇讓我想到聽風者,整部影片下來儘是溫情,以為是懸疑片結果人性和溫情才是故事的基調。
  • 為什麼不想上網課,感覺老師講得枯燥,原因其實很簡單
    大多數學生都對數學感到學習困難,而他的孩子說,做數學題是一種樂趣。其實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和經歷,記得上學的時候,每每做起數學題來都是欲罷不能,感覺越做越有趣,越研究它越有意思,當做完一道非常難的題時,真的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所以,當你真正地喜歡學習的時候,無論什麼樣的學習方式都是一個樣的。
  • 讓你愛上數學的13部經典數學電影
    ——克萊因看完這些數學電影,會讓你分分鐘愛上數學~1、心靈捕手英文名稱:Good Will Hunting別名:驕陽似我10、阿蘭·圖靈英文名稱:Alan Turing發行時間:2005年阿蘭·圖靈(Alan Turing)這個名字無論是在計算機領域、數學領域、人工智慧領域還是哲學、邏輯學等領域,都可謂「擲地有聲」。
  • 《模仿遊戲》:憑藉一己之力提前結束二戰,他是天才還是異類?
    1977年,英國作家安德魯·霍奇斯為圖靈編著了同名傳記《艾倫·圖靈傳》,三十多年後,這部傳記被改編成電影《模仿遊戲》,獲得了87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豆瓣評分8.7。影片主要講述了圖靈協助同盟軍破譯德國密碼系統,從而扭轉二戰局面的傳奇經歷。
  • 圖靈測試錯了嗎?——後圖靈時代的思考
    他是國際人工智慧協會(AAAI)首個華人Fellow和IEEE等國際協會的Fellow,ACM傑出科學家。智能測試並不容易20世紀初,一匹叫「漢斯」(Hans)的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它具有驚人的數學能力:這匹馬不僅可以把寫在黑板上的數字數出來,還掌握了好幾種數學運算方法,包括加減乘除。
  • 《模仿遊戲》:獲奧斯卡,豆瓣評分8.6超越了97% 同性片!
    《模仿遊戲》:獲奧斯卡,豆瓣評分8.6超越了97% 同性片!《模仿遊戲》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於圖靈協助盟軍破譯德國密碼系統「英格瑪」,從而扭轉二戰戰局的經歷。 電影裡有著厚重歷史背景的人物故事,破解Enigma的傳奇被精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