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你的孩子:讀書是一種責任和態度

2020-12-22 麻辣師說

寒假在家,正好陪伴孩子學習,女兒問我:「 為什麼我每天都要學習?讀書到底有什麼用?」我想了想,反問她:「你知道為什麼我們都要待在家,不能外出嗎?」

女兒:「知道,因為肺炎疫情啊。」

我:「那患病的人靠誰幫助?新型病毒又靠誰打敗?」

女兒想了想:「病人靠醫生,病毒靠科學家呀。」

我笑了:「醫生、科學家都是有知識,讀書多的人吧?」

女兒若有所思:「媽媽,我懂了,多讀書,有文化,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說的真好,曾幾何時,面對孩子們的問題問:「我為什麼要讀書?」「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為了能過上好的生活,為了有更多的錢,為了住豪宅開豪車......」我們的答案都顯的那麼的蒼白,但這次「武漢疫情」卻給了孩子們最好的答案。

當「武漢疫情」公之於眾時,全國人民開始擔憂,足不出戶,大門緊閉,昔日熱鬧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

災難年前,娛樂大眾的明星、網紅、不再有吸引力,電視、網絡、手遊都無法讓人坦然享受。

大家都期望有「超人」出現,治癒患者,根除病毒。當84歲的鐘南山院士挺身而出,一句:「你們在家好好過年,我去武漢好好上班。」讓全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陽光,有了希望。鍾南山第一時間奔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為嚴重的疫區武漢,和戰友們一起戰鬥在肺炎疫情戰場上。這是怎樣的境界和情懷?他才是我們應該追捧的明星、英雄!是我們國家的進步、民族的精神,滿滿正能量。

翻看鐘南山教授的資料: 從小努力學習,目標明確,20多歲名牌大學畢業,40多歲赴英國進修,60多歲帶領醫護工作者抗擊非典,如今他依然像一名戰士,衝鋒陷陣。

但是鍾教授今年已經84歲了,他不可能保護我們一輩子。我們的國家需要培養更多像鍾南山教授這樣專家、人才,未來,需要年輕一輩的崛起。

當孩子再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請可以堅定地告訴他:「 讀書學習是一種責任,為自己,為民族,為國家讀書,我們責無旁貸,像醫生們那樣能夠用知識挽救生命,用知識消除恐懼,更重要的是,讀書能夠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不能夠讓一個民族強大,讓一個國家強盛。」

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從我做起,從孩子抓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向我們真正的明星、英雄們致敬,你們辛苦了!加油武漢!

我是麻辣師說,原創,喜歡請關注、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告訴孩子,讀書請不要假裝努力
    有些孩子覺得學習苦,想放棄就放棄,有些孩子為了上學從小就和現實抗爭。讀書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新學期,千萬不要混日子。1、過得比你苦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有什麼理由放棄「清華是全國最好的學校,我一定要上清華,為此我也奮鬥了12年,整整12年了,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然後特別特別激動,特別特別高興!」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要是讀書與不讀書能有多大差距,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見解。對於家境十分好的人來說,讀書和不讀書還真沒多大區別,但是對於家境不好的人來說,讀書不不讀書的區別還真的特別大。讀再多的書,還不是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工,嫁做人婦,洗衣做飯,照顧孩子,何必折騰呢?這樣的家長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他們對自己的女兒十分不負責任。女兒上學沒有用真是可笑,別的不說,如果你有一個高學歷,有文化,接觸的人肯定也不是不一樣的,那麼找的老公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你找一個上班的老公和找一個工地上的老公,哪個過得更幸福呢?更何況,讀書多的女生肯定也不甘於自己做一個家庭主婦吧,也想有自己的一番事業。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請告訴孩子,不要抱怨讀書累,帶著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吧。沒有文化的人,終究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如果想未來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就要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今天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今後不一樣的人生。1.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小學報了學習書法的班,每次周末都要背著墨水去學習。有一次,裝墨水的瓶子沒有擰緊,墨水把書包都弄髒了。
  • 新學期,請告訴孩子:讀書沒有不辛苦的,熬過去,你就贏了!
    孩子的抱怨很正常, 主要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年少時要勤學苦讀,中年時要穩固事業,老年時宜含飴弄孫。只是很多人從一開始覺得讀書苦,從此放棄了學習這件事,導致長大後一事無成。新學期,請告訴孩子,讀書肯定苦,但全世界都一樣,努力讀書,才是通往成功最快捷徑。
  • 新學期,請告訴孩子:讀書沒有不辛苦的,熬過去,你就贏了!
    只是很多人從一開始覺得讀書苦,從此放棄了學習這件事,導致長大後一事無成。新學期,請告訴孩子,讀書肯定苦,但全世界都一樣,努力讀書,才是通往成功最快捷徑。有位著名作家曾對自己的孩子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其實也是大多數父母想對孩子說的話。
  • 新學期,請告訴孩子:讀書沒有不辛苦的,熬過去,你就贏了
    只是很多人從一開始覺得讀書苦,從此放棄了學習這件事,導致長大後一事無成。新學期,請告訴孩子,讀書肯定苦,但全世界都一樣,努力讀書,才是通往成功最快捷徑。「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為什麼要讀書?讀書不但是一種擁有選擇的權利,更是一種責任!
    「為什麼要讀書?」「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為了能過上富足的生活,為了......」 「武漢疫情」時這些答案都顯的那麼的蒼白!曾經,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擁有選擇的權利一直以為是最好的答案,而這次「武漢疫情」卻給了孩子們更好的答案。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是一種責任!
  • 「學習」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孩子,請不要抱怨讀書累,放眼看看這個世界,那些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終究大多數一輩子都活在社會的底層,如果你想要未來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03孩子,努力讀書,你才能選擇想要的生活就像龍應臺對兒子安德烈說的:「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深度好文)
    ,請不要抱怨讀書累,放眼看看這個世界,那些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終究大多數一輩子都活在社會的底層,如果你想要未來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想要未來有自己的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麼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3孩子,努力讀書,你才能選擇想要的生活就像龍應臺對兒子安德烈說的:「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深度好文)
    孩子,請不要抱怨讀書累,放眼看看這個世界,那些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終究大多數一輩子都活在社會的底層,如果你想要未來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想要未來有自己的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麼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 告訴你的孩子為什麼要讀書
    這是上一代孩子小時候被告訴的話。時光過去了許久,很多該改變的還是一樣,一代代的人都在重複著相同的故事,現在如何告訴你的孩子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書是不做一個廢材。AI,智能,大數據,機器人,未來勞動都是一種奢求,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人,不管你樂意不樂意,做一個勞動者就是最高的榮譽,更多的人可能會淪為廢材,如寵物一般被圈養著吧了。
  • 關於讀書,家長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沒錯,就是你和孩子閱讀時的姿勢。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在和孩子閱讀時,要把孩子抱在身上,一邊攤開書本一邊念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看著自己的臉,念給孩子聽。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在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時期,我們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告訴孩子,「和媽媽一起讀書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這種美好的閱讀體驗,會激發孩子對於繪本對於讀書的興趣,因為沒有孩子是不喜歡和媽媽在一起的。並且,我們要大聲朗讀出來給孩子聽。在孩子小的時候,你讀的內容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語言、語調、語氣和情緒,以及文字本身。
  • 請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底層
    我們不應該在該讀書的時候放棄讀書,要在該讀書的時候珍惜和努力。現在的孩子都熱衷於幾個文化不高但是有成就的人,堵住家長的嘴。其實,這樣的人是很少的,很多不愛學習的孩子,長大會發現,自己瘋狂了幾年青春,會用一生的卑微和底層來彌補。1.什麼是青春?
  • 開學第一天,請告訴孩子:讀書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樣
    「 精彩導讀開學第一天,請家長花幾分鐘的時間告訴孩子:吃苦是學習的底色,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開學第一天,請家長花幾分鐘的時間告訴孩子:吃苦是學習的底色,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
  • 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
    周總理說:「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也許沒有那麼高的覺悟歐巴馬說:「為了每個人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而讀書」我們不光是為了責任。為了我們心中的理想,為了我們做人做事的準則,為了理解生命的意義,為了使我們的靈魂更高尚一些——這些,都是家長們應該教孩子思考的事。給孩子讀書一個定位:讀書,讀人,讀書人。
  • 請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底層
    1有一段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者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
  • 責任是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負擔
    勇於承擔責任,贏得信任票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責任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論是在家庭裡、工作中,還是在社會上,活著你就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每個人都必須承擔自己的責任。你做的每件事都對自己和別人有影響,你要對這件事負責,這取決於你的思想態度,也就是責任感。
  • 家長,請告訴你的孩子為什麼要讀書,受益匪淺
    人,為什麼要讀書?01 是為了不讓你一開口就輸的徹底古人講:「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舉個例子,我記得前段時間網上有個視頻,用兩個人的表演來體現讀書和不讀書的差距,視頻是這樣的兩個人都看到天邊的飛鳥,一個人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另一個:「哇,好多鳥。」
  • 陪孩子讀書:教育的另外一種思考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見你對他這個生命的重視、關懷以及持續的溫暖。你自己去瑜伽館練習瑜伽,你覺得一個好的老師會是怎樣的,你很清楚。孩子的陪讀也是一個道理。讓孩子懂得父母親不僅僅是陪讀,而是陪他的生命成長。他感覺到一種踏實,一種被期待的激動。因為你不是陪孩子讀書,你是陪他進步。
  • 請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底層!家長也一樣!
    請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底層!家長也一樣!有一段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兒子剛上學不久就問當農民的父親,人為什麼要讀書。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者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