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2020-12-19 夏末講歷史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美麗富饒的華夏大地上,曾先後湧現出大大小小百餘個統治王朝。無論是哪一個王朝,都存在著忠臣義士和姦邪小人。

對於國家來說,忠臣是嘔心瀝血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心為國為民,這樣的人死後自然是受到人民的愛戴。還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他們逢迎獻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甚至弒君殺臣,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些人則被統稱為:奸臣。

奸臣,亦作「僭臣」,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奸臣。」縱觀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存在著那麼幾個奸邪小人,他們欺君罔上,危害王朝,是社會的蛀蟲。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古代著名的三大奸臣,這三人禍國殃民,所做之事令人不齒,死後被牢牢地釘在了恥辱的十字架上。後人根據這三個奸臣的所作所為,總結出了三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01指鹿為馬

第一個成語便是指鹿為馬。國人對「指鹿為馬」這個成語都不會感到陌生,小學課本就學到過。這個成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趙高,何許人也?他是一名太監,因為靠著聰慧的頭腦和機敏的做事風格,受到秦始皇的青睞。秦始皇死後,他聯合李斯輔助胡亥登上王座,一躍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閹人。作為一個太監,他可謂是活出了自己的高度。

將秦二世控制得死死的,趙高心生謀逆之心,利用手中的權勢,在光天化日之下顛倒黑白,令人牽了一頭鹿來到大殿上,當著朝中文武百官的面,對皇上說這是一匹北方駿馬。從此之後,「指鹿為馬」也就成了一句世人皆知的典故,讓人明白了什麼才是典型的顛倒是非。

02口蜜腹劍

這第二個成語便是口蜜腹劍,釋義為嘴上說得很甜美,心裡卻懷著害人的主意,主要用於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出自《資治通鑑》:「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李林甫,唐玄宗時期的宰相,此人雖說才藝不錯,能書善畫,但品德卻是壞透了。他妒嫉別人的才能,凡是比他能力強、聲望比他強的人,他都會找機會進行排斥和打擊。大唐最終走向衰落,主要就是安史之亂造成的,而根源就在李林甫。

在為相期間,李林甫獨攬大權,排斥賢才,重用胡人安祿山,最終使得安祿山勢力坐大,最終興兵作亂,把唐朝鬧得差點覆滅了。

03東窗事發

最後一個成語便是東窗事發,意思是比喻不可告人的秘密徹底敗露,出自明朝人田汝成所著的《西湖遊覽志餘》:「檜之欲殺嶽飛也,於東窗下與妻王氏謀 之。王氏曰:「擒虎易,縱虎難!」其意遂決……檜曰:「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

文獻中的「檜」指的就是南宋著名的奸臣秦檜,但凡看過《說嶽全傳》的人,每每提起秦檜這廝,相比心中都是義憤填膺,對他恨之入骨,大有扒其皮,抽其筋,食其肉方能解恨的架勢。

和民族英雄嶽飛的愛國形象不同,秦檜就是一個典型的陰險狡詐、阿諛奉承、玩弄朝政的奸臣小人。面對破碎的山河、外敵的入侵,作為一個大宋子民,秦檜不但不報效朝廷,反而殘害抗金名將嶽飛,造成了嶽飛含冤受辱的慘烈離世。這樣的秦檜,怎能不遭世人所唾罵。

04小結

不得不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多麼地精髓。而成語,更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但可以表達豐富的涵義。現如今,成語作為漢語文化中的一大亮點,正隨著人們的生活發展著、前進著,時刻在影響著國人……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西湖遊覽志餘》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三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聊一聊有關於奸臣的成語,中國古代有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甚至有些成語還被記錄在教科書上,使得這些成語更是「家喻戶曉」。第一個成語:請君入甕唐朝時期,女皇武則天野心勃勃,發動政變奪取李唐的皇位,武則天奪位不正,自然遭受到了朝堂百官和天下人的指責。
  • 這三人都是古代的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遺臭萬年!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三位,這三位是比較出名的奸臣,而且一人還留下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各位,你們都知道是哪三個嗎?圖片:可恨的奸臣劇照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一個:東窗事發。後來,這就成了一個成語。秦檜在地府有沒有受到折磨我們不知道,但是他的罪行是滔天的,被萬民唾棄。相信大家也都希望秦檜在地府裡受盡折磨吧。這就是奸臣的下場,終將背負萬世罵名,永遠也抬不起頭來。圖片:被萬民唾棄的秦檜劇照下面我們來說第二個成語:無可厚非。
  •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如今家喻戶曉,一人留在一句成語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家喻戶曉,你知道嗎? 作為忠臣的對立面:奸臣,是歷史的蛀蟲,不僅蠶食歷史上的各個朝代,也讓歷史一次次的改寫。回望歷史各時期的奸臣,人們無不痛恨,他們既有像和珅一樣的貪贓枉法之輩,也有像李林甫一樣引胡入關最終引發「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也正因有了這些前危後則,人們總喜歡把這些奸臣的所作所為編寫成各種戒言以及成語,目的也是讓後人可以引以為戒。
  • 中國古代臭名遠揚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有句話叫做「英雄造時勢」,古代歷史的變革,雖然有著大局所趨的走向,然而各個單獨的人物個體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有好的影響,自然就有壞的影響,歷史上就有三個臭名遠揚的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 我國古代臭名昭著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
    我國數千年歷史上,湧現出過很多風雲人物,期間有著叱吒風雲,梟雄,匡扶朝政,殫精竭慮的忠臣,自然也免不了禍亂朝綱,結黨營私的奸臣,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三個臭名昭著的奸臣,一人留下了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古代歷史上的四大奸臣,每個人留下了一個成語,而今家喻戶曉
    從古至今,在朝堂之上有忠臣,當然也就有奸臣。可是能讓人深深記住的,要麼是忠心耿耿的忠臣要麼是大奸大惡的奸臣。而奸臣在世人眼裡就是擾亂朝綱的存在,他們站在正義的對立面,利用手中的權力殘害忠良,欺壓百姓,使其哀怨不斷。
  • 中國古代三個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
    奸臣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讓人痛恨的一個群體,他們對上阿諛奉承,欺君罔上。對下結黨營私、擅權專恣,仗著皇帝的寵信和被賦予的權力作威作福,巧取豪奪。不但嚴重影響社會秩序,還危害到了百姓們的日常生活。更有甚者,一些奸臣在面對權勢的誘惑時還會選擇篡位。在我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也體現了奸臣會帶來的危險。提起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奸臣,那可謂是數不勝數。
  •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在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無數忠臣良將,像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等人都成為了後世所敬仰的英雄。相應地,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深惡痛絕的大奸臣!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個大奸臣比較特殊,他們所犯下的惡行被總結成了成語,並流傳至今……指鹿為馬在大秦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秦王朝最終成功的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所創立的很多制度更是影響深遠。但遺憾的是,秦朝卻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
  • 我國古代有4大奸臣,各自留下一個成語,至今我們還在使用
    歷史上有建功立業、保衛國家的忠臣,就一定會有奸臣。奸臣,就是不顧大局,為了一己私利謀財害命、蠶食朝代的政權。歷史上有很多奸臣,他們掌握著權利,往往因為一個舉動或者一句話,就可以改變歷史的動向,可謂是影響深遠。
  • 歷史上著名的三大奸臣,一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家喻戶曉
    要說我國最臭名昭著的奸臣有三位,分別是趙高、李林甫和秦檜,而且湊巧的是這三人分別因為一個你我皆知的成語而遺臭萬年。秦朝的趙高,對應的成語:指鹿為馬不出預料,趙高給那些反駁的人統統降了罪,而贊同的人則受到了加官進爵的獎賞。這便是指鹿為馬的由來,意指顛倒是非黑白。唐朝的李林甫,對應的成語:口蜜腹劍
  • 親爹和夫君只能存活一個,女子做出的選擇遺臭萬年,留下一個成語
    導語:親爹和夫君只能存活一個,女子做出的選擇遺臭萬年,留下一個成語說起古代的女人地位是非常的低了,也是非常可憐的。畢竟自從古代開始,就一直存在著男尊女卑的思想。無論女人有沒有能力都是在家要靠著父親,出嫁之後要靠著丈夫的。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3大奸臣,1人留下1句成語,語文課本上經常見
    於此同時有光明的地方也註定會有黑暗,今天要說的便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三大奸臣,他們一人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早已經是家喻戶曉,甚至在書本中都很常見。趙高:指鹿為馬說到趙高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他的發家和秦始皇脫不開關係,他因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後身體殘缺,被收入「隱宮」,後案例秦始皇聽說他精通法律,說便提拔他為中車府,還讓他教自己的兒子胡亥斷案。
  •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奸臣,每個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是漢語中的璀璨明珠,寥寥幾個字,便能夠道盡百轉千回的情感。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肝膽相照的故事,令人欽佩;有情有義的故事,讓人感動;生死難解的情緣,令人唏噓……這些成語分別與一位歷史奸臣有關。從這些典故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其人如何!
  • 歷史上三個著名奸臣留下的成語,你知道相關的人物是誰嗎?
    提起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奸臣,那可謂是數不勝數。歷朝歷代幾乎都有那麼幾個奸詐小人把持朝政,他們的罪行被史書一一記錄,成為了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因為這些奸臣過於著名,後人們或是從其言論,或是從其事跡總結出了許許多多的成語,有的至今還在被廣泛使用。
  • 史上最有才的三大奸臣:字寫得一個比一個漂亮,名聲卻狼藉不堪
    大家都喜歡說字如其人,認為字寫得方正沉穩,為人必定正直仁厚;字寫得雜亂輕浮,為人必定品行不佳。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正如那句古話「人不可貌相」一樣,字也是「不可貌相」的,比如史上最有才的三大奸臣,字寫得一個比一個漂亮,名聲卻狼藉不堪。
  • 現在常用的三個成語的來歷你知道麼,來自三位奸臣,是他們留下的
    歷朝歷代都一直出現奸臣,他們在朝廷上不斷地蠱惑皇帝,還有的權力大的更是呼風喚雨,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壓榨著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就是嚴重阻礙天下太平的反賊。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讓皇帝也變得昏庸殘暴,導致下面很多的人都因不滿發動起義,爆發戰爭,這些奸臣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即使做了好事也會有很少的人記起,他們的過大於功,一直接受著譴責。但古代中有這麼三個奸臣給我們留下了三個成語,很常見也很常用,經常可以聽到。
  • 中國古代三大奇書,日本一著化妝品品牌,取名自其中一本書
    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國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留下了三部奇書。這三部奇書,不僅僅在國內人盡皆知,而且也引起了國際相關研究的廣泛關注,其中一部書,還被日本人,用來取名一化妝品品牌。來看看這三部奇書都有哪些吧!
  •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是千古名句,誕生了一個眾所皆知的成語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是千古名句,誕生了一個眾所皆知的成語中國,被外國人形容為一個詩詞的國度,確實,從最早的《詩經》到後來的唐詩宋詞,各朝各代都有一些出名的詩人,也都留下了許多的絕句讓我們「背誦全文」。但你不知道的是,有個知名成語是出自一首詩,但這首詩全篇竟然只有一句話。唐詩唐詩,顧名思義,詩在唐朝達到了頂峰,在那個年代,群星璀璨,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還有王維、孟浩然、王昌齡等人,詩這種文學體在他們手中走到了頂峰,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就難以寫出達到唐詩高度的詩了。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他捨身救主,卻又兩次叛主,留下的六字成語,人盡皆知
    唐朝從建朝一直到滅朝,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多如牛毛,在眾多將領中,有一個將領是最具有爭議性的。這位將領曾經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的將領,自己另尋生路,後來卻兩次叛主,引起了眾人的討論。不過,那麼多爭議中,真正讓這位將領成名的,卻不是他的成就與是非,而是他臨終前留下的一個成語,那麼,這位將領是誰?